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高中舞蹈特长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杨柳燕飞

合作学习在高中舞蹈特长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杨柳燕飞

杨柳燕飞(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第五中学 湖南 湘西 416000)

【摘要】合作教学是从近年来从西方传到我国内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极大改变了传统舞蹈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舞蹈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6-138-01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科优势,高校舞蹈教师把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教学之中,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舞蹈中受到美的熏陶,塑造更美的形体,提高学生舞蹈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一、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并不是本土原有的教学模式,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戴维德?科诺特斯倡导并首先应用实施的,之后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合作学习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综合来说,合作学习可以这样理解: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处在小组或团队中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把传统课堂的单向授课方式转变为双边、多边互动的学习方式。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被引入舞蹈教学中后,学生们更加注重舞蹈训练的科学性、全面性,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参与、协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二、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通过交流、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不仅使学生的舞蹈动作、技巧更加纯熟,而且使学生在其他人身上汲取了更多的营养。那么,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要遵循基本原则以外,还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实用性原则

在舞蹈教学中,必须要以舞蹈教学目标为最终落脚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切忌走形式主义。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切不要把目标简化为单一的纯舞蹈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样的目标看起来“实用”,实际上却是把学生当做舞蹈技巧训练的机器,毫无科学性可言,不但不会达到预定的目标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兴趣。

2.循序渐进原则

舞蹈训练离不开大量的实践训练,它是身体和灵魂的体操,因此,练习时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量和运动幅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舞蹈技巧的训练必须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切不可一蹴而就。舞蹈技能是从不熟练到娴熟的螺旋式的技能发展,超负荷的训练不但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相反还会对学生的骨骼、韧带造成伤害,贻害无穷。

3.互信互助原则

信任和帮助是小组成员合作的基础,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要坚决防止和消除“小权威”现象。在舞蹈教学中,要保证每个成员都关心集体,积极参与。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要让学生们能够协同配合,最终做到大家能共同与音乐节奏吻合,共同完成肢体表演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竞争共赢原则

合作与竞争是舞蹈合作学习中的一对孪生兄弟,但这种竞争可不是肤浅的你赢我输,你退我进,这种竞争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双赢”,是要舞蹈教学合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表现得更好,把自身潜在的舞蹈能力发挥到最大,积极快乐地徜徉在舞蹈这座美丽的艺术殿堂之中。

5.评价自主原则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可以互相评价每个人在合作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日评、周评、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终于摆脱了“教师死教、学生苦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新型舞蹈教学体系的建立益处极大。

三、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1.合作学习在营造学生的支持性的心理氛围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潜能,主动参与到舞蹈技能的学习中去

每当授予新的舞蹈技能时,学生的面容上便显露出焦虑的神情,难以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技能的学习中去。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便可解决这一现象。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来自其他成员的支持,消除学生心理焦虑感,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知识,学习状态良好。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新技能的困难时,向组员求助,组员的讲解可能会更直接,易被接受,踌躇满志地表演舞蹈,不必担心出现表演舞蹈时的尴尬场面。通过与组员的交流合作,及时反馈知识技能,达到快速准确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目的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相互指导,加深对舞蹈技能的理解、巩固、迁移

认知心理学强调,对知识的认知重组或精致化,可以加深记忆。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解释相关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行之有效的体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小老师”,既是教者又是被教者。当某个组员对舞蹈技能不能很好地掌握时,其他组员便可以上前指导,甚至可以重复表演舞蹈动作,强调动作要领,成为对方的小老师。总之,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观察动作,指导他人,帮助改正错误的舞蹈动作。这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的动作技能,从中受益,取得进步。

四、舞蹈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建议

1.培养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舞蹈教学中传统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是这样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的复制者。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构成的是教学的单边活动,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被泯灭。舞蹈教学中教师的舞姿再怎么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再怎么神形兼备、韵味十足,也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多才多艺只属于教师,与自己无关。在他们眼里日复一日的观看是乏味的、枯燥的,学生被动地学会简单的舞蹈动作、技能,无意识地服从教学,他们学到的知识技能都是教师硬塞给的,很难被消化吸收。师生间是对立的,有等级的关系。而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平等的关系,舞蹈教师在合作中既是主导者,也是参与者,及时接收学生的意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表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开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充分发挥的空间,使之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它的优点就是扩大了师生交流的空间,由单向交流转变为双向交流抑或多向交流。

2.建立分配均匀的小组机制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表现。依据学生的基本功、掌握舞蹈技能的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差异,把班中的学生划分若干个小组,人数合理,实力相当。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不能“强强联合或弱弱联合”,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小组之间展开合作、竞争。

参考文献

[1]杜熙茹.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2]陈碧清,吴龙.高校开设舞蹈教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03).

论文作者:杨柳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合作学习在高中舞蹈特长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究论文_杨柳燕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