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论文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论文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方 萍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摘 要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高铁“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铁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依然存在不少挑战。如何妥善解决高铁面临的困难,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让中国高铁顺利“走出去”的关键。中国高铁将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关键词 :挑战;机遇;高铁

随着350公里/小时运行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在2008年8月1日开通,宣告我国正式迈入高速铁路时代。为了提升高铁在国内外的发展,我国在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紧跟着提出了高铁“走出去”的战略,自此中国高铁快速发展,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旅程。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古诗教学,启发学生创作诗歌,开展佳词绝句欣赏或读书笔记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学的古诗真正运用到写作上,很有利于提升写作素养和能力。

1 中国高铁“走出去”时代的意义

中国高铁“走出去”,代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是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呐喊和骄傲,表明中国高铁已经有足够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在新时期,为了未来的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全球布局和国家战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1 开启中国外交的3.0时代

中国想要和平崛起,就需要互利互助的外交方式。近年来中国高铁逐步走进国际市场,与众多国家合作,在国际上受到了一致好评,建设起了外交的新桥梁,宣布了中国来到了“高铁外交”的新时代。

基于已有的研究积累,考虑福建省广泛分布的区域性残积土质边坡深层排水问题,本文选用了残积砾质黏性土、残积砂质黏性土、残积粉质黏性土3种土体做了3种水力梯度以及2种排水管壁面积的梯度比试验。通过梯度比准则已有的理论和判别标准[36-41],对软式排水管淤塞效应及淤塞机理进行探讨,为深层排水管淤塞效应奠定理论基础及工程借鉴。

高铁发展至今,早已有一套完整的评判体系,如今大多数国家采用欧洲标准,高铁标准被国外垄断,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采用欧洲标准,所有的高铁设备都必须经过欧洲检测,达到标准后才被允许进入国际市场,不仅延长了建设周期,增大了项目费用,而且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铁的自主研发。另外,由于国内标准与欧洲有着差异,为了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有些国家利用技术标准的不同而设置了技术标准壁垒,阻拦国外企业进入。中国高铁在合作国家设计和建设时,难度必然会增加,费时费力。所以,技术标准不被国际普遍接受成为中国高铁国际化的一大瓶颈。

1.2 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高铁涉及众多产业及技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就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现状,带动大量产业迅速发展,实现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另外,庞大的市场必将造就一批拥有高端技术资金雄厚的国际化企业,带动包括高铁在内的一批高科技产品的对外输出,推动我国出口产品的转型,高端产品将代替低端技术、低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推进中国出口贸易由产品贸易向技术贸易的转型,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影响深远。

1.3 推动亚欧大陆的经济整合

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结构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相同的结构在不同的叙述下又会有别样的面貌。教师要想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可以对故事进行积极重组,优化结构,多样叙述。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2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机遇

目前,世界上仅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8个国家已建成完整的高铁线路并开展运营,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用。各国需要采用这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来建设本国城市、区域之间的运输线,或是推动本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高铁行业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重视,不少国家已将高铁作为发展重点。随着我国高铁受到更多国家的青睐,其未来建设规模必将大幅增长。在全球高铁建设大发展的趋势下,中国高铁“走出去”必将成为现实。

2.1 国际社会对高铁发展有极大需求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经济体之一,高铁是我国在世界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取得成功的代表性产业之一。随着中国高铁在世界上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提升,该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2.2 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计划通过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最终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宏伟构想,而高铁无疑将成为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牵引力。“一带一路”战略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许多国家也纷纷要求同我国加强高铁行业的合作。一些高铁合作项目也在务实推进,比如:中国参与承建的土耳其伊安高铁项目,全长533公里,中国中标承建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已于2014年7月25日全线建成通车。中国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已于2018年6月全面开工建设,全长150公里,时速300公里,将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建成后雅万双城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两三个小时缩短到36分钟。

有一些妈妈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坏情绪,甚至有摔东西、打孩子等比较极端的做法,可以说是损人不利已,你肯定不会这么选择的。妈妈应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把自己的担心表达出来,可以说“你这样做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或者说“我不喜欢你把地板弄湿了。”把自己的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感受。

2.3 “一带一路”战略为高铁国际化发展提供巨大帮助

与法国、德国、日本等高铁技术强国相比,中国高铁性价比更高。在成本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研究显示,综合车辆和土建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高铁造价的1/3~1/2,远远低于国际高铁建设的平均水平,具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成本优势。在技术方面,中国高铁技术也已经能够与日本等高铁强国相比较。中国高铁已经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拥有着完全自主专利产权的高铁技术,获得了900多项国际专利。在质量方面,中国高铁也已今非昔比,中国高铁装备的安全可靠性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已经逐渐得到检验和验证。同时,中国拥有着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在进行国际合作时能够向合作国提供成熟的运营模式,帮助合作国早日将高铁投入使用。中国高铁是世界高铁强国中最具有潜力的,发展空间也是最大的。

