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文报告”(增订本)_影响因子论文

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简要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要论文,中国论文,期刊论文,报告论文,年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简介

《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以下简称CSJCR)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该书按年编卷出版,每版以上一年度的中英文版期刊论文引文数据为统计依据,是对该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扩展和补充。目前版本涵盖2006年版至2011年版五个版本。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主任曾建勋研究员,该书于2011年9月出版,全书约66.1万字,16开本,共459页。本文主要针对2011年版CSJCR进行介绍、分析及思考。

CSJCR是基于论文引文统计而编制的专门用于中国期刊分析与评价的科学计量工具,对我国正式出版的各个学科的6193种中英文期刊进行了多维度的计量统计[1]1。

1.1 2011年版CSJCR采用的计量指标

2011年版CSJCR选择了18项计量指标,分为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类,分别从读者应用与来源文献两个角度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学科交流的程度,从而为期刊评价提供参考。其中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9个指标。来源期刊计量指标包括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9个指标[1]2。

1.2 2011年版CSJCR的实用意义

作为科学计量工具,CSJCR提供了社会科学、哲学政法、经济管理、教科文艺、基础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等多学科领域期刊的多维度的计量指标和统计数据。通过本书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反映各个学科的期刊发展趋势与规律,促进期刊评价和文献老化等文献计量领域的研究;帮助确定核心期刊,为科研工作者确定发文期刊提供导航,为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 2011年版CSJCR统计指标的应用方法建议

CSJCR为我们提供了多维度的期刊引用计量指标,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指标,达到科学评价和辅助决策的目的?本文从对2011年版CSJCR统计指标的评价方法、分析方法与推荐使用的软件工具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1 2011年版CSJCR统计指标的评价方法

2011年版CSJCR提供了18项计量指标,为期刊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读者可以针对各自需求,选取需要的指标进行评价,也可以选取多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值,对期刊进行综合评价[1]5。

2.2 2011年版CSJCR统计指标的分析方法

CSJCR提供了期刊评价的18项计量指标,具备了对期刊进行定量评价的数据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决策分析的方法。它将与决策密切相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已经在决策问题的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同样,期刊评价也可以作为一种决策,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实现决策分析。2011年版CSJCR中提供的18项期刊评价指标,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文章的学术水平、反应速率等不同侧面,这相当于层次分析法中的准则层次。笔者对这18项指标反映的主要侧面进行了归纳,如表1所示。

除了以上指标的参考外,期刊评价的这一决策的准则层次可能还包括其他对决策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如针对具体的学科、特定的读者对象、涉及的研究领域、价格等,也可以列入影响决策的准则中来。要实现协助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或者期刊工作者决策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需求,选择不同的期刊指标或其他因素构成影响决策的不同准则,对其分配不同的权重值,通过隶属度转化实现模糊控制[2]等方法,得到最合适的决策执行方案。

2.3 利用分析统计数据的软件工具

CSJCR提供了研究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除了科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帮助统计分析的工具软件也是研究工作的利器。信息计量软件和信息可视化软件的使用,大大便利了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的工作,使工作变得简单,并且更加容易理解。

目前常为信息计量领域使用的软件有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CitespaceⅡ信息可视化应用软件[3]等。SPS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4]。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揭示不同的因子之间相互的关联程度,因而可以用来分析期刊各项评价指标之间关系。CitespaceⅡ是由美国德雷克塞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动态、分时、多元的信息可视化应用软件,能够绘制出反映科学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知识图谱[5]。CitespaceⅡ通过计算将结果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展示出来。针对期刊评价,可以借助CitespaceⅡ实现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并且通过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展示出来。通过绘制学科共词知识图谱,帮助探索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被引知识图谱,可以分析知识结点之间的关联关系。CitespaceⅡ有助于在期刊引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上,探索基于内容层次的知识分析,从而透视学科发展、知识领域的发展概况。目前信息计量领域的软件多以国外的软件为主,而为了研究分析中文数据库资源的方便,我国从事信息计量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开发了适用于中文数据库特色的软件,比如南京大学宗乾进等人开发的POP Cite等。

3 2011年版CSJCR指标的应用与分析

3.1 学者研究情况概述

CSJCR提供了充分、翔实的数据,为研究学者进行期刊评价及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许海云、方曙在《中文学术期刊评价中引文分析指标间关系的实证——基于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一文的主要结论有:(1)被评价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之间呈正比关系。(2)中文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来源比较复杂,大多数情况下他引不能对影响因子形成重大影响。(3)不同学科领域的引文指标具有相异性,不能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相同标准的评价[6]。虽然这篇文章是基于2010年版CSJCR做出的分析,但对于我们合理选择期刊评价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前对于2011年版CSJCR指标的应用与分析,主要的研究成果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2011年版)》一书。该书是在2011年版CSJCR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的衍生产品。《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2011年版)》以CSJCR中统计的我国正式出版的各学科6000余种中英文期刊(不包括少数民族语种期刊和港、澳、台地区出版的期刊)为统计源刊,经过对期刊引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之后,依托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http://www.istic.ac.cn)“知识(链接)服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知识链接,再以图谱、表格等方式加以展现[7]。书中采用了14项计量指数来描述和揭示各领域和各期刊的被引用情况:五年载文量、被引频次、被引率、期刊五年影响因子、期刊被引50%论文累积指数、期刊被引50%机构累积指数、期刊被引50%作者累积指数、高被引论文TOP10、高被引期刊TOP10、高被引外文期刊TOP10、高被引作者TOP20、高被引机构、高被引图书TOP10、高被引学术会议。

