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型论文,全民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终身学习?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在分析总结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学习借鉴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必然对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终身学习的概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作为一种教育战略出现在大约30年前。最初终身学习是作为对学校教育主导的、对青少年有限教育机会的一种反映,要求对青少年提供“二次教育机会”即“回炉教育”。最近,国际组织在使用终身学习的概念时,根据终身学习概念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文件中的含义,已经不局限于“回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是包括一生中所有的学习活动。终身学习已经作为一面旗帜,正在引导和促进各国教育和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终身学习是积极应对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变化的有效途径。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作性质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等,是促进终身学习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和正在改变着工作的性质,对人们的教育和培训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有研究指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在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生活之所需;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22岁,需要时常进行在职培训;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技能,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根据韩国教育开发研究院的调查,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岗位所需知识的27%,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大量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
其次,日益增长的技能需求以及频繁的技能变化,劳动力市场开始分化,对依靠体力为基础的传统技能正在迅速减少,更多的岗位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沟通技能和团队工作。美国学者提出,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工人群体已经分为知识型、服务型和传统生产型三部分。美国知识工人从20世纪50年代的8%增长到80年代的20%,2000年已经达到三分之一。
第三,面对日趋多变的产品市场和日趋短暂的产品周期,人们职业岗位变化和职业变化频繁,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即工作任期逐渐缩短。稳定的工作将逐渐减少,个人正在经历着职业生活的频繁变化。据统计,美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生中工作的流动平均为12次,OECD国家的技术人员一生中工作的流动平均为5次。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知识的有无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两极分化。那些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够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不断学习的人群,正在成为社会的管理者和财富的拥有者,而那些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群将更加被抛在社会发展的后面,面临着日趋边缘化的命运,这威胁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决定着其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失业人员、小公司雇员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机会远远少于大公司雇员。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也反映了高中毕业和未毕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原因,而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变化将进一步扩大。
追求投资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和培训战略,为个人的长远发展、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服务。对于个人来讲,终身学习强调促进个人职业发展、个人就业和收入,强调创新和生产能力;对企业来说,劳动力的技能和能力是企业成功和获取收益的关键;对经济发展而言,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二、终身学习有哪些基本特征?
1996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教育部部长会议提出了“全民终身学习的发展目标”,将终身学习定义为从婴儿到坟墓、个体旨在参加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所有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是终身学习从概念到政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国家积极开展了终身学习的实践探索,举办了“终身学习年”等社会活动,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根据各国终身学习的实践,归纳起来终身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终身学习是系统地对待学习。终身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机会的供给与需求,是包括人一生中所有正规、非正规学习有机组成的部分。正规学习是指发生在教育和培训机构,并取得正规学历或资格认证;非正规学习是指发生在教育培训机构之外,通常不以取得正规学历资格认证为目的,非正规学习可以由单位、社区组织或社团(如青年组织、工会、政党等)提供,也可以由作为正规学习系统的补充的服务性组织提供(例如艺术、音乐、体育特长班和考试补习班等);非正式学习通常指伴随每天生活发生的学习活动,与正规学习和非正规学习不同,非正式学习不一定需要学习者给予特别专注,有时连学习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活动对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有所裨益。
系统地看待学习是终身学习政策与传统教育培训政策一个重要差异,传统教育培训仅关注课程为基础的、颁发学历正规学习。终身学习是激励并使个体获得他们一生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持续过程,使他们能够自信、创新和使用这些知识与技能。
