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教育改革论文,研讨会论文,农村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大”和“两会”强调关注“三农”问题,提出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使农村教育成为备爱关注的领域。近年来,国家虽然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缓解了地区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为此,如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研讨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个背景下,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和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2003年8月14日至16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吉林教育学院、长春市教科所、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学者和甘肃省教育厅、四川省井研县教育局、吉林省舒兰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宗旨是:增强社会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农村基础教育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拓宽农村教育研究领域,提高学术研究成果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促进农村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提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会代表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意义达成共识,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在发展进程中凸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从方法论层面探讨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从方法论创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农村教育问题。与会专家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农村社会的特征:农村是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系统,应使农村远离平衡态,形成开放系统;并在博奕论基础上提出,农村教育急需远离“纳什平衡”。“纳什平衡”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合作的平衡。教育地位、辍学、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等都存在“纳什平衡”现象,行政领导追求短期效益,不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致使教育部门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合作的平衡问题,教育受到了极大损害。打破“纳什平衡”的主动权在各级政府,应该用教育创新促进城乡教育“耗散结构”的形成,达到城乡均衡发展,这是实现械乡教育一体化,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出路。

利用比较学的方法,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改革经验,以解决中国农村教育问题。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教育都将普及免费、强迫的义务教育作为重点和难点;注重功能性文盲的扫除和采取多样化的扫盲形式,在农村师资奇缺、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各国以提高农村教师质量、教师教育本土化为主要策略。这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开展,对农村问题进行整体综合、全面深刻的分析研究,只有如此,才能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并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建议。我国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仍停留在一种怜悯、照顾的层面上。要实现农村教育弱势走强,在教育方针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公民”,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发展战略把“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最大化;教育发展目标应确定“教育共同发展”的内涵,明确维护弱势群体教育权益的使命;政府以政治危机感与社会责任感来解决农村教育及其他“三农”问题;以立法与定向拨款有序地解决教育共同发展问题。

要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为基础,以整体统筹与综合实施为主要内容,包括良性循环与动态适应,结构优化与有机结合,反馈调节与机制保障等概念和范畴在内的综合改革方法论,来指导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农村教育不需要综合改革的观点,与会专家从农村教育改革的历史、方法论角度进行了批驳。

二、总结“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经验,为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提供崭新思路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以帮助甘肃省在2005年普及初等教育,在2010年普及基础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为宗旨,以参与的方法为核心,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改革:(1)由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管理体制,调动学校、社区的办学积极性;(2)尝试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主要采取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减轻家庭负担、充分美化校园、发放助学金等方法;(3)建立财政保障支持,即“两个承诺”;(4)实行参与式的教学理念,以组织校长、教师培训为突破点,进行了四个贫困县基础教育的系统改革;(5)改善办学条件,开展了新建和改建校舍的活动。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在教师培训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经验:(1)参观学习团由跨单位、跨层次、跨学科的人员组成,做到了优势互补;(2)培训教材由五人合作开发,教材全部是活动式的;(3)培训者由骨干教师和大学教授共同承担,培训过程中有严密的检测,制订了完善的监测表;(4)课程的选择;(5)西北师范大学教学中心网络的建立,为教师培训提供资源,帮助教师把参与方式应用于教学中;(6)评价方式的改革。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对于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会学者重点介绍了“两个承诺”的背景和实施此项目的基础。这个该项目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有强大的咨询团,通过经济公式,对经费的发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透明性。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问题主要是政府问题,政府的管理能力是经费不能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经费管理在体制上存在极大的模糊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是县乡财政困难,贫困地区学校收入有限等。此项目还对教育领导和学校的校长进行经费管理的培训工作,为有效地使用有限经费提供科学方法。此项目自开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总结此项目实施的经验时,与会学者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此项目的执行,只有强制强为才能有所进展;最高领导的参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最大困扰是政策的缺位。造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缺钱,而是教育经费管理的随意性、缺乏公平性和无效率性。其中,人为的因素非常关键。教育的公平、透明是教育专家的理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众多非教育因素的影响,这种理想很难真正实现。

参与项目实施的专家的职责更多的是引导,学校发展计划由学校和社区来制定。该项目已经进行两年,在研究队伍建设、教师培训、社区观念意识、学生意识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专家和当地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中英甘肃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可以为农村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借鉴。

三、关于如何真正实现“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通过对吉林省基础教育的现状的分析认为,在吉林省3/4左右的县财政是“吃饭财政”的情况下,有的与会代表认为实施“以县为主”的政策不合实际。另有学者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认为“以县为主”的教育重心已经是我国义务教育管理的极点,这在历史上是很大的进步,重心不可能再上移。目前在我国多数县是能够实现“以县为主”,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真正实现“以县为主”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它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欠发达地区,随着“以县为主”的深入,如何管理中小学的问题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县乡两级政府在如何承担中小学管理等权责如何分配,始终是县以下地区基础教育的难题,而学校在管理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也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因此,与会专家主张建立各种配套制度,尤其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上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健全法人制度,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加强对县级以下部门的监督。

