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践教育在产品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陈梦瑶

浅析实践教育在产品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陈梦瑶

(河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实践教育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对实践教育的定义进行了整合。分析了中国高校本科生实践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讨论了实践教育在不同类型的科研创新中的作用,从而拓展它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形成本科生实践教育培养平台,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中国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创新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Product Design Major

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ducati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cultivated, and the defini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discusses the role of practic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nd expands its breadth and depth. Finally, an undergraduate practice education training platform will be formed to cultivate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Key words:Practic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引言: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21世纪,大学本科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组成部分,在科研创新的平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断蜕变,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1]。目前,在科研创新型人才紧缺的背景下,科研创新与实践教育结合显得尤为重要[2]。因此,中国开展了以大学本科生实践教育为平台,以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教育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大学生实践教育和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研究实践教育在科研创新中的影响。充分发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作用,不仅是高等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院校实践创新科研项目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本科生实践教育的现状

大学本科生实践教育能力是高校培养优秀学生的核心环节,国家教育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实践教育的培养。实践教育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的、多重维度的、复杂高度的概念性高校实践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高等层次,是国家的知识精英人才。改进实践教育的理念、体系以及方法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高校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在实践教育中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科研创新进行推动作用[3]。

1.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

大学本科生的实践教育与科研创新项目培养体系的形成顺应中国政策“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号召,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实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高大学本科生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根据2015年11月03日电新华社当天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扩大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建议”指出: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4]。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推广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做法。可见,在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本科生的实践教育和科研创新项目的能力更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探究。

2.高校科研创新发展的促进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增加社会发展储备力量,中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采取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将国家建立实践创新教育作为重要规划。只有通过实践,通识教育才能使知识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有效地挖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实践教育的能力才能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都的更远,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强势发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精英储备库,必须要把实践教育和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相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育是高校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的研究实践教育,将不同领域的科研创新项目与之相结合起来,以便形成系统的创新培养体系。以实践教育为发展桥梁,树立实践创新教育观念,将科研创新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也是衡量高校质量的核心。

二、实践教育与科研创新的关系

实践教育遵循教育的实践属性,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具体实践该属性的一种教育体系结构,是支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实践教育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沟通渠道,实践教学需要具有完整性、创新性和融合性等特征,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实践教育的预期成果。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创新实践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1.实践教育是科研创新的基础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精神、品质的根本途径。实践教育的内涵主要包含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指南、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的[5]。提高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实践育人所包括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等相关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成为高校实践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整合学科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多元化的综合性科研创新性人才。

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旨在倡导以大学本科生为主的创新性实验改革,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问题和自主研究课题为核心要素。如何培养出具有实践与科研创新于一身的大学生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是当前许多高校面临改革的重要问题。使学生自主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科研创新项目中,以问题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可以很大程度促进教学实践内容和方法[6]。教学内容主要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和行为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实践教育环境

实践教育的物质环境是高校实践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也是实践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各要素传递的物质[7]。通过对校内外专业知识的实践和社会实践,大学本科生科研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等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强烈需求,感受到人民和社会对大学本科生的殷切厚望,从而,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磨练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教育的物质环境反映了一个学校体现实践教育要求的品位和格调,是实施实践教育的前提基础,是影响创新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实践教育的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科研创新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环境氛围在实践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创新实践教育物质环境可以具体体现为丰富的创新实践教育、教材和资料、具有较好的实践的场所、先进的仪器设备、幵放的网络教育资源、较强创新性的培养方案、完善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丰富的创新实践课程等。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当今高等院校应着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离不开实践教育环境的熏陶与磨练。

三、实践教育的三种创新类型

1.原始创新

目前中国原始创新不足,这就导致了在实践过程中,基础不足,创新能力较弱。原始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创新,其本质属性是原创性和第一性。

2.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具有本质的区别,集成创新采取的各种单项科技技术并不是企业独立完成的创作,而是借鉴或引用了现有的成果。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利用广泛的科技信息、管理技术,分别对每个创新的组成部分和创新涵盖的内容进行逐一选择、采取优化措施和系统集成,以便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创新关键在于引用或借鉴的单项技术之后,遵从企业的需求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创作的另一种崭新的工艺或作品[8]。通过企业实践发现问题,扩展科研创新项目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实践教育的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这就需要大学本科生的实践教育做到位,将企业实践经验和科研创新项目相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格局。

3.消化吸收创新

发展中国家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引进消化吸收之后再创新。它与集成创新的相同点,都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单项技术为基础,不同点在于,集成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全新产品,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果,是产品价值链某个或者某些重要环节的重大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创新形式。其核心概念便是利用引进的各种技术支撑,在消化吸收的本质上完成重大创新项目。

四、实践教育在科研创新中的运用

作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与科研创新转化为一体[9]。通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创新实践过程中,打破学科封闭边界,逐渐培养大学本科生实践教育能力。使以提高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做为特质的创新成就得以升华和彰显。

1.强化科研实践能力

进入21世纪之后,实践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将“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实践教育的范围不仅包括了生产劳动,还包含了整个社会的实践。为了保证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质量,通过共建研究机构,提高其在国际、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出了以实践教育为平台的“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培养思路[10]。明确了大学本科生在科研创新中的实践能力对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的影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扩展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大学本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最终形成实践创新能力。

2.实践教育运用

人类在实践中能够最有效的获得知识,这样有助于大学本科生全身心的探究科研创新项目,探究整个世界的奥秘。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在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运用的基础上,将人的各个方面能力统一发展起来,随之能熟练掌握并且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教育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

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化观念才奠实了实践教育的基础,并有效的支撑着大学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是真理检验唯一的标准,也是认知世界的基础,获取知识的源泉[11]。科研创新在经历了高度分化的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社会潮流向广泛而综合的方向航行。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大学本科生在科研创新中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

3.科研创新中实践教育的发展

由于我国高校相对高级别的科研创新项目主要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所以对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转变目前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把实践教学中的应试知识转化为以训练技能为目的。树立先进的实践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指导大学本科生逐步形成科研创新的逻辑思维,并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其创新的水平受到科研项目培养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教育体制和环境、科研环境、导师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实践意识支配者学生的实践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实践意识是大学本科生能动的掌握实践知识并具有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确保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实现实践教育与科研创新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12]。

五、结语

大学生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其过程中包含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研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结构。遵循着实践教育的理念进行科研创新项目。以大学本科生实践教育为平台,以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载体,通过大学生实践教育和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实践教育发展的全新创新理念研究,着力探索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制度。从实践教学方法到培养载体再到培养模式,实践教育能力在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培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且日益重视。

参考文献

[1]冯宝鹏. 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

[2]张冰融,宋雪.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2014,06:71-75.

[3]张波,叶晓. 应用型大学的科研评价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0-13.

[4]樊兴贺. 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

[5]方子雷. 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6]孙静.我国高校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

[7]孟晗. 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 论实践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牟蕾. 高等院校创新实践教育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

[10]邵文杰.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11]赵振宇. 新闻评论改革,从自身做起[J]. 新闻研究导刊,2013,06:30-33.

[12]张泽宏. 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06-108

作者简介:陈梦瑶,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论文作者:陈梦瑶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实践教育在产品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陈梦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