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源泉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数学学具又有很强的直观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如果加强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会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了明确的表象,弄清了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弄清了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加强实际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的思考是在动作中进行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的发展而消失。
三、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加强实际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如赞可夫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培养三种重要能力之一。在欧美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五育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强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操作能力弱也反映了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不够。最新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占优势:左脑以语言、理解、科学、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活动占优势,而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两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果某方面功能长期受到抑制就会衰退。如果过多发展记忆,则思维判断能力就会受到抑制;如果在儿童少年期只注意语言、抽象思维活动,长期下去就会使左脑负担过重,而右脑的功能得不到发展。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就会促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智力的更好发展。
四、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如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的面积,既促进了面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又为下一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要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
五、实际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学习“9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可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9个小圆片,再摆5个。“看一看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怎样列式?你会通过摆一摆小圆片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个个聚精会神地摆起了小圆片,还不时和同桌小声商量自己的摆法。很快几十双小手高高举起:“老师,我来说!”“老师,我也想说!”学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把右边的一个圆片放到左边,与左边的9个圆片合起来是10个圆片,再与右边剩下的4个圆片相加,就是14个圆片,所以9+5=1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算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六、实际操作培养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教学《统计》时,可先出示一个装有很多△、□、○的口袋,告诉学生:老师的口袋里装了很多△、□和○,你想知道它们各有多少吗?学生都认为只要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个了。那么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好呢?接着引导学生由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合作。学生有的取图形,有的报名称,有的作记录,不一会儿,每组都很快统计出了△、□和○的个数。在例题教学过后,接着进行几道生活题的统计,如小组合作统计小组里学习用品的情况等。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还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
论文作者:曹桂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实际操作论文; 小圆论文; 能力论文; 就会论文; 思维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