学校特色的建构:“寻找自己的句子”_学校文化论文

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句子论文,特色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特色建设是当下学校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内在特质与个性标志,是一个学校的品性和风格。美国作家海明威有句名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强调一个作家观察生活、认识世界、思考问题、思想表达都要有其独特性。学校建设就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彰显特色。

一、什么是学校特色

(一)学校特色建设相关表述辨析

1.特色活动、特色项目与学校特色

目前,在学校特色建设上存在一些认识和实践的误区,比如把特色项目、特色活动当成学校特色建设的主体甚至是全部,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甚至要求一年之内校校有特色——这个“特色”只能指某个活动或项目。“特色”是整体的,内蕴外现一体化的。有特色活动和特色项目,如果并未因此形成学校独有的品性和风格,很难说那是学校建设应当追求的特色。反过来说,如果一所学校各方面都很优秀,没有所谓特色活动和特色项目,没有“一招鲜”,这种全面的整体的优秀的发展状态,恰恰就是它的特色。在学校特色建设起步阶段,开展特色活动,启动特色项目,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突破口,是无可厚非的。但这里的“特色”必须基于满足学生自主性、选择性学习的需要。从长远看,特色活动、特色项目重在构建学生多样发展的基础平台,铭刻学生终生难忘的文化记忆,那样,它自然成为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

2.特色课程、特色学科与学校特色

课程、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一所学校里,通过系统的课程实施和学科教学,学生的素质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在长期的课程实施、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形成独特的课程和教学文化,滋养着学生的个性,濡染着学生的气质。在这个意义上讲,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就是学校特色。当然,这样说是有条件的:一是课程、教学的特色应当符合校本化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应当与学校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三是课程、教学特色应当是整体的或者是有机融入整体的。如果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还应当体现全体性、自主性、基础性,既不是面向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不是追求某种功利性的“轰动”,也不是以外在力量强加于学生。

3.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

有一种观点认为,学校特色是初级阶段,特色学校是成熟阶段,于是一些学者提出一句口号:“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对于这一观点和口号,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特色学校更为偏重显性的特征,譬如一所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或一所学校实施双语教学,人们都可以叫它特色学校;而学校特色则是显性、隐性相统一的,与学校文化达成了深度统一。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特色,则标明了学校的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高度;而特色学校有可能是优质意义上的,也有可能不是——哈佛、剑桥大概不希望人们称它是特色学校。

4.学校特色的有与无

在谈到学校特色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细细推敲,这种说法很难站得住脚。“有”与“无”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并不能代表一种价值判断——很显然,“有”并非都是好的,而“无”也并非都意味着缺憾。学校特色的本质在于事物本身独特的优秀品性,如果品性低劣,这样所谓的“特色”不要也罢。

5.特色建设与学校文化

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本身就是某种与众不同,就是某种差异、某种特色。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种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1]学校之间有很多差异,但我们不一定去关注它,我们关注的是学校师生自己创造形成、自己浸润其间、自己享用获益的文化差异。学校特色就是学校文化的特色。它是一种有独到思想、有个性风格、有行为体现、有生命依托的“有特色的文化完形”。[2]

(二)学校特色结构

学校特色结构由表及里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次是校容校貌,第二层次是组织运行,第三层次是核心价值观,第四层次是生活方式。(见下图)

校容校貌。校容校貌不仅是学校师生的生存空间,也是学校的文化标识,发挥或显或隐的文化濡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事实上,即便没有刻意地让学校的墙壁说话,墙壁也一直在说着话。所以,无论是否精心设计,校容校貌都构成了学校特色的表象层。

组织运行。组织是一个系统,不同的组织内容、组织结构、组织关系、组织协调等,决定了组织运行方式的不同。学校作为一个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在制度的落实、课程的实施、文化的推行等等组织运行环节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使学校在“做什么、怎么做”这个层面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核心价值观。简单地说,核心价值观就是某一社会组织秉持的基本是非标准,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如果说组织运行是体现“做什么、怎么做”的话,那么,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学校本身就担负着价值生成、价值澄清、价值传递的任务,如果没有形成稳固的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教育中必然会摇摆不定。同时,只有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很好地回答“为什么这样做”这一问题,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找到强有力的内在依据。

