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710302
【概述】中国从宋代开始,商品经济有了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而且唐代晚期,由于科举的实行,中国不再有贵族政治了。到了宋代科举影响已经加强,成为套在文人头上的一个枷锁。宋代朱熹极大的发展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从宋代开始,文人们好像要比以前入世得多了,拒绝生活的堕落的出世者们,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归隐了,他们向生活的不满作反抗,而这样的反抗又多少有些个人化色彩,孤独而绝望。在唐以及唐之前,文人们追求的是理想的社会,而宋以及之后,文人们追求的是理想的生活,对于社会的改造(不只是修补)则无动于衷了,即使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大多怀疑起它的可行性,也是对人性多多少少持怀疑态度,因此出现了一批具有悲剧意识的词作品。
【关键词】悲剧情怀、苏轼、晏殊、宋词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宋词所反映的大多是词人的心声,词人的经历造就了宋词的风格,那么宋词中有一类词它所表达的词人的心声是悲愤的,是郁郁不得志的,这类词所反应的就是悲剧意识了。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下宋词的悲剧意识。
一、对悲剧真相的默认与消解。
晏殊的《浣溪沙》就能很好地阐释这个论点。词的第一句“一向年光有限”就写出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这一句就是对人生的悲剧意象的鲜明的有力的提示。第二句就顺理成章的写到“等闲离别亦销魂”,这就不是一般的离愁善感了,这句就上升到了悲剧意识的层次上了。宋人体会的“人生有限情无限”比任何年代的文人的体会都不差。接下来词人对这种悲剧意识的态度是什么呢?第三句“酒宴歌席莫辞须”就给出了答案了,认识到了悲剧情怀但是沉溺在现实的酒宴歌席的享乐之中,让酒精麻醉自己的意识,活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当下。这是一种没有价值追求的行为模式。
下阕的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写出了如果词人一味地追忆怀念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徒增惆怅。悲剧意识是何等的浓烈,最后词人将对故人的畅想、思念的思绪抽离回现实,将这一腔思念情怀落实到了现实的、具体的“眼前人”。
这首词真真正正体现出了当时的词人对悲剧真相的默认和消解。作者默认了人生苦短的悲剧情怀,而不是认识到了人生苦短就要惜时如金去奋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主要的认识到了悲剧情怀后没有主动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去改造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消磨时光,任由自己沉浸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不是积极处理问题而是消极对待问题,任其自生自灭。
二、在“闲愁”的消解中兴起悲剧意识。
“闲愁”是对人生如梦如幻的感觉,但他们又不愿意打破这种生活模式,很享受这种生活模式。那么他们对待这种“闲愁”的生活方式不是指向对人生悲剧的思考和包容,而往往是通过对生活情境的细节的细腻的体会来消减和忘却这种“闲愁”。一般来说,描写“闲愁”的词都会对细节描写的极其细腻,达到了一个细节描写的顶峰。
晏殊的另一首《浣溪沙》,从这首词中能够体会出词人是在“闲愁”的时候兴起的悲剧意识。“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词人对生活情境的细腻的体会不仅不能排除对“人生有限”的感觉,反而直接导向了“人生有限”的这种悲剧情感的间接体验。这些美景越多,他体会的就越细腻就越深刻,自然对人生导向内涵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从而悲愁情怀就不由自主地自然生成“酒醒人散得愁多”。从整首词来看,笔墨多描绘在悠闲的观看屋外的景物,看到的很多美景,但是文笔最后只有一句“酒醒人散得愁多”是词人的情感抒发。真正是在悠闲的过程中,在观看美景的过程中突然就有了感伤之“愁”。
三、悲剧真相中的审美超越
1、以诗酒生活来进行审美超越。
苏轼的《望江南》的下阙是悲剧意识的兴起,“故人思故国”这样的悲剧情感是很难消减的,对这样的被剧情感的兴起作者采取了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排遣呢?苏轼用了“诗酒趁年华”这样一种方式来排遣眼前的、内心的悲剧情怀。这个排遣悲情的方式不是及时行乐的那种,而是文人本真的生活,他这样的生活是在明确的人生价值建构之下的指引的本真的生活,诗酒生活来超越着现实的不合理的生存模式。
2、以心灵解脱的方式进行审美超越。
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来解释这个界定。上阙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了他乐观旷达的好心态,虽然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但是还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勇敢前行,不为现实而束缚了自己的行为。
下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苏轼的心理感受。在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后都是无所畏惧的心态,而且还能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这是何等的豪迈情怀。用心灵解脱的方式来直面悲剧人生。
3、以寻找精神家园的方式进行审美超越。
以苏轼的另外一首《定风波》为例。这首词是这样写的“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通过建构心灵的家园“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价值取向来实现审美的超越。
总之宋词的悲剧意识表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侧面,是另一种积聚情感,积累心理能量、促生悲剧意识的形式。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悲剧论文; 词人论文; 宋词论文; 意识论文; 宋代论文; 人生论文; 苏轼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