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把人教育好,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了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新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
一
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新特点,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哪些新表现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有强烈的阶级性、党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在当今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的情况下,有的同志却有意无意地淡忘了这一本质特点。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时,不懂得“为什么现在还要讲意识形态”。个别研究生误以为“公民教育”可以“与一切意识形态脱钩,排除任何人生理想”。甚至有的理论工作者也认为,“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观”。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究其原因,一是以为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关注,要教育大家具有世界眼光,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了;二是以为对外交往中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求同存异,共谋和平与发展,似乎一切领域都能超越意识形态了;三是在西方思潮影响下,误以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同质化,因此,也跟着宣扬一些抽象的普遍性的论调。其实,思想战线包括思想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阵地,资产阶级必然要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削弱,就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加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不存在空白点的。
1.提倡全球道德并不排斥和否定道德的阶级性
固然全球问题日益增多,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关注,也应提倡普世伦理和全球道德,但这并不排斥道德的阶级性一面。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归根到底是从经济利益、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道德除具有阶级性外,当然也具有全人类性的一面,这主要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恩格斯早就指出,无产阶级道德中包含了最多的最长久的道德的全人类因素。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阶级性是绝对的、起主导作用的,道德的共同性(全人类性)是相对的、受阶级性制约的。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他们把资产阶级的人权冒充为全人类的人权,同时,却在世界各地不断制造人权灾难。只有到了阶级消灭后的共产主义社会,道德的全人类因素才会成为道德的主导因素而居于支配地位。
2.对外交往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并不等于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我们在对外交往中,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求同存异,发展同一切国家和政党的友好关系。这是总结、吸取了过去(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思想对外交领域干扰的教训后采取的正确方针,有利于发展我们同各国正常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关系。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是不能靠“输出”去解决的。我们应当尊重各国人民对本国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但是,我们在对外交往中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并不等于、也不可能要求我们在思想文化领域淡化意识形态,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相反,我们的改革越是深化、开放越是扩大,越应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否则就会迷失方向,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
3.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可能带来政治制度趋同化、文化同质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总的来看,它是一种历史进步的潮流。但是,经济全球化一直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着。他们企图利用这一客观趋势为建立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秩序服务;美国更是推行“美国中心主义”,企图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建立单极世界、维护“一霸”的霸主地位服务。因此,西方的一些政治家便大肆炒作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拼命推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托夫勒也在他的著作中,鼓吹“全球主义”的意识形态,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全球意识”,以“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不仅不会消灭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而且还会为世界多极化发展创造条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观”论,只相当于抽象的普遍性。而这种抽象的普遍性的价值观,在现实历史条件下并不存在。不与特殊性相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是不科学的,违反唯物辩证法的,而且无形中中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奸计。西方鼓吹的“全球意识”是与反马克思主义紧紧相联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正如他们的人权观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性、遮蔽性、虚伪性一样,都是为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利益服务的。
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忘记自己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地揭示了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发展规律,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我们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他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是高度统一的,所以,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注:《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我们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的特点,这里讲的政治性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鼓吹的那种“阶级斗争”的政治、空头政治,而是讲经济建设的政治、实现“四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就是要自觉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绝不能淡化意识形态,淡化政治,放弃思想阵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不论是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上理论课、过党团组织生活等),还是寓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等),都是一方面渗透着列宁所说的“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教育人们“懂得怎样去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必然要求结合着经济、业务、管理工作一道去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否则,就是脱离实际,就是“空对空”,就是“两张皮”。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实效性和生命力,像列宁批评的那样一文不值、“毫无用处”。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固然也要求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但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夺取政权,是阶级斗争,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性强,实体性的教育居多。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年代,由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领域的广阔,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渗透性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实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才会有实效以外,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应当渗透到日常的经济、业务、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去,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社会实践和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做深做细,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加强的正是这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行各业紧密相连,都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贡献。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职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各行各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思想保证,为各行各业完成建设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它的工作必然要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工作,联系各个领域的实际,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业务工作过程中去,否则便无法为各行各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特点,也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增强艺术性的要求和体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民主性和主体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都促使人们民主意识增强,主体性觉醒。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马克思说主体是人。也就是说只有人才可能有主体性、成为主体。但并非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都有主体性。只有当他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发挥了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时,他才真正成为主体,具有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于“接受”,在于唤起对象的主体性,在于促进对象的自我教育。因此,没有接受和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便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既不可能成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又不可能取得实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新形势下,民主性、主体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新特点。当然,民主性是相对于集中性、纪律性而言;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两者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都不应将其割裂、绝对化。过去,我们一度只讲集中、统一,只讲客体性、做“驯服工具”,这是片面的,教训十分深刻。现在,我们讲民主性、主体性,不能又走向另一种片面性:片面强调民主,不要纪律和集中,搞极端民主化;过分张扬主体性,走向单子式的主体性。要看到,离开客体性只讲主体性,是虚假的主体性;而离开主体间的互动,离开群体,孤立强调个人主体性,则是单子式的主体性。这就必然走向非理性,走向主体性的异化。可见,会当主体的人,也势必会当客体;当不好客体的人,也不会当好主体。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无限度的。不论在市场中,还是在网络里,也不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集体生活里,极端民主、单子式的主体性、个体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只会走向事物的反面。然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民主意识增强、主体性空前觉醒的对象,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民主性、主体性;不认识民主性特点,不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便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坚持民主性、主体性特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还有一些。比如,许多论著已经论述过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特点。这里不再赘述。
