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学校心理建设的几点思考_心理学论文

关于我国学校心理建设的几点思考_心理学论文

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我国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我国学校心理学处于萌芽、模糊状态的阶段,但其构建是势在必行的。构建学校心理学必须继承和发展学校管理心理学等研究成果,与国际研究接轨,解决学校问题行为,建设本土化模式。因此,我国学校心理学应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又是一种专门技术职业,它是“心理家——职业”模式,通过测评、干预、交谈、咨询、预防等功能服务学校。我们应创造条件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

关键词 学校心理学 继承和发展 国际接轨 本土化 功能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萌芽、模糊状态的阶段。①学校心理学的实际操作处于无组织、无系统,缺乏科学性、针对性的混乱状态;②学校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处于引进、介绍阶段,供需两者未能相互交接。

一、构建学校心理学的几个观念问题

在我国,由于学校心理学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因而在构建和发展我国学校心理学中遇到各种困惑的问题,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如何继承和发展原有的学校管理心理研究等成果,尽快与国际学校心理学研究现状接轨;如何在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问题行为中,建立本土化的学校心理学。这是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首先必须注意的几个观念性问题。

1.继承和发展学校管理心理等研究成果的问题

我国学校心理学应当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的学校管理心理等科学研究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假如割断这一原有历史继承性,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也就无从谈起。1962年初,中国心理学会第一个下属分支委员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应算是我国学校心理研究的起始时期,只是由于教育心理学仅做“教育条件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之类工作,只是写给教育工作者的一门知识学科,故它既不是“教育诊断技术”,也不是一个临床心理工作系统。80年代初,随着工业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引进,我国学校管理心理学也随之产生,并侧重于解决校长领导行为的测评、教师积极性测评与激励的理论和技术。这是一门诊断干预学校管理问题行为的应用性学科。而198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心理学》一书,也只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及其心理活动规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解决教育问题行为的知识一门学科,因而它们仍有一个从理论研究走向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199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年会上,将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改名为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这并非意味着过去研究的终结,相反,是过去研究成果的深化发展,更趋于现实应用。因此,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必须继承和发展原有的研究成果。虽然,我国目前设有教育心理和学校心理两个专业委员会,但作为方向性发展,学校管理心理和教育心理既会成为建立学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会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设发展与国际学校心理研究接轨的关系问题

如上所述,我国将心理学应用于解决学校问题,在教育心理、管理心理方面的探索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显露出它们的局限性,许多的概念、技术不符合国际惯例。随着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国际学校心理研究成果的引进、介绍,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各种问题行为的出现,迫使我们必须尝试运用国外学校心理学的概念和技术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因而,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建设发展必须与国际学校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现状接轨。这种接轨不是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抛弃,而是进一步扩大和充实原有研究领域,使原有研究从理论化走向技术化,更贴近实际应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行为,服务学校教育工作。

事实上,从国际学校心理的发展史看,我国学校心理应当与国际学校心理研究接轨。当然,各国乃至各地区学校心理与国际学校心理研究接轨既有先后问题,也有保留特色问题。学校心理学最早源于美国,并以1896年美国滨西法尼亚大学的韦特模(Lightner Witmer)创建的第一个心理诊所为标志,开展了实践和研究。之后,学校心理学以不同的方式、基础在美国各州独自发展起来,如东北部,学校心理学是以学校中的临床心理学家的实践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中部和西部,学校心理则源于教育、测验、咨询和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学虽然也在丹麦、以色列、爱尔兰、新西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但发展速度不平衡;有些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前苏联、日本、中国,几乎没有形成系统。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学校心理学也是近一两年从美国引进的,但他们并不急于创立模式,相反致力于应用自己的成果。日本于1988年由日本临床心理学士资格认定协会制定国家资格证书“临床心理学士”制度,日本顾问学会制定“学会认定顾问”制度。他们以“相谈教师”的角色开始学校心理工作,并致力于解决日本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拒绝上学、被欺负问题、精神紧张、学校恐怖症、学习障碍等问题行为。最近,首先在私立学校设立“学校顾问”或“学校心理职员”,一些公立学校设置“保健室”。在大学的教师培训课程“教育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相谈”、“学生指导”等必修课。可见,日本学校心理学也在努力与国际学校心理研究接轨。世界各国或各地区学校心理学都在交往中接轨。它将成为当代心理学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领域之一。

