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强迫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强迫症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强迫症状。
【关键词】团体心理治疗;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324-01
强迫症也就是强迫性障碍,该病的患病率在多发的精神类疾病中排第四位,平均每年约有1%的患病率[1]。文中心理治疗包含团体、家庭、个体三种形式,而团体心理治疗则是集中众多患者在一起开展治疗措施的方法,通常分为团体准备、初创、过渡、工作、结束五个阶段,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非理性认知和不良行为[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与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36例)和研究组(36例)。所有患者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0:16;年龄在17-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3.7)岁;病程在4-1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6.2±1.7)个月。研究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9:17;年龄在17-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3.9)岁;病程在5-14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6.3±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口服舍曲林(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053)治疗,每天50-200mg,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
1.2.2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治疗措施,将该组患者分成三个小组,每组成员11-13人,每个治疗师负责一个小组。具体措施如下:(1)首先治疗师需同所负责组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目的是对其病情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够在后续治疗中因人而异进行治疗措施的细微调整,将准备工作做好。其次是治疗师开始对本组每位成员开展为期12周的心理治疗,每周一次,每次治疗时间在80分钟左右,但不少于一小时。其中涉及到的主要环节是四次团体初创,目的是促使每组成员之间以及治疗师与组员之间能够打下比较牢固的感情基础,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之后开展的五次辅导主要涉及的是团体过渡以及工作阶段,此阶段的治疗旨在引导患者共同建立一个富有较强凝聚力的团体,每一位组员都能够将正常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并支持彼此对不切合实际的信念进行纠正,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转变[3]。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周以及治疗后的强迫症状应用Y-BOC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分为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两个维度,分数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1.3.2 应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为RP、BP、GH、VT四个方面,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强迫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两组组患者治疗后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7周及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强迫症状改善情况对比(n,)
3 讨论
临床治疗强迫症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强迫症同样也属于精神类疾病中的一种,但是治疗难度与焦虑症和抑郁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服用大量药物,而且治疗周期也比较长,如果诊疗不正确、不及时,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团体心理治疗是利用人机交互的积极作用,促使患者在团体活动中进行观察、体验和学习,从而不断正确认识、接纳自我。而团体规则逐渐建立以及团体凝聚力很好的形成之后,使患者通过组员间情感及交流的反应,逐步认识到自身不正确的认知模式和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并生发出积极改变的意识。治疗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及引导性的沟通,能够使患者在对非理性认知充分辨别的情况下,学会应对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有良好转变的成员还能够起到积极的示范效果,为别的成员提供学习和模仿的范本,促成其改变。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强迫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RP、BP、GH、VT等生活质量评分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强迫症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竹莲, 刘茂锋, 徐清. 强迫症患者行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评析[J]. 当代医学, 2017, 23(22):114-116.
[2] 陆璐, 张天然, 范青,等. 团体正念认知疗法治疗强迫症中的治疗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38(1):57-62.
论文作者:李守春,陈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患者论文; 团体论文; 心理治疗论文; 强迫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