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所藏永岛荣一郎旧藏汉语音韵学文献见在书目※论文

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所藏永岛荣一郎旧藏汉语音韵学文献见在书目

王曹杰1 刘 淼2

(1.早稻田大学 文学研究科,日本 东京 162—8644;2.首都大学东京 人文科学研究科,日本 东京 192—0397)

摘 要: 永岛荣一郎在留访北平期间收集的大量汉语音韵学文献,今日保存于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和东京都立大学(今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资料室,后者长期以来缺乏整理,没有可靠的藏书目录。此次调查,共著录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所藏线装本汉语音韵学文献计148种,其中可明确判定为永岛旧藏者46种。随后,列表显示了永岛论文所述旧藏文献的见在状况,并与赵荫棠旧藏作了对比。最后,对《音韵集注》等罕见韵书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永岛荣一郎 首都大学东京 音韵学 目录

永岛荣一郎(EiichiroNagashima,1909—1978),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今首都大学东京① 包括原东京都立大学在内的东京都内4所大学经政府整编,于2005年成立首都大学东京(英文校名继承原东京都立大学),2011年原东京都立大学废校。然而,近期首都大学东京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0年4月重新更名为东京都立大学。 )名誉教授,汉语音韵学家。1936年至1941年留访北平,② 参见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报》第98期(1974年3月)卷首所载“永岛荣一郎先生略历”及“著述目录表”。 期间收集了大量小学文献,其中包括不少罕见的明清音韵学资料。赵荫棠在油印本旧版《等韵源流》后序中说:“日人永岛君来中国专修韵学,相见之后,努力购买韵书,两三年之中,所获者实在不少。我很想将他所藏的,过一书目,苦无时间。以上所列,有两三种是在他那里看见的。”③ 转引自冯蒸:《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收于《汉语音韵学论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410—416页。 二人的藏书可以说是研究汉语音韵学尤其是明清等韵学必不可少的材料。

赵荫棠的旧藏几经辗转,除部分散佚以外,今日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于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冯蒸《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④ 转引自冯蒸:《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收于《汉语音韵学论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7、410—416页。 及《台湾师范大学馆藏善本暨普通本线装书图书目录》的“经部小学类音韵之属”⑤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台湾师范大学馆藏善本暨普通本线装书图书目录》,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中心2012年版,第27—36页。 可以反映其貌。而永岛荣一郎的藏书,除在其《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⑥ 〔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汉语译文参见董冰华、李无未译《近代中国语音韵史研究资料介绍——以北方话音韵系统为核心》,载《厦大中文学报》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亦可参见李无未《日本汉语音韵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十一章的述评。 一文中提及的40余种文献之外,整体情况及其今日的保存状态,长期以来不太为国人所知。

永岛荣一郎的旧藏,今日主要保存在庆应义塾大学(永岛于1944—1949年期间任教)和东京都立大学(永岛于1950—1973年期间任教,创设中国文学研究室)。前者今已作为“永岛文库”移入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目录见金文京、高桥智所编《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について—解说と目录—》,① 〔日〕金文京、高桥智:《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について—解说と目录—》,《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纪要》2002年第34期。幸得高桥智先生许可,我们将其中的音韵学文献部分节录出来,附于文后,以供参考。 其中音韵学资料共90余种(其中13种见于上引永岛论文,《渊若韵辨》《大乐元音》《五音通韵》等罕见书依然见在),为永岛旧藏的主要部分。东京都立大学所藏部分,为永岛荣一郎去世之后由中国文学研究室(以下简称中文系)购入,然而长期散乱于书库之中,一直未经系统整理,至今没有可靠的藏书目录。② 据时任中文系助教的落合守和先生(今首都大学东京名誉教授)口述,购入时曾与庆谷寿信、讃井唯允等先生共同编制了书目,然而购书记录和所编书目均已下落不明,无法查考。

适值2018年3月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书库搬迁和藏书移架,笔者得以一见所藏永岛旧藏的全貌,并优先对其中的音韵学文献作了初步整理。

在作物苗期,壮苗指数被广泛应用于衡量幼苗生长状况,用来反映幼苗质量的高低,壮苗指数越大,苗越健壮[8],地下部鲜重是衡量根系生物量累积的重要指标[9]。由表3可见,昼温30℃时,随夜温的降低地下部鲜重增加,夜温25、20℃处理的甜瓜幼苗地下部鲜重较夜温30℃处理分别提高5.0%和70%。夜温为15℃时,25/15℃温度处理的甜瓜幼苗地下部鲜重最大,为0.54 g,比其他2个处理分别高出35%、64%。壮苗指数呈相同的趋势,25/15℃温度处理下壮苗指数最大,为0.88。

由于永岛旧藏已散入各处,此次的搜寻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中文系书库。我们对所有所藏线装本汉语音韵学文献均作了记录,然而实则半数以上无法确知来由。其中,如若具有以下标识,则基本可以判定为永岛旧藏,在本目录中的书名处标记为下划线。

