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东向论文,东盟论文,关系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向政策”出台的原因和目的
国家的外交政策是根据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实现基本的战略目标。印度独立以来,其对外政策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从尼赫鲁时代的不结盟政策和理想主义到英·甘地的注重实力和现实主义;从拉·甘地的睦邻友好政策到拉奥的经济外交;从与周边国家修好的古杰拉尔主义到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和国大党政府的大国外交和全方位外交。总的来看,印度对外政策越来越务实。而“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则是印度务实外交最明显的体现。
印度提出“东向政策”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印度提出“东向政策”是在1992年,几乎与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同时出台,其目的是为印度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服务。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的消失和苏联的解体使印度失去了战略依托,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也开始疏远。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上升,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1991年拉奥出任印度总理。此时印度经济几乎瘫痪,特别是外汇危机尤其严重。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拉奥决定实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开放的重点是开展经济外交和大国外交,同时提出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后来扩展到整个东亚和澳新)的“东向政策”。印度期望通过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及贸易机会。
其次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与此同时,区域集团化也迅速发展,而区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印度参加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环印度洋经济合作组织就已开始运作,但长期以来无所作为。特别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由于印巴两国对立,关系长期紧张,经济合作难有进展,经常陷入僵局,连峰会都难以如期召开。而东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并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合作方面成为范例,这对印度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东盟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集团发展关系,有助于印度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亚太经济发展进程。
再次是中国因素的影响。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实行睦邻友好政策,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关系大为改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和扩大。中国经济和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使处处事事都要和中国比较的印度决策者感到了危机和压力,搭上东盟这趟快速行进的列车就成了他们的选择。另外,印度还有军事和安全方面的考虑。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时正值冷战结束不久,俄美两国开始从东南亚收缩战线,印度认为这将导致东南亚出现“真空”,担心中国会乘机填补这个地区的战略真空。因此,印度推行“东向政策”,便是其大国战略和对“中国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尽管印度在中国之后也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希望与中国展开“健康的竞争”,但印度国内认为从长远看中国是印度竞争对手的观点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外报刊的文章在论及印度与东盟的关系时也常会强调“中国因素”的作用。部分国外战略分析家认为,印度“东向”的目的之一,就是削弱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扩大印度的影响。例如,2001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越南、印尼的访问,就被认为有明显的“中国因素”的政治含义①。
2006年1月11日,印度外交秘书萨兰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演讲中, 阐述了“东向政策”产生的背景,认为是印度和亚洲在命运和利益上的一致,导致印度推行“东向政策”。他说:“印度的命运与亚洲的命运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一角度看,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而追求合作构建泛亚洲地区主义是我们的外交政策关注的一个主要领域。在亚洲大陆的地缘政治中,地理赋予印度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我们的足迹到达了远远超过南亚的地方,我们的利益横跨亚洲的不同次区域……正是这一地缘政治的现实和我们关于加强地区合作互利互惠的信念,维系了我们积极致力于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一体化的热情。”② “我们认为,在我们朝着经济进步推进之时,整个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一个天然的合作伙伴。一条共同的线将我们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这一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共同的命运。”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十多年以前,我们启动了‘东向政策’。现在,这一政策成为印度外交政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东向政策’并不仅仅是一项对外经济政策或一条政治口号,而是印度在观察世界和自己在日益发展的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时的一项战略转变。它也是我们关于东亚的发展对于印度的安全和发展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之认识的一个宣示。因此,我们积极参与营造一条与东亚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的纽带。”④
