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论文_潘颖莲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论文_潘颖莲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第一中学 潘颖莲 028200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历史教学大多采用教材导读式的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进行灌输式的讲解,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反复背诵与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历史,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好学历史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 提高 教学艺术 培养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二、讲究历史教学艺术。

1.采用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

课堂导入很重要,其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新颖有趣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开始,而乏味的导入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上课前我会先问一些学生熟悉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幽默的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类比、比喻、双关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既能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同时又鞭辟入里,启发思考、令人回味。学生喜欢有幽默感、风趣的老师,这样能给每一堂课带来欢乐,不致单调乏味,通过有趣可笑又意味深长的话达到教学目的。

2.联系生活实际,善于运用现实资源。

历史与现实密切相连,现在很多博物馆都保存了历史文物,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现在和未来,陶冶情操,培养爱国思想。历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历史,实质上就是过去人们所经历的生活,因此,在现代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历史的影子,高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学生所接触的实际生活环境的了解,从中探寻与历史相关的现象与素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于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的关联性,能够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并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更加主动的探索问题的答案,也能够使历史知识在学生思维中更加具象化,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性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并且相邻的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就要求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孤立起来,在问题情境创设时,也应该注意问题设置的连续性,既要注意与学生已知内容的衔接,也要做好向后续教学内容的过渡,即问题的设置应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保持历史课堂教学整体的连续性。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如针对单一教学内容的问题设置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连续式问题设置,逐步引导学生把握解题的思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并能够主动将相关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联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注意所设置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可以从教材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一些通俗常见又生动具体的现象与事例,提出具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使学生随着问题的引导,刺激思维的运转与发散,并更好地抓住历史问题的关键,主动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思路,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历史知识,并发现历史中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高中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师生简单的讲与听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音像文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并在课堂上重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营造浓厚情境氛围,教师以此为基础设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意义等重要的内容,并找到分析历史的思路与方法,具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 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还能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学历史兴趣有了,还要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走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在这一点上,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云华.对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的总结与反思[J].历史教学,2012(7):56-60.

论文作者:潘颖莲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论文_潘颖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