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校本管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制度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育改革重心向学校转移是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学校改革呈现校本管理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学校改革运动中,提出了校本管理的思想,提倡政府把权力下放到学校,进行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学校自主发展。这场改革是教育管理从“外控形态”到“内控形态”的转变,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管理权和重心的下移,把学校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和重心下移等形式构筑学校与外部(上级主管部门、社区等)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等)的新型关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权力下放实现学校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提高学校效能。
(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特征
当前,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的学校改革呈现出以下特征:①理论与实践间的张力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②学校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③学校管理转向自主化、人本化和个性化,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世界各国和我国的学校改革都反映出了这一特征。20世纪,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及许多国家,都呈现出教育权力和责任向学校层面转移的趋势。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校本管理”、英国的学校地方管理以及法国的教育共同体,都属于学校层面的管理体制,目的是扩大学校自主权、提高学校效能,其可以说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前身。我国学校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这一走势,并在“九五”、“十五”期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九五”期间,本市通过明确校长法人地位,制定简明高效的分级管理体制,界定职责权限,完善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现代学校管理运作机制。按照“上下结合、重心下移、区域推进、学校为主”的原则,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与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有机统一,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形成了学校独特的办学思想和风格。“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实验,这无疑标志着学校层面的教育制度改革已提到日程上来。
(三)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
如何加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步伐;如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现有效的教育创新,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时提出“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的体制化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要“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特征、功能和运行机制直接决定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为国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扫除学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推进学校发展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
二、实施校本管理,实现学校自主发展
(一)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看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体制机制的关系
教育是面向来来的事业,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不断推动着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学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人才规格多样化的需求,要求学校教育有效地进行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向多元化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命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主要体现于以学校为本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建设效能学校,强调从改进到发展、从数量到质量、从维持到效能、从外控到校本管理、从经验到知识管理、从重视物质建设到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以人为本、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管理体制,具有育人为本、政校职能分离、法人制度健全、行家治校、组织管理科学、学校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目标明确等特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种建立在学校法人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具有法定组织机构及由此而构成的学校管理及其运作体系。这种制度保证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促进学校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使学校在面向社会、市场进行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教育的需求。鉴于此,我们可以认为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反之,学校发展又催生了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和动力。
(二)校本管理及其机制
“校本管理”的含义是指以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结合学校周边社区环境,自主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确定学校的组织行为和管理行为,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办学效能。校本管理主要是实现学校管理自主化、管理人本化和管理个性化。
所谓校本管理机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教育行政机关把学校日常管理权交还给学校;学校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学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从学校具体的条件、“学校文化”的特点,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本校特色,逐渐建立起具有本校浓厚文化特质的现代教育制度和体系。
校本管理机制是建立在政校分离、学校内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政校不分”、学校内部科层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其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校对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的尊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依据契约所形成的平等的“契约关系”和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的校本管理机制。
(三)校本管理是学校自主发展的有效体制
1.实施校本管理的必要性
学校管理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外部管理,即学校外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解决学校办学中的共性问题;二是内部管理,即学校通过自身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创建办学特色。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外控式的管理特征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
①政校不分,学校法人地位、主体地位不明,教育法规制度不健全,依法治校不落实,学校办学主权不充分。教育行政机构不但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而且还掌握一些学校常规管理,比如教学、财务、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权力,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决策负最终的责任,这样易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及官僚化、科层化的弊端。
②学校内部迫切需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学校运作主要是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但是面对时代的转变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高的期望,以过去的管理方式,学校无法灵活地作出相应决策以满足新的需要。因此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往往表现为决策的单一化,表现为教师适应领导者,而领导者如何关注教师的所思所想则相对缺失。
③社会对学校的监督机制和支持系统严重缺位,家长和社会的知情、参与和选择机会很少。
总之,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及管理中的体制化、制度化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已成为制约学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最大障碍。
2.校本管理的优势
从学校职能转变分析,校本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转变:①从追求标准化、同一模式到强调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向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方面发展;②从单一决策中心发展为多极多个决策中心,决策结构从集权走向适应分权;③以责任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从外控型走向自主型,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信息结构从层次式向网络式演变。
校本管理的优势在于学校可以灵活运用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同时给予教师、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参与校政决策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提升上海学校整体水平
