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厉娜,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厉娜,

摘要:书籍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华,而阅读则是汲取这些精神财富的唯一手段。阅读可以帮助人们丰富内涵,增加知识,增进思考和应变能力,还可促人成长,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必备技能。探究性阅读有赖于阅读者主动参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探究性阅读应用其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一、加强群文阅读,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实施方式。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每一个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广泛阅读,积极思考,进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发挥好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设定相应的阅读目标,把握好阅读的进度,做好方法指导,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学生在这些方法和标准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这样既不干涉学生的阅读过程,也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组织,又能防止陷入混乱状态,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以此来保证阅读的实效性和高效率,从而打造群文阅读高效课堂。

(二)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是语文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课外阅读在学生自觉审美和综合素养培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开放原则,整合更多可用的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还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将阅读教学置于生活这个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并给予学生以合理的引导,使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中国古代神话与民族精神”为议题,给学生推荐一些文言文,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中国远古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英勇抗争、自强不息、务实创新)。

二、重视名著阅读,提升语文阅读探究性

(一)融入信息技术

设置电子图书馆,馆内收集国内外文学名著,以新课标规定的文学名著为重点收录对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具体情况,规定学生在一定时期内阅读完哪本名著,同时让学生在国内外名著品评网站上将自己对著名文章、书籍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与师生共同品鉴国内外名著的文化底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在“雁过留声”网站专栏中将自己的阅读笔记与心得记录下来,写出自己对名著的观后感,教师以此来监督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数量以及阅读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教室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远远超过现实图书馆、阅览室等。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鲇鱼效应

鲇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班集体的名著阅读需要这样一条“鲇鱼”,激起其他同学的名著阅读兴趣。每个人的阅读喜好、习惯、速度等情况不同。对于篇幅较长的名著,许多同学阅读得较慢,复杂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所处的时代特征,成为学生“嫌弃”作品的一大因素。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是《水浒传》,班上许多女生表示阅读较慢,兴趣较低,完成阅读阻力大。然而男生却比较喜欢这些“好汉”,介绍起来滔滔不绝,这样的反差教师可以借机塑造阅读的榜样,即给阅读班集体找一条“鲇鱼”。阅读榜样的选定可以由班上同学选出,教师时常给予榜样引领的机会,如说说自己看到第几页了,看到什么情节了;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几分钟让他复述自己今天所阅读的内容,在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督促了其他同学阅读进度。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被调动起来,班级的阅读风气将更加活跃,名著阅读得到了推进。这条榜样式的“鲇鱼”值得嘉奖。

三、加强阅读推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阅读推理主要分三种模式:一是阐释推理,即通过文本阅读,推理并阐释出文中未直接交代的内容,达到深入理解文意的目的。二是串联推理,即通过阅读,串联文中琐碎的片段,形成整体意象。三是创造补充推理,即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及经验,对阅读文本进行补充、解释,从而创造出新的语义,达到融通、创作的层次。实施顺序为:(1)设疑激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故意跳过一些文本内容或对内容的说明,抛出问题,故布疑阵,这就是设疑。设疑是激发兴趣的最佳方式。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对文本的阅读之细致、之深入,往往能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2)推理探究。推理探究是这一策略的主要环节。通过文本细读,教师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之前留下的“空白”进行适当的推理探究,或串联,或阐释,或创造补充,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偏离了探究的方向,教师应该及时纠正。推理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适当补充问题,以达到深层次挖掘主旨的目的。(3)小组研讨总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研究,分享自己的推理成果,彼此取长补短,并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总结。教师此时应作适当的指导和补充。推理信息策略可以不必对探究的结论做唯一的设定,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都是很有好处的。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 素养,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及时代的特点更新教学 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同时要把握学生的 阅读兴趣,进而激活课堂氛围。以上是本人结合自身 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的一些经验之谈,希望能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缪小燕.指导思辨性阅读,提升阅读水平[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04):15-17.

[2]李防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N].发展导报,2017-11-14(B29).

[3]郑俭.刍议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60-61.

论文作者:厉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论文_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