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现实选择_方正科技论文

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现实选择_方正科技论文

我国高科技产业化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现实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各国的科技发展,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技术发展作为推动力产生出的技术创新,这种模式过程自然,有“水到渠成”之特点,多发生在以政府出资为主要研究开发经费来源的国家,技术开发主要集中于政府和研究机构,称“供给型”模式;第二种是由于市场需求拉动,进而使研究开发朝着市场有目的地进行,多存在于以企业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国家,开发经费由企业自主解决,政府只承担少部分,又称“需求型”;第三种为“混合型”,即前二者一定比例的混合,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不同的只是在比例上有所偏重。以日本和美国为例,它们分属“需求型”和“供给型”,具体表现在两国的科技政策上:美国将大量R & D经费投入到基础性研究中, 总科技经费中将近一半以上用于“供给型”研究,而日本却着力发展与产业联系紧密的技术开发,企业以市场、产品为导向的技术开发所用经费占科技经费投入的80%。不同的投入,其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实际证明,在微电子行业,最先进的研究技术在美国,而日本的微电子产品却有着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原因就在于,“供给型”模式研究开发的投入大,技术向市场转化存在可能的不和谐性,导致中间成本的浪费,使其应有的效益难于发挥。而“需求型”模式,研究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浪费。我国从现实情况来看,应属于“供给型”,从表一可以看出,研究机构和高校占去了总科技投入的大半,且从事的主要是基础性研究,而企业的技术开发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金和人员的投入相对比例要小的多,使得大部份技术成果与生产实际脱钩,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里借用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NP 的比例来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该指标均在15%以上,而我国只有6%。从贸易情况来看,80年代以来, 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也一直处于逆差。可见,我国高科技产业还处于幼稚期,要增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必须加快高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表一 各国科研人员、经费分布比较表(%)

研究机构企业

高校

资金人员 资金人员

资金人员

中 国 50.145.3 27.424.9

12.120.7

韩 国

3.917.2 73.959.58.530.9

日 本

8.0 9.7 75.548.8

12.234.1

美 国 11.2 -

52.0 -31.1 -

摘自:《工业经济》1995.10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科技发展以“供给型”为主,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且其中大部分的资金、人员投入都集中在基础性研究以及尖端技术上。与国外相比,在这些领域中,我国的技术水平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如何将它们迅速地形成产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不致于将已有的技术荒废,北大方正等一些高技术企业率先作出了成功的范例。

北大方正是70年代初诞生于高校的一家校办企业。最初,他们以高校为依托,利用极少的资金投入和雄厚的研究开发力量,自主开发激光照排系统,当时国内和国际上众多企业都选择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系统进行开发,而北大方正却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创新道路,用数学的三次曲线完美地拟合字体的轮廓。他们设计制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使处理字形的速度达到了世界第一。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是明智的,先进的技术所带来的效率是惊人的,创新给北大方正带来了竞争力,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现有66%的科研开发力量和62.2%的经费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的技术力量相对弱小,因此,通过高校办企业来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选择。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能够承担起研究开发、培训技术人员的经费,创新主体地位逐渐确立,企业和高校就应当分离开来,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京大学生化厂原是系办工厂, 成立于1978年,真正起飞于1985年,到1987年底,这个只有18名正式职工的企业年产值达2172万元,利税607万元,创汇430万美元。其产品几乎全部外销,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90%,占世界尿激酶原料市场的一半以上。但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要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学校是以办学为主,办企业只是为了创收,缺乏扩大生产的动力,并且学校也无力投入更多来扩大企业规模,使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不足。南大生化厂的例子反映了许多有相同发展经历的高技术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高校在企业创业的最初阶段给予了大力支持,要求企业成熟之后在资金上支持办学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认识到,高校作为高技术产业孵化器功能总是有限的,让成长起来的企业尽快独立出去,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更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现高技术与现有产业的融合呢?

首先,谁是现有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的“供给型”发展造成了技术创新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使得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高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但这只是现阶段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因是:(1)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 “需求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企业在技术开发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从与市场的密切程度方面来说,企业更接近市场。企业在信息获取上占有优势,能够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创新的方向,使技术改造有针对性,不致造成无效的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不直接面向市场,缺乏市场开发经验以及市场销售和信息渠道,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将技术推向市场;(3)技术开发不是由企业完成的,在与产业融合时, 脱节现象严重,使创新连续性受损,一旦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就可以使一部分交易内部化(技术人员的培训,设备的安装等),降低交易成本;(4 )改造现有产业相比于高智能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水平在层次上略低一些,让企业来承担,有利于逐步改善要素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就整个国家来说,也有利于技术开发在层次上的分工。北大方正现已脱离北大,组建集团的事实也说明,企业最终必须成为创新主体。

其次是高技术与产业结合方式。围绕企业具体以何种方式将二者结合?不同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 )由大中型企业通过购并等方式收买一些研究机构,使创新直接流向企业;(2)由企业、 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开发;(3)仿照日本的联合R&D的模式,搞企业间联合引进、联合消化吸收、联合开发。第一种方式是企业依靠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开发技术,并通过技术内部化,避免技术转移的成本,减少技术流动的摩擦。但现实中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没有这样的财力,即便能收购,也无法承担起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从而造成创新技术在资金缺乏条件下无法应用于生产而遭到浪费。第二种结合方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技术参股的方式加入企业,或者企业以资助研究的方式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一种简单的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技术来源和连续性,又可以使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形成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企业支持技术开发的良性循环,另外,高校、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的局部结合能够更接近市场,因此,这种方式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第三种方式就是几个企业针对某一项技术难题,共同开发,共同承担开发的资金和风险,共同分享由新技术所带来的垄断利润,通过这种合作关系,企业可以经常交流技术信息,长期获益。根据我国目前企业资金和人员缺乏的实际情况,要使高技术走社会化生产的道路,合作创新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高速的增长。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远,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大改观。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加速整个经济技术的同步提高,科技推动是唯一的选择,特别是高技术。

高技术及其产业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是,它又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特殊的政策来支持。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高科技的过程中,无处不见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战后,日本通过推行“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其间,离不开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持:财政上,各省厅均设有振兴企业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对不同行业的技术开发给予不同比率的补助;税收上,对用于研究开发而形成的固定资产等特定的企业收益,按一定比例减税或者免税,允许企业将利润的一部分以费用的形式免于课税以增加企业设备更新基金或特殊专用基金;金融政策上,利用财政投资贷款资金向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总之,没有当时的政府扶持,日本就没有今天的高技术产业。

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为核心力量,建立智能型的集成化企业集团,作为高技术的辐射中心,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群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二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引进吸收、联合开发的方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完成高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因此,政府应有意识地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者朝着相应的方向发展。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不但关系到现在,而且关系着未来,所以,发展高技术,要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需从长计议。

标签:;  

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现实选择_方正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