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版地理1专题的分析与研究_地理学论文

人文教育版地理1专题的分析与研究_地理学论文

人教版《地理1》专题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研究论文,人教版论文,地理论文,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专题一:《地理1》的地理思想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中均提到了对地理思想的要求,这说明地理思想是地理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1》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为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地理课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并且《地理1》属于自然科学,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地理1》(人教版)的地理思想研究,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进行地理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因此,教材中地理思想的专题分析研究是该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1》的主线,可持续发展观是核心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诸多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地理学中表述为人地关系。[1]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地关系思想,它包括“地对人”和“人对地”的思想。其中,《地理1》包括9处“地对人”的影响。例如,存在生命的行星,说明了地球上产生人类的条件与原因,是大概念的人与地的关系,也是人类产生的前提;台风及其危害体现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发生的原理,我们应正确认识灾害,树立防灾、减灾的灾害观等。还有4处“人对地”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的应对对策,体现了人类应爱护环境的环境观、树立全球意识的全球观;合理利用水资源,体现了人类应该节约、珍惜、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资源观等。《地理1》中的人地关系思想突出“地对人”的影响,其中包括灾害观,“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和资源观。《地理1》每章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规律,然后在最后一节或几节进行“地对人”影响的分析,以人类如何遵循自然规律,获得更好发展为落脚点,最终体现人地关系。可以说《地理1》做到了以人地关系思想为主线,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

二、空间观念贯穿《地理1》始终

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之间空间关系特有属性的基本认识,其空间属性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等。据此分析,空间观念贯穿《地理1》始终,如第一章中地球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空间运动、太阳对地球的空间影响及昼夜长短的空间演变等;第二章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大气运动;第三章中水循环、大洋环流的空间运动、水资源、世界表层洋流的空间分布等;第四章中河谷与河流堆积地貌的空间演变等;第五章中自然带的空间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联系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等均体现了空间观念。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空间性是地理科学的属性,古典地理学时期处于现象空间认识阶段,所研究的空间只是空间位置,不探究分布规律;近代地理学进入形态空间认识阶段,集中于空间分布、空间规律的研究;现代地理学达到了系统空间认识阶段,将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对于分布、分布规律以及成因的认识借助于空间结构模型。[1]因此,空间属性贯穿地理科学的全部研究内容,可以说地理科学研究脱离不了具有空间属性的“地”,如果脱离空间探讨“地”,就无法站在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理”,地理也就没有学科的立足点。因此,在《地理1》中体现空间观念是由地理学科的空间属性决定的。

三、地理过程思想突出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而地理过程思想是指地理学家从时间的角度去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来思考目前所发生的地理问题,这是时间尺度视角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体现。《地理1》的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五大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即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貌的发育形成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演变过程。自然地理要素本身就是运动的、变化的,而这些地理事物及环境本身的地理过程,决定了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地理环境整体的地理过程思想。现代物理学的时间观念也已经真正进入了地理学中,认为地球表层或地理系统在时间上是有序的,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2]可以说自然地理要素及环境本身的地理过程决定了地理过程思想在《地理1》中的体现。

四、地球观是《地理1》的特殊使命

地球观指人类对地球的位置、形状、结构、运动状态、演变过程的正确认识。在《地理1》第一章中集中体现了地球观,通过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树立地球的空间位置观;通过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同类同型比较,突出地球的普通性,树立地球的物质观;通过存在生命的行星,突出地球的特殊性;通过地球自转与公转的介绍,树立地球的运动观;通过地球内外圈层结构的介绍,认识地球的物质结构,树立地球的物质观、空间结构观。第一章《行星地球》的总体设计体现了地球观,先静态地认识地球的空间位置、特性,再动态地认识地球的运动;先宏观地研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再具体地研究地球本身的空间结构组成,使得地球观在《地理1》中完美体现。《地理1》中主要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规律、原理的内容,而制约或造就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与规律的宏观背景就是地球的空间位置及其自身特性,也就是说真正认识了地球,才会明白地球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规律等内容,正确认识地球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可以说地理学研究的思路决定了地球观的树立是学好《地理1》的前奏,也是《地理1》应完成的特殊使命。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总结了自然地理的核心思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应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念,也可以称为系统性思想或综合性思想。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客观存在着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人们应持有差异性的观念去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地理环境。

