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投入与绩效反馈过程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投入及其绩效反哺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知识管理论文,成果转化论文,过程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自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来,创新及创新型国家就成为了热门话题[1]。成思危强调,宏观层次上的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微观层次上的知识型组织为基础[2]。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都应以知识管理为手段,以知识型、持续型、集约型发展为基本原则[3]。企业如何在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4]。企业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实施知识管理,是目前大环境下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实施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其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回报,而且能使这种回报持续下去。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科学地进行知识管理投入并获得投入所产生的绩效,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投入及其绩效形成与反哺过程,揭示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投入绩效形成的本质,可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1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投入要素可分为人才投入、组织投入和知识投入3个部分,其中人才是知识的管理者,组织是知识管理的环境,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对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可以界定为人才在一定的知识型组织中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活动。

1.1 人才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扩散,并实现知识的价值转换。知识生产的行为主体是人才,人才投入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最关键投入要素,人才的创造性、能动性和人才知识的异质性是知识管理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价值的根本原因。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人才投入主要包括管理人才投入、技术人才投入和营销人才投入。如果将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价值链进一步延伸,人才还包括成果来源企业的人才、先导型客户和成果转化组织的合作者,甚至还包括其它一些外部知识参与网络等。其中技术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是知识转化为价值的行为主体,是知识管理的重点对象。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才参与,且不同的阶段总有一些关键人才在传承知识。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对接阶段,组织的技术人才和成果来源企业的人才产生知识沟通交流,发生知识融合;在小试和中试阶段,技术人才和先导型客户进行需求引导型设计,如果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自身技术能力不足,还可能有合作者加入,或向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咨询求助;在生产阶段,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精诚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在营销阶段,营销人才承接嵌入在产品中的知识,并将知识向市场推广,实现知识产品的市场价值。

1.2 组织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复杂管理行为,需要企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制度和技术平台。

(1)组织结构。在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中,除了全员参与式的知识管理活动外,更关键的是要组成一个专门从事知识管理的层次性结构体系,各种知识型人才都要通过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形成专业组织,并通过该组织实现人才知识的沟通交流。知识主管是整个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决策者,负责沟通与成果源企业和外部知识网络的联系以及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知识项目管理者负责具体指挥,协调信息的交流与合作;知识员工是知识的实际开发者、传播者和应用者,负责管理成果转化各阶段所需要的具体知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组织应该具有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以利于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育一个知识导向型文化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成功要素。知识导向型文化是指将知识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源,能够支持有效地获取、创造、交流和利用知识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知识学习和共享受到高度评价,等级制度让位于经验、专业知识和快速创新。知识导向型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相互信任——知识学习与共享的基础;开放式交流——知识员工都要为组织知识库贡献知识;学习——个人有义务将学习作为一项任务和工作方式,有义务汲取最好、最多的知识;共享与开发组织的知识运行机制;享受知识管理过程;对知识型员工持积极态度,鼓励其知识创造行为。

(3)组织制度。科学的制度建设是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组织制度必须坚持知识流转与创造高于一切的原则,视知识为价值与财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组织制度投入是知识运行通畅的基础前提。具体而言,组织制度主要包括:①激励制度,主要是激励员工进行知识的学习、共享与创新;②考核评估制度,主要是对知识型员工、转化部门进行知识贡献评估,以此作为对员工与部门考核的依据;③知识存储与使用制度,主要是对员工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帮助其申请专利、保管技术秘密、授权与购买专利等。

(4)技术平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原始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知识需求,同时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对知识加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中必要的知识管理工具,它为知识的存储与积累、学习与交流、检索与评估,以及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提供便捷的知识支持。现代化的技术平台主要包括内网、外网和知识门户3种类型。内网是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流的主要工具,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以此进行经验沟通和业务培训;外网是企业与外部进行信息连通的窗口,员工以此获取外部知识支持,并识别有效的成果源知识;知识门户则是企业让客户和社会了解自身(包括产品与企业文化)的平台,通过知识门户的知识推介服务,可以促进知识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

1.3 知识投入

开放式的知识投入模式是企业进行知识学习、共享、整合与创新的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保持知识库动态更新的保证。在开放的知识投入模式下,企业的边界是可以相互渗透的,企业不仅可以使用那些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也可以使用外部环境中的外部知识资源,用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其它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技术中介组织、政府、行业协会、期刊、研讨会、媒体等都是企业重要的技术知识和其它知识资源来源[5](见图1)。

图1 开放知识投入模式下的知识源

(1)内部知识源。面对外部丰富的知识源泉,企业需要通过内部研发活动来确认、理解、选择以及联结外部的知识,填充外部没有开发的知识片断,整合内外部的知识以形成更复杂的知识组合,从而创造新的知识系统和体系结构。

(2)外部知识源。任何一个成果转化组织,其内部知识体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为成果转化提供全部的知识供给。进一步而言,即使成果转化组织内部知识库非常丰富,也必须时刻与外部知识源进行知识交流,以保证知识的新陈代谢,促进知识流动与知识创新,使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更为活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用户、成果供应方、科研院所与高校、技术中介是主要的外部知识源,它们能为企业提供足以改变成果转化成功率的核心知识,而媒体、期刊与研讨会等则能使企业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使企业产品保持与时俱进。

2 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

反哺,顾名思义,就是输出对输入的正向反馈,它使生产环节产生放大效应。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产出对其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研究的反哺,并不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产出对外界环境的有利影响,如知识的转移与溢出,而仅指其对未来科技成果转化中实施知识管理所起的促进作用。

