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社村传统村落乡土文化的衰变现象及传承保护浅析
蒲禹君1崔陇鹏2
(1: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3;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
摘要: 三原县柏社村村落有着上千年的演变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基因,是关中地坑民居最为集中的村落。建国以来,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乡土文化出现逐渐衰退现象。基于柏社村乡土文化的整体调查情况,本文从非物质文化、乡村经济发展、村落格局变化及地坑窑的固有缺陷等方面,分析了柏社村乡土文化的衰变现象及其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柏社村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柏社村;乡土文化;衰变;现象;分析
0 引言
柏社村古村落形成于晋代,距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地处关中北部黄土台塬区,是关中平原地区乡土民居的代表[1]。2013年9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3月10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2008年,地方政府组织编制了《三原县柏社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将柏社古村落定位为“天下地窑第一村”、“生土建筑博物馆”。依托浓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和古村落区位优势,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留住当地青山绿水的最佳选择[2-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观念、思潮对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乡土文化经历着逐渐蜕变的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提出相应的对策提供参考是十分必要的。
1 乡土文化衰退及原因
1.1 非物质文化退变
非物质文化包括传统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春节、中秋团圆、清明追忆祖先等节日习俗,以及婚娶仪式、丧葬礼仪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留有乡土文化的气息,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旧的习俗也改变了不少。纸扎、剪纸、手工刺绣、木雕等民间技艺都曾经是柏社村村民的绝活,因为商品市场尚未建立,现在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境地。面花、蓼花糖、千层油饼等特色饮食仅由村民自给自用,还未形成规模。柏社村的秦腔社团,兴盛时曾远赴宁、甘等地献艺演出,代代相承,现在处于后继无人,难以持续的境地。唢呐、社火、筒子龙等民间演艺也没有过去兴盛。由于现在地坑窑已基本停止新建,一系列地坑窑传统营建技术及其文化也渐渐面临失传的境地。
有影视策划人表示,“针对电视剧等签约演员来说,行业规矩是,但凡是聘请演员要倒给钱的,都是骗人的”。这家影视公司就这么做了,能奈其何?现在,一审判决影业公司退还68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可影视公司依然有利可图,以后大不了吸取教训避免留下法律漏洞罢了。这才可怕,谁都知道违背行业规矩,可是并无有效制衡,只能眼睁睁地看其投机取巧。
柏社村传统乡土文化衰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整体出现凋敝、衰败的现象。大批乡村被“空心化”,加快了柏社村乡土文化的散失速度;其次,年轻人离开乡土文化滋生的土壤,乡土情结就会渐渐淡化。自觉关注原汁原味乡土文化的兴趣就会愈来愈低,削弱了其传承的完整性;更有甚者,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大军中,包括许多本有特长和特殊乡村技艺的人群,他们的技艺在农村的流失,直接造成传统乡村技艺的断代和消失。
第一产业饱和,旅游等第三产业还未兴起,致使有些乡土本色的手艺还未做好迎接市场的准备,就面临丧失优势的境地。如关中极富传统色彩的饮食如面花、千层油饼、蓼花糖等,在柏社村有一批村民精于此道。但由于柏社村旅游尚未开发,当地消费市场有限,村民们也只能在节日、庆典的时候自产自足,满足自给需要,缺乏专业生产,制作技艺只能维持现状,更谈不上提高技艺水平。
在柏社村,村民仅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对生活需要的期望及逐年增长的消费,有些甚至不能满足脱贫的最低要求。就目前柏社村生产现状而言,虽然农民有自己承包的土地,完全的经营自主权,但是,大部分村民仍沿用传统土地经营模式,种植粮食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有一部分农民种植苹果等果品,但也因经营规模小,分散度大,生产成本高,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的问题并存,价格随市场供给波动较大。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自己定价的能力相对较弱。柏社村村民整体无法打破或走出当前的发展“瓶颈”。虽然柏社村乡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村民在民间饮食、手工制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旅游市场尚未开发,缺少发展平台,也无法提供家门前就近就业谋生的机会。走向城市打工,成为目前大多数村民达到快速致富、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最有效方法。
1.2 乡村就业能力不足
现存的柏社村地坑窑洞大部分为20世纪70年代所建造,占53%,其次为20世纪50年代建造,占22%,清末建造的窑洞占比高出民国1倍,占11%,民国所建造的窑洞占比为5%。另外还有17%的窑洞无法确定其确切建造年代,这些窑洞中81%无人居住。20世纪70年代建筑的院落,无人居住的窑洞占比为74%,50年代建造的院落,无人居住占比为79%,民国和清末分别仅有2座和3座院落仍有人居住,无人居住占比分别为82%和87%(见表2)。无人居住的窑洞多数年久失修、人去窑空,其余改变了窑洞的使用功能,蜕变成养殖、牲口槽圈、贮藏等场所。还有一部分虽然基本完好,但因主人另择新居,基本处于空置状态。抛弃了窑洞,也就丧失了柏社村乡土文化记忆的根本,而且窑洞的破败和空置现象是对柏社村土地资源的较大浪费。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颠覆了秦腔等戏曲文化的流传,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到秦腔大家的表演风貌,传统的结社聚会似乎不是特别需要。秦腔社团等乡土韵味浓厚的结社团体原本功用受到削弱,传承的形式也有所改变。