《地理1》第五章第一节集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前几章中也通过地球表层特点、大气圈、水圈、地表形态特征、运动、变化规律等内容体现了整体性思想,地球上的每一部分、自然界中的每一要素都是一个整体,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才会有我们美好的家园——地球。第五章第二节集中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前几章中太阳辐射的差异性、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等内容也告诉我们自然地理环境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却不是均一的,因此,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地理学作为一门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系统,是以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它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地理学的“整体观念”。[1]古代地理学时期整体性思想笼统模糊,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系统论的发展,将地球表层看成系统来研究的系统论思想已经比较成熟,而有关差异性思想大致经历了差异表象、差异规律、因地制宜三个阶段。《地理1》的第二、第三、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大气、水、岩石三种自然地理要素,虽然其中含有整体性、差异性思想,但不全面,而且无法体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规律性,因此,《地理1》设计第五章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如此集中大量笔墨是因为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本身决定了整体性思想与差异性思想是全面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视角。

六、因果关系思想有所体现

在1909年,法国地理学家马东南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书中写到:“没有人曾经比他更精确地说明:人是如何依赖土地、气候、植被,植被是如何受自然现象制约,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依存的。”马东南认为洪堡德是阐明地理学两条基本原理的第一位学者,两条基本原理指:观察空间分布各种现象的复合体;观察这些现象,然后试图去解释它们。“他上升到原因,又下降到结果”这就是马东南所说的因果关系原理。[3]据此,体现的第一个思想为整体性思想,而第二个思想为因果关系思想,可总结其含义为:地理研究过程中,探索原因和追寻结果,即要明确原因,又要下降到结果,承认地理现象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因果联系,就是因果关系思想。

《地理1》中因果关系思想有16处,包括一因一果6处,如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一因多果两处,即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公转与季节;多因一果5处,如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多因多果5处,如气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种地理现象可能会引起另一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因果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因此某一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其原因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这种地理事物与现象间的因果必然联系,决定了《地理1》中因果关系思想的呈现。

总之,《地理1》的地理思想内容全面、准确、透彻,体现了基本的自然地理学思想,它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思想的体现。

 专题二:《地理1》的地理方法研究在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中,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部分,是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重要培养目标之

一。本文就《地理1》(人教版)蕴含的地理方法进行探讨,它是《〈地理1〉的地理思想研究》一文的姊妹篇,是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地理1》中主要体现了描述法、图表法、比较法、地理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文献法、观测法、综合分析法、预测法、讨论法、分类法和观察法等13种地理方法,具体情况简介如下。

一、描述法

描述法就是运用文字、数字及图像等语言对地理事物与现象进行客观的记述与陈述。在《地理1》中,描述法贯穿始终,在课文部分采用了六种描述法:直观描述、纯粹描述、概念描述、解释描述、综合描述及定量描述。其中概念描述有18处,如“地球公转”运用概念描述,介绍了地球公转概念、方向、周期和公转速度等,更利于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解释描述有23处,如“风海流的形成过程”运用解释描述,对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原因都进行了描述,利于学生对地理成因的理解。而“水圈的构成”运用定量描述,用数字表述了水圈的组成,更准确、更科学。

《地理1》中的描述法运用得当,类型丰富,以概念描述与解释描述居多,但有些地方应适当运用定量描述,如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运用定量描述就会更准确。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物与现象,要将获得的感性认识客观地记录下来,并形象地展现出来,就需要借助描述法。而地理学一直以来就有文学传统,是这种表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方法决定了《地理1》中描述法的运用。

二、图表法

本文将运用图表记载知识、收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通称为图表法。《地理1》中共有119幅图,归为四类,即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示意图和统计图表。地图有24幅,其中15幅表示地理分布,如“图2.2”;1幅表示地理成因,如“图1.20”;两幅表示地理分布与成因,如“图2.10”;4幅表示分布规律,如“图3.5”;两幅表示地理过程,如“图4.23”。地理景观图有38幅,其中有照片,如“图4.20”,有卫星影像,如“图4.19”。地理示意图有43幅,包括地理略图,如“图1.2”;地理剖面图,如“图4.13”;地理过程图,如“图3.3”;地理关联图,如“图1.3”。地理统计图表有14幅,其中反映地理规律的有4幅,如“图5.11”;反映地理特征7幅,如“图4.2”;反映地理事实的有3幅,如“图2.26”。

