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钻孔灌注桩优势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桥梁工程中,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泥浆制备、护筒施工、钻孔施工、浇筑混凝土等方面,最后提出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桥梁桩基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桥梁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桥梁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施工质量将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钻孔灌注桩主要是将大量混凝土灌注到泥浆中,在灌注时对操作者的施工技能具有严格要求,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使整体桥梁的施工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1.钻孔灌注桩的优势
在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是指利用机械或者人力在地基中形成桩孔,并布置相应的桩,形成稳定的桩体结构,具有用途广、简单方便、工程效果好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施工操作简单
在施工过程中,借助人工或者机械设备的力量在地基中打造多个桩孔,与其他施工类型相比,钻孔灌注桩的方法较为简单,可对设备进行灵活搬运,在施工操作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1.2应用范围广泛
许多施工技术对地基软硬、土质情况具有严格要求,但钻孔技术对地基并没有过高要求,在较硬或者较软的地基或者平整路面中均可应用。对于不同地基情况来说,打造的孔位与使用的工具有所区别,以便于达到最佳施工效果。
1.3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桥梁工程施工要坚持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原则,应充分考虑对周围环境、居民区、办公区等产生的影响。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工程较为简便,在钻孔、布桩等环节中产生的震动、噪音、粉尘等较少,可确保周围环境与人们生活不受影响[1]。
2.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以H市HN桥梁建设工程为例,该桥梁施工桩号为K15+482.269—K19+102.258,在路线前进方向向左偏移,设计角度为90°,桥梁总长度为1459.147m,下方采用桩基础,上方采用混凝土装配式箱梁,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桥梁桩基础施工。
2.1施工准备
该工程的施工期限较长,为确保后续工程顺利开展,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需要准备的内容如下:
(1)施工现场组织。首先,确保施工场地平整,为后续施工营造出良好的关节;其次,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对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做好标记,按照材料特性进行分组管理;最后,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当环境内出现积水情况时,应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土方围堰筑岛作业法,并在四周堆积一定的袋装砂砾,确保桥台稳定;
(2)合理选择机具。桥梁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应采用强度较高的冲抓钻、回旋钻等设备进行作业。在成孔直径方面,遵循工程设计标准,选择大直径设备提高结构强度,如80cm、120cm与150cm;在钻孔深度选择方面,可采用50m深度,并对基础进行固定;机具选择应与客观环境相结合,做好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在正式施工之前对设备进行检验,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的产生,提高设备应用效率与安全[2]。
2.2施工技术
2.2.1确定桩基质量参数
在钻孔灌注桩过程中,应明确桩基质量参数,例如,在选择水泥时最好超过325号;在钢筋选取方面级别最好为HPB235或者HRB335级别;水灰比例在0.5—0.6之间;水下混凝土坍塌度最好控制在200mm左右。如若需要连续水下施工,则需要考虑混凝土初凝时间,保障其在规定时间内灌注,明确各个环节产生的误差。在梁桩基础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标准,确保整体工程质量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泥浆制备
在施工过程中,对泥浆量的需求较大,在制备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不但要准备合适的混凝土,还要使用膨润土,增强混凝土的黏结力,在泥浆制备完成后,还要制作泥浆护壁,在制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内容,一方面,在水下钻孔灌注时泥浆面与地下水相比应超过至少1m,如若水位的起伏较大,则应超过水位至少1.5m;另一方面,在钻孔清洗过程中应及时更换泥浆,在浇筑时做好清洗工作,如若土层渗透较为严重,则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孔壁的稳定性与施工安全性。
2.2.3护筒施工
当钻孔深度达到某一数值时,孔壁很可能出现坍塌情况,此种情况在施工中较为普遍,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护筒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孔内静水压力,在此过程中,孔壁内部受力增加,可有效避免流沙、塌孔等情况发生,确保打孔的顺利进行,对后续工序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护筒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注重尺寸与距离的掌握,在埋设时应与地质情况相结合,对埋深进行测试。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护筒内径与桩径相比较大,一般超过30cm左右,确保施工冲撞合理。
2.2.4钻孔施工
在灌注桩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便是钻孔施工,要严格按照正确的钻孔流程实施。在正式钻孔之前,应与多样化土质和孔径相结合,选择不同的打孔设备和材料,在打孔时要明确位置,保障每个孔位置均十分明确,以免后续施工质量受到不良影响。在打孔时需要技术人员掌握好孔的垂直度,不要打歪,以免增加填充和固定难度,使桩应力集中,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打孔时难免出现粉尘、泥浆等情况,不利于孔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打孔完毕后应确保孔的位置、深度、形状等各项参数均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并做好孔洞的清理工作,将孔内的杂物与灰尘去除,保障孔内灰尘堆积厚度在合理范围内[3]。
2.2.5浇筑混凝土
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按照施工要求,保障施工合理性,确保水下浇筑连续性,不可中途暂停,在灌注过程中应及时将深埋导管拆除,将深度控制在2—6m范围内,随时探测混凝土位置,并对导管的埋藏深度进行调整,以免出现过深或者过浅等情况,由此引发质量缺陷。当灌注高度达到标高时,应进行检测,并对灌入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实际灌注高度要超过设计高度的0.5—1m,确保桩头破除后的砼质量。如若在雨天进行浇筑,则应做好雨水控制工作,以免雨水混入钻孔之中,影响浇筑质量。
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要想使桩基础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则需要确保成孔质量,不可出现塌孔、掉块、缩径等情况,使孔壁能够完整可靠,且垂直度、大小、沉渣底等均要满足实际需求,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采取正确的钻进技术。在成孔过程中通常为裸孔钻进,成孔速度较慢,影响钻孔质量。对此,应采取正确的钻进技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无循环钻进、正循环或者反循环钻进方式,不但可提高成孔速度,还可确保孔壁的完整度;
(2)提高清孔质量。无论采取何种钻孔方式,在钻孔完毕后势必会出现残渣,对成桩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应提高清孔质量,一般采用反循环清孔或者空压机清孔的方式,将两台泵并联起来进行清孔,不但用时较短,清孔效果也十分良好;
(3)保障持力层深度。在对持力层深度进行判断时,可以钻屑和钻速为依据,这是由于二者均可充分体现出岩土层性状,另外也可利用钻头磨损的方式进行判断,使钻孔效果变得更佳。
结论:综上所述,在桥梁桩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用途广、效率高等特征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施工人员,应对每一流程和细节进行掌控,做好泥浆制备、护筒施工、钻孔施工、浇筑混凝土等工作,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使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祝文.桥梁工程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7(2).
[2]陈星斌.桥梁工程深水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6).
[3]彭波.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7):146-147
论文作者:汤明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情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