原有的地坑民居之所以不被广大村民所青睐,与其自身的缺陷有着密切关系。柏社村处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年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7,8,9三个月的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9%,偶尔还会出现连下几天不停的暴雨。一旦窑顶处理不好形成积水,雨水长时间渗入窑洞顶土,会造成窑洞顶部及窑洞窑脸的坍塌。传统的地坑窑洞一般内部不能开洞,空气不能对流,形成了自闭的窑内空气。这使得越接近窑洞内部,空气质量越差。在夏季,由于室外气温高、空气含水量大,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差10℃以上,湿度相差90%以上,在窑壁极易形成凝结水,因而在墙角和低温的角落经常产生霉味。影响着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地坑院中,窑洞的采光面只有前面窑脸,开创面较小,加之窑洞的进深多在6m以上,散射光进入量有限,达不到宜居环境的窗地比和采光系数。另外大部分窑洞内部由于室内做饭,把窑壁上的麦秸泥涂层薰成了黑色,使窑洞内部的墙壁反光直接被吸收而不是进行二次反射,增加窑洞内部昏暗程度。
1.3 村落原有格局渐变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柏社村民为求自保,筑城建堡,聚落成村,古堡址位于柏社村中田尧东北,今城沟城形依稀可辨;前秦时期迁移至“衚衕”古道;明代柏社北堡建立,寿丰寺西侧为塬区的商贸城,明清以来村落格局基本稳定。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历代柏社村先民完善保存了以地坑院为主的村落格局。柏社村中心居住区虽不断迁址迁建,但始终在2.5km2的范围内移动。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在对柏社村的格局整体破坏和重建形成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柏社村本以广拥柏树而名之,但经过上千年的自然物竞天择和人为的砍伐焚烧,曾经荫蔽一方居民的柏树已灭绝殆尽,仅有3颗同时期槐树孤零零的诉说千年的变化,留给柏社村一个只是回忆过去的村名。类似这种较大的自然环境变化,影响到了柏社村村落原始格局。在建国后的一些运动中,柏社村寺庙等公共建筑受损最重,菩萨庙、马王庙、无量庙、三宵庙其塑身及地上部分已难觅踪迹,仅存遗迹。娘娘庙尚有遗存,但也已破败不堪。平和寺、双龙寺已经消失,历史上著名的“寿丰寺”虽有踪迹,但已被村学校覆盖(见表1)。这些古建筑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落的布局,也影响着围绕这些建筑所独具的历史传说等乡土文化的传承。
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B7-H4和B7-H6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这两种蛋白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表1 柏社村历史遗存现状
以上成体系、固有的缺陷虽然是古代人们在躲避地上大风的愿望下与大自然做出的小小妥协所致。但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且有能力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今天,它们却成为选择窑居方式的负面指标之一,导致村民自觉或不自觉的抛弃窑洞居住形式。旧的地坑民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居住条件难以满足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落后、简陋的居住现状,甚至成了他们融入现代生活的累赘。谁也不能削夺村民们对居住方式的选择和喜好。只有针对性地改善提升地坑民居的舒适度,才能留住其中的居民,留住柏社村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及上千年来柏社先民留下的地坑窑洞。
1.4 地坑民居衰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虽然注重缩小城乡差别,但时至今日,从大的格局来看,城乡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着巨大差异。据研究,农业增加值仅占整个GDP的1.7%,农业劳动人均经济增加值为3 600元,非农业劳动人均经济增加值为21 000元。农村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明显低于城市[4]。
柏社村距西部最大的城市群中心西安只有30km,且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的边缘,走向城市谋生往返便利,城市创业就业成本较低,还有着便捷的区位优势。村民们更愿意尝试去城市发展。目前,柏社村约有80%农村青壮年都已外出创业或在外工作。留守人员的老龄化已成事实。从劳动力分布上讲,古村落空有其表,缺少了实质性文化的继承者,是导致传统原有的居住环境及其所蕴含的乡土文化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表2 柏社村不年代地坑窑洞院落人居状况调查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舒适、方便的生活导向,也悄然改变着柏社村的格局。现在,人们居住开始要求房屋更加敞亮,漂亮的砖瓦房栋栋拔地而起,干扰了地坑窑院的主体民居形式。出行要求道路舒坦,宽广平直的大路割裂了村内原有的肌理关系,威胁着柏社村的自然肌肤格局。20世纪80年代,柏社村曾经经历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平窑增地活动,大量窑洞被填埋。21世纪以来,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提高,村民又开始抛弃窑洞院落。柏社村现存的215处地坑窑院中,有人居住的只有45处,仅占全部窑院的21%。柏社村的地坑院主体格局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的变化堪忧。
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作业务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奋斗精神和责任,缺乏个性,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欠缺等,导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企业最抢手的人才。
式中:T0—环境温度(K);Ta —理论燃烧温度(K);Ta′ —实际燃烧温度(K);Ia —理论燃烧温度下燃烧产物焓(kJ/kg);I0—环境温度下燃烧产物焓(kJ/kg);—锅炉可支配热量(kJ/kg)。
2 乡土文化保护传承