印度实施“东向政策”,最初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希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吸引外资,扩大市场,分享快速增长的东南亚经济的繁荣。进入21世纪后,“东向政策”中针对中国的安全考虑增多,“东向”的范围也从东南亚扩展到整个东亚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来看,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大目标是:发展与东南亚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积极谋求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力求早日融入亚太,参与亚太经济发展进程,通过发展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发展印度的经济,增强印度的综合国力,提高印度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早在印度独立之前,尼赫鲁在其《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就宣称:“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⑤ 他预言,“在将来,太平洋将要代替大西洋成为全世界的神经中枢。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也将要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在那个将要迅速发展起来的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地位在经济上和战略上是重要的。”⑥ 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把尼赫鲁的“有声有色”的大国理想作为印度的根本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可概括为政治上追求“大印度联邦”,确立亚洲中心地位,争当有影响力的大国,经济上实现现代化,至2020年成为工业化国家。很明显,加强与东盟合作的“东向政策”是印度实现其大国梦的重要具体举措。
“东向政策”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
东盟在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大国平衡战略。战后西方大国一直插手东南亚地区事务,是东南亚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由于东南亚国家大多是小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保障本地区的安全,基于这种现实,东盟认为,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不排斥大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利用大国间的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状态,从而保证地区的安全、稳定与繁荣。因此,多年来东盟与区外大国如美国、中国、日本等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东盟成员国在与任何一个大国发展关系时,都不会表现出过分的亲密,而是保持距离。这样,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舞台上既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又可以使各大国互相牵制,而自己则左右逢源,在政治经济上得到实惠。
冷战时期,印度与东盟由于分属两个阵营,关系不密切。冷战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经济与安全的影响有所减弱,东盟意识到有必要拉近与印度的关系,因此认真看待印度的“东向政策”,开始将印度视为一个能对东南亚地区施加影响的重要角色。东盟之所以与印度发展关系,在于印度是亚洲的大国,拥有巨大的潜力,是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和制衡其他大国的影响。
印度大国战略下的“东向政策”与东盟在大国平衡战略下乐意印度“东进”,是双方从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考量的结果,也是双方互有需求、希望共赢的反映。在经济上,印度希望发展与东盟的合作,利用东盟的资金、市场和资源,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东盟也看到印度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潜力,想利用地缘优势,抢占印度的市场,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在海上通道安全问题上,双方都有反对恐怖主义、打击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和海盗活动的愿望,由此促成了双方在维护马六甲海峡海运安全问题上的军事合作。在“中国因素”问题上,由于“中国威胁论”泛滥,东盟和印度都对中国存有疑虑,东盟认为印度在东南亚的存在为该地区提供了一支平衡的力量,有利于抵消中国的影响,印度则认为中国接近东盟南下印度洋是对自己的威胁,因而要与东盟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90年代以来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
1967年东盟成立时就表示要与印度发展关系,但印度反应冷淡,因为印度把东盟看作是一个类似《东南亚条约组织》的集团。70年代下半期,双方关系有所改善。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印度是苏联的盟友,当然站在苏联一边,而东盟则谴责苏联的行为。因此,刚刚有所改善的印度—东盟关系跌入谷底。1986年,印度承认越南扶植的柬埔寨韩桑林政权,受到东盟的谴责。总之,在冷战时期,印度和东盟由于分属苏美阵营,政治分歧较深,关系不冷不热。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大变,印度推行全方位外交,同时推出接近东盟的“东向政策”,加强了同东盟的关系。“东向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印度与东盟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治关系密切。1992年印度成为东盟的部分对话伙伴,1995年成为正式对话伙伴。此后,双方确定了四大合作领域,即贸易、投资、科技和旅游。1996年印度加入东盟地区论坛。双方高层互访频繁:1992年至1995年,印度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了印尼、泰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国;2001年1月,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越南和印尼,同年8月又访问了马来西亚;同年缅甸军政府第二号人物貌埃、 印尼副总统梅加瓦蒂和泰国总理他信相继访问印度;2002年,已经当选为总统的梅加瓦蒂再次访印。双方合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印度正式向东盟提出申请,希望加入“10+3”合作;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10+3”领导人会议期间举行了首次东盟与印度领导人会议,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又举行了第二次峰会。印度—东盟第一次峰会的召开标着印度—东盟“10+1”机制提升到了最高级别, 是印度与东盟关系中的一个里程碑。第二次峰会双方达成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10年内建成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15至20年内实现印度与东盟的经济一体化。在这次峰会上,印度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联合宣言。会议期间瓦杰帕伊总理还与出席“10+1”和“10+3”峰会的东盟各国和中日韩领导人广泛会晤,这表明印度不但希望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且希望增强与东亚国家的合作,以提升印度的国际形象。印度还主动提出单方面向东盟国家开放印度领空的建议,东盟各国航空公司可以开辟从其首都直达印度各大城市的航线。第二,军事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加强。其一,频繁进行联合军事演习:1992年7月, 印度和新加坡举行了首次海军联合军事演习;1993年2月,印度与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进行了海军战术联合演习;2000年2月至3月,印度海军与新加坡海军在安达曼群岛举行了反潜作战联合演习;2000年10月至11月,印度与日本、韩国和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了反海盗联合军事演习。其二,签署军事合作协议:2000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访问越南时,与越南签署了多项协议,内容包括两军高级将领定期互访、情报合作、人员培训、印度向越南出售包括“大地”短程导弹在内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联合打击海盜和越南允许印度舰船驻扎北部湾等;印度海军“维拉特”号航母编队访问了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印度陆军参谋长和海军参谋长分别访问了缅甸和印尼;印度与马来西亚建立了防务委员会,与印尼签署了防务协议,与新加坡加强了高层军事接触。