二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是为了深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者们已经从多侧面作过有益的探讨。比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一个体系。从高层次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是服从、服务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看,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既要适应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有水准、适应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需要,又要超越现在的水准,将其逐步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准上来,使其通过自身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这个基本规律简称为“适应超越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称之为“在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此外,从属于这个基本规律的,还有一些具体规律,如协调控制律、双向互动律等。
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关系,规律不能创造和改变,只能发现、把握、利用。但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属于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活动,而这种认识、反映活动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的揭示,也是对过去认识的一种深化或升华。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规律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是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面对同时并存的思想现象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为指导的。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更为突出,冲突的焦点是指导思想多元化还是一元化的问题。思想道德领域的多元并存现象是一元主导的前提。它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础,寓于深刻的阶级阶层利益之中。社会上有多少经济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阶层,便有多少种思想道德,而占主导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总是(也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思想现象存在的多元性与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是不可分割、紧紧相连的。过去,我们一度视多元并存现象为思想禁区,采取不承认、不许提的鸵鸟政策。其实,假如没有多元并存,那么一元主导便失去了依据、前提和针对性,岂不是无的放矢和空穴来风?然而,如果没有一元主导,多元并存便将走向混乱、无序,甚至毁灭。其实,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人,并非不懂或不要指导思想一元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反对的只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企图以资产阶级思想的一元化指导取而代之。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深层次原因之一是领导者放弃指导思想一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导致方寸大乱,西方敌对势力坐收“和平演变”的渔翁之利。在这个意义上,许多学者从根本上指出,苏东剧变“是自杀而非他杀”。资本主义社会要掩盖其剥削阶级思想体系“一元主导”的实质,称他们的社会是代表全民利益的民主社会。马克思主义针对剥削阶级意识形态遮蔽这一虚伪性,认为真理就是要旗帜鲜明,公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党性实质。在我国加入WTO,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形势下,自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规律,任务更为艰巨,惟其如此,也更为重要。
自觉遵循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规律,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自觉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来抓,要把它提高到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为此,必须重视党的理论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首要任务和决定因素,通过理论创新带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当前要集中优势力量,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
第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又要发扬重视理论建设和思想理论教育的优良传统,那么就应当凭借执政党的地位,通过法定程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作出制度性的安排,以保障实施,改变目前存在的淡化政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的倾向。
第三,要大大提高领导干部和党务、政工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遵循、坚持主导性规律,党的领导是关键。要使我们各级领导岗位的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就必须大力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工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抓理论学习关键又在于抓学风,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而不是装潢门面、武装嘴巴,使干部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防止和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荒疏现象。
第四,要重视并搞好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要靠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培养;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也将从具有大学学历的人中选拔。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的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让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得逞,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提高他们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的鉴别能力、选择能力,使他们不当资本主义的俘虏,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
第五,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要正确对待和处理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问题。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始终是思想文化战线应当高扬的主旋律。但在教育、宣传中又应当提倡运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去表现科学的思想内容,切忌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不同性质的思想,都应该依照法律允许其存在和表现。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20世纪50年代那种局面,要发行参考消息有意识让人们接触一些国外的、西方的思想观点,“种牛痘以防天花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人们目不暇接。常常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好坏不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界限不清。要遵循客观规律,做到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就必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辨析各种社会思潮,引导人们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而不应当让错误思想自由泛滥。
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毫无疑问,都应当加强研究,好好继承、发扬。但要有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反对和防止借口说马克思主义是国外传入的,说它是“舶来品”,因而主张以新儒学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倾向。
对国外的一切有益的思想文化,都应当努力吸取、借鉴。但要处理好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做到“洋为中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思想文化,不仅较之封建社会具有历史进步性,而且其中许多反映工业文明和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规律的东西,尤其值得后发国家吸取、借鉴,以少走弯路。然而,这种借鉴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借鉴,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恰当运用,而不应不加分析地全盘吸收。更要反对以西方哲学和政治学说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全盘西化”的错误主张。当前,在政治学科领域,存在“两头突出,中间塌陷”的不良倾向(即对中国儒学、对西方政治学说研究较多,甚至奉为圭臬,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说不感兴趣,不屑一顾)。因此,在反对教条主义中,既应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传统意义上的教条主义,又应反对奉西方学说为圭臬的洋教条主义;在一部分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荒疏,传统教条主义影响相对减弱的情况下,对洋教条主义倾向尤应引起特别注意。
(二)社会化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推动社会的改造和发展,与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全员化、生活化、大众化、动态化等特点。