生活方式。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H.沙因认为,文化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3]一种文化只有成为群体的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学校特色建设也是如此,当学校的特色浸润到了师生的内心深处,就会成为师生的主体自觉,成为师生自然而然要做的事情。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共同文化

(一)为什么提出“共同文化”

学校建设问题多多,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共性不共,个性不个。”许多学校正是没有遵守基本的共同规则,没有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没有坚守教育和学校的基本精神,于是,也就缺少了讨论个性的基础。同时,学校受到考试文化和标准化思维的深刻影响,功利至上,随波逐流,从而形成千校一面、同质化的局面。这一“面”并非教育应有的面目,所同之“质”则是教育异化的杂质。而“个性不个”,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共性不共”。坚守共同文化,探索共同文化,因为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传统,不同定位,就一定能生长出个性来。所以,有必要提出共同文化建设的问题。

(二)共同文化的基本特征

纯粹性。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在讨论不同语言作品的翻译时认为:“‘纯语言’是译作与原作的共同来源,它部分地隐含在原作中,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能窥见它,发掘它,使‘纯语言的种子’得以成熟、生长。”[4]推而广之,也就有纯建筑、纯艺术、纯文学,等等。教育之纯、学校之纯,就是超越功利主义,回到本质精神。

基础性。从国际课程改革潮流看,各国大都有共同的规定要求,如法国在初中提出“共同基石”,在高中提出“共同文化”。正是在“共同”的视野里,规定了学科的基本范畴。我国高中课改提出“共同基础,多样选择”的思路,大学教育里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等,也都是关注到基础性。一些研究者在观察发达国家课程改革时,认为共同文化的提出,是对个性化教育的重新理解。个性化教育并不否认学生个体所需要掌握的共同基础知识;相反,个性化教育只有建立在共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是最有效的、高质量的。[5]这对于我们理解学校建设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是有启迪的。

共享性。人们在讨论多民族文化时,经常会提及共同文化。这里的共同文化突出的是共有共享。比如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那些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对国家精神的共同理解,以及由国家在超脱民族性基础上对所有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所形成的公民对国家的依赖感和信任感。[6]学校建设的共同文化,也是不同学校共有、共享以及共同坚守的东西。

发展性。“共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杜威说:“教育本质上是无止境的圆形或螺旋的东西,教育是一种包含科学在内的活动。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反映到教育过程中去,进一步改变教育的过程,因此又要求更多的思想,更多的科学,循环往复以至无穷。”[7]英国著名学者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等著作中也强调,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上建设共同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复,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超越,也包含了同样的意思。因此,学校建设关注共同文化,不仅是共同文化的实践,其实也包含了共同文化的探索和创造。

(三)什么是学校建设的共同文化

合“法”性。“法”是秩序性的基础,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总是在一个有秩序的体系内运行的,合法是其前提。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就是依法治校,正是基于此理。学校建设的“法”,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律,也包括其他与教育关联度较高的法律。另外,还有政府部门出台的对教育、对学校管理的一些行政法规,细化至学生作业的具体时间。这些都是学校管理的各个主体必须共同遵守的。同时,依法治校还有明确不同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界限关系的问题。法律、法规是学校建设和管理的“语法”部分,也许寻找到的“自己的句子”各有其妙,但文章形成的“语法”是共同的。不讲语法,这样的文章就难以卒读,就不成体统。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战线有法不依的现象比比皆是,有时连不得加班加点的几条规定都难以落实。在这种情况下去讨论学校特色建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学校建设首先要强调法治精神,教育工作者更要理解法律法规条文背后的价值意蕴,坚守住以法治校、治教的底线。

