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差的成因及缩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剪刀差论文,成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实质是工农业品的不等价交换关系。这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表现为工业品价格长期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价值。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努力使之缩小,甚至想在不长时间之内加以消灭。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不仅未被缩小和消灭,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实际上像韭菜一样——掐了它又重生。那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原因,只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采取相应正确的战略措施逐步改变它的形成原因,才能使之缩小和消灭。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原因
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形成原因。那么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下述几个经济事实:
(一)工业品供不应求和农产品供过于求是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历史原因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是从工业的开始发展就产生的。之所以在这时产生,是因为这时工业品供不应求,农产品供过于求,它们必然要价格背离价值,产生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谁都知道,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必然先有农业,后有工业;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工业才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不久的时间里,即工业发展的初期,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不及农业生产,因而工业品对于城市和广大农村必然供不应求,而农产品对于城市和工业必然是供过于求。工农业品的供求长期不平衡必然形成工农业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因为价格虽然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供求规律要求价格符合供求平衡。在商品、货币供求不平衡时,价格必然背离价值。即商品供不应求则价格高于价值,反之商品供过于求则价格低于价值。由于工业发展初期工业品长期供不应求,农产品长期供过于求,所以工业品价格必然长期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必然长期低于价值,这就形成了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
(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落后是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根本原因
工农业品供求不平衡使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当然是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初始原因,但它并非根本原因。因为:如果工农业品交换双方是具有平等交换条件的商品交换,那么农民就不会长期以高于其价值的价格购买工业品,也不会长期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出卖农产品。因而工农业品的不等价交换就不会长期继续下去,也就不会形成剪刀差。因此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根本原因必然是工农业品交换存在不平等的条件。
那么工农业品交换不平等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形成和生产方式落后于工业生产;工业品的商品竞价性高,农产品的商品竞价性低。我们知道,工业生产是分工细、专业化强的生产,生产单位的规模大。所以每个生产单位只生产少数几种,甚至一种产品,而每种产品又只由少数单位进行生产,每个生产单位的产品量大。因此各种产品必然具有较强的商品性。即各种产品都必须作为商品出卖,出卖时要取得有利的价格。因而它必须严格核算生产成本,控制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争取得到最大的利润。否则它就要在竞争中立于必败之地。由于工业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每个企业都争取取得最大的利润,那么全部工业企业追逐高额利润的矛头必然一致指向没有竞争能力的农业。即在采购农产品时压低价格,而在出卖工业品时抬高价格。但是这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如何呢?它是很落后的,主要还是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分工不发达,专业化很差,因此同一种农产品由千家万户生产,而每一生产单位要生产若干种农产品,但每一生产单位的各种农产品产量不大。以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各种农产品之间,有些产品既可作为人的消费资料,也可以作为本身和其他产品的生产资料,所以它们商品性很差。即大部分产品都是作为自给性产品,只有剩余部份才作为商品出卖。即使所出卖的那部分产品,也不像工业品那样要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计较利润与亏损。因为它大部分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于农民自己,产品大部分又是自己消费,不仅核算成本并无多大意义,而且各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很难分开核算正确的。由于作为商品出卖的农产品都是各户自给而外的产品,那末每户出卖的产品数量都不多,因而价格高,每户利润也较少,对扩大再生产的作用也小,价格低每户亏损也不多。即使亏损较大或年年亏损,再生产还是暂时得以进行。因为劳动力和一些生产资料都是自给的,总的无非是劳动者及其家人自我降低消费标准。既然广大农民具有上述耐性和不知道自己产品的价值,同时他们之间又似散沙一盘。那他们又怎么能和城市工业人口争农产品的价格?同时,由于农民对于工业品需要量不大和连自己的产品的成本、利润都不知道,所以他们就根本难以去挑剔工业品价格。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落后于工业生产,所以工业品竞价性高,而农产品竞价性低,从而在工农业品的交换中必然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
(三)工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差异性大是扩大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内在原因
工业和农业生产具有不同的劳动对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价值量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工业生产一般是以非生物作为劳动对象,能在不大的空间和室内进行生产,基本不受外界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制约。其生产分工较细,容易认识和掌握生产的规律性,相对易于改进生产技术,缩短生产时间,加速资金周转,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价值量快。而农业生产则是以动植物为劳动对象,首先必须在野外广大空间进行生产。它不仅要受到外界自然条件变化的作用,而且还要受到生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制约。其生产分工又差,难以认识和掌握生产的客观规律性。所以不易改进生产技术、缩短生产时间,资金周转相当缓慢,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价值量慢,甚至劳动生产率下降、单位产品价值量上升,由于工农业品单位产品价值量变化具有以上差异,工农业品在交换中又具有不同的竞价性,那末工农业品价格根本不会随其价值变化而变化,从而工业品价格必然愈渐高于其价值,农产品价格必然要相对愈渐低于其价值,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愈来愈大。
(四)工农业品的不同经济作用和国民经济落后,是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长期存在的原因
我国原来是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正当它要开始发展工业的时候,却受到了外国的大肆入侵和掠夺。这不仅使我国不能发展自己的工业,而且使农业倒退了上百年。当中国人民撵走了帝国主义来发展经济时,则是一穷二白。这就不得不在恢复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自己的工业生产以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这本来是正确的经济建设道路,能够尽快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忘记了工农业生产的内在固有关系,缺乏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头脑发热而虚报浮夸之风盛行,那就必然形成工业生产发展的孤军深入,其结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又不得不退回来光顾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而被忽视了的农业生产。我国解放以后已经经过几次在“大跃进”、“经济过热”后的国民经济调正,这实际上就是克服盲目发展的思想摆正工农业的相互发展关系。然而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实在较为落后,盲目发展的思想一直占着上风。即使进行国民经济调正,也只作为权宜之计;一旦遇上两个农业丰收年景,盲目求发展的思想则再度辉煌,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又开始了。