(一)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②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意义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业化组织,是国家教育制度化的产物,承担着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培养人才的任务,它适应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校功能多样化的需要,致力于成为一个社区性的科技-文化-教育服务的中心。明确现代学校的定位和职能,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校依靠政府,服务社会,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提高教育为国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学校的时代特征表现在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校,政府规范管理与组织协调,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家长积极支持,中介科学评估。当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重点是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扩大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使中小学更具活力和人文精神。
(二)上海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框架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对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创建学校特色。上海已经开始着手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定位,上海的学校发展要走世界学校共同发展之路,融入世界学校教育的发展潮流中,加快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上海的学校管理需要以全球的视角进行定位,建立开放的机制,运用国际通用的管理理念与标准,使上海的教育与国外教育机构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交流与合作。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它是当前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
上海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如下:
1.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目标
①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制度创新,构建开放型、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多样化、具有特色和活力的基础教育新体系。
②激发学校活力,调动学校校长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以校为本”落实到“以教师为本”,最终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新世纪的人才。
③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联手的多渠道、立体式教育网络,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源,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
④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新时代的教育家。
2.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要点
①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为学生发展服务”,用制度来确保“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的确立与延续,确立科学的学校理念、办学目标,并运用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保障理念与目标的实现。
②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明确的工作、价值、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全员、全程实施学校管理,形成完整、闭合、互动的校内管理流程。
③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资产管理和师资资源管理体系;培育教育的资源市场,运用社区和社会的力量,为学校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强化对学校的监督、检测、考评机制。
3.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行动纲领
①建立试验区和试验学校
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选择一批有条件、有能力的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试验校,公开招聘校长,给予他们宽松的外部环境和相当的自主权,让这些校长自主进行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实践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学校建设与发展。
在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校),根据学校“产权管理、运营和监督相对分离”,学校办学“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赋予学校真正的法人地位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依法办学的前提下,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形成学校的教育风格、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同时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机制,主动运用内部和外部的各类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实现持续有序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校)应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国家教育法规的指导下,通过对学校性质、办学宗旨、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学校特色以及与此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师生评价、学生管理等重要教育行为的制度性建设,确保“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现代学校功能的实现。它们应有各自试验主题,通过特定的教育实践、制度建设和文化积累,形成上海特有的、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海派现代学校群体。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校)的设定应采取自愿申请、批准授权、自主实践、社会监督的方式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校)可采取社区、学校申请,并提出现代学校制度试验规划,经规划论证、评估和授权后,可获准成为试点实验。
②明确现代学校制度试验校(区)的权力、义务和责任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校(区)的权力:决定学校发展方向与途径,制定学校章程与发展规划;自行聘任学校校长和教职员工;掌握与支配学校经费;争取与筹集教育拨款以外的专项教育经费、教育服务成本费及对学校的教育捐助;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地区特点开发与开设学校课程,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决定学校规模,根据政策法规规定招收学生;以及其他应赋予的权力。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校(区)的义务:承担现代学校制度试验任务;公开校务,定期向师生、社区、家长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教改计划的实施情况;接受财务审计和资产效益评估;授权期满接受全面评估;接受家长、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质询;其他法规规定应承担的义务及授权协议所规定承担的义务。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校的责任:完成现代学校制度试验目标和任务,完成授权协议所规定的任务,办出学校特色,出高水平校长、高水平教师及个性充分发展有特色的学生。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现代学校管理的制度、程序、规范、机制方面出技术、出标准、出经验;在现代学校课程和教育活动方面出知识、出技术、出标准、出经验;以及其他有关的法人法律责任。
③引入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学校、家庭、社区的综合教育能力
学校面对的社会资源是丰富的、多元的,学校应根据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引入各类社会资源。如可以邀请社会人士、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加入学校领导决策机构,拓宽学校发展的决策视野;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学校,提高学校的发展能力;吸收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改善学校的管理水平;吸纳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技能的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充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力量;运用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类社会教学资源,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
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校)应实行教育服务承诺制,并把服务对象和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监督程序,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实行校务公开、建立社区评议制、举办校际联谊会等。
④完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机构建设
完善国有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培育面向学校的教育专业支持、服务系统,加强社会专业性中介机构建设。现代学校建设需要专业支持与专业服务,上海应尽快培育教育服务中介市场,开发高水平的教育专业支持技术,发展高质量的现代教育服务能力,形成高效能的教育支持专业队伍。
教育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具有双向服务、双向沟通特点的中观管理层,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或根据政府委托),遵循独立、公开、公正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沟通、公证、监督和评价功能的机构。如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机构、教育信息管理机构、教育拨款审议机构、高等学校设置和学位评审机构、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机构、教育考试机构、资格证书机构、行业协会等。设置中介组织的目的在于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使政府对教育的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