合“理”性。这里的“理”即道理、规律。学校建设自然要遵守、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之“纯”、学校之“纯”,就在于按照教育规律办学。顾泠沅教授在一次研讨会上曾介绍国际教育评估组织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模式进行广泛调研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教学法、教学模式排在前几位的元素是趋同的,如:学习动力,挑战性的学习期望;安静、合适的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教学的针对性,等等。可见,在千姿百态的教学法、教学模式之中,蕴含着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这种合“理”性,构成了这些教学法、教学模式主要的生命元素。从学校建设这个命题来看,讨论合“理”性,至少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如何承担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使命。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引起广泛讨论的报告《自由社会的通才教育》,在报告的开始,提出了教育的两个目标:“帮助年轻人完成生命中独特的,有专门意义的任务,尽可能地使他们适应作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与他人分享的那些共同领域。”[8]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真正的学校,那是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育者联系在一起。”[9]这些阐释也许或多或少有他们个人性格的色彩,但其基本内涵则体现了教育和学校的纯粹精神。第二,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必须体现的基本精神。比如亨廷顿论及“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与稳定性的一种进程”,人们可以从适应性、复杂性、自治性、内部协调性等方面衡量组织和程序的优化程度。[10]再如,组织结构的优化、机构能力的建设、学校文化的创新等等,都是有基本规律需要我们理解、发现和表达的。

合“时”性。“文章合为时而著”,“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一定会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剑桥科学史》指出:“艺术品中蕴含着一条普遍规律,即:每个时代的文化象征着该时代特有的现实,但这一规律常常被忽略。”[11]这种时代性特征,从历时的角度看,是时代特色;从共时的角度看,则是共同文化。学校建设的时代性,第一,是其批判性,应当从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起步。王朔在作品中曾调侃教育:“这个人长得跟教育似的。”这是因为:考试文化占据统治地位,学校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多少少走向呆头呆脑、了无生气;许多教育教育工作者专业性相当淡化,对经验性、习惯性的做法比较倚重,难有专业意识、专业追求、专业坚守;标准化的思维影响深广,学校和学生都成了某个模子里的产品,千校竟然“一面”。学校特色建设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通过实践否定、去除这些弊病。第二,是其建设性。每个时代的学校象征着该时代特有的现实,学校文化自当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学校转型发展的内涵——质量的优质化、形态的多样化,也是时代诉求的一种体现。当然,学校建设还应有大视野,要站立在思想前沿,去审察、思考问题,关注时代进步的整体要求,领悟时代精神的本质意蕴,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去讨论学校特色建设的问题,也才可能以学校特色建设推动学校的整体进步。

三、学校建设要彰显独特性

(一)认识自己

学校特色建设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推倒重来,它一定与学校的历史,与学校的地域,与学校的师生都密切相关。所以,学校要开展特色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

1.认识学校的文化传统

首先,我们必须辨析清楚两个经常被我们混用的两个词语: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庞朴先生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精辟地论述道:传统文化落脚于“文化”,它“产生于过去”,“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而文化传统则落脚在“传统”,它“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12]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地,学校也有无所不在、流淌于师生灵魂之中的文化传统。在笔者参加的一次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强调中小学特色建设要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内在性,其中“内在性”就要基于我们对学校文化的重视和理解。认识学校的文化传统,不仅可以从中找到学校特色建设的优质种子,而且也能找到学校特色建设的丰饶土壤。

2.认识风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所属地域的风土文化对于学校特色建设来说也是丰富的营养。以我所生长、生活的江苏来说,风土文化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湿、水、蘇。

首先是“湿”。日本学者和辻哲郎在《风土》一书中把风土划分为季风型、沙漠型、牧场型三种,他认为长江下游属于季风型地域,其风土特征是潮湿。“潮湿”带来湿润、丰饶,但湿气又是难以忍受、难以防御的,这种“潮湿”孕育了季风地带的人忍受和顺从的特性。“他们明显保持着一种紧迫感,在忍耐的深处蕴藏着一股斗志”,“从好的一面来看,这种不动声色就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13]