2.1 反哺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其目标是使企业获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核心产品,核心产品的来源是核心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就是利用知识的自创生特点,利用现有知识生产新知识,也就是知识生产的内部增长模式。而知识管理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辅助管理工具,其目的只是使知识生产过程更具有效率。

另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成功的标准不是生产了大量的知识,而是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率作为检验标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取得效益,就需要将知识嵌入到产品中并转变为价值。当然,其逆过程就是能将价值转变为知识。知识与价值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变是知识生产的衍生模式,即知识生产的外部引进模式。

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成果源对接直至产业化完成的全过程,就是知识生产和知识体系完善的过程,知识生产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当知识生产使企业的知识库不断扩充时,就印证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绩效形成的反哺机制。知识生产的内部增长模式与外部引进模式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产出对投入的反哺。

2.2 反哺机制:知识的再投资

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持续的知识生产。知识生产与产品生产遵循同样的规则,那就是需要进行投资。知识的再投资,就是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收益或知识产出,引进、交换、使用、再生产各种不同类型与形态的新知识,使企业的知识库得到突变式创新发展,保持知识体系的核心地位。

开放式的知识投入模式不是企业组织能自动维持的,它需要消耗能量以引进外界的负熵流,这些能量都是前期科技成果转化中由知识管理所带来的成果。当企业通过知识管理获得价值增值时,才有了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营造知识型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平台、引进人才、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外部合作与交流的动力。知识的再投资是知识管理取得持续绩效,维持动态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系统。

2.3 反哺过程:知识空间的逆向转换与知识固化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产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价值,另一种是知识。价值将进入市场领域,当其取得顾客的认同时,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知识则直接沉淀、固化进入组织的知识库,对知识库进行更新,使组织知识体系保持先进状态。企业为了使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具效率,就有动力进行知识的再投资,如引进人才等。因此,就会让企业获得的部分收益重新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即由价值空间向知识空间进行逆向转换,以弥补知识空间仅依赖内部增长模式(知识固化)难以取得突变式创新成就的不足。

另外,如果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投入过程中,引入了外部知识源,而在获得产出时,又能公正、公平地与外部知识源共同分配收益,则合理的分配关系能稳定和巩固企业与外部知识源之间的合作交易关系,使企业获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知识来源,这也等同于企业实现了知识库的扩充。也就是说,企业获得外部知识源(价值空间向知识空间的逆向转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交易方式,另一种是间接交易方式。间接交易方式是通过维持企业与外部知识源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的。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同时还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流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价值。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要提高知识管理的投入水平,更要提高知识管理的运行能力,只有让知识流动起来,才有可能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

图2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

3 反哺过程产生的投入绩效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反哺过程所形成的投入绩效是知识管理持续优化的基础,是企业步入自组织良性循环的内在原因。知识管理反哺过程产生的投入绩效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及其要素提升、组织建设与优化、知识库扩充与知识更新等,是长期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知识基础与来源。

3.1 人才引进及其素质提升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由知识管理反哺所引发的人才引进主要体现为:引进更多的核心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加大企业核心知识人才的比重;重视知识管理,加大对知识管理专门人才的引入力度。素质提升主要体现为:进行更多的岗位培训与业务培训;增加核心知识人才的留学与其它交流机会;加大企业内部员工经验交流的力度;成果转化过程中师徒模式下学徒素质的提高;增加员工的自学机会与动力等。其中,前者主要是价值空间向知识空间的逆向转换,后者则是流动知识向组织知识库的沉淀与固化。

当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持续实施时,企业的人才不断得到补充,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知识管理投入水平也就越来越高。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企业未来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潜力的体现,能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它应该被列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的范畴。

3.2 组织建设与优化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反哺过程对组织建设与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完善组织结构,如知识管理专业部门的建设、组织柔性化增强、组织网络化增强和组织扁平化趋势明显;优化组织文化,如由于知识交流使企业更加利于共享和学习知识、企业更加和谐和具有凝聚力、企业具有积极创新的氛围等;健全组织制度,如企业激励制度的健全、考评体系的完善、知识保护制度的完善等;建设与改善技术平台,如建设新的内网外网体系、建设科学的知识门户平台等。其中,前三者都是知识固化引起组织形态发生变化的结果,后者是价值向知识逆向转换的结果。

组织的建设与优化能改善知识管理环境,为未来的知识管理活动提供工具与环境支持,并对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预期。

3.3 知识库扩充与知识更新

知识库扩充与知识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显性知识的增加,如专利技术的授权、技术秘密的增加、知识经验报告的增多等;其二是与外部知识源的关系得到巩固,如先导型客户的增多,与大学科研院所、其它企业、竞争对手、政府、中介机构等组织的知识联系得到增强,企业掌握更多的公开知识源等。知识库的竞争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竞争能力,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保证。

4 结语

知识管理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变革。如何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进行人、财、物的投入并有效地进行组织建设,以获得相应的绩效产出,是企业应用知识管理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的根本目标。本文通过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人才、组织和知识资源投入,进而分析其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直指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投入绩效的本质与核心——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是将知识转换为价值,而后又将价值逆向转化为知识的正反馈循环过程。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投入绩效形成过程的解析,可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进行科学的投入提供重要的决策指导。

标签:;  ;  ;  ;  ;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管理投入与绩效反馈过程_知识管理工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