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探讨论文_沈亮远

教学过程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探讨论文_沈亮远

(火箭军士官学校,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惰性是人的本性是原始性的,本能性的,如何提高学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难题。竞争能使人振奋精神,奋发进取,提高效益。本文从竞争状态下的心理效应谈起,在课堂导入环节、理论学习环节、作业任务环节、实践操作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竞争机制;教学过程;学习效果

惰性是人的本性是原始性的,本能性的,与人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面对不感兴趣的活动时,就会消极怠工,而面对感兴趣的活动时则积极性高,然而有价值的活动并不一定是感兴趣的,甚至是对身心是痛苦的,要想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激发其内在动力。院校学习也是一样,不是一项轻松的活动,特别是学习本来就不太擅长的士官学员,显得尤为明显,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可见一斑。如何提高学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学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此本人的谈一点个人的经验体会。

一、竞争状态下的心理效应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之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竞争可分为个体间竞争与群体间竞争两种,是个体或群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因此其积极作用是能使人振奋精神,奋发进取,提高效益。

在竞争的条件下能够唤起动机,超常发挥。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指定的活动将会长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更加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将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在竞争的状态下能够处于应激状态,全身动员。人们会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全身器官和组织都动员起来,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在竞争的状态下能够知己知彼,扬长补短。通过竞争,个体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客观评价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从而扬长避短精益求精;通过群组间竞争可以使群组中个体共同活动、团结协作的目的指向性更强,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课堂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状态下的心理效应可以看出,竞争能使人振奋精神,奋发进取,提高效益,把竞争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引入呢,必须先找准学员的兴趣点或学员的希望的目标点。大家知道对于学员最有直接驱动力的是课程成绩,最关心能不能顺利通过,在此不妨与课程成绩挂钩,将课程成绩分为过程考核成绩和课终考核成绩,课终考核成绩一般为笔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和平时表现等方面,学习效果是通过学习过程一步步实现的,为保证最终学习效果,把过程过程评价引入竞争机制。让学员在竞争中积极思考、分析、回答问题,完成各项作业任务,从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最终形成能力,也就是要从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竞猜、竞答、竞演、作业竞赛、实践技能比武等环节,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引入通常是回顾以前所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导入课程。一般涉及到回顾性内容。对于回顾性内容可以采取主动竞答方式,让学员主动抢答,如回答正确在得到相应分值的基础上加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下来采取随机提问方式,答对得到相应分值,因为提问的是已经学过的问题,应该能够回答上来,如果答错实属不应该,因此要扣掉相应分值。这样就会促使学员在会的情况下采取主动竞答方式,取得更好的成绩分值。

(二)理论学习环节

在学习某一知识点前,通常要提出的问题,是未学过的,即将要学习的,目的用于启发思考的,对于这个环节采取主动竞猜方式,让学员主动抢答,通过自己所学所想,试着分析回答,如回答正确在得到相应分值,打错不得分,如回答不全面,他人可以补充回答,补充回答正确的人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值,这样可以激发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方法积极思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思维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为完全解决,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认识到问题的冲突,产生好奇心,进而增加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学习的效果如何呢?此时应设置采取主动竞答方式和提问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主动竞答,让学员主动抢答,如回答正确在得到相应分值的基础上加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采取随机提问方式,答对得到相应分值,因为提问的是刚刚学过的问题,可能思路没跟上,没完全掌握,或者教员没有讲清楚,如果答不完全,有情可原,不扣分,如果完全答不上来,要适当扣掉1分。这样就会促使学员在会的情况下采取主动竞答方式,充分发挥接收能力强学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在回答问题的同时给其他同学重新讲授了一遍,实现了互帮互学。采取随机提问环节不但督促了学员的学习,同时也反馈了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作业任务环节

作业任务环节是想定作业,布置任务,通任务驱动,让学员在完成任务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搜集、学习、判断归纳、制定方案,完成操作任务。此环节可采用竞赛式,如果是个人完成的任务,计分较容易,计个人的成绩即可。如果是群组完成的任务,采取成果展示方式,采取随机抽点每一组中的任意一名成员来汇报,由教员发现提出问题,根据汇报情况、任务完成、问题回答情况,综合评定小组的成绩,个人成绩计每组的成绩。采取随机抽点每一组中的任意一名成员来汇报,让每一个人有压力,主动参与,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个人成绩计每组的成绩,这就要让整组有压力,为最好地能展现本组的成果,必须小组内部不但要的互帮互助协作完成任务,而且需要本组内互教互学,保证小组每个人都能会,能展现本组的成果,取得最佳成绩。这样就杜绝了有的忙,有的闲,滥竽充数的现象。

(四)实践操作环节

采用具有抵抗性的技能比武方式,个人技能计个人的成绩即可,因为操作技能有操作规程,方法步骤可选择性差,有一定的固定性,主要是考核操作的手法要领、熟练程度、协作配合程度、完成时间和完成效果等,班组技能采用班班对抗式,班组之间互相评价,互相找问题,这样既激发了被考者的积极性,为了让他组成绩低,就要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并且问题有理由据,让被考的组心服口服,这样有发挥了其他组人员把关的作用,为操作改进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沈亮远(1973年7月—),男,汉族,山东莱芜人,大学学历,火箭军士官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

论文作者:沈亮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教学过程引入竞争机制的方法探讨论文_沈亮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