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立胜

深圳现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建筑行业成为经济的领头军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作为临时性的工程结构,在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支撑与控制成型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由此可见,在工程建设中加强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完善其施工技术对于工程的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某工程为实例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确保模板工程的施工能顺利有序的进行,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板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引言

我国建设部在1994年提出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中,建筑模板技术就是这十项新技术中的一项,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更新与发展,模板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应用后发现,科学合理的运用模板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解决了建筑行业一直存在的许多难题,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建筑人员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潜心研究研发出液压自动爬模技术,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标志着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二、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中期,此时的模板技术主要使用钢铁作为施工材料,取缔了原有的散支散拆木模板与定型木模块;第二阶段是 20世纪末期,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建筑行业以高层为时代发展潮流,所以建筑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现浇混凝土取缔了过去的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的有点表现为:性价比高、整体性能好且抗震能力也较过去传统的砖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模板技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广泛使用后得到了建筑行业的好评和认可;目前,我国模板施工技术正不断朝着系列化、多样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希望能使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模板工程施工是混凝土成型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并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结构以及构件,在其尺寸与形状等方面 也有较大影响,所以,选取模板首先应该满足建筑工程所需的刚度和强度,其次模板还应具备拆装方便、稳定性能好、密封性能强及表面平滑等特点,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

三、模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模板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即技术资料、施工荷载以及承载材料质量。

3.1、技术资料

模板工程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模板工程质量容易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施工项目的方案设计编写时,可能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或没有考虑施工地点的周围地质与环境,从而使设计图纸出现明显错误;又或者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在施工前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人为失误,再有对施工地 质不了解和施工安全措施不完善,以上情况都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2、施工荷载

每次在进行搭设模板前都要对结构受力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且对于在模板上所需要放置的物品都需进行严格的安全验算,如果不对模板上所需要承载的物体进行科学精确的验算,就会出现模板的整体或局部失效、或者在模板的搭设中出现水平施工荷载不能满足原始的设计要求,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3.3、承载材料质量

承载材料的优劣对搭建模板的质量好坏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模板搭建所需的材料时,对钢管及其扣件等材料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 进行甄选,在尺寸大小、外观是否光滑完整、顶托直径距离及厚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以免因承载材料的质量问题影响搭建模板质量,从而有效降低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重点

4.1、模板工程在施工技术上的基本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减少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等一系列目标,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四点施工要求:第一,模板施工过程中模板必须保证建在图纸设计的指定位置上,尺寸也要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第二,在进行模板搭建时不仅要考虑模板的安全与稳定性,还要便于完工后的拆装和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 方面要求,使其表面能始终保持平滑状态;第三,模板稳定度与强度必须 要与设计相符合,不能出现任何偏差,这样才能保证模板能承受住来自于混凝土及侧向的压力,模板上的物体重量不能超出其所能承受的压力;第四,为了确保建成后的模板连接处能一直保持紧密状态,还需要对模板的各个接缝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加密处理,如果发现施工完成后存在接缝不严 的情况,应及时采用科学措施进行补救,避免模板的接缝位置出现漏浆。

4.2、模板工程的配制技术

在对模板进行配制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所规定的尺寸来配制,配制过程中如果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就可以直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配制,如果存在模板是横档断面的情况下,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配制,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结构构件,通常都采取放大样版的方式结合图纸按要求规定来进行配制,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为步骤复杂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所以现阶段通常都采用计算机配比来对模板进行相应的配制。

4.3、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中关于模板施工的顺序为:建立垫层模板→形成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完成柱模板→搭建墙板模板→形成圈梁模板 →梁模板→构建楼板模板→形成楼梯模板。垫层模板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体积大,但基础高度低,所以,在对垫层模板进行安装前,应准确确定出它的中心线、标高、轴线及四边线等基本信息,只有确定了以上基本信息才能安装出稳定性高的垫层模板,在模板安装工程后,要把废弃物清理干净,并反复核对模板相关指标是否满足设计的各项要求(见图 1)。

将基础梁其底部土方压实处理后,用砖作为主要材料进行砌筑胎模,胎膜中使用水泥砂浆的比例为1:3,只有配比均衡才能加快混凝土的浇捣作业。通常情况下如果基础梁梁宽较小且跨度较大时可以直接拼装外侧模板,但是需要对其标高、尺寸进行反复核算检验,方便进行支撑及稳固方面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建立墙体模板时都采取两侧模板拼装方式,施工时先以中心线为基准确定两侧墙体的边线,对准侧模后确定墙体模板边线,在确认侧模的垂直高度与标高校正无误和设计图纸相符合后,利用支撑与斜撑将其钉牢有利于保证其稳定性,然后再按照实际的长、高尺寸对间距进行确定,确定后加固穿心螺杆再搭建钢管夹板架,此时,还要在墙体两侧的模板外预留出约为60mm的距离,利用锤球对墙体模板进行垂直校正,然后用木楔将其固定,最后再借助斜撑钉将其定好。另外,在上口处还应采用水平拉子进行固定,并利用钢管桁架夹紧作为支撑,从而有效确保墙面能始终保持垂直与平整(见图 2)。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模板工程也不断进步,逐渐走向标准化、多样化、商品化、系列化,在缩短施工工期、缩减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小觑。随着建筑模板工程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必然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付侃杰.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02)

[2]任和义.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

[3]徐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华章.2014(22)

[4]王海东.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4(11).

[5]周勇,程伟.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论文作者:陈立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关于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陈立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