3.学校心理的构建与解决学校问题行为的关系

从国外学校心理学发展情况看,学校心理学不是纯粹地从心理学实践中按严格的逻辑发展而来,而是为满足学校解决问题行为的客观需要而创立起来的。如美国19世纪末,由于大量移民涌入美国,政府限制雇用童工,大量有学习和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进入学校,导致了学校雇用心理学家的人数大增,从小学到大学相继出现心理诊所等心理服务机构;在日本也是由于近年学校中的被欺负问题、拒绝上学问题、学校恐怖症等出现,在学校中开设了“保健室”之类的机构,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增加了“教育相谈”、“学生指导”等课程。无疑,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构建也离不开学校问题行为的解决这一实践需要。我国改革开放前更多的是注重学校教育心理的研究,80年代初才开辟了学校心理的研究领域。这都是由于我国学校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近几年,由于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管理地方化,学校办学市场化,致使不少儿童和青少年逃学出走和缀学,情感障碍、心理症、性罪错、早恋、自杀等现象不断出现,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行为问题日益显露出来。1989年国家教育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心理疾病患者达20.23%。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于1993年初对该中心的969 名求询者作了调查,指出,学生占求询者中的27.1%,表现为心理障碍的占32.3%。而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对咨询问题的归类统计证明,目前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为:①交友及异性交往、情感困扰的占24%;②学习压力问题占17.9%;③就业问题占4.1%;④师生沟通及代沟问题占17%;⑤家庭关系问题占14%;⑥青春期生理卫生问题占7%;其它心理障碍问题占16%。可见,我国学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和行为的问题,出现情感困扰,他们极需要有掌握一定方法和技术的学校心理学人员的帮助。而这恰好是我国教育心理、学校管理心理研究没有涉及或深入涉及的问题,因此,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构建必须立足于解决当前学校中问题行为,为学校教育造福,绝不能脱离这一实际而一味引进,套用国外学校心理学的做法。

4.学校心理学建设的本土化问题

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地区的学校心理学发展得较好,但这些模式未必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可以仿效的发展模式,因为我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制度意识、物质条件、人才资源等与其他国家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必须从我国学校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条件加以考虑,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的本土化学校心理学。构建本土化的学校心理学首要的问题是研究的主题、内容的选择、研究方法的确立,应用具有我国文化教育特征的方法,对本土文化教育特定的学校心理进行探讨,构建理论,其结果必然是本土化学校心理学的建立。学校心理学构建的本土化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实现:①探索阶段:认识心理学应用到学校的必要性,并就教育与心理、学校管理与心理的问题进行长期的应用研究。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上完成了。②引进介绍与并轨阶段:学校心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思潮经介绍引进已被接纳,并从上而下地开展了研究方向上的并轨工作,即与国际学校心理研究并轨。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和教师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国际学校心理学的概念和技术去解决学校的一些问题。这是在今后几年我国必须做的工作。③本土化阶段:把一种受西方等国际化影响的学校心理模式发展成为与我国的民族文化教育特征相一致的学校心理学概念和技术工作系统。这是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方向。

由上可知,对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中的几个关系性问题的认识,实质上就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建设和发展中应遵循的几个方向性的操作性的原则。只有认识到这几个关系性问题,才能有助于确定学校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等,才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

二、学校心理学概念及其功能体系的确定

学校心理学概念及其功能体系是构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的操作主体和服务客体是谁?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功能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解决我国学校心理学建设和发展中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问题。

1.学校心理学概念

在我国,心理学家和部分教师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时间里应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心理学的工作,从而造成心理服务中的概念模糊现状。诸如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心理卫生、心理治疗等没有严格的界定。至于“学校心理学”,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处于模糊状态,几乎可以说它是一模糊的概念。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这是由于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种职业为学校服务,并寻求社会认可的历史。同时,也是各国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基础不同所造成的。它们有的是以学校临床心理学家的实践为基础,有的是以心理智力测验、咨询和特殊教育为基础,有的是以解决学校教育的问题行为的实践为基础。而我国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呢?学校管理心理及教育心理领域的拓宽和技术化,以及外国的介入理论技术的模糊应用将是我国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基础。因而,对学校心理学概念的理解就不一致了。我国的《心理学大辞典》把“学校心理学”称为“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中各种成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学校心理学》认为:“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则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或接触到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学校心理学属应用学科”。而美国的学校心理学是关于如何解决学校中儿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教育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同时也有人认为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技术职业。

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学是一个模糊概念。它既是一门应用学科——是运用以心理学为中心的相近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学校各种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其研究成果的实践和启发,干预和纠正学校问题行为,建设良好的学校管理与教育环境的应用学科;也是学校教育服务、参与解决学科各种问题的一种专业技术职业。

