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高等院校开设近代国际关系史选修课,能够培养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的真相,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战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力图从国际关系课程的设置、主要内容、意义等方面阐释开设近代国际关系史选修课的重要性,呼吁各高等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思维、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课程;选修课
21世纪,国与国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其超前意识和开拓精神,理解当今国际关系的实质、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才能,并促进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当今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大国之间的竞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网络、军事等众多领域。学习《国际关系史》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上国际竞争的了解,理解今天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战略方向。笔者认为学习《国际关系史》这门通识课有这些有利之处:第一、有利于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能够正确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第二、对学生思维发育成熟的作用。学习国际关系史,理解国际关系中竞争、合作的变化和演化。培养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务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实力的不断崛起,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些情况都体现在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中,学生了解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曾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增强爱国意识。第四、防范西方的文化入侵、对大学生的侵蚀。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有利于了解西方国家剥削、殖民弱国、殖民地的历史,了解西方列强对苏联、中国的文化入侵,以提高自身的自我防范意识。《国际关系史》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对国际关系实质的理解方面,有比其他课程更为明显的优势。
普通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目前,部分高等院校已将《近代国际关系史》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不断吸收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渊博知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并能持续发挥“终生受益”的作用。能够更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能够更自觉的站在祖国的立场理解国家的大战略。
国际关系史,是指近代以来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关系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它以国家(即主权)行为体之间关系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把具有国际性质的非国家(即非主权)行为体的发展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点、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的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变迁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国际关系史总是被时代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和新的魅力,国际关系史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国际关系史的内容也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内容不断丰富,与国际热点问题有很强的联系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代国际关系史》选修课的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部分,有利于打破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辩论等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多媒体,辅助观赏纪录片、地图、图片等。另外,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重点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国际关系史交叉了许多学科,蕴涵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中可以精选一些主题,提前让大家阅读相关资料做准备,由各位同学发表自己观点,围绕着争论点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提升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论从史出的学术思维。第二、适当的提升阅读量。历史教学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论从史出”,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第三、结合现实。国际关系史既是对已经发生的国际关系的研究,同时也和现实情况联系非常密切。需要和当今国际舞台上发生的重大新闻、国际会议、大国关系的演变等时政新闻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利于本课程趣味性的提高。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本课程基本上完成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第一,塑造大学生理解国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国际格局、国际大事、大国竞争等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当今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因此,需要激发学生探寻未知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掌握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与课堂讨论不断训练,培养问题意识;学生们会主动利用历史资料、地图知识或辅助工具去探究国际关系史。第三,培养现实关怀的人文精神。历史学,非常注重经世致用传统与现实关怀的人文精神。通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深人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社会环境。例如当下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中东乱局等热点,都可以作为教学与现实结合的重要资源。
《近代国际关系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和增强高校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并掌握分析国际关系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开拓思维、勇于创新的才能。对高校学生实施通识性的国际关系史教育,使他们懂得国际关系的实质、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理解国际关系中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转化。让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在各种文化影响下、学生们对文化的选择能力和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开展本门课程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每个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变得非常重要。人们对变化莫测的国际关系,各种国际问题的发生、发展、结果有所了解,国际关系史也随之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部分。
总体而言,目前历史教育在国内地方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开设了多门历史类的全校通识课程。同时,在历史师范专业教育中开设了多门专业选修课程,如《近代国际关系史》选修课。在历史学所有二级分支学科中,国际关系史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法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兼具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学科特性,其研究主旨不仅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而且也包括探讨人类社会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因此这门课程应能成为耦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生成教学创新路径的最佳切人点。笔者希望能在耦合通识教育与历史专业教育的创新路径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探索。
本课程内容包括17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史,我们可以看到,促成大国力量消长、国际关系体系变换和内容更新的因素有许多,包括军事、经济、地理、宗教和文化。实际上国际关系史最集中、最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时代变迁,因而也是人们了解过去、认知现在和把握未来的钥匙。国家兴衰,文明碰撞,时代变迁,每个人,每门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探寻需要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刘德斌.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陈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国际关系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能力论文; 选修课论文; 国际论文; 国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