《地理1》中图表类型多样,运用恰当,图表法的作用也多样,很好地反应了地理事物的特征,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反应了地理过程,如河谷形成过程;反应了地理成因,如风海流的形成;反应了地理事物与现象分布规律,如世界洋流分布。图表法和描述法结合,使得《地理1》图文并茂。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可以表述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是地理学科的特殊工具,《地理1》中涉及图表法,是由地理学科性质决定的,而且图表法比地图更丰富,符合地理教学规律。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明确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共同点(求同)和不同点(求异)的思维方法。比较法有七类:类比法、互比法、借比法、横比法、纵比法、中心问题比较法和综合比较法。[4]笔者认为互比法与横比法的内涵是一致的,均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明确共性与个性,从而建立两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因此本文统计中合为一类,即横比法。

《地理1》有23处应用比较法,类比法的同类同型比较有3处;同类异型比较有15处;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列表比较是横比法;“生物圈”2号和月球基地的异同、热带雨林与亚寒带森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比较、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是综合比较法。《地理1》运用了类比法、综合比较法、横比法,其中类比法运用最多。如“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比较”,通过“图2.17”比较分析:欧洲西部与北美洲西部气候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北美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小,通过比较发现,两大洲地形不同,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山地阻挡使得太平洋的湿润西风不能深入内陆。而欧洲西部是西欧平原,地势相对较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可以延伸,因此影响两个大洲西部气候分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而这个结论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地理1》中较多涉及地理事物的特点、特征,最好的表现方法就是比较法。

四、归纳法与演绎法

《地理1》中有14处运用归纳法,如通过对世界各大洲水资源的统计可知,亚洲水资源最丰富,南美洲其次,大洋洲最少,全球200多个国家中,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最后可以归纳出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规律。通过大洲、国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归纳出了世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是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是归纳法的应用。

《地理1》有26处运用演绎法,如通过热力环流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大气从冷的地方吹向暖的地方的一般原理,海陆间由于热力性质不同,因此形成了海陆热力环流。通过一般的热力环流原理推导出特殊的地理现象——海陆热力环流,是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是演绎法的应用。

自然地理中有关原理、规律的内容较多,而通过特殊地理现象归纳出地理原理与规律,或通过一般原理与规律推理出特殊的地理现象,就是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运用,自然地理的原理性强决定了推理性理性思维方法的运用,而归纳法与演绎法恰是满足自然地理原理研究的两种不同的推理与认知的科学方法,《地理1》中涉及了自然原理、规律方面的内容,在呈现的过程就自然地体现了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归纳法与演绎法。

五、综合分析法

《地理1》有54处运用了综合分析法,明显运用的内容有46处,隐含的内容有8处,如从日地距离、地球的体积与质量等条件逐一分析,最后综合具备了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使得地球成为存在生命的行星。这种地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相互联系性,决定了我们研究时综合分析法的运用,而《地理1》中自然地理现象、原理内容涉及较多,因此较多运用了综合分析法。

六、观察法

《地理1》中的119幅图表、3个地理实验都应用了观察法,如通过观察“图1.11”与“图1.12”,发现太阳黑子较其他区域暗,太阳耀斑较其他区域亮,通过观察对黑子与耀斑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探究成因。观察法在地理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理学中观察法处于肉眼观察阶段,如亚历山大大帝以直接观察去检验理论并远征观察希腊以外的世界。我国的沈括、徐霞客也注重在野外考察中的观察。近代地理学进入借助仪器观察阶段,如洪堡在从葡萄牙沿海到马德里的路上,每天观察温度与高度。现代地理学进入高新技术观察阶段,如红外线、卫星、遥感等的使用。可见,获取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基础,而观察法是地理研究中最基本的获取感性认识的方法,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也遵循地理研究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地理1》中也体现了帮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观察法。

七、分类法

《地理1》有12处分类法的应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所提的分类体系与标准更为全面、合理。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身的复杂多样,决定了要想更好地了解地理事物与现象,就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归类,再有针对性地去认识每一类地理事物和现象,使得大量复杂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研究更为清晰,如关于锋的类型,可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不同的锋所产生的天气不同,只有将锋先进行分类,再去研究其天气现象就会变得更清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从而决定了地理知识内容的逻辑性,因此决定了地理教材呈现的逻辑性。《地理1》中涉及的自然地理事物比较复杂,先分类,再具体研究,有利于更细致地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

除此之外,《地理1》还体现了地理实验法、文献法、预测法、观测法和讨论法,内容丰富、多样、灵活,注重推理、探究方法的运用;注重运用解释描述与概念描述法描述地理概念与原理;以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传统的基本方法为主,是对地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标签:;  ;  ;  ;  ;  ;  

人文教育版地理1专题的分析与研究_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