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谁也不能与谁分离”的思想_民族问题论文

论“谁也不能与谁分离”的思想_民族问题论文

论“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也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中华民族迈向二十一世纪之际,回顾历史,我们可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崛起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历史的发展,使各民族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一个整体。而“谁也离不开谁”思想正是各民族共同意志和愿望的集中反映。并成为今天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

新世纪,在我们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道上,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好新世纪民族工作,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一思想作初步探讨,以唤起专家学者的共鸣和思考。

一、“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提出及深刻内涵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个重要原则。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在一个国家内各民族分开是有害的,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力求使它们接近和融合”。(注:《列宁全集》,第十九卷,第554页。)毛泽东则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不要认为只是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很大地帮助了汉族”;“我们必须搞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56页、154页、28页。)革命导师的论述是我们坚持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理论基础。而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谁也离不开谁”是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谁也离不谁”思想最初提出是1981年7月16 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纪要》的通知中提出的:“处理好民族关系,首先要求汉族干部同少数民族及各少数民族干部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在处理汉族同少数民族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慎重。新疆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的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的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汉族干部认为离开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少数民族干部认为没有汉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错误的、危险的。”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很快为新疆及全国各民族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以后提法又有发展,“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谁也离不开谁”发展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个符合我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即简称为“两个离不开”。

1981年10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谈话时再次强调指出:“我们中央书记处最近讨论民族问题,有一个观点,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这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明确表述。这一思想成为80年代,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渗透到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各民族共同努力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提高,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事业也得到发展。

进入九十年代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环境里,倍加重视民族团结问题,并始终作为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990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 强调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盛,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注:江泽民《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讲话》,1990年9月。 )从而把“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发展成为“三个离不开”。这是对我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特点在新形势下的高度概括。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在视察民族地区时,都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

“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提出与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思想。并成为各民族加强团结、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行为准则。这一思想包含的深刻内涵有:其一,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缘关系和族源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血缘关系,大约在先民时期就业已开始。历史上的“羌、戎、狄、蛮”与当时的“华夏”通婚、融合,逐步发展成为汉族。而汉族人口的不断扩大,都有少数民族的加入。另外,历史上出现的“同源异流”和“异源同流”两种现象,正反映了各民族血缘与文化的交流,是历史延续的积淀。其二,表明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唇齿相依的地缘关系。中华民族的地缘关系至少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已见端倪。经历数千年各民族及各民族先民的交融、整合和发展演变,从历史上的大聚居、小杂居,逐步发展成为今日的大杂居、小聚居,族群、地域,错落有致,自然与人文沉积,形成定势,唇齿相依。其三,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思想、文化关系。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学习的结果。我们通过神话、语言、丧葬、服饰、工具、音乐、舞蹈、技艺等诸多文化现象,都能反映出各民族间交往,相互依赖的历史印记。如阿昌族一则神话中说,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火麻婚后生成一颗葫芦籽,生长后结了一个葫芦,从中跳出9个小孩子,他们分别成为了汉、傣、白、纳西、哈尼、彝、景颇、德昂、阿昌等民族的祖先。这种现象既反映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也是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形象表现。其四,反映了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密切联系的经济关系。至秦汉以来,从中原地区输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有丝绸织物、陶瓷制品及纸张、茶叶、食盐等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输入中原汉族地区的有各种畜牧业产品及各地丰富的土特产品,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经济联系、经济互补的大格局。“茶马互市”就是这一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此外,在西南、西北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关系也很明显。如在云南,回族马帮爬山涉水,奔走于崇山峻岭之中,为山区的民族输送大量食盐、布匹等。而白族地区生产的各种刀具深受许多游猎民族的喜欢,成为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当地苗、侗先进的营林经验成为其他少数民族学习的榜样。黔西北的彝族和苗族、布依族彼此吸收了对方的农耕和畜牧技术。在新疆,维吾尔族发达的绿洲灌溉农业和家庭园艺种植业成为当地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等民族学习的榜样。其五,集中体出了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以上五个方面的思想内涵,都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二、“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谁也离不开谁”思想一方面是对中国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总结,另一方面又是对新中国五十年民族工作巨大成就的集中概括和充分肯定,是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具体展现。