针对柏社村乡土文化蜕变现实,在村民中要树立乡土文化保护的主体意识、全方位科学合理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在具体途径上要实施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并重的方法,通过意向、空间、场景上营造乡土文化氛围等多种形式展示乡土文化的魅力达到保护原生态乡土文化的目的。整合柏社村的自然资源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通过“农户+公司+新型乡村社区”的管理组织模式,发展特色果业,开展红色、民宿文化旅游等,弥补柏社村乡村经济发展的不足,提高柏社村产业就业容纳量,留住村民、留住乡土文化发展的灵魂。通过乡土基因的处理及乡土元素的活化,维护原有的村落格局。以绿色环保及低成本为基本原则,集成“绿低技术”,在地坑窑洞的顶部应用“砂层阻水”等新技术,解决地坑院窑洞的渗水坍塌问题;营建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型卫生间,部分弥补地坑窑院生活设施的缺失。在地坑窑院地下,可以对院内的给排水进行科学改造、建立院心渗水花园,增加排水沟等措施,降低院内湿度。对于室内湿度大,通风差的缺陷通过外墙体进行适当的改造及有序的通风组织达到通风效果。通过门窗保温的新设计及被动式太阳房的应用,提升窑洞的保温效果。对于地坑院落,采光较差的缺陷可以通过建立采光通风天井和其它技术使采光率得到改进。提高地坑窑洞居住的舒适性,使广大村民重新认识并喜欢具有乡土韵味的地坑窑洞,留住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
3 结语
乡土文化的衰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其表现更为显著。这里面既有村落经济发展滞后、文化传承不当、政策层面的推进等深层次的原因,又有原有建筑体本身局限而造成的与人们居住期望差距较大的现实。在表现形式上又因地因时而异,没有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柏社村传统村落除了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孕育了地坑窑洞这种特殊的民居形式,还有着乡土文化对村落的长期作用。村落乡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人类居住文化脉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村落乡土文化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存在,才使人类居住文化得以平衡。而在柏社村,现实却是在诸多思潮的影响下,村民对待乡土文化的理念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非物质文化受到削弱;农村产业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使乡土文化基因逐渐消失;为追求现代生活,对乡土文化无意识的抛弃、破坏和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永久丧失这一文化资源,承受不可挽回的损失。从村民对待乡土文化的态度、乡村经济、村落格局及窑洞间等方面,分析造成乡土文化衰败的原因,探讨乡土文化的传承模式;基于生态节能、旧有建筑的合理利用,寻找柏社村古村落乡土文化保护方法。是振兴和保护柏社古村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晨.在黄土地下生活与居住——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院[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1):86-88.
[2]雷会霞,吴左宾,高元.隐于林中,沉于地下——柏社村的价值与未来[J].城市规划,2014,38(11):88-91.
[3]杨毓婧,崔陇鹏,李志明.“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地坑窑植被绿化经验研究——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5,(7):25-29.
[4]颜姜慧,朱 舜.农村人口转移趋势及空间指向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2017,(5):36-68.
A Study on the Decay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Baishe Village
PU Yujun1,CUI Longpeng2
(1: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Xi "an Shaanxi 710003,China;2: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 "an Shaanxi710055,China)
Abstract: Baishe Village in Sanyuan County has the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which contains rich local culture genes.The village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underground cave dwellings in the Guanzhong district.The traditional lifestyle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and the local culture has gradually declined for people "s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improv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Based on the overall investiga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Baishe Village,the decay phenomenon of local culture and its reasons had been analyzed from non-material culture,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changes in village patterns and inherent defects in underground cave dwellings.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decay of local culture had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We suppose that the basi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the village had been provided.
Keywords: Baishe Village;local culture;decay;phenomen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118(2019)01-0033-04
收稿日期: 2018-10-22
作者简介: 蒲禹君(1984~)男,甘肃省天水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及建筑环境研究。
编辑:付 强
标签:柏社村论文; 乡土文化论文; 衰变论文; 现象论文; 分析论文;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