其次,终身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这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从教育供给向教育需求转变即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例如,从正规教育机构的学习安排向满足学习者需要方面转移,这里涉及入学、课程、教育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是终身学习的特征,现在也越来越得到正规教育的认可和肯定。
第三,终身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学习。这就需要通过学习者自我计划、自我主导的学习,通过开发学习者“学会学习”的能力,来促进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激励的学习,终身学习政策文献中特别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责任。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终身学习的个人特征是个人具备学习的基础(数字和语言能力)、学习的信心、学习意愿和动机,这样才能够参与正规和非正规的学习。终身学习者必须具备学习的动机和能力,才能参加各种设备、各种师资和条件的学习。尽管教育和培训可以给个人带来收益,但在澳大利亚的调查发现:经济收益不是激励个人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因,终身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技能;创业;学习一个专业或拓宽知识;结识新人;开发自信;融入社区;开发个人技能等,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更新个人工作技能(26%)和拓展专业知识(26%)。同时,与自我激励的终身学习特征相连的是自我资助的学习,终身学习经费承担方面主要强调个体的主要的责任和政府的适当支持,个人要付出时间、金钱和努力。
第四,终身学习是全民参与的学习。终身学习是全民参与教育和培训,这是应对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是促进社会融合的需要。德洛尔(Delors,1996)提出终身学习者的四个特点,即学会做事(获取和应用技能)、学会生存(促进创新和个人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容忍、理解和相互尊重),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四个支柱。
终身学习政策比传统的教育和培训政策更加宽泛。终身学习比以往的“回炉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更能体现教育发展的本质变化,也对以学校为基础的正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终身学习的四个特征,对教育和培训的目标;对教育和培训的供给结构;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质量和评价;对教育管理和资源配置、各个部门和利益攸关者的作用和责任等具有重要影响。
终身学习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需要促使他们根据需要进行自我主导的学习。学习的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等都需要根据这一观点进行重新审视。每一次学习都要与其它学习紧密相连,以便使学习者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因此,教育提供者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需要结合人一生学习的需要进行重新配置。没有一个部门能垄断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政策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三、国外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有哪些成功经验?
终身学习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了积极推动终身学习的政策实践。美国教育部部长斯佩林斯2005年4月在参议院的报告指出:他和劳工部长过去四年来致力于终身学习工作。他认为任何针对20岁以上的成年人的教育培训项目,都不能弥补5-18岁低质量教育的不足。他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80%新出现的工作都需要高中后的教育和培训,这就需要建立一个12年教育到大学后的终身学习体系,满足日益变化的全球经济的需要。
欧盟推动成员国终身学习战略是与把欧盟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生机活力的知识经济与具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凝聚力的“里斯本”目标紧密相连的。北欧国家是欧盟和OECD国家政策的主要推动力量,终身学习政策源于1960-1970年代的北欧并逐渐被欧盟其他成员国所接受。丹麦、挪威、瑞典等都是实施终身学习政策最早的国家,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有关。丹麦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的完整的终身学习体系。瑞典则将终身学习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开发了面向成人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程,挪威大学的终身学习与行业协会、雇主以及个人需要紧密结合,开发了夏季课程、晚间课程、短期课程、远程课程等模式,把职业培训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英国的终身学习政策经历了自由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继续职业教育、继续职业发展等多个名称,初期一般强调人的价值,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则强调经济价值,注重国家的竞争力和个人的就业能力。
澳大利亚终身学习政策是把学校教育和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个支持成人学习的教育体系。30-39岁参与正规教育和培训人数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数的3倍,40岁以上则大于6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60%以上的学习者,年龄大于25岁;澳大利亚具有广泛的、特别适合成人学习的在职学习机会。
日本、韩国政府在推行终身学习政策时,注重机构设置和教育立法,倡导学习型城市、社区的建设。日本在文部省专门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协调终身学习,鼓励本科教育逐渐向成年人开放,高校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加强校企紧密联系。同时,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教育设施,积极向周围社区开放。韩国也成立了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建立了国家终身学习中心1个,区域终身学习中心26个,举办了国家终身学习节,正在建设的学习型城市19个并开通了终身学习信息系统。各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和城镇的目标,开办了一些终身学习中心。
总之,在联合国教科文、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呼吁和推动下,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特点,从制度上、法律上和政策机构上推动终身学习。
四、我们该如何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战略?