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和探索实践,在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进程中,各民族团结奋斗,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谁也离不开谁”思想,在各方面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第一,政治上,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是各民族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相互学习、爱护、结成“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关系。这样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幸福,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早在1949年9 月新中国诞生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表明了我们党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坚定立场和决心。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工作。在50年代初,首先颁布专门法令,废止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其次,及时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慰问团、医疗队、民族贸易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群众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逐步消除民族之间的歧视、仇恨、猜疑、隔阂,与他们结成友好关系;其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实行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这一系列民族工作的开展,极大调动了各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逐步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1953年、1956的两次全国民族政策大检查,都表明这一时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黄金时期。“谁也离不开谁”思想逐步深入人心,民族大团结得到增强。但在50年代末期,一直延续到60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下,由于把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等同起来,把“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提法当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从而使民族工作受到严重损害,政策也被取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倒退现象。造成一些地区民族矛盾增多,民族关系紧张,边疆不稳定因素增多,民族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民族问题上开始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1979年6月, 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走上了正确发展道路。1980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了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又召开了新疆、内蒙古、 云南等工作座谈会,认真讨论总结了我国几十年来的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强调指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帮助、合作,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此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恢复、贯彻、执行,民族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和发展。各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普遍高涨,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蒸蒸日上,民族和睦团结,“谁也离不开谁”的新景象。

1988年、1994年、1999年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胜利召开,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在全社会形成了争创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模范个人的良好氛围。并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992年、1999年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进一步表明党和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信心。如今的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发展,更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充分体现。1997年7月1日、1999的12月20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中华儿女都表现出无比的激动和喜悦之情;1998年长江大洪水,中华儿女都表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精神;1999年5月8日北约对我国驻南大使馆导弹袭击,中华儿女都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而这一切,正是中华民族敢于迎接挑战、勇于战胜困难、共创美好未来的气魄和勇气,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在经济上,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进步,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五十年的风雨历程,探索和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大发展,在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逐步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途径。(1 )针对少数民族脱胎母体、社会发育程度、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极大差异性,采取因地制宜方针,大胆探索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帮助各民族寻求最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过去长期以狩猎、捕鱼为生,居所不定,居住简陋的鄂仑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经过不断调整适应,传统方式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以护林、营林兼农耕为主,狩猎、捕鱼成为副业,居住环境已有很大变化。在云南对怒、独龙、基诺、佤、普米、阿昌等民族传统原始生产方式的改革,使他们更加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更加有利于自身生产力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提高。(2 )针对民族地区整体生产力水平低,与发达地区差距扩大的现实,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实施举措。首先,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外贸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其次,在生产力布局和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作出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安排。大型基础设施、工业发展项目向民族地区倾斜;其三,在开发民族地区资源时,尽可能照顾民族地区利益,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其四,积极组织发达省区同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合作,增强彼此的联系。(3)加快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发展以边境贸易为先导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沿海、沿边、沿江、沿交通干线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国家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尤其是南昆铁路、南疆铁路相继开通,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在经济上的联系性、互补性,在全国“一盘棋”的大格局下,互帮互助的经济协作、共生关系更加明显,“谁也离不开谁”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之一,企业与地方经济相联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在云南,昆明钢铁厂在当地新平彝族自治县建一个铁矿石厂,从当地少数民族招收工人进厂,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铁矿厂很快建立起来,地方经济也带动起来,当地财政和群众也得到实惠。云南思茅等地,认真总结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同当地民族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结合,促进民族经济较快发展的典型,提出民族经济“三结合一体化”的发展方针,使民族之间、行业之间、山坝之间、内外之间实现了经济上的优势互补。在新疆三大油田勘探开发中,企业与地方经济统筹兼固,共谋发展之路。如油田后勤服务运输等由当地民族自治地方承包,物资供应在同等条件下,尽量从当地解决。1991年新疆境内工商业在为塔里木石油会战服务中收益9亿元,占塔里木总投资的41%。 (注:《民族团结》,1999年第五期43页。)另外广西平果铝厂、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等企业,在与当地经济相结合,促进共同发展中,都作出了表率作用。表现之二,各省区间、地区间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共同发展。如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西北五省区经济技术协作会等,每年都召开例会,促进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横跨青、甘、宁三省区的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先后建立了10个开发实验小区,成立了由三省区联合组成的协调小组,制订了联合开发的总体规划。另外,湘、鄂、渝、黔武陵山区协作区,甘、青、藏、滇、川少数民族毗邻区域,滇、桂、黔地区五地(州)经济协调会等区域联合组织,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本着互相合作、共同开发、协调一致、共同受益、共谋发展的原则,促进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以上两种态势及表现,都有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各民族之间在交往联系中,彼此尊重、帮助、合作,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使各民族之间共同性也不断扩大,各民族大团结、“谁也离不谁”的经济基础也更加坚固。