其次是“水”。江苏是个多水的省份,季风带来的是水,水的滋润给人的性格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内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苏的教育就是吸收、融合了诸多元素,显得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二是灵动。水是最灵动婉转的事物,江苏的教育也善于因时、因势而动,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甚至是引领潮流。三是水气。水气氤氲,润泽而鲜活,江苏的学校教育也如水一般,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时时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最后是“蘇”。“苏湖熟,天下足”,从“蘇”的字形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雨水丰沛,从而草木丛生,成为鱼米之乡。因为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于是有更多的读书人,有更精致的艺术,更讲究的生活方式。江苏的教育也是如此,讲求精致巧妙,讲求精益求精。

3.认识个体性特征

风格即人,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是个人或群体的性格使然。这里的“人”首先是指一校之长,校长的胸襟、学识、追求甚至性格,都会成为学校特色的文化元素。这里的“人”同时也包括师生群体,以及家长和社区、学校利益相关者群体,他们对学校的期望、参与学校建设的作为,甚至他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和地位,构成了学校组织的个性。这里的“人”还指学校历史上的前辈们,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符号,他们创造的学校历史中蕴含着“这一个”的群体性性格基因。同时,又要注意到,作为学校组织群体性的性格又不是单一色调的,美国学者弗瑞德·伦恩伯格和阿兰·奥斯坦在共同编写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机构、角色和角色期望”构成了社会系统的规范维度,“个体、个性和需要—偏好”构成了社会系统的个体维度。“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必定是‘有人居住的’,而且这些人各有各的特点和需要。因而,承担某种角色的个体在行为和行为反应上就不同于其他个体,我们能够通过对个性的分析来认识这些差异。”[14]所以,认识学校组织的个体特征,更多地要从主导性与丰富性的互动与联系中加以审察。

(二)文化立校

学校是一个文化场所,学校除了文化一无所有。一所学校要进行特色建设,实现特色发展,就必须建设属于自己的文化,实现文化立校。

1.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学校的内在要素非常丰富,靠什么凝聚起来、统领起来?就是要靠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学校丰富的文化样态是丰富性与一致性的统一,是“多”与“一”的统一。文化,首先是“五色为文”,充满丰富的色彩和形式,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多个部分、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多个形态,是多样的、多元的、多维的。同时,文化又是“以文化之”,又包含着内在的一致性。正如福柯所言,“一致性”是“一个文化得以存在的条件和组织原则”[15],学校文化在性质上保持一致性,可以将各种文化现象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实现“多”与“一”的内在统一。

2.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文化不是悬置于半空中的东西,而是要落实到制度中,落实到课程上。文化立校需要制度创新,需要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制度进行适度革新。学校在制度创新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更加关注教育规律,让制度促进而不是阻碍学校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发展;二是更加关注激发内在活力,让制度的功能定位不在于管人,而在于激发人的内驱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三是更加关注参与合作共享,让制度成为组织成员的凝合剂,成为群体智慧的催化剂;四是更加关注执行落实力度,让制度不仅挂在墙上,而且体现在实践里,落实在行动中。

3.以课程教学改革为重心

彭钢认为,“课程与教学应该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在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综合地体现了科技应用和人文风貌的总体水平”,“直接表现着师生的发展和发展成就”,“鲜明地体现着学校的特色”。[16]课程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离开了课程教学的革故鼎新,文化立校很容易就沦为空谈。课程教学改革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形成并落实教育哲学的课程表达,让学校的教育哲学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让课程教学体现着、表达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从而实现教育哲学与课程教学的对接;二是探索特色课程、特色学科建设,让学校的课程教学生长在校本文化的土壤之上,彰显学校的独有的优势和个性;三是提倡基于标准、源自心灵的教学,让课程教学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规范性要求,又体现教师的个体灵性,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四是创建具有个性的实践模式,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课程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浓郁校本特色和个性特征的课程实践模式,让课程教学不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4.以新型交往关系为纽带