乌鲁木齐-中亚-德国的中亚高铁、昆明-东南亚-新加坡的泛亚高铁以及俄罗斯-欧亚的欧亚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三大战略路线。三大路线贯穿了亚欧大陆,亚欧大陆经贸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同时把部分中东与中亚国家也拉进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中。目前欧亚大陆因高铁建设而进行经济整合,中国将迎来一个陆权时代,高铁承载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同时,中国在对外施行“高铁外交”的积极政策下,联合多国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我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金融支持。

3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高铁的建设工程浩大,耗费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项目东道国,一般难以筹集到修建高铁的全部资金,通常要求承建商“带资承建”或者提供对修建的融资。“带资”承建高铁在目前来说是常见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是中国高铁贸易的一种优势。但是高铁项目盈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中国高铁“走出去”都使用这种办法,资金不足的巨大经济压力足以压垮中国高铁。即使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来承建国外高铁工程,但项目收入取决于高铁建成后的运营收益,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因此实现短期盈利是比较困难的。此外,高铁运营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也会限制其盈利空间,因此投资风险显而易见。

3.1 技术标准认同度有待提升

中国高铁国际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地域空间。高铁作为连接世界的纽带,将不断把中国的产业、文化和思想传播出去,让全世界见到一个全新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2 投融资瓶颈有待突破

我国高铁走出国家的形势虽然良好,有着很大的潜力,但一些挑战是不可避免的,激烈的竞争、国际形势、未知的不利因素都是阻碍高铁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东道国政治、国情各异

中国高铁要走出国门,合作国目前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复杂的地域政治因素同样会造成影响。例如我国在2015年印度高铁项目竞标中取得了胜利,然而同一年安倍出访印度,莫迪总统在12月13日选择了让日本修筑印度高铁,虽然日本提出的方案中贷款政策相较我国更加优惠,但其中也掺杂着政治因素。

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许多本身就有着政治动荡、经济不稳等问题,这些因素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潜在政治风险。在一定意义上讲,经济风险是远没有政治社会风险大的。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一些国家政治局势不稳政党频繁更换,高铁项目实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不得已停下。其次,东道国的经济政策条件、法律条款等情况与国内具有较大差异,如果在施工前对这些国情没有足够的了解,就有可能对高铁项目的开展带来阻碍。最后,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也是多样的,高铁项目如果影响到了当地民众就会遭到反对。

4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4.1 推广标准,增强国际认可度

中国高铁发作为全球高铁市场的新进者,具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应以现有市场标准为基础,发展和推行我国高铁标准。通过宣传中国高铁的先进性、经济性等优势,提高中国高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抢占国际高铁行业竞争的“制高点”。此外,还应加强与两大国际铁路组织和国际标准组织的交流,为推广中国标准打下基础。

今天,要在“老实人”后面添两个字造句,第一反应往往是“老实人吃亏”;再来,“老实人倒霉”;再来,“老实人背(黑)锅”——而“老实人光荣”恐怕是造不出来的。说起“老实”的涵义,倒也知道是“守规矩”,但这里面的“味儿”却又不一样了。乃至于《现代汉语词典》也要再加一条解释:婉辞,指人不聪明。

4.2 构建完善的高铁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

高铁出口是面向国际的,高铁产业、技术体系需要契合国际市场。我国应当尽快明确高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完善的高铁产业链。首先,自身质量一定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设计、制造、施工等每个方面严把质量关,努力提高产品品质,打造良好的国际口碑。同时,向高铁强国学习,进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铁强国发展时间长,优势明显,日本拥有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高安全标准;法国优势是速度快;德国可以解决所有高铁组件的更换。我们可以汲百家之长,不断改进,完善技术,时刻保持自身高铁强国的优势,才能保证不被超越。其次,光有硬件优势在市场竞争是不够的,人才的培养也是关键。目前我国高铁产业发展迅猛,国际市场广阔,人才资源已经匮乏,需要培养一批视野开阔、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

4.3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高铁企业应注意加强与国际高铁巨头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走合作共赢、利益共享之路。例如,可以与国际高铁企业组成联合体,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竞标海外高铁项目,可以大大增加中标成功的概率。同时,与高铁强国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早日将高铁产业推上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刘今.浅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势与战略价值[J].辽宁经济,2017,(3).

[2] 路铁军.高铁“走出去”的问题与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6).

[3] 徐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十大挑战与战略对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14).

[4] 谢海燕.“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现状、风险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0).

[5] 仝中燕.中国高铁“走出去”之战略方法[J].金融经济,2015,(19).

[6] 胡俊龙.浅谈中国高铁“走出去”对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5).

[7] 李康平.中国高铁时代的新生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8] 李学伟.高速铁路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方萍(1980-),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周口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5.027

标签:;  ;  ;  ;  

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