(1)钤东方文化学院图书印,或贴有东方文化学院藏书签(永岛于1941年就任东方文化学院研究员);

(2)有永岛朱笔签名,或钤永岛姓氏印;

(3)有铅笔标注的永岛字样;

(4)钤东方文化学院研究报告印。

此次调查的结果,中文系书库所藏线装本汉语音韵学文献(包括散落在其他普通书架中的线装本藏书),宁滥勿缺,全部著录如下,依书名音序排列。刻书单位、刊刻年、序跋年等一从原书,公历为笔者所加,信息不明者,则作阙如。

1.《班马字类(附补遗)》五卷,一函四册。四部丛刊本。

2.《北曲拾遗》,无函一册。钤府立高等学校图书印③ 府立高等学校为东京都立大学前身(1929—1950)。 。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曲韵书。

3.《重订空谷传声》不分卷,汪鎏订,一函一册。光绪八年(1882)李光明庄刊。

实现上述目标,应通过水资源体系、水生态体系、水景观体系、水工程体系和水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水生态建设水平,确保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建设“天蓝、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聊城新景观。

36.《广韵》,无函一册。存去声卷。

5.《重校增补五方元音》十二卷,无函四册。20cm×13cm,无韵法音论。

6.《重校增补五方元音》十卷,无函四册。光绪丁酉(1897)源记书庄石印。17cm ×9.5cm,无韵法音论。

7.《传音快字》,蔡锡勇,一函一册。钤教育部藏书印。讲速记之书,涉及音学和音图。

8.《词源》,张炎,无函一册。曲韵书,活字本。

9.《等切南针》二卷,曾广源,一函一册。

10.《等音声位合汇》(马槃什《等音》,林益长《声位》),高奣映雪君合汇,一函二册。云南丛书。

一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在完善政策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实施意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谋划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模式。

11.《等韵学》不分卷,许惠,无函一册。光绪壬午(1882)题记。

12.《等韵一得》三篇,劳乃宣,一函二册、《补篇》无函一册。光绪戊戌(1898)刊。

59.《磨光韵镜(附韵镜索隐)》二卷,文雄,无函一册。延享纪元甲子(1744)原刻,天明七年丁未(1787)再刻,柏原屋清右卫门。和刻本,有大量手批。

14.《度曲须知》,沈宠绥,一函二册。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一年初版,二十三年国难后第一版。

15.《段王学五种》(《经韵楼文集补编》上下卷,《段玉裁年谱》,《王石臞文集补编》上下卷,《高邮王氏父子年谱》),刘盼遂,一函四册。民国二十五年。百鹤楼丛著。

由图3可知,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98.48%,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14%,累计贡献率为99.62%,表明这2个主成分代表了样品的主要信息特征,证明PCA分析方法可行,几乎可以用来表示样品信息,代表不同品种(系)红熟期辣椒的整体信息。在9种红熟期辣椒中,除17129和17135品种外,其余7个品种位于不同区域,没有重叠部分,能较好区分。17129和17135有部分重叠,说明这2类辣椒品种部分样品可能辣度大致一样,为此,需进行LDA分析,提高分类精度。两种方法一起进行分析,既可以解决PCA对不同样本数据不敏感,又解决了LDA算法中的小样本,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16.《对音辑字》二卷,一函二册。光绪庚寅(1890)刊,板存繙译总学。满汉文资料。

17.《翻切简可篇》二卷,张燮承,一函二册。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

22.《反切直图》不分卷,一函一册。注音字母书报社印行。

19.《反切上字解释续编》,施则敬,一函一册。活字本,来薰阁书店,民国二十三年。

20.《反切释例》不分卷,曾广源,无函一册。钤“虚真藏书”印。

21.《反切释例》不分卷,曾广源,一函一册。

18.《翻切简可篇》二卷,张燮承,一函一册。同治十一年(1872)重刊。

23.《覆宋本重修广韵》五卷,无函八册。下平、上声、入声卷重出。

24.《覆元泰定本广韵》,无函五册。商务印书馆据古逸丛书本影印,民国二十四年。

25.《高邮王氏四种》(《广雅疏证》十卷、《博雅音》十卷一册),王念孙,二函十六册。上海文瑞楼发行、鸿章书局石印。

26.《高邮王氏遗书》,王念孙,一函八册。

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期间,应该实现企业与院校的有机结合,达到从多个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效果和目的,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水平的提高,进而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27.《古今均攷(切韵坿)》四卷,无函一册。光绪庚辰(1880)天壤阁合刊。钤“安定胡氏树德堂藏书印”。

设定N=80,M=3,L=6时,不同速率阈值变化下几种算法网络满意度对比情况如图10所示.CIDG和Random Selection由于其算法特性,用户收益趋向平均主义,当阈值较低时能获得较好的网络满意度.然而阈值增大时, SLG算法则能充分发挥弹性目标函数及潜在博弈的优越性,网络满意度能高于另外几种算法,进一步说明了其有效性.