第三,在文化上,继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吸收借鉴、扩大民族共同性,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标志。五十年代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和语言调查,对挖掘整理各民族优秀文化,起到了很好地作用。但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各民族文化遭到了很大摧残和破坏。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民族政策的恢复、贯彻,各民族文化也开始得到继承、发扬。八十年代“民族问题五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国家举办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电影艺术评奖”、“全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孔雀奖比赛”、“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评选”、“全国少数民族歌手大赛”、“全国民族知识电视邀请赛”、“中国艺术节”、“全国民族服饰大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各地也开展了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文化活动。如广西南宁开展的国际民歌大赛、海南椰子文化艺术节、贵州凯里国际芦笙文化艺术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云南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楚雄火把节、西双版纳泼水节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展示了各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交流、尊重、信认。有利于各民族相互接近。

进入九十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间交往的频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文化与经济的联系。相互接近、融合的态势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其一,人口双向流动加快,杂居现象更加普遍,异族间通婚大量增加。当前,随着城市化加快,通过工作调动、毕业分配、军队转业、务工经商、婚姻关系等途径,使各民族间人口流动更为频繁。使过去一些城市民族成份少的有很大改变。现上海已有44个,天津已有33个,武汉已有33个,郑州已有33个,西安已有42个,南京已有53个,泉州已有41个。现我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就有43个。不仅在城市是这样,在广大乡村,民族间互相来往、迁徙、居住也日益普遍。民族间界限的打破,使民族间通婚比例逐步上升。在鄂仑春自治旗还出现了族外婚超过族内婚的趋势。(注:《民族研究》,1996年第二期71页。)在广西,壮汉和其它民族同住一个村,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垌田的情况也随处可见。有许多家庭还是由两个民族甚至三个民族的成员组成。其二,各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风味小吃被各民族所熟悉、认可、接受、享用。如新疆烤羊肉串、延边州的泡菜、冷面、贵州的花江狗肉、凯里酸汤鱼、云南西双版纳的竹筒饭等,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三,民族节日日益大众化、地方化。如甘、青、宁的花儿会,贵州的四月八,广西的三月三,云南的三月街、火把节、泼水节,内蒙古的那达慕,新疆的古尔邦节等,发展成为当地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其四,语言的双语、多语现象日益普遍。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的增多。其五,民族服饰穿着日益简明、美观、大方,相互借鉴明显增多。

以上态势及发展,正是各民族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性不断扩大的结果。是各民族“谁也离不谁”的具体体现。而这一切都有利增强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三、进一步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思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6个民族,56朵花”组成的民族大家庭所走过的历程,表明了民族团结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国家之祸、人民之祸。民族团结是关系到共和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分配越来越专门、细致,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谁也离不谁”的范围、内容也将不断扩大,形式也将出现多姿多彩。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谁也离不开谁”的未来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营造成一个和睦稳定的社会环境。

