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麦秸论文,饲料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什么是麦秸氨化饲料
在麦秸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等溶液,以提高麦秸的消化率和营养水平的处理方法所生产的麦秸饲料称之为麦秸氨化饲料。麦秸氨化是迄今为止最经济、简便、实用的麦秸饲料化处理技术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在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二、氨化麦秸可选择的氨源有哪些
目前麦秸氨化的主要氨源有液氨、尿素、碳铵和氨水。
液氨:又叫无水氨,是最为经济的一种氨源,氨化效果也最好。
尿素:是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氮源,氨化效果仅次于液氨。
碳氨:是我国化肥工业的主要产品,供应充足,价格也便宜,而且使用方便。
氨水:运输量大,仅适合临近化工厂的地方应用。
三、麦秸氨化技术主要有哪些
(一)堆垛氨化技术:堆垛氨化技术又叫堆贮法、垛贮法。具体操作规程是:
在干燥的平整地上铺开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薄膜,把切碎的麦秸加水20%左右,混合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2米、宽2~3米、长度可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为了通氨,可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垛下垛上铺、盖的塑料薄膜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折叠,用泥压封,不使漏气。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麦秸重量的30%通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液氨罐或用流量计计算,也可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二)窖池氨化技术:窖池氨化技术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麦秸氨化技术方法。其一是可以一池多用,既可以用来氨化麦秸,也可以用来微贮或青贮,而且还可以常年使用和多年使用;二是好管理,避免了老鼠啃坏塑料薄膜等缺点;三是可以节省塑料薄膜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四是容易测定麦秸的重量,便于确定氨源的用量。
窖的大小根据饲养家畜的种类和数量而定。建窖以长方形为好,如在窖的中间砌一隔墙,成为双联池则更好,其优点是可以轮换处理麦秸,若用此窖搞青贮,还可以减轻取用青贮料喂畜过程中发生二次发酵。
制作步骤:先将麦秸切至3~5厘米左右,一般粗硬的麦秸切得短些,较为柔软的可以稍长些。每100千克麦秸(干物质)用5千克尿素(或碳氨)、40~50升水。把尿素(碳氨)完全溶于水中,分数次均匀地撒在麦秸上,入窖前后喷洒均可。边装窖边踩实,装满踩实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再用细土压好即可。
麦秸氨化除了用窖池或堆垛外,还可以用塑料袋或水缸,塑料袋一般不宜过大,待麦秸与尿素水溶液搅拌均匀后,放入袋中压实压紧,扎口密封,可在袋的周围放一些老鼠药以防鼠咬。若用缸,则把掺好尿素水溶液的麦秸放入缸中压紧,盖上塑料薄膜封严即可。
四、如何识别氨化麦秸的质量
氨化好的麦秸,质地变软,颜色呈现出棕黄色或浅褐色,释放出余氨后有糊香气味。如果麦秸变为白色、灰色,发粘或结块等,说明已霉变,不能喂牲畜。如果氨化后麦秸的颜色同氨化前基本样,虽可饲喂,但说明没有氨化好。
五、氨化麦秸如何保存
氨化麦秸在垛中、窖中或其他容器中可保存很长的时间,只要塑料薄膜不破、不漏气漏氨就行。但必须注意防鼠害、人畜践踏、风吹雨打等损坏塑料薄膜。
氨化麦秸到期后,就可以开窖或开垛。如用液氨处理的,麦秸的含水量在20%以下,就可以打开一部分晾晒一两天,放走剩余的氨后,投喂家畜。用完后,再打开另外一部分晾干投喂,直到用完。
如果用尿素或其他氨源处理,含水量大,可将垛上的塑料薄膜全部取掉,整垛的草全部晾晒,干燥后放入草棚或房舍内备用。
联系电话:0531-8259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