田野研究对于“以县为主”问题的探讨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有的与会代表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对“以县为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认为国家的管制政策、“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价值取向是财政供养人口庞大的制度和文化根源;“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不合理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格局,使脆弱的县财政重负难堪,是各种违章操作的诱因;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发展受到制约的深层次原因。

四、对农村课程“为农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探讨农村教育课程缺乏适切性的原因及对策

对农村课程“为农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与会专家分析了“为农服务”课程不被认同的原因首先在于概念本身的内在缺陷(本源性缺陷,社会主体,学生主体谁为先后的问题;方法论缺陷,以“工具理性”和“教育实用论”为课程改革的方法论;。其次,缺少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实践模式的支持,没有基于农村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农服务”的内涵需要重新定位,以农村学生为农村初中课程改革的直接价值主体和为农服务的首要对象;农村课程发展策略应以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以及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统一为“为农服务”的基本策略;以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和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为“为农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农村教育课程缺乏适切性。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农村课程设置没有处理好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间的关系,教师结构和专长不适应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课程缺乏适切性的原因在于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内容城市化、教学方法趋同化;评价制度不完善;学校的定位不够清楚;教育结构不均衡;家长态度不明朗。对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对策应是积极推进教育各方面的平等参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制度、政策和物质条件;加快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进行教育制度创新等。

五、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从实践层面来积极寻求出路

教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信息化的建设,使得原本存在较大差距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素质结构又增加了新的差距。城乡教育的根本差异是教育资源的差异,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应该尊重差异,转化劣势。利用技术工具与技术文化渗透,可以改善地域差异,缩小城乡差异。结合实际对全国6个区域的近6所农村学校抽样调查,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可行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给农村教师带来巨大压力。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学历的要求对小学教师包括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带来了心理压力,家庭里承担的各种角色使教师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难境地使农村小学教师产生心理负担。因此得出应该关注和维护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结论:要从政策上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学校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校园宽松、民主的心理环境。

激励机制应作为教师工资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与手段。有代表从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领导询问“学校是否可以扣留教师工资的一部分作为鼓励教师的奖励性资金发放”这样一件小事出发,借鉴博弈论提供的思路,提倡建立一种工资补偿机制,将工资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实行不同等级的工资制。

六、关注农村教育中公平。效益问题

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率问题如何在教育中突显,并从制度层面分析存在的不公平问题。有专家通过调查山东枣庄市的民办学校,从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对比来反映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不是由于民办学校的兴起才出现,而是由于公立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一位来自苏州的教师说,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发展,对公办学校造成了威胁,因此,公办学校要在诸多方面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鼓励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另有教师认为在多数农村地区不宜提倡民办教育,有的地方官员利用职权最大限度地制定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从中牟取私利,这使得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公办学校发展更加困难。与会专家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与会专家以中美贫困人口的教育公平问题展开论述,指出农村教育需要人文关怀。如何认识农村问题首先重要的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以当事人的身份去体会去了解。所有一切必须围绕我有哪些权利,义务等进行。美国人知道对弱势群体进行照顾,我们国家更耍思考这个问题,加强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学者从文化学的视角将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分为四个方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经济收益和公共社会收益,农村基础教育的个人经济收益和个人社会收益。就两种文化取向下农村基础教育收益进行分析,认为农民的平民精神的亚文化取向,导致他们重视基础教育的个人收益,而高等教育的收益对农民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大多数农民把基础教育作为升入高等教育的跳板。

七、如何处理农村基础教育与人口素质和就业的关系

就农村基础教育和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与会专家认为教育不应受用人部门制约,应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在实际中,就业部门确实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不为就业服务只能培养“寄生贵族”。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有四道墙,政府、教育者、家庭、用人部门。所以要加强基础教育和就业教育的整合,在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实施就业教育渗透,同时又不改变其普通教育的性质。要以辩证法为指导,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专家从对城乡差距的认识入手,认为应该想办法提高农民的自我意识,注意培养农民的理性思维和市场经济意识,提高新型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加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观念,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基础教育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有学者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状况,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应该做出适当调整,通过改革来促进农村人口的未来流动,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八、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农村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在改造贫困文化中的作用

探讨了教育与贫困文化的关系。首先从“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两个概念的区别出发,重点阐述了贫困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的贫困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小农文化,是一种下沉的文化,是一种前喻文化,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对贫困文化的一种警觉,并要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后喻文化,从而改造贫困文化。专家学者们就“农村文化是一种贫困文化”这一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与之相反的一种观点认为村落才是人类最有生命力的生存方式。有学者认为,村庄、城市都是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科学也是前现代的思想。人类发展到今天,并没有创造出超越前现代的生活方式,甚至人类正在走向危机,正面临着精神家园的失落。当回过头来仔细审视与反思的时候,发现村落才是人类最有生命力的生存方式。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农村教育的日益关注,随着专家和学者的持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与会代表坚信,农村教育将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标签:;  ;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