第三,经贸关系和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和发展。近年来印度与东盟的贸易额直线上升,东盟已成为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印度与东盟的贸易额已从1991年的35亿美元增至2000年的101亿美元,2003年进一步增至151.4亿美元。1997年印度启动了包括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BIMSTEC )。2000年7月,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包括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启动。印度还打算成立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新加坡、斯里兰卡和泰国在内的“孟加拉湾共同体”(BOBCOM),使其在南亚和东南亚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施“东向政策”的特点
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主要体现出阶段性和突出重点的特点。
2003年印度—东盟巴厘峰会前夕,印度外长辛哈在哈佛大学做了一次重要的演讲。他在谈到印度在亚洲的新政策时称,“正是贸易、投资和生产推动了我们已实施十年之久的‘东向政策’。这一地区目前已占有我们对外贸易的45%。”⑦ 辛格外长在演讲中称,由于印度与东盟经济联系的增强,“东向政策”已进入第二阶段。他解释说,该政策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发展经贸与投资关系,第二阶段的特征则在于建立自由贸易安排,并在该地区各国与印度间建立制度化的经济联系⑧。
印度在实施“东向政策”时采取了抓住重点、区别对待的策略。经济上的重点国家是新加坡和泰国。
从历史、文化和经济角度看,印度与新加坡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在新加坡人口中,印度裔占7%,还有数万名印度人在新加坡就业。 新加坡是亚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球经济网的重要节点,拥有健全的基础设施、稳定的社会与政治环境及良好的商业政策,因此印度把新加坡当作向东盟、亚太扩展的跳板顺理成章。2001年新加坡取代马来西亚,成为印度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9亿美元。新加坡还是东盟在印度的最大投资国。2005年印新两国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
泰国是东盟中第一个与印度签订自由贸易框架协议的国家。通过“早期收获”计划,双方计划降低84种商品的关税,并按双方同意的时间表,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2003年10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巴厘峰会后访问了泰国,双方签署了旅游、生物技术和农业等方面的合作协定以及放宽签证的协定。瓦杰帕伊在泰国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泰国是印度与东南亚和东亚之间的“重要桥梁”。
越南是印度“东向政策”在政治上的重点对象。越南是东盟国家中的军事强国。印度与越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80年代越南扶植柬埔寨韩桑林政权,遭到东盟国家谴责,而印度却支持越南的行动。2001年印度总理访越时,越方表示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并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03年5月1日,两国在新德里发表了全面合作框架的联合宣言,双方承诺将在21世纪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印度一直在着力改善与邻国缅甸的关系,推进双边合作。
印度过去一直奉行不与缅甸军政府交往的政策,两国关系十分冷淡。印度指责缅甸容留印度国内反政府组织,使其以缅甸为基地反对印度政府。缅甸则抨击印度公开支持以昂山素季为代表的国内反对派势力,干涉缅甸内政。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的1992年下半年,印缅关系出现缓和,两国政府达成了部长级官员互访的协议。1993年,两国开始相互让步:印度停止了对缅甸民主运动的支持,缅甸则不再允许印度反政府组织利用缅甸领土进行反印活动。此后,印度和缅甸在政治、经贸、军事领域的关系逐渐密切,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2000年至2003年,两国领导人进行多次互访,不仅签署了边贸和禁毒协议,还在加强高层政治联系、促进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共识。印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缅甸是印度通向东南亚的门户。改善同缅甸的关系,既可以打通通向亚太地区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又有利于维护印度东北部的稳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发展与缅甸的关系关乎印度国家利益。
“东向政策”在2003年进入第二阶段后,显示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东向”定义延伸,二是合作领域扩大。
第一阶段的“东向”对象是东盟国家,目的是发展与东盟及其成员的双边关系。第二阶段则把“东向”的范围延伸到东亚(中日韩)以及南太平洋(澳新)。印度提出建立以东盟为核心,加上中日韩印四国的新的合作机制(即“10+4”), 进而发展成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2005年12月12日印度总理辛格在东盟经济顾问委员会领导人特别对话会议上所做的主题演讲中说:“就像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正在不断扩展的欧盟一样,一个泛亚洲自由贸易区将成为我们这个辽阔地区的诸多国家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和包容的联盟。……我确信,这是向前迈进的惟一道路,而印度希望与其他怀有类似想法的国家联合玉成此事。”⑨ “东亚共同体是东盟—印度啮合进程的一个自然延伸。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成为这一进程的第一步。”⑩
“东向政策”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寻求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第二阶段则扩大到政治、安全领域。印度强调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友好国家和伙伴国家进行安全对话,建立一个“新的没有对抗和紧张的安全环境”,强调印度与东盟在反恐问题上的共同利益。印度与东盟的安全合作还包括保卫海上通道安全、打击毒品走私等跨国犯罪等。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双方合作中日益浓厚的军事色彩。这表明,“东向政策”是印度实现其控制印度洋特别是马六甲海峡的大战略的一部分。印度与东盟的军事合作已从当初的军事交流扩大到目前的“全面防务合作”,包括军售、训练军事人员、联合军事演习等,印度军舰现在经常出入东盟国家港口。同时,印度与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的防务合作也已展开。印度开展全方位防务外交的热度已胜过任何时期。
注释:
① Aravinda Acharya,“Revisiting East”,News Brief,2001/1.
② 《今日印度》总第72期,第16页。
③ 《今日印度》总第72期,第16~17页。
④ 《今日印度》总第72期,第17页。
⑤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中译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第712页。
⑥ 同上引。
⑦ 张力:《印度迈出南亚——印度“东向政策”新阶段及与中国的利益关联》,载《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第4期,第32页。
⑧ 同上引,第32页。
⑨ 《今日印度》总第71期,第3页。
⑩ 《人民日报》2004年3月10日。
标签: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新加坡经济论文; 越南旅游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东亚文化论文; 军事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