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锅炉定检工作中存的问题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并对锅炉检测出的缺陷处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锅炉定检;存在问题;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一、前言
锅炉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电能转变为热能(具有一定参数的蒸汽和热水)的能量转换设备、同时是直接受火和高温烟气(受热)、承受工作压力载荷、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受压元件在高温高压水汽介质作用下,在外部高温火焰辐射或烟气冲刷下,可能发生腐蚀、变形、磨损、结垢、过烧、泄漏等缺陷,还会出现积灰、结焦等现象,更严重的发生爆炸事故,如果不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严重的可能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所以应当开展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目前在锅炉检验中,常用的方法有目测检验法、重击检验法、钻孔检验法、灯光检验法以及专用仪器检验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和准确度。不过在众多的检验技术中,无损检测技术利用专业化设备,通过声、光、磁等手段对锅炉进行检测,能很好的适应压力容器的结构、材料、工艺、介质、使用条件等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能减少传统检测技术对锅炉的损伤,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检测方法。下面就对锅炉定检工作中存的问题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分析,并对锅炉检测出的缺陷处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锅炉的定期检验中存的问题分析
(1)锅炉自身方面的问题。部分锅炉生产厂家在锅炉生产中未能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得锅炉质量问题发生率加大,实践应用中的密封性强度未能达到国家标准,其中的支撑部件存在腐蚀性问题,从而给锅炉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若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落实不及时,检测中的实际操作不当,则会威胁锅炉的安全性能,加大其故障发生率。针对这类情况,人们需要在锅炉生产过程中落实好质量监督工作,做好检验工作,从而消除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为其实践应用水平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2)锅炉检验中的误差影响。在锅炉定期检验中,辐射问题的存在,会给检验人员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同时,锅炉检验中的有害物质、腐蚀性问题等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锅炉定期检验中的误差影响范围扩大,间接地降低了定期检验工作水平。实践中,若这类问题处理不及时,将会加大锅炉运行风险,使得其性能可靠性逐渐下降,影响锅炉实践应用效果的同时会加大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在锅炉定期检验中加强检验过程控制,加强定期检验工作落实效果评估,避免最终检验结果受误差影响较大,实现锅炉的安全使用。
三、在锅炉定检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1)目视检测。在对锅炉进行定期检测时,目视检测是不可少的。该检测目的是对锅炉在一个运行周期后的变化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锅炉受压部件是否存在缺陷,如变形、损伤、 裂纹等,锅炉膨胀系统是否正常及锅炉隔热状态等。通常检查过程中会使用内窥镜、放大镜、手电筒、锤击等工具。其中,内窥镜可对管件、集箱内部结垢情况进行观察;放大镜主要用于对受压部件表面状况进行观察;手电筒的光柱可对排管变形情况进行观察;锤击可用于判断受压部件是否出现开裂等现象。
(2)磁粉探伤检测。该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漏磁现场的合理运用,将铁磁性的材料放置于磁场中进行磁化处理。其间,若锅炉存在缺陷,则会发生漏磁情况,从而实现对锅炉管道的无损检测。实践中,借助磁粉探伤检测技术对锅炉进行检验分析时,主要是考虑了其缺陷部位在磁场中能够有效地应对磁力线所产生的较大阻力,从而确定被检测对象存在缺陷的位置,实现锅炉的科学检测。(2)超声波及渗透检测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超声检测方法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针对自动化超声检测技术、超声成像检测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检测技术、TOFD 超声检测技术、超声导波检测技术、非接触超声技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和激光超声检测技术等的研究都取得了大量成果,能够为锅炉无损检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而达到锅炉性能优化的目的,确保其实践应用中的运行状况良好性,丰富其检测技术手段。同时,在渗透检测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能实现锅炉的无损检测。该技术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为:在毛细作用下,通过对待检测设备开口缺陷的有效检测,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并加以使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渗透液渗透到待检测设备缺口中,在显示剂的支持下,实现设备的无损检测。实践中,将渗透检测技术应用于锅炉无损检测中,有利于降低检测成本,直观地得到所需的检测结果。
(3)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X射线检测方法主要在现场用于板厚较小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内部埋藏缺陷的检测,因为薄板采用超声检测有一定难度,而采用射线检测不需要太高的管电压。这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对检测设备的损害,能够对设备待检测部部位进行穿透分析,且通过对物质发射阻力强度的判断,确定锅炉内是否存在缺陷问题。基于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锅炉检测,需要控制好该技术应用中的照相角度,检测人员需要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实现对锅炉有效的无损检测。
(4)电磁涡流表面裂纹检测。以往对锅炉焊缝表面裂纹检测多采用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但需要将锅炉表面氧化除去,并且对焊缝的表面要进行打磨处理,便导致锅炉检验时间和检验费用大幅度增加。针对这两种检测方法存在的弊端,目前已采用电磁涡流检测技术对焊缝表面裂纹进行检测,该检测技术在焊缝表面有氧化层的情况下进行扫描检测,且产所生的提离效应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采用电磁涡流检测技术进行全面检验后,还用采用渗透或磁粉检测方法对一些可疑部位再次进行复验,有利于对裂纹的大小和具体位置进行确定。
四、锅炉的定期检验中常见缺陷的分析处理
在使用中锅炉的定期检测中,检出的裂纹最为普遍, 有角焊缝焊接裂纹、 联箱蠕变裂纹、管孔内壁疲劳裂纹、 弯头部位应力腐蚀裂纹、受热面管腐蚀疲劳裂纹等。锅炉高温部分,如炉集汽联箱,普遍存在蠕变裂纹;集箱导汽角焊口蠕变疲劳裂纹;高过出口联箱反冲洗管孔内壁辐射状疲劳裂纹:低过联箱管座腐蚀性热疲劳裂纹:减温联箱由于受温差鹿力影响,出现内壁裂纹等。另外,弯头部位的划痕、长期运行的设备的腐蚀、冲刷、磨损等也较为普遍。发现缺陷,要根据其产生的位置、受力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其损伤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 决定扩大检查的必要和采取的处理措施。对由于材质老化引起的蠕变裂纹部件, 通常做更换处理:对一些局部的结构应力引起的疲劳裂纹,则可挖补,改变结构或加固处理。一些腐蚀或磨损缺陷,做防腐、防磨处理。定检中发现的表面缺陷居多,一般直接打磨消缺。有一定深度,打磨后影响到强度的,必须更换。
五、结语
总之,在我国现代工业发展中,锅炉为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能源支持作用,但是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为了保证锅炉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在锅炉制造、 使用及日常维护中需要采取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目前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有渗透、 射线、磁粉及超声检查技术,同时在部分制造、维护中也尝试采用更先进的电磁涡流表面裂纹检测技术,以此来降低锅炉运行中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发申.浅谈锅炉在使用和检验中的常见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7.
[2]于文君.锅炉检验中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7,(36):150.
[3]王伟,李进峰.锅炉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与检验要求解析[J].化工管理,2017,(32):272.
论文作者:林祖荣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锅炉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裂纹论文; 超声论文; 缺陷论文; 表面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