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雄株整型修剪误区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猕猴桃论文,误区论文,对策论文,整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内栽培的猕猴桃,无论是美味系列品种(如秦美),还是中华系列品种(如红阳),都是雌雄异株。各品种能否优质高效,雄性品种的配置、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之一。然而,在生产中,雄树整形修剪方面存在问题不少,应引起广大果农注意。
一、雄树整形中存在的问题
1、多主干上架有些果农,特别是初作务猕猴桃的果农,认为主干越多,树越旺,开花越多,实际证明这是错误的。因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水分是有限的,如果留的主蔓多,这些主蔓都要争夺养分,养分不集中,导致这些主干均生长不良,上架推迟,或者多年上不了架,即使上了架,树冠扩展也慢,开花少而小,欲速则不达。
2、弱主干上架生产中,有的果农急于求成,将栽苗后当年抽生的细弱枝当做主干引绑上架,结果适得其反,由于枝条营养积累差,发 育不良,开花后很快变成"小老汉",想早提供大量花粉反倒误了事。
3、主干基部蓄留徒长枝有的果农在选定主干后,对从主干基部萌发的徒长枝不愿剪除,继续让其上架,造成树体养分浪费,影响整个树体开花和其它枝组的发育。当然有的果农认为留主干不理想,想从徒长枝中重新培养主干,不剪除是可以的。
4、雄树整形随"母"走雄株的任务是给母树授粉,由于在田间所占比例少,树形培养上应该有其特点,不能认为母树是什么形,就把公树也整成什么形。
二、雄树整形应采取的对策
1、Y形正形法Y形整形的原则和要求同"秦美"猕猴桃Y形整形不一样。该树形适宜于3×4米标准的株行距,8∶1雌雄搭配。优点是树冠能展开,枝条基本呈水平分布,着花层上下开阔,便于昆虫等传粉媒体进出。缺点是要占领一部分架面,使有效挂果面相对减少。
2、伞撑形整形法作为主干培养的新稍长到1.8米左右时,从1.4~1.6米处摘心,摘心后其下部一般萌发多个新枝,一般选留4个着生部位较高、生长旺盛新稍,当其长到架面后,选择两个生长最旺盛的新稍作为主蔓来培育,引绕到中心钢丝上,向两侧延伸,当稍类打弯时摘心,其余两个新稍引绕到架面2号钢丝上,当长到50厘米时轻摘心,为来年培养开花母枝。这种树形常用于栽植密度较大园子,其特点是树冠紧凑,开花部位集中,内膛不易光秃,能立体开花,早期着花量大。
3、疏散分层形整形法整形时,第一步同雌树一样,先定主干;第二步在次年春主干上萌发的枝中,于地面40~50厘米高以上,每隔30~40厘米留一侧蔓,向周围放射状分布,直至架面(约4~5层),架面树冠一般控制在2~3米。该树形适宜于密植园和雄树配比较大的果园。特别是一杆一株雄株配置的果园。优点是枝多,呈水平向立体发层分布,能有效利用架下空面,节约架面,从而提高花的数量和授粉率。
三、雄株修剪中存在问题
1、生长季节修剪过重在生产中,有些果农认为,当雄株开花授粉后,雄树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再不能占有有效架面,即采取回缩、疏剪等冬剪常用手法进行重剪,严重者将雄株剪成"秃子"。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做法。原因是生长季节修剪过重,会造成树上树下生长不平衡,极大削弱树势,影响来年开花数量、质量。正确 做法是按照去老留新、去弱留强、去远留近、去密留稀的原则,适当修剪,保持树势平稳偏旺的态势。
2、冬季修剪太轻或不剪有的果农在冬季修剪时,只修剪雌株,不修剪雄株,或者只对雄株稍尖轻轻打头即可。使得雄株枝蔓缠绕,架面混乱,枝条密密麻麻,远看象个"老鸦窝"。这种作法,目的是给雄株多留条,多留花,实际上花小、开花迟,花粉量少或者有花无粉。正确做法是,在花后适当修剪基础上,按照母 树修剪手法,对雄树也应冬剪,只是留枝量、留芽量较母树稍多罢了。
3、生长季节不抹芽、不摘心、不绑蔓对雄株在生长季节不抹芽、不摘心、不绑蔓,再配合冬季不剪或轻剪,问题就严重了。一是会造成内膛郁蔽,传粉昆虫难以进入,花粉利用率不高;二是花枝过多,着花量大,会造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严重失调,个别还导致雄树死亡。正确做法是对雄树生长季节抹芽、摘心、绑蔓,应和母树一样对待,只是手法和力度适当轻一点。目的是提高花枝质量,保持通风透光,有利风媒、虫媒受粉,减少风害损失。
联系电话:029-7345429
标签:猕猴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