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革命”下的新经济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经济论文,力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结构升级又称“消费革命”,是社会消费需求由代表低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到代表较高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的变革过程。
在MSN上与朋友沟通;互联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或检索材料;手机、座机、电脑、摄影器材在孙卫刚的生活中一个都不能少。30岁的孙卫刚是北京一家媒体的普通记者,2年前买了一辆富康,而下个月就要拿到天通苑小区的新房钥匙了。换手机、买车、买房,事实上,千千万万个“孙卫刚”们生活变迁的经历,就是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鲜活例证。
新经济发展期到来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及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逐年下降,消费主导正由衣、食消费向住、行消费转移,消费结构升级也已步入快车道,从而使经济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非经济周期),而“十五”期间正是启动阶段。
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全国GDP达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05年上半年为67422亿元,增幅也达9.5%,总体增长势头强劲。
从人均收入来看,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比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增长6.8%;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比1978年的343.4元、133.6元分别增长了27.4倍和21.9倍。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也从1978年的311.16元和116.06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7182.10元和2185元,分别增长23倍和18.8倍。2004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11.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万亿元。
附图
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新华社制图
附图
随经济总理及收入增加,投资率上升,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但要在总量上防止投资需求增长过猛,并继续刺激消费需求扩大。
此外,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也从2000年的39.4%下降至2003年的37.1%,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降至35%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9.1%降至2004年的47.2%,东部地区部分农民已完成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建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水平达到了启动以居民住房、交通、通信消费为标志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启动点。
李建伟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景气通道”,而消费结构升级又与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服务业比重的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环境和谐友好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乃至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及效率的提高等方面都有内在的相互因果关系,把握好每个经济增长期的特征,理顺各种发展要素的关系,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经历的三次大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都有明显特征: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前至80年代初,以农副、轻工产品为主的以满足温饱为目标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成为代表,同时,也通过城乡“剪刀差”打下了一些重工业基础;90年代后的第二次升级呈现出平面型的全面扩张态势,以电视、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家电、日用消费品的消费持续升温,消费潜能空前释放,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过热及结构性过剩,所以有了1797年后的软着陆;第三次是90年代末至今的以汽车、住房、通讯、教育为主导的消费升级,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
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私车拥有量从600多万辆增加到1500多万辆,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平方米增加到近25平方米,住房、交通为主导的消费热将中国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升级对经济拉动有“加速数”效应
在新的经济发时期,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崛起将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
李建伟认为,住、行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必将拉动建材、钢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等重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到了一个新的重工业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而这与提倡发展信息、通讯、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矛盾,“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率及转变发展方式,控制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而不是要否定重工业的发展,因为重工业的产业链极长,巨大的拉动效应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很关键。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意味着食品、服装、家庭日用品等传统产业就不重要,同样是一个产业升级的问题。第三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服务业的崛起,将拉动经济强劲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董月鲜在预测“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十大趋势”时提出:未来住房将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汽车消费将持续增长;教育消费成为长期的消费热点;绿色消费将成为新世纪的消费主题;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消费将成为主要休闲消费方式;服务消费支出将有较大增长空间;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扩大了租赁消费空间;银色消费市场广阔(老年保健、服务);个性化消费趋势将日益突显等。
采访过程中,诸多专家都认为住房、汽车、信息、旅游、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推动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
以房地产业为例,截至2005年6月末,商业银行自营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2.60万亿元,持续宏观调控下,贷款增幅仍高达23.20%。2005年上半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193亿元,同比增长23.5%;累计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1.6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8%;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1%。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房地产业发展有多快;而房地产消费也增长迅速,2002年以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直线上升,2004年底和2005年1季度末分别达到15922.3亿元和16743.7亿元,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5.1%和30.9%。
另一方面,房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12.7%提高到2004年的18.8%;而200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国GDP比重达9.18%。
汽车行业的增长空间同样巨大。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随后出现爆发性增长,2001年234万辆、2002年325万辆、2003年444万辆、2004年507万辆,2005年有望突破560万辆,目前虽然由于基数加大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接近15%,居世界前列。至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产销国。
同样,汽车行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巨大,前三季度,汽车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589.56亿元,汽车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17.5%,占全国GDP比重达8.3%。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业的持续发展曾长达数十年,对拉动其经济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一点在我国目前也正逐渐显现出来。
此外,信息、旅游、教育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正逐年加大,此处不一一详列;而信息产业覆盖下的电子、通讯设备、IT软硬件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游戏、SP业务、互动影讯等新兴产业也发展迅速;金融、保险、物流、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衍生出的个人理财、各项投资经纪服务的繁荣,更为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做了生动注脚。
但是目前阶段最具拉动效应的仍是房产、汽车及其上下游的重化工业。李建伟认为,由于相关行业不仅产业链极长,而且可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这样,投资的“乘数”效应就比产业链短的行业大得多,从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呈现出一种“加速数”效应。换言之,消费结构升级真正启动并达到一定规模时,经济增长将产生新的加速度。
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石要打牢
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互为因果,此外与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资源的利用、环境的协调等各方面也都息息相关。
在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专门列出一章阐述如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提升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这其中又对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制定技术标准,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环境污染等策略提出了较详细的阐述;此外,还提出要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目标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等等。
有关专家指出,其实这些策略提及的各个方面,也正是消费结构升级良性发展的基石。此外,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转变及效率的提高,也与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的协调正相关,实则环环相扣。
在谈到现阶段如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良性发展,并提升有效拉动作用时,李建伟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升级与促进消费的矛盾的问题。
在经济学意义上,可以把消费品分为奢侈品、一般消费品及满足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三类,消费升级与拉动经济有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升级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新的产品需求,产生新的行业企业,而这时候的奢侈品(相对概念,刚产生的产品往往是“奢侈品”如电视)在示范效应下成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动因,往往靠高收入阶层来拉动;而要使奢侈品变一般消费品,则需要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产生规模效应才能满足需求,则需要中等收入阶层来拉动。
所以要看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要从哪个方面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这就又转到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一方面不能实行平均主义,没有高新奢侈品就没有未来的支柱产业及消费升级,所以要保护高收入人群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收入差距又不能过大,否则,新兴产业就不能规模化,这就要求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扩大中产阶级范围;而第三方面又要加强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增强其长远预期的信心,否则将反过来阻滞消费,更谈不上升级。
而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现在中国有8亿农民,不解决农民增收又哪来真正的全面的消费结构升级?而土地局限及生产力制约又使农民增收后劲乏力,那么只能通过城镇化转移人口出来,而城镇化又不能凭空聚集人口即为城市,又只能通过坚持市场原则发展工业化来带动城镇化,同时在农村通过集约化生产提高收入,这其中环环相扣,但现在很多政策仍有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