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北京水环境 营造绿色生态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水环境论文,绿色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合部分
北京作为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际化大都市,水环境状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北京城市水环境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遵循“平原城市化,山区城镇化”的方针,涵养山区、发展平原,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提高水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成为眼下重要的任务之一。
当前水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近20多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住房面积由50平方公里迅速发展到260平方公里。目前,北京规划市区的污水处理率已达到50%,但仍有约50%的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大量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给水体带来危害。由于市政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导致进入城市河湖的污水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河湖景观,而且还对两岸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01年水环境公报,在检测的79条河段中,只有20条河段的水质达到标准。在北京城市的河湖中,由于补水量锐减,沿途或周边污染物的不断汇入,水体水质呈现下降趋势,2001—2003年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现象。尤其是2001年,蓝藻一直持续到9月还未完全消失,什刹海、北海、动物园等处最为严重,水面形成了薄厚不等的蓝藻细胞层,严重影响了河湖水系的景观效果。在郊区,由于污水集中处理率相对低,大量工业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对土壤、地下水以及农作物造成污染。北京市南部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有一些地方,表层地下水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已不能作为饮用水,并直接威胁到城市的供水安全。
实现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已成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加强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是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为此,城市水环境建设应作为水利的重点工程。对北京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使河湖水体水质达到北京市环境质量防治目标和对策规定的标准,实现“三环绿水绕京城”和“水清、流畅、岸绿和有条件的河段通航”的治理目标已时不我待。
(一)加快河湖水系治理,沟通城市水系。
1、加大城区河湖水系整治和管理的力度。在2005年前完成规划市区214公里河道的治理。河道治理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防止污水对整治后的河湖再次污染。工业企业要实现达到标准排放,达不到标准的必须有停业整顿。封闭所有的入河污水口,污水一律进入市政排污管线,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有条件的居民区建设中水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城市河道的水质要达到3—4级标准。
2、继续改善永定河和潮白河等市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防止沿河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危害。特别是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要形成连通水面,变为城郊优美的生态环境带,还京城碧水蓝天的环境建设目标。
3、在奥运村再建一个“昆明湖”。北京新建有水面的生态、森林公园及水面145个,其中规划市区44个,使市区人均水面面积由现在的1.4m[2]提高到3m[2]以上。对500多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新建73座橡胶坝,新建滞洪水库和二道河水库、改建大宁水库;水域规划与城市防洪、雨洪利用、水土保持相结合;充分利用再生水,解决环境水源问题。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森林公园水域、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居民小区增加水面、奥运旅游生态园、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等。
(二)增大生态用水量,提高环境质量。
生态用水有两个层次,一是环境用水,指要有足够的洁净水量使河湖水体达到水生态系统平衡的自净能力;二是生态用水,指在一定地域内达到水生态系统平衡所需的水量。
增大生态环境的用水量是保持市区水系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按照我国《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去评价北京市区内的水体,发现有些指标不能满足该标准的要求,即使把市内河湖沿岸的污水管全部实现截流,但由于城市雨水的排入,如果没有足够的清洁水量作补给,仍会导致水体水质恶化。需要给市区河湖水系补给所需环境水量,以保证水体能常年符合标准要求。据初步估算,到201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用水将由目前的不足1亿m[3]增加到9亿m[3]左右,约占总用水量的18%,2020年达到12亿m[3]左右,用水比重进一步增加到22%左右。
其中:1、做好水环境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严格按规划执行,要加大城乡水环境水污染治理的力度,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改变北京市水环境现状,做好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工作。
2、确立有利于城市水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要区别不同性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不同类污水有不允许排放、达标排放、限量排放、超量排放加价罚款的不同要求。制定支持进行水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策,制定鼓励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使污水回用在工业、农业、水环境方面大大增加。对工业废水逐步实行总量控制,提高排水超标收费标准,使收费额大于治理投资额,调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3、确立水环境保护和水环境开发相结合的方针,把保护水环境建立在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除水源保护地以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水体、水面,开展无污染水上游乐活动。
(三)增加生态环境用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约下来的水量。二是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三是南水北调进京后调整出来的水量。生态用水是人为补充用于生态环境的水量,必须考虑生态用水水费。生态环境用水费用原则上低于供工业和生活的原水水价,水费来源可以分不同用户区别对待,纯用于公益的生态用水可以从水资源费中列支,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如公园等用水由经营单位支出。
水环境保护的管护费用问题。水利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城近郊区500多公里的河道,3000多公顷的水面,河湖周边数千公顷的绿化面积,以及河湖治理配套建设的各项景观、照明设施,需要投入资金搞好管理养护工作。
多渠道融资加大水环境投入力度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水环境治理工作多年来一直以政府投资兴建和管理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它的多渠道融资和可持续发展已成必然要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急水源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具有投资较大,回收期限长等特点,可以考虑内外资参股、采用BOT、PPP等方式来建设或运营,从而降低政府在该项目中的投入。当前北京市已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工作。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改善、饮用水源保护等项目的投入,积极开展水环境改善方面的科技攻关与示范工程建设,并在项目立项、经费下拨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