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晓杰

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晓杰

(国网泰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由于目前社会经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全球化对工程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要想在社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应该把市场当成导向,全面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同时通过合理的措施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确保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相关完善措施,旨在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利用信息网络作为交流的载体,使项目参与者更加方便的使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从而减少项目参与者负担的日常管理,以达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高水平管理项目的信息。优化项目管理信息,增加项目管理的透明度,以帮助管理者,决策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规范化管理。建设项目中的所有信息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为存储的项目管理提供了定量的数据分析。为了获得项目,缩短施工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时间。及时、合理的调整资源配置,是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建设市场经济的特点,建设项目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预测,预防和控制,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能力。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从三个层次来探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2.1.1 工程项目的各阶段所需要的单项软件开发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在工程当中,许多的软件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如:广联达图形自动计量工程量软件、深圳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等,在概算项目中,则有广联达概预算及相关审核软件、工程预算系统等,而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还包括P3、智能项目管理软件等。在软件的运用上,是根据不同的项目从而运用不同的软件来完成最终的项目管理方案的制定。

2.1.2 企业开始重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国内的一些行业已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就相关数据结果来看,国内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设施多达160万台,另外,一些企业之间也都互相建立了企业互联网网站,从而加大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的速率,促进了企业的,积极发展。

2.1.3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已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由于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顺利进行,使得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开始高度重视,在高校中开展了相关科研课题来支持这一项目的理论运作,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之间联合,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类型不同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应用软件。

2.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2.1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项目管理组织具有临时性,“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由于管理机构的临时性,不利于工程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继承,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许多工程,重点工程、大型工程也不例外,尤其是高速公路等项目,项目筹备时,成立某指挥部,项目一完工,临时组织就生命终结了。然而,在此期间,这一班人马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各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结构的协调、合作、组织随即散去。等新项目成立时,又四处调人组建新的项目管理班子。管理精英的经验得不到延续,团队的协调默契得不到传承,更谈不上上一个项目管理经验的总结、升华对下一个项目带来极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 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

从项目管理本身,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环环相扣,每一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现在,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项目、业务和许多其他人的干扰或客观因素,很少能有效的进行客观的监测和预警。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美,虽然一些企业从原来的坐标系统投入运行线外,数据服务都没问题。但由于它是由企业自行使用的系统,以充分利用各方利益,没有用制度化管理限制太死。其中有许多强制约束的地方被人为地增加空间,或只是想给一个警告讯息,提醒。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国外项目管理软件不能直接落实到国内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国际化趋势

建设项目需要通过一批掌握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公司去实现。随着先进项目管理技术研发工作的展开,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机构作用的充分发挥,组织相关专家,鼓励支持业内人士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管理技术和管理软件,并在实践中设立试点,逐步推广。通过先进管理软件的推广使用,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时大量数据的处理,高效、及时、准确地生成许多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所需要的报表,如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报表,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报表等,有助于项目动态控制,并采取纠偏措施。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未来项目管理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国际化、网络化、全程化、信息化。不断深化改革,学习先进经验,使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

3.2 全面控制工程项目的风险

总的来说,在工程项目的生产、设计、施工、采购、合同和资金等诸多方面均可能存在风险,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应当将完整的且系统性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起来,立足于全局预先估测风险,构建科学的风管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的对投资失误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加以规避。与此同时,还应当每阶段所实施的工程项目风险加以深入的分析,从而制定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与规范标准,从而逐步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的监督和控制,审视改善与修整管理过程。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应当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例如:经济对策、应急管理对策等,这样一来,便最终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全面化管理,把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3.3 工程项目管理向着全寿命管理趋势发展

全寿命管理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建设一个满足功能需求和经济上可行的工程项目, 对其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直至工程项目拆除的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 以使该项目在预定的建设期限内、在计划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并达到所要求的工程质量标准, 满足投资商、项目经营者以及最终用户的需求。工程全寿命管理不仅是某些发达国家的趋势,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这样的管理方式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工程建设,又可以减少某些环节的费用,节约了整个工程消耗的资源,使得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水平在不断提高,也能看到我国项目管理的不足和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可改的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管理技术、积累经验才能慢慢与我国际接轨,想要规范的管理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重要性[J]. 袁义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08)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刘建文. 智能城市. 2016(03)

[3]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比较研究[J]. 景文. 中外企业家. 2016(09)

论文作者:何晓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  ;  ;  ;  ;  ;  ;  ;  

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何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