1、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成社会良好风尚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9 月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注:《人民日报》,1999年9月30日。)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需要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民族工作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团结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增强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的保障。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表彰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使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正确思想,不断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就能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从1982年新疆率先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后,全国各地也纷纷结合实际,创建总结出了许多好形式好方法。有的地区有一个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有的省区也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县”活动;有的地方开行“民族团结号列车”。同时各地区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讲座会、报告会、联欢会、谈心会,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政策学习、民族知识竞赛、民族风情图片展等。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而在这些活动中,所涌现出来的孔繁森、赛尔江、李国安、彭楚政、吴登云等代表,他们的典型事迹,所体现出来的带来作用、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各民族人民。今天,这些活动已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广泛参与这些活动,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坚定的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当前,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制造民族分裂可耻的良好风尚正向纵深发展。

2、深入开展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宣传教育

在充分肯定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很大成绩时,也应看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新形势下,民族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动向。第一,在经济关系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造成少数民族心理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草原、森林、矿山、水源等,所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第二,在政治关系上,由于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未能得到切实保障,以及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面出现的不公平等因素,已成为一种潜在不稳定因素;第三,在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由于缺乏理解、尊重、沟通,或者出于猎奇,赚钱等,出现了一些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造成了民族之间的矛盾;第四,国外敌对势力支持,挑唆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制造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事端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因此,在新的世纪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思想,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仍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前,在深入开展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思想的宣传教育中,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族与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础。汉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达,是国家现代化的主力军,是民族团结的主要方面,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肩负着重大责任。因此汉族人民应以自己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态度,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科学事业,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树立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观念。少数民族要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地域观念,以宽厚、开放的心态,接纳汉族人民,虚心向汉族人民学习,促进相互间的信任、理解、尊重,真正树立起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汉族人民的观念。

第二,各民族青少年“谁也离不开谁”。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保证。各民族青年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民族关系的主体。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未来民族关系发展的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各民族青少年中开展“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什么能够长期保持统一、千百年久聚不散的深刻根源;了解历史上各民族所结成的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紧密关系;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可通过讲课、读书、看影视作品、举办展览、知识竞赛等形式,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在民族大家庭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第三,人民军队与各民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人民安宁的保障。在边疆多民族地区,人民军队肩负着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人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双重职能。不断增强人民军队与各民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是搞好军民团结、军政团结的保证。多年来,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光荣传统,在保证完成战备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支援地方发展经济,帮助改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面貌,支持地方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抢险救灾和智力助民活动。并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各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真正做到动一份真情、献一片爱心,作一份贡献,赢得了边疆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同时边疆各民族人民积极支持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尽力帮助解决人民军队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使军民、军政关系得到健康发展。在新世纪里,我们仍需要继续巩固、发展“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紧密关系,正确处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民、军政之间利益关系上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领域,更好地维护边疆稳定。

第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谁也离不开谁”。这是搞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自然、社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整体上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若任其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现代化的实现就难已做到。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注:《人民日报》,1999年9月30日。 )我们应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随着中央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使东部地区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向中西部转移,并以中西部丰富的资源、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使东中西各施所长,互补互济,共同发展、繁荣。

第五,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处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的关键。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无论是汉族干部,或是少数民族干部,其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民族关系产生影响。而民族地区出现的各种矛盾,必定又会在干部中反映出来。因此,正确处理好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思想,克服“合则留不合则去”“客居心态”,真心实意帮助少数民族干部,并与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平等相待,合作共事的良好关系,树立离开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做不好的观点。同时少数民族干部要关心汉族干部,善于向汉族干部学习,善于吸纳汉族干部好的建议和意见。树立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离开汉族干部也做不好的观点。总之,无论是汉族干部,或是少数民族干部都要有博大的胸怀,以党的事业,以各民族共同利益为重,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妥善处理民族工作中的矛盾和分歧,树立“谁也离不开谁”思想,共同为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而努力工作。

标签:;  ;  ;  ;  ;  ;  ;  

论“谁也不能与谁分离”的思想_民族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