按上述经济发展的行程,不是逐步缩小而是逐步扩大工农业品的剪刀差。因为在急于求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以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支持工业的发展。即一方面要以大量的价格低于价值的农产品供给工业和城市,另一方面又要农村以高于价值的价格购买大量的工业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工业的发展,必然扩大工业品价格剪刀差。而当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时,当然工业品价格要降一些,农产品价格要提高些,但是由于盲目求发展的思想并未彻底克服,这下不可能把工农业生产调整到正确的比例上,也不可能完全缩小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随着新一轮的经济过热的到来,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因此,在我国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在逐步扩大,是在有所缩小后又更加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是呈螺旋形地上升变化。因此我说工农业品的经济作用不同和国民经济的落后是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长期存在的原因。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战略措施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和逐步扩大,直接阻止了社会资金流向农业生产,严重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农产品愈来愈不足以满足需要,工业品愈来愈销售困难,这必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也和其他任何事物现象一样,必然要走向它的反面——趋于缩小和消灭。这是客观规律性;在工业盲目发展后不得不降低工业品价格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就是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表现。因此,只要我们按照客观规律采取一定的战略措施,是完全能够逐步缩小和最后消灭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但是,要逐步缩小和最后消灭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逐步缩小和最后消灭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必须改变它的形成原因,而要改变它的形成原因既要有正确的战略措施,又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我以为逐步缩小和最后消灭我国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正确战略措施是:
(一)彻底改变工农业品价格和供求的计划管理方式,让工农业品价格和供求主要由市场调节。
我国解放后的工农业品价格体系不是自己逐步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旧中国的价格体系基础上作过一些调整而形成的,所以并未完全改变旧体系的基本格局。但是旧中国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它的价格体系实际是帝国主义工业掠夺我国农业的价格体系。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是非常大的。我们采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和上述的价格体系来管理工农业产品价格和供求,不仅使原来的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基础合法化,而且在剪刀差愈渐拉大情况下不能相应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民还必须按国家计划交售更多的农产品。结果不仅使农业生产相对更加落后,不能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又使工业生产显得相对过热,不能不使国民经济呈波浪式发展。因此,我们如果将工农产品的计划和价格完全放开,让工农业品的价格和供求由市场调节,由于现在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下降,那么工业品必然相对过剩而价格下降,农产品相对不足而价格上升。这不仅有利大大缩小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自动调整了国民经济,而且还可以在以后的经济运行当中自动调节经济的冷热于青萍之末,减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因此,我觉得加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让工农业品价格和供求由市场调节也是缩小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战略措施之一。这个战略措施的作法是:
1.彻底改变计划经济管理方式的弊病,让工农业品价格和供求主要由市场调节。对于需要由国家掌握和经营的物资,必须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合同收购和供应,不再下指令性计划指标。国家在确定工农业品合同数量和价格时,一定要根据市场价格和供求进行认真的综合平衡,在认真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合同数量和价格,以之影响和调控市场商品的价格和供求。
2.国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农业品价格和供求的信息、咨询业务组织、及时引导工农业的生产和交换,减少生产和交换盲目性,促进工农业品的供求平衡,价格相对稳定。
3.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提倡和支持建立农产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农产品储备制度和代购、代销、代储制度,以及开展期货贸易等等,确保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供求稳定。
(二)大力宣传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大型农业生产组织,逐步改变小农经济。
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既要发展大工业,又保留着小农经济,这不仅必然会产生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大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国民经济长期徘徊。为此,必须大力宣传、组织发展现代化的大型农业生产组织,逐步改变小农经济,取消产生工农品价格剪刀差的土壤,使工农业品平等交换,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1.要用有分析有说服力的关于小农经济的弱点和现代化大农业优势的道理、事实,宣传教育农民群众,使之自愿积极地摆脱小农经济的羁绊,奔向现代化的大型农业组织形式,按照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2.逐步建立各种形式的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组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发展起来的现代大型农业生产组织的分工形式,既可以是按农业各业细分的生产企业,也可以是按农业生产各大工序和工种分工的企业;其所有制形式,既可以是集体合作制的企业,少数也可以是私人所有的企业。这种现代化的大型农业生产组织是有法人地位,进行独立生产经营活动,大规模地分工生产农产品,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和工业品同等商品性和竞价性能力。
3.为了使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变,国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允许和保护私人和集体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经济资源的有偿转让和入股;农民和城市人民都可能参加、退出农业组织和在其中的工作。
(三)大力增加农业资金投入,采用高新技术改变农业生产力落后面貌
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发展缓慢,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障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落后和农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原来底子薄,又存在着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农民积累资金困难,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太少,根本无法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农业生产仍然使用手工畜力农具,进行一家一户的生产,难以改善农业自然环境条件,劳动生产率低。为此,要逐步缩小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我们必须大力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采用高新农业生产技术,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
标签:剪刀差论文; 农产品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工业品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农业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