文化在学校的空间存在,常常是以人的交往关系为纽带的。首先是人与物的关系。正如C.A.埃尔伍德所言,“一切文化都是人心的产物”[17],物质总是投射着人的精神元素,同样,人的精神也往往需要以物质形式来表达。在学校教育中,于人与物的双向互动中,文化氤氲而生,成为一种弥散于学校各个角落的具体的存在。其次是人与人的关系。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18]教育就是一种交往过程,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不仅实现了精神世界的沟通和理解,而且也让现实的教育世界逐渐“去蔽”,成为敞亮的存在。最后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康德有一句名言:“人性这根曲木,决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昆德拉也说过:“有信念的人则是一个被限制的人。”但是,这种因限制而形成的“曲木”并不是没有力量的,相反,内隐于人身上的文化就是弯枝,能在外力的压迫下,反弹出力量,体现出文化的品性。学校文化也是一根弯枝,它有一种柔性的力量,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不断反弹出自己的力量,反弹出自己的特色。

(三)走校本发展之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域、生源、传统、定位的差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特色就是自身优势资源的有效放大。在差异中发现自我的优势,并进而发展为自己的特色,这是校本发展的基本路径。反过来看,校本发展也能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实践证明,越是校本的,往往就越是特色的。

1.坚持“基于学校”

校本,顾名思义,即是以校为本。因此,基于学校,是“校本”的题中之意。只有基于学校的传统、方位和环境,学校特色建设才能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一是基于学校传统,在文化继承中发展。学校有自己的文化基因,漠视甚至是清除这些基因,必然会使学校伤筋动骨,元气大伤。学校特色建设不应逆势而动,而应顺势而为,与学校的文化传统相对接,让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特色建设最丰饶的土壤。二是基于系统方位,在差异彰显中发展。学校特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一所学校的特色不是孤立的,只能在与其他学校的比照关系中显示出来,这种比照关系是它存在的基础。”[19]所以,基于学校实际,在系统方位中为自己准确定位,从而实现差异发展、错位发展,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路径。三是基于社区环境,在深度融合中发展。中国学校与西方学校的一个巨大区别在于,中国学校是文化孤岛,而西方学校则是没有围墙的,是与社区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中国,哪所学校在与社区的融合上有所突破,就会产生鲜明的特色。

2.坚持“通过学校”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学校特色建设需要借鉴外在的资源和力量,但是,借鉴不是依赖,只有“通过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物质、文化和人力资源,学校特色发展才能找到最佳的发展路径,才有可能获得强劲而持久的力量。“通过学校”实现校本特色发展,首先要体现主体性,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师生的教育智慧,调动师生的教育热情,引导师生关注并参与学校的建设。其次,要体现实践性,让学校发展不仅仅成为纸上的规划,而是落实为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成为促进师生成长的实实在在的力量。再次,要体现问题性,基于原有或生成性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让学校发展更具现实针对性,让学校机体保持健康的状态。最后,要体现开放性,以学校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打开”,把社区资源调动和利用起来,实现学校发展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学校成为清冷新鲜的流动活水。

3.坚持“为了学校”

校本发展“为了学校”,不是为了牌子,也不是为了票子,而是要指向学校根本、本质的发展,指向师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素质的终身发展。因此,学校特色建设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特别注意防止功利化现象的出现。一是防止形式化。形式很重要,但是形式主义的危害巨大。学校特色建设不能摆样子、装面子、搞花架子,而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要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防止精英化。学校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要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是个别特长,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更不能搞甄别、选拔的教育,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到教育阳光的普照。三是防止时尚化。校本发展要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性,要坚守学校一贯的教育哲学,不为时尚的潮流所动,不为时髦的口号所惑,踏踏实实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四是防止绝对化。那种非此即彼、成王败寇的革命式、绝对化思维不适合用来指导校本发展,校本发展应该怀包容之心,持中庸之道,以温和的、渐进的方式推进学校的变革,推动学校的发展。

标签:;  ;  ;  

学校特色的建构:“寻找自己的句子”_学校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