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琼游客旅行健康风险情况调查研究
陈 倩 薛涛涛 冯文宇 寇 艳 文 惠 吴 玲 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来琼游客旅行健康风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旅行健康风险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6-8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PPS(按旅行社年游客量)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2家旅行社,在抽取的旅行社中随机抽取16个游客团体(每个团体约50人),共800人。对游客在旅行最后一天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月收入、职业、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是否了解、是否会提前准备相关药物、是否发生旅行健康问题等。结果:(1)在参与调查的719名游客中,有177人发生了旅行风险,发病率达24.6%(177/719),发生腹泻、中暑、晕车的人数占前三。(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的旅行健康风险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2.066,P =0.017),不同教育程度的旅行健康风险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16.505,P =0.006),游客是否了解旅行地疾病的旅行健康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883,P =0.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β =-0.243)以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β =0.551)是旅行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南岛的旅行健康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腹泻、中暑,并且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是旅行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护措施。
关键词: 来琼游客;旅行健康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
前言
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它的宪章中就提到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风险是指尚未发生而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伴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而存在。“旅行健康风险”可以被理解为游客在旅行途中或在旅游目的地因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及旅途奔波,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幸福等各方面产生种种不适或直接面临损害事件的可能性,导致旅行健康风险的原因多样而复杂,其形式也具有不确定性[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出门旅游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纷至沓来的国内外游客带来的旅行疾病或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主要包括腹泻、中暑、传染病、溺水、交通意外等。而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温差不大,雨量充沛,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导致其热带虫媒传染性疾病较多,近年来已逐步得到控制。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国内来琼游客的基本健康风险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海南岛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本次研究组共纳入ASD及对照组儿童母亲共122名,二组基本人口学特征见表1、表2。两组人口学资料除居住地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选择2018年6-8月期间来海南旅行的18至70岁游客,均为3~7日团队游客。
3.3 非无菌口服固体制剂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同样存在非目的菌的生长致使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符合限度标准的情况,尤其是含药材原粉的胶囊、丸剂[5]等中成药,因为原辅料、炮制及生产工艺、包装、储藏和给药途径等原因,这些制剂允许高浓度的需氧菌存在,一般都在104 cfu·g-1以上,它们容易在普通SDA上生长,造成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出限度。使用添加适量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氯霉素[6]等的SDA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建立的检查方法,可以反映产品真实的霉菌和酵母菌污染状况,避免假阳性结果。本次试验研究结合工作实际,为处理此类假阳性情况提供了思路。
2.样本量估计
N=其中,经文献查阅得旅行相关疾病发病率为0.2,允许误差δ =0.15p ,a =0.05。代入公式计算得N=682。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故扩大20%左右,需800名研究对象。
3.调查方法
中国旅游业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7年,国内游客5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入境游客13948万人次,增长0.8%;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6074万人次,增长2.5%;国内居民出境14273万人次,增长5.6%[2];并且据海南省统计局调查,海南省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6745.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0%;其中接待旅游过夜人数5591.43 万人次,增长12.3%[3]。然而,随着人们旅游人数的增多和涉足地域的扩大,旅行风险也随之而来。近几年来,中国国内以及国际性的旅游安全事件如偷盗抢劫、交通意外、传染疾病等时有发生,一桩桩不幸事件的报道不断见诸于报端。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对文化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消费的升级,文化旅游成为新型旅游业态迅速崛起的代表[1]。《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7》指出,目前,文化旅游已经进入了以资本、创意和技术为主导的文旅2.0时代。文旅2.0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无中生有、变废为宝”,其中创新能力在文旅产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旅2.0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旅游演艺砥砺前行。2016年以来,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旅游演艺产业日趋成熟并开始进入调整期[2]。张家界作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演艺市场中稳定并发展旅游演艺品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PPS(按旅行社年游客量)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2家旅行社,在抽取的旅行社中随机抽取16个游客团体(每个团体约50人),最终得到800人为研究对象。
(2)调查
采用自制的《旅行健康情况》调查表对游客在旅行最后一天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本科,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及以下)、月收入、职业(职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工人、学生、离退休人员、其他)、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是否了解、是否发生旅行健康问题等。
(3)质量控制
II.Political and social crises bring about the rise of protectionism
②抽样方法必须按指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在现场调查中调查人员要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调查,不能使用诱导性或暗示性语言。
①培训调查人员:调查前要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采用统一的方案和操作手册。