我国是一个拥有7.5亿社会从业人员的人口资源大国。由于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劳动力知识、技能相对较差,迫切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否则,一旦社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导致更多的劳动力从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动释放出来,形成严重的失业等社会问题。此外,我国儒家文化的传统,特别重视以学校为基础的正规教育,这也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推进终身学习,更具有迫切性和针对性。
全民终身学习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根据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实现终身学习从概念到政策、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的转变,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考虑:
一是改善入学、提高质量,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的差距从儿童的早期教育到成人的学习机会是很明显的。高中教育阶段,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可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完成率,并降低辍学。日趋多样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供给,可以促使青年人的主动学习,这也是终身学习的一个主要考虑。高等教育阶段,有证据表明日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供给,其高等教育参与率越高,如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大学、远程高等教育等。
终身学习的目标要求优先考虑学习机会的均衡分配。有证据表明单纯教育机会的扩大并不能自动降低社会经济群体之间终身学习参与的差距。除了正在出现的“数字鸿沟”外,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从终身学习中获益,那些没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更难以参与终身学习,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些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使所有人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是一个重要前提。在早期教育方面,政府应当主动回避提供一个双重的体系即为中高收入阶层子女提供的完善基础设施和为社会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提供的较差的质量和设施。对就业的成年人来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建议不要把政策局限在雇员培训计划上,而要注意企业的组织和工作结构调整,促进能力建设和学习。例如,管理结构的扁平化、团队为基础的生产结构、以问题为导向的员工培训等。终身学习战略在促进社会弱势群体改善自己处境、防止边缘化并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公平。这种社会公平的改善,降低了长期医治的成本,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因此,终身学习的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劳动力市场、社会和环境政策一起,提供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是保障全民基本技能。终身学习的概念引发了一个基础学习的概念。它不仅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要改善青年人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本技能不仅年轻人需要,而且缺乏基础技能的成年人也需要。对于那些缺乏基本技能的社会群体,国家应当承担起培训他们的任务,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等。
在正规教育体系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普遍认为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同时,高中阶段提供更多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机会、更多的职业培训计划、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和其他部门的结合、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也能够促进终身学习。
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研究发现当学习与工作经验相关、学习与生活有关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法、教学计划也要和成人实际需要。
三是承认所有形式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多样,学习既可以在学校的正规课程,也可以在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根据学习的内容、质量和效果而不是学习的地点和形式,评估确认各种形式的学习。这种承认是终身学习活动参与的有力促动。首先,承认所有形式的学习应把学习纳入职业资格框架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促进终身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保证各种教育部门和机构之间畅通的学习途径,避免“断头”教育。第三,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指导。
第一个措施是承认非正规学习可以通过缩短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效益。这种承认需要学习成果标准的界定。学习成果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和学分互认的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内部和外部、教育机构与行业组织、雇主等的参与。
第二个途径是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消除“断头”教育。这需要加强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等。
第三个措施是建立有效的教育与就业信息以及职业指导制度。
四是筹集更多的教育资源,并对各个部门、各个地方以及人一生的学习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公共管理部门实施终身学习战略需要考虑学习资源的三个问题:一是适量,是否有适量的教育设施支撑各种形式的终身学习。二是效率,这些教育设施是否得到充分地利用;三是资金资源。
一般来说,高的学习活动参与率将增加成本,增加的幅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单位成本、容量、计划的边际成本、目标的合理性等。尽管很难准确确定各个政策目标的成本,但如果把青年人和成年人都考虑进来,也有很大的投入。
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学习提供者的成本,改善质量。特别是降低教学和人工成本,合理配置供给结构,更好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更多地利用私人部门。信息通讯技术被很多国家看做是提高终身学习参与率并降低学习成本的手段。
许多国家正在依靠私人部门,增加学习机会供给的竞争,提高效率。1990年代,私人投资占教育投资的份额增加了。在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国家,私人部门的贡献明显增加了。这是因为个人和企业都热心投资教育和培训。然而,由于资本市场的制约和其他的制度安排,抑制了个人和企业的投资热情。一些国家正在改革筹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消除制约投资的限制因素,促进私人的资本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在探索保障学习者学习的机制,延迟交费或从收入中扣除等。对成人学习来说,一些国家正在探索个人、雇主和国家共担终身学习的风险、资金的体制。
五是保障终身学习政策的协调。终身学习涉及除教育部门以外的很多部门和机构,如学习者及其家庭、单位和劳动就业等部门,政策的协调是保障政策成功的关键。例如,早期儿童教育和保育需要教育、健康和社会政策的密切配合,以便提供面向全体儿童的高质量的教育和保育服务;成人学习则需要教育、就业以及行业协会、社区等的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