2.学校心理学的操作主体和服务客体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学既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又是一种专门技术职业,不难看出学校心理学的角色模式是“心理学家——职业”模式,这就决定了学校心理学的操作主体是学校心理学家和学校心理职业工作者。前者是指在高等院校执教和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员和在学校进行实践研究的人员;后者是指实践的技术职业人员,包括学校专兼职的学校心理学教师和在社会上独立开业的咨询测评与心理治疗人员。而事实上,在我国更多的是由学校心理教师去担当学校心理的操作主体。学校心理学的操作主体的学历、专业训练、资格认定应该都是严格的,他们的权利、地位以及报酬是有立法保证的。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客体是学校中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和教师。学校心理学家将运用自己的学校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影响学校的经营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和干预有问题行为的服务客体,为他们提供促进学习、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各种形式的服务。

3.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功能体系

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功能应包括哪些内容,尚不统一。以美国为例,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协会(简称NASP)指出,学校心理学的服务目标是:“为全体儿童、青年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利益服务”。具体包括:对中小学生实施各种诊断性测验,管理大规模和标准化测验,为学生提供学业和职业的指导,为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可资应用的咨询,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诊断和干预的咨询,为学校管理提供心理学建议等。我们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服务目标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利益服务。因为我国学校心理学是建筑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这样,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功能也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①测评。测评是通过搜集信息来作出诊断的过程。它是由学校心理学家对学校中有问题行为的服务客体做出心理和教育上的评价。测评通常包括测验、评估两个阶段。这也是学校心理学家通过对服务客体的认知、情感、情绪、性格、技能以及语言特征等方面的测量做出评估,并提出措施的过程。

②干预。它是学校心理学家对服务客体的“不适应行为”和“不成功行为”所采取的战略性服务。干预一般包括服务客体的心理训练、心理咨询、行为治疗、自我监督以及经营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指导策划。

③交谈。它是学校心理学家和服务客体之间相互谈话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学习工作交谈、前途交谈、适应性交谈、协商指导。这是一种可操作的具体服务。

④咨询。它通常是由学校心理学家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学校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知识的帮助,是促进学校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管理之间通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它又在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心理学服务方面起监督作用。

预防。它是指学校心理学家参与和设计,旨在防止吸毒、自杀、早孕、出逃、厌教等现象以及心理障碍引致的现象的服务活动。

这样,测评、干预、交谈、咨询、预防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功能系统,其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领域,有助于学校心理学问题的解决。

三、创造条件,建设和发展我国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作为一种职业心理学,其研究和实践活动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诸如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物质生活水平、民族文化心理、教育的发达程度、学校心理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数量。与学校心理的职业服务相关的劳动制度及相应的法规等。我国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并不发达的国家,要建立和发展学校心理学必然存在着许多困难,条件不足,实践混乱。如近十年来,一些心理学者到中小学进行心理测验、IQ测评,其目的在于收集科研数据,但一些人牟取暴利、测验滥施,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心理学服务人员没有受过专门训练,或半途出家,所设置的心理咨询中心之类的机构,其行为未必符合规范化。因此,资格审查就十分必要。这也说明,我国学校教育现状迫切需要学校心理学,学校教育也为应用学校心理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所以,我们应创造条件构建我国的学校心理学。

1.健全专业组织体系,设立学校心理服务机构,扩大其社会影响,我国现有的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三级机构是在原有学校管理心理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更名而来的,应该说其组织体系是比较完备的。问题的关键是专业会员的发展仅仅停留在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机关,发展还未涉及到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或学区一级。因而,我们应大力发展专业会员,设立相应的学校心理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可设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校内,也可独立开放。与此同时,发挥现有专业会员作用,大力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学术会议交流,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创办“学校心理学刊”的研究性会刊,广泛宣传学校心理学,扩大其社会影响,争取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2.开设学校心理学专业,培养人才。北京、上海教育学院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学校心理学专业,这样的路子值得我们借鉴。有条件的师范院校都应当设置这一专业。普通的师范院校可开设选修课,逐步形成博士、硕士、本科和在职培训的四级培训网络,使学校心理学家在不同领域中受到训练。

3.争取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支持和立法保障。由于学校心理学家同时扮演着研究者和职业家的双重角色,其服务客体是学校教育中的人,其目标是为学校教育谋福利。而这一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所以,离开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没有立法保障,学校心理学服务工作是无法进行的。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青少年儿童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开展社会公关活动,争取企业、福利基金会等资助;创办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积累基金;呼唤社会、政府支持学校心理学服务工作。

4.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理论研究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它们成为学校心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我国学校心理学的理论应用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学校心理学的构建势在必行,既要与国际学校心理学接轨,又要建设成为本土化的学校心理学,作为学校心理学为学校教育服务的一种模式。我国学校心理学应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种技术职业,它的服务功能是测评、干预、交谈、咨询、预防。学校心理学家则同时扮演着研究者和职业者的角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学校心理学研究和实践的开展,学校心理学一定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标签:;  ;  ;  ;  ;  ;  ;  ;  ;  ;  

关于我国学校心理建设的几点思考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