国际旅游业中,就发生率和经济损失来看,旅行者腹泻是首要的健康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发生健康问题者中腹泻占57.6%,其可能原因为旅行者不适应气候、水土或者食物的改变所导致。有研究表明,从卫生设施良好的地方到卫生设施不健全的地方去旅行的人群最易感染旅行者腹泻[6]。因此,在外出旅行时应注意个人及饮食、饮水卫生,并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④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份录入,保证录入质量。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Logistic回归,并计算优势比(OR 值)和95%置信区间。(α =0.05)
二、结果
1.调查情况
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65份,回收率为95.6%。剔除不合格问卷46份,有效问卷7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9%。其中男性325名,女性394名,男女比例约为1 : 1.2。调查对象均为国内来琼游客。
2.旅行健康问题现状
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是否提前准备药物以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发生旅行健康问题作为因变量(变量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是旅行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P <0.05,见表 2)。
3.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职业、月收入、旅游天数、以及是否提前准备药物等因素的旅行健康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教育程度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等因素的旅行健康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再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在α =0.05/10=0.005的水平上,本科组分别与高中/中专组、初中及以下组的旅行健康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5)。
按实验方法对水系沉积物成分标准样品GBW07449、GBW07453,钨钼矿石成分标准样品GBW07241,钼矿石成分标准样品GBW07239进行处理,平行测定12次,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6.8%。
4.对旅行目的地相关疾病的了解途径
对于旅行地相关疾病的最主要的了解途径是查找相关旅游健康网站(60.2%),其次为电视广播(53.7%),排在第三的是向旅行者有关人员咨询(43.0%),接着是微信微博(37.6%),报纸杂志(34.6%)。
旅游风险可以被定义为游客在团体旅游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风险[7]。这反过来又取决于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和在目的地体验的旅行服务条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以及是否对旅行地相关疾病提前了解是旅行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719名游客中,有177人发生了旅行风险,发病率达24.6%(177/719),发生腹泻、中暑、晕车的人数占前三。其中腹泻占57.6%(102/177),中暑占51.4%(91/177),晕车50.8%(90/177),意外伤害36.2%(64/177),过敏18.6%(33/177),流感18.1%(32/177),食物中毒13.5%(24/177),便秘4.5%(8/177),溺水1.1%(2/177)。
三、讨论
(1)抽样方法
1.旅行健康风险现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来琼游客旅行健康风险的发生率为24.6%,其中腹泻最为严重。与国内其他研究调查结果相比[4],海南岛的旅行健康问题的发病率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光热丰富,湿热同季,雨量充沛,即使是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同时,海南省滨海和周边岛屿位于海陆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带,台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稳定性较差[5],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旅行健康问题的增加。
技术要领指导:两臂保持分开,呈半弧形,在面对传球的时候,主动前迎。进行伸臂,同时保持身体的适当前倾,接球引胸前。
③设立三级督导制,每次调查完后小组成员要自查,完成自查后上交问卷给小组长,小组长当天要完成检查,并及时开会反馈调查情况,小组长检查完后上交问卷给质控人员,质控人员及时对问卷进行复核,并完成复核记录,并及时开会反馈复核情况。
总体架构设计。应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挖掘和宣传展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媒体等技术,实现民族学研究工作更高的发展。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1。
2.旅行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
氮是烟草重要的品质元素,是烟草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前提,过高或过低的施氮量,均不利于烟草形成一定的产量与较高的品质[10-12]。氮素供应不足,则烟株生长缓慢,叶片早衰,烤后烟叶薄且轻,烟碱含量低,香气差,刺激性不够;氮素供应过多,则烟株生长过旺,叶色浓绿,贪青晚熟,甚至形成“黑爆烟”,烤后烟碱含量过高,刺激性大,烟叶产量和品质下降[13-15]。
(1)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其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一个越清楚的认识,并且更加注意旅行中的卫生条件;(2)提前对旅行目的地的相关疾病进行了解,旅行者能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3)年龄较大的游客可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相比于其他年龄组,更易发生旅行相关疾病。
综上所述,海南省主导产业的旅游业已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而旅行风险如腹泻、中暑、意外伤害,也会随之增加,这可能影响旅途行程乃至自身健康。因此大众也就是旅行者更应加强旅行健康意识,提前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防护措施。但本研究为调查研究,观察指标不够全面,故来琼游客旅行健康风险的影响因素尚需要进一步进行证实研究。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 旅行健康风险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变量及变量赋值
3.建议
(1)在旅游前做好充分准备
游客在旅行前提前关注旅行目的地相关疾病,对可能发生的旅行风险进行信息收集,尽量避免健康风险的发生,可提前针对各个情况准备好相关药物。
(2)积极开展旅游健康教育,提高旅游者对旅行健康风险的防范意识
加强各类人群旅行健康教育,对低学历和高龄人群重点宣教,并通过相关旅游健康网站、电视广播、旅行社等途径,旅游相关人员如导游等可开展旅行健康咨询,使旅行者充分了解旅行地的社会治安秩序、医疗信息等,增强其旅游健康意识。
(3)提供安全健康的旅游服务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加强旅游地的卫生监管,注重解决食品卫生、意外伤害、传染病等问题;增强旅游景区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完善景区救援系统;加强旅游设施的安全管理,积极防范、控制与处理旅行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郑利.旅游健康风险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6):104-1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中国统计 ,2018(3):7-20.
[3]2017年海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J].海南统计年鉴,2018.
[4]金燕,朱可,陈君燕,田晓青,郭宁,张齐.旅行者腹泻的风险分析和健康干预[J].旅行医学科学,2010,16(2):88-92.
[5]张广海,王佳.海南省旅游开发生态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J].热带地理 ,2013,33(1):88-95.
[6]Yellow Book(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2010 edition).
[7]Tsaur,S.H.,Tzeng.G.H.&Wang,K.C.,Evaluating Tourist Risks:from Fuzzy Perspectiv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
中图分类号: F592;F59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8-0028-02
通讯作者: 吴 玲,海南医学院副教授,研究生,主要从事统计学及其医学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8年海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HYCX2018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