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暴力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孙伊柔 唐昌维
(1.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然而,网络暴力成为互联网生态被破坏最明显的表现之一。部分网民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泄愤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与逆反心理、法治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等,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心理成因。要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净化互联网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干净的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关键词: 网络暴力;心理成因;自我意识过剩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出现许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网络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典型代表。它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网络空间的观点交流和意见表达。同时,网络暴力对社会公共管理的破坏力逐渐升级,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一、网络暴力的特征
不同于“拳脚相向”的物理暴力,网络暴力是对他人人格的侵犯。网络暴力是指部分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这些网民常用激烈的、情绪化的以及夸张的表达方式发表带有攻击性、挑衅性的言论,目的就是让网络暴力受害者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让受害者觉得沮丧或者生气。
(一)言语极端,态度偏激
在网络暴力实践中,施暴者的语言往往十分极端,并带有暴力性,常用谩骂、爆粗口、捏造事实、诋毁等方式对事件受害者进行言辞激烈的攻击,甚至会出现诅咒的言语,观点与言语尤为偏激。施暴者的理性化程度不高,往往出口成“脏”,对群体和文化的包容性极低。
(二)攻击对立意见
在网络暴力中,施暴者不仅会对事件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还会抨击与自己对立的意见。互联网创立之初,其本意是更好地共享资源,“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原本网络上的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是一个网民公平发声的地方,但网络暴力施暴者会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进行抨击、打压,企图通过谩骂等语言暴力手段消除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言论。
(三)网络暴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网络暴力对事件受害者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暴力施加会从线上转到线下,“人肉搜索”就是网络暴力从线上转到线下的典型代表。施暴者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抨击事件受害者的不良言论后,不明真相的跟风者情绪被施暴者煽动,纷纷加入施暴者行列,从最开始的线上谩骂,转变为线下“人肉搜索”,跟风者在网络平台发布事件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及家庭住址等,并将大量恐吓、谩骂等不良信息发送至事件受害者手机,更有甚者会去受害者家里对受害者进行暴力攻击。网络暴力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对受害者的伤害波及范围更广。
(四)使受害者无法正常生活
遭受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在巨大的压力下会逐渐形成羞耻心理,开始自我否定,产生抑郁情绪,严重者甚至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网络暴力的心理成因
(一)网络暴力的主观心理成因
1.“前台”与“后台”的形象塑造
3.情感宣泄的需求
1.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泄愤心理
2.自我意识过剩
关于游侠盟的文字,现在完成的有《燃犀》一篇,即游侠盟后期的盟主周然为了给盟中一名普通帮众肖通复仇,追杀武功远高于己的秘教左使云梦犀的故事。而现在正在写作的,则是游侠盟后期,两名来自异域的盟主之一,罗林斯的故事。
在一个平等的交流模式下,有些人会社会化不完整。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一直保持原有视角去看待世界。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身是世界的中心和主体,自己以外的人全是客体。这些人总是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去观察、审视其他人,即自我意识过剩,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要“纠正”与自己不一致的“错误”观点,并且沟通不是为了说服他人,而是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所带来的满足感。
欧文·戈夫曼的拟剧论中提出“前台”“后台”的观点。同样,网络世界的人也会塑造一个自己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形象。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变得方便快捷,网络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发言权,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每个人都能够随意在网络上塑造自己的“形象”,如为生存而艰苦活着的打工族在网络上可能是一位年薪百万的公司白领。人们在刻意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时,心理上的缺失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需要大量的关注来弥补这种缺失和失衡,所以,在一些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事件参与者以一种道德制高点的姿态对他人进行审判,说着许多“何不食肉糜”的话,以博得他人关注。
徽章纹是广彩中的典型代表,一般为皇族或贵族等上流社会人群把象征自己身份地位的徽章作为图案,作为独有的标志定制广彩瓷,显示出符号特征与特殊性。图3为景德镇窑白胎,广彩绘制的徽章纹盘,盘折沿、浅腹、圈足。盘沿以矾红、金彩绘制花卉,盘壁以彩折枝花卉为地,开光部分纹折枝菊花图案,盘心为奈威尔(Neufville)家族纹章。此徽章纹盘的边饰为中式风格,盘心为西式徽章,中西结合的组合方式是清代早期纹章瓷器的特征,乾隆之后边饰纹样同样趋于西化。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传统道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许多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频繁发生,但这些事情是在法律约束之外的,人们除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外,不道德的人好像并没有受到惩罚。例如:虐待小动物的人、不忠于婚姻“出轨”的人,他们不道德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社会上许多人不满,这时网络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看似可以重建道德秩序的平台。殊不知,人们在网络上寻求私立救济时,在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下,言语和心理防线会逐渐被突破,从最开始寻求道德秩序变为发泄愤怒的快感。所以,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集聚了不满时,就更容易接收和转述批评的言论已满足自己的泄愤心理。因此,网络上往往是负面新闻更能够得到广泛流传,并且会在转述过程中出现更刻薄、严厉的批评。
(二)基于社会原因的心理成因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对患儿进行儿科护理。观察组使用细节管理,除了对照组护理内容还增加了细节管理。
网络的另一鲜明特征便是具有匿名性。在网络上,用户不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再顾忌自己的言行将会带来什么后果,而是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许多人认为,网络暴力仅仅局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并自认为是以“正义”的名义向他人施暴,不会违法,更不会犯罪,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施暴行为是对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侵犯。而且,许多网民是抱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玩玩”的心态加入网络暴力中,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
话语权是每位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然而,在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的距离越来越近,现实生活中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生活中并不享有完全的话语权,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与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形成了矛盾,而网络这一人人平等的发声平台成为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唯一选择,也解决了表达欲望与话语权缺失之间的矛盾。另外,人们在网络中畅快发表的言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允许发表或传播的。现实中的禁止使人们的逆反心理在网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负面情绪及不良言论在网络上发表得越来越多。近些年,为治理互联网生态环境,许多平台开始删除某些网民发表的不良言论,但这一行为反而激起了网民的逆反心理,这些网民认为越是不允许传播的言论就越是真实的言论,管理者删帖的速度永远比不上发帖者的速度,形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
3.法治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
2.现实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和逆反心理
选用CTS-1008型超声波探伤仪,2.5P20直探头对实例用超声波探伤方法进行缺陷的实际探伤.因所探工件厚度较厚,从工件相对两面进行2次探伤.所以用金属声程等于或大于1/2厚度的参考试块,调整探伤灵敏度.被探伤工件见图1.