与CSJCR结构体系类似,《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也是以学科领域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以图书情报档案领域的高被引指数分析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了2005-2009年间图书情报档案领域论文概况;(2)高被引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TOP10、高被引论文主题关联;(3)高被引期刊分析——高被引期刊TOP10、高被引期刊载文主题关联;(4)高被引作者分析——高被引作者TOP10、高被引作者合著关系、高被引作者发文主题关联;(5)高被引机构分析——高被引高等院校TOP10、高被引科研院所TOP10、高被引机构科研主题关联;高被引图书、外文期刊及中外文会议。这些高被引指数分析,对于图书情报档案领域的学科发展情况、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对于学科评价、期刊评价、研究热点确定、研究机构评价等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 数据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1年版CSJCR图书情报领域的40种期刊的被引指标统计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图书情报这个学科的被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基本与《中文学术期刊评价中引文分析指标间关系的实证——基于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一文的前两项统计结果一致,即总被引频次与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的影响比较大(参考表3);他引对影响因子没有太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扩散因子(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总被引频次涉及的期刊数×100/总被引频次)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书、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h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关于扩散因子,有学者也曾专门对这一指数进行研究和分析。2006年,沈志超等人在《对CJCR中期刊评价指标“扩散因子”的质疑》一文中指出,扩散因子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2002年版)首先推出的学术指标,主要用于评估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并指出这一指标“在部分期刊中并不平行一致,与部分科技期刊的实际学术影响力也不一致,甚至呈现反向变化趋势”[8]。2007年,杨励在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上的论文《期刊H指数、相对H指数、影响因子和扩散因子的比较》指出,“扩散因子与被引频次中的引用期刊数成正比,可以消除期刊自引对期刊评价造成的影响”[9]。但是,从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被引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来看,扩散因子与他引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的关系。2011年版CSJCR在书中已经剔除了扩散因子这一指标,本文中引用的数据是从随书光盘得到的数据,仅供研究参考。

针对期刊的各项指标的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期刊某一方面的水准;对期刊的综合评价,需要各项指标综合分析,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来实现。比如《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的总被引频次与学科扩散指标均排列第一,但其影响因子排名较后,仅为“0.32”,是这10个期刊中排名最后的,而其引用刊数和扩散因子都是最高的。笔者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是旬刊,一年36期,每一期收录90余篇文章,因而论文总量的基数比较大,而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都比较大,影响因子却不高。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整个期刊来说,《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对于学科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期刊中的单篇文章来说,对于学科的影响力相对小一些。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期刊评价的各项量化指标仅是供研究分析的参考,客观的期刊评价需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来源期刊的具体情况再做定性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2011年版CSJCR的被引指标做了简单的分析。而书中提供期刊的来源指标也是判断期刊学术水平与学术交流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者可以针对各自的不同需求,选取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或者选取单一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表3列出了2011年版CSJCR中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期刊的被引指标情况,仅供参考(本文的核心期刊选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的19个核心期刊)。

对于期刊计量指标的评价,除了上述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外,同行评议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加大了专家评审力度,有8200多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评审工作[10],也体现了学界对于专家评议的重视。学者们在CSJCR数据基础上所做的评价与分析也算是专家评议的一种。数据只有被广泛的引用分析,并且根据期刊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价,才能真正达到客观评价的作用。

笔者针对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核心期刊的目录,对2011年版CSJCR的9项被引指标进行了比较,旨在分析定量评价的各项指标与融合专家评价后的评价结果的影响关系。详情如图1所示。

CSJCR共收录了9个被引指标,对40个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进行了评价。图1对2011年版CSJCR各项指标中排列前25位的核心期刊的排列情况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19个核心期刊进行了比较。由图1可知,影响因子、学科影响指数和h指数与核心期刊的吻合度比较高,其次是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数。扩散因子的影响最小,也印证了前面得出的与其他指标反相关的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仅抽取了部分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对于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比对,可以参见2011年版CSJCR中提供的具体数据,将指标与各期刊联系起来综合比对。

4 结语

2011年版CSJCR提供了量化的期刊评价标准和大量宝贵、详尽的数据资源,学者们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引文指标变量进行数量统计、归纳、比较、抽象、概括,对引文评价体系中的每个指标、指标间关系及其共性及相异性进行深入分析。

CSJCR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期刊,对期刊中引用图书的情况也作了透彻的分析。《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一书中也对期刊论文中高被引图书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揭示。而以图书形式出版的专著,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成果发表形式,当前仍然缺乏系统的引文分析。究其原因,虽然读秀等数字出版商提供了大量的电子书,但图书领域没有形成产业化的数字化,仍然有大量的图书仅仅以纸质形式存在,即便是数字化的电子书,也不都是以结构化数据的格式存储的,这给引文数据的抽取统计工作带来难度。此外,缺乏从事此项工作的研究主体。也就是说,当前对于图书的引文情况的揭示条件仍然不成熟。然而,在电子书日益充斥的市场背景下,当电子图书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时,对于图书的引文分析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参考基础,对于研究成果的引用分析评价来说,也是意义巨大的。

标签:;  ;  ;  ;  

简析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文报告”(增订本)_影响因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