遵循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规律意义重大。一是可以避免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倾向。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工干部的职责,而且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应当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孤军奋战则不可能做好。二是可以避免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僵化倾向,使其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这样,不仅能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业务工作“两张皮”、脱离实际的弊端,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有了源头活水,永不枯竭。三是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在社会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接触不同的社会思潮,经风雨、见世面,增强判断、选择能力,促进知行合一,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社会化规律更显得紧迫和重要。
遵循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规律,要在两条社会化路线上全面贯彻:
第一,由外及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路线。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又为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是这样,它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又为社会存在服务。因此,它必须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以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为根本导向,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行动,并引导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诸主体适应社会要求,加速自身社会化进程。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诸主体深入沸腾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觉、深刻体验社会进步发展趋势和要求。努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化,齐抓共管,协调社会各种影响,接受社会检验,渗透到国民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中去。
第二,由内及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路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个体,绝不是对社会要求单方面的消极适应。由内及外的社会化路线强调各个体充分发挥主体性,在共同参与中通过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不仅相互促进,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且辐射到外部环境,促进社会的改造、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两条路线,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思想源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的辩证法。只有在这两条路线双向互动的作用下,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
(三)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主体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度和各个主体之间多向交往互动的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的深刻性、科学性主要在于:一是强调主体性,有别于传统教育观念、模式单纯把受教育者看作是客体;二是强调多向性,较之过去只看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又大大前进了,揭示了所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相关主体的多向互动,更加符合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原理;三是强调平等性,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向互动的人,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信息化浪潮背景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四是强调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活动,主体间多向互动也是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共同参与的主体间多向互动的自我构建活动,有别于传统观念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知识的传授和观念的灌输。
遵循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树立活动意识,开发活动资源。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也改造着主观世界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据此,包诺维奇提出的“活动—动机”理论、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个性”理论,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活动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受儒家学说中“修身”、“内省”、“传道、授业、解惑”等影响较重,以致长期以来都是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灌输式和应试教育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毛泽东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从青年时代起,不仅重视读“有字之书”,而且还重视读“无字之书”,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形成了他的优良品格。他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在《实践论》等著作中,深刻揭示了实践是真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道理。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牢固树立活动意识,把以知识为本位、以学科为本位,转变为以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位;把停留在单向灌输的认识活动,转变为全面开展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实践活动;把只注意教育者的单方面活动,转变为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共同活动;把单纯传授结论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体验式教育。为此,就要千方百计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资源,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循序渐进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学校教育而言,不仅要搞好第一课堂教学,在其中渗透德育,解决好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而且要把第二课堂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主要应通过各种交往活动、实践活动,努力满足学生成长中个性、兴趣、爱好、品德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体现。
第二,发展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民主平等的互动交往,师生是朋友、同志式的平等关系,教育者实质上是促进者;另一方面,要发展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往。马卡连柯关于通过集体教育每个成员的思想,柯尔伯格关于“公正团体”的试验,实际上都揭示了同龄伙伴群体的交往互动关系对形成每个成员品德的重要作用。集体的风气、舆论,伙伴群体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和从众心理,都会对每个成员品德形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教育者不仅要广泛发动和吸引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而且要引导各个成员充分发挥主体性,在交往互动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集体形象,反过来又熏陶、感染、激励每个成员发展自己的良好品德行为,并逐渐形成习惯。
第三,建构主体性育德模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培养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主体、具有人文关怀的现实主体。为此,就必须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或主体性育德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片面观念,如重教育者主体、轻受教育者主体,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重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轻完善个性人格和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价值等。树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以民主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和多向互动为基础,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既要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变注重权力影响力为注重非权力因素影响力,变重视结论传授为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变封闭式育德为开放式育德,大力提倡和更多地运用互动式、体验式、咨询式、渗透式等新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以便更多地创设和利用教育情境,有效地激发、提升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需要和动机,使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尊重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强化接受的动力机制。在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下,教育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转化到接受主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去,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特别是取决于主体接受活动的动力系统。因此,主体性育德模式应以强化接受机制为核心,努力做到教育要求与对象自身需要紧密结合,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适应性的同时,更加重视对象的个体适应性,更多地研究和关注对象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只有充分尊重对象的合理需要,才能强化其接受的动力系统,逐步提高需要层次,激活接受机制,使教育要求为对象所理解和吸纳,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再次,围绕培养、开发对象主体性的目标,促进其个性人格的完善。培养、开发对象的主体性,要在尊重对象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对象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明确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是他们的根本利益,从而努力为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迈进而自觉奋斗。同时,要把培养对象的主体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培养主体能力是指培养主体完成某种思想政治品德活动所必需的品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行为能力。受教育者只有具有良好的主体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复杂变化,成长为“四有”新人,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主体。
标签:主体性论文; 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政治学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