(三)基于群体行为的心理成因
1.从众心理
网络暴力是典型的群体行为,网络暴力中的每个施暴者之间都相互影响,他们有着共同的目的及情感感受。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生理到心理都渴望与群体一起。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使人们更加渴望群体。网络中的群体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失,而群体中的成员为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就必须遵守这一群体的规范。这种为了不被排除出群体之外的心理,给群体中的个体带来了一种心理压力,迫使个体放弃与群体相悖的观点,从众心理由此产生。
2.执法困难和法不责众的心理
金色的秋天,层林尽染,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在群山环抱、风景如画的鞍子镇干田村7组,一张张白色的防护网罩在稻田上,村民任昌奎正手端小盆,将一碗碗饲料撒向田间。一群群黑黝黝的泥鳅不时探出头来抢食,又以极快的速度钻入水中,一派祥和、静谧、丰收、天人合一的美丽乡村自然景象。
目前,网络暴力执法具有困难性。网络暴力是群体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人数众多,人员分布较广,难以追究所有人的责任,许多网络暴力参与者正是抓住了“法不责众”的这一空子,在群体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渐走向失控。
社会服务部有一位男士比较特殊,因为他一开始就在社会服务部工作,对北平也十分了解,而且拥有良好的理解力和常识,所以他在社会服务部的地位重要(疑指王子明先生)。社会服务部的其他人员都是主修社会学和类似学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当今中国都具有使用社会服务训练的优势。社会服务部最初有4位工作人员,目前在职社工中有2位曾在纽约社会工作学院进修、学习过。
三、解决网络暴力的对策
(一)立法的完善与实施,提高网络犯罪成本
法律具有权威性,是控制网络暴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相关部门应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罚力度,提高网络犯罪成本。针对日渐猖獗的网络暴力,相关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恶势力,持续推进互联网生态的综合治理。
(二)依靠群众的力量,共同开展网络生态治理
充分发挥全员监管作用,向广大市民宣传打击治理网络暴力犯罪的知识,依靠群众的力量,同广大市民共同开展互联网生态治理工作,做到全员监管,提高民众对网络治理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三)加大审核力度,提高网络媒介发表门槛
许多“大V”为提升自己的关注度和话题量,不经审核便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言论,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各网络平台应一同建立健全平台发布审核机制,提高网媒发表门槛,对部分发表过不实消息或不良言论的账号进行严格监管或作永久封号处理。
SPOC课堂上教师主要讲解重点与难点,解答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出现的疑问,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检查学生学习表现及完成测试的情况,安排下一次课前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加小组项目或实验等。课后,授课教师需要及时对SPOC课堂进行总结、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与创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在线学习系统中的单元测试题。
(四)提高网民素养,正确利用互联网
强化网上正面宣传、提高网民个人素养是减少网络暴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强调网络是发表意见的自由市场,并不是煽动舆论、滋生网络暴力的地方。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各网络平台开设专栏,积极运用小游戏、小视频、微博话题讨论等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宣传,引导网民正确使用互联网。
四、结语
解决网络暴力不能单一采用“删帖”等方式,要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感下滑、话语权缺失、执法部门执法困难等问题,就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群体生活和道德教育,提升民众自身素养,构建公平社会,疏通表达渠道,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网络暴力的犯罪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生态恶化问题。
参考文献
[1]项威.微博对抗性表达现象分析:以“杠精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14):109.
[2]赵星,赵菡清.网络暴力犯罪及其心理成因[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109-113.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8-0196-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8.086
收稿日期: 2019-08-06
作者简介: 孙伊柔(1996—),女,湖南岳阳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唐昌维(1962—),男,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生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陆水东)
标签:网络暴力论文; 心理成因论文; 自我意识过剩论文;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