28.《古今中外音韵通例》不分卷,胡垣,一函四册。光绪戊子(1888)刊。

(83)纤细剪叶苔 Herbertus fragilis(Steph.)Herzog,Ann.熊源新等(2006);杨志平(2006)

30.《古韵通说》二十卷,龙启瑞,一函四册。光绪癸未(1883)四川尊经书局刊。

Lut对照品,批号111520-201605,质量分数99.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香叶木素对照品,批号P0587,质量分数99.4%,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K 30),批号25000240379,Ashland公司;卵磷脂,批号PC-98T,辅必成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 析纯。

31.《古韵表集说》,无函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组印,内书名作《夏炘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

明朝继承元朝的东北疆域后,于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统辖包括今库页岛、北海道在内的黑龙江流域。

32.《古韵论》三卷,胡秉虔,无函一册。世泽楼刊本。

33.《顾氏音学五书(下)》,顾炎武,一函六册、无函六册,共十二册。上海文瑞楼发行、鸿章书局石印。

29.《古声类攷》,朱芳圃,无函一册。东北大学。

34.《广韵五卷》五卷,无函一册。上海涵

芬楼借海盐张氏涉园藏宋刊巾箱本景印。35.《广韵》,无函四册。缺上平声卷。

4.《重刻切韵指南》不分卷,刘际遇校订,无函一册。崇德堂刊本。前有手抄《十三门法》《五音分配之图》《玉钥匙歌诀》等。

37.《广韵入声今读表》,白涤洲,无函一册。横排稿本,有朱批,扉页手书“憩之吾兄教正,弟白涤洲赠,廿年二月”。① 此书虽无东方文化学院图书印等标识,由白涤洲手书可知此书为赵荫棠(字憩之)旧藏,而永岛得之于赵。

38.《广韵校勘记》,周祖谟,一函五册。民国二十七年。

39.《广韵新编》五卷,一函五册。康熙壬辰(1712)序。

40.《广韵研究》,无函二册。活字本。

1202 CCR7loPD-1hi 滤泡辅助性 T 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临床意义 康子健,刘亚群,张志国,刘耀阳,徐沪济

53.《九经补韵》不分卷,杨伯嵒撰,钱侗攷证,无函一册。咸丰癸丑(1853)跋。粤雅堂丛书。

42.《集韵表》,施则敬,一函一册。来薰阁书店,民国二十四年。

43.《集韵》十卷,一函十册。楝亭藏本丙戌(1706)九月重刻于扬州使院。

如此看来,民间故事似乎不属于严格认知结构意义上的类层级分类方式,而适合于多层面交叉的分类方式。逻辑学上讲,“类层级结构”思维的“类层级性”,不仅存在于“类-属”关系形式中,还存在于常规关系形式中。在常规关系中,此种认知结构不再严格,而是可以抽象为相邻和相似的关系建立起概念类层级系统。“民间故事活动”是实在的人类活动现象,不属于认知性事物,亦无严格的“类-属”关系结构,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和任意性。因此,我们暂时抛弃“类-属”思维,从现象学入手,对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进行探讨。

44.《集韵声类表》,黄侃,一函一册。开明书店印。

45.《简易国音字集》,国语研究会王秉谦,一函一册。民国八年。

46.《简易通俗字母新课教授法》,李凤岗,一函一册。天津兴业印刷局,中华戊午(1918)年。

47.《江氏音学十书》,江有诰,一函八册。中国书店影印。

点焊规范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和电极端面尺寸。在电极的材料、端面形状和尺寸选定之后,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电极压力将主要决定点焊接头的质量[2]。对于传统的气压和液压式点焊机,其气阀或液压阀的调节响应速度较慢,因此一般只通过减压阀来调节和稳定电极压力,在焊接过程中不再对电极压力进行实时反馈控制,因此点焊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的稳定。

48.《交泰韵》不分卷,吕坤,无函一册。万历癸卯(1603)序。

49.《交泰韵》不分卷,吕坤,无函一册。云南图书馆重校刊。

50.《校正切韵指掌图》,无函一册。自强书局,民国八年。

51.《金元以来之北音研究》,赵荫棠,无函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组印。① 此书虽无东方文化学院图书印等标识,盖永岛得之于赵荫棠。

52.《经史动静字音笺证》不分卷,刘鉴撰,商茝若笺证,无函一册。洪武甲戌(1394)墨缘堂刊。

与同时代的鲁迅相比较,胡适更为乐观。本着坚定的进化观念,胡适对年轻人,以及中国社会未来一直充满信心。此外,基于进化的时间观强调古今异质,一切皆变而无物常住。在进化洪流中,任何存在及其价值都是有限的,象征终结的“死”必将随“时”而至。“死”也意味着随时间不息地奔涌向前,历史的人或事必定滞留于既往,而被进化之流无情抛弃。所以,胡适主张“死了的文言”当“废”,作为工具的真理用过可“换”。所谓“过去”不仅是时间的流逝,而且意味着与那“时”有关的生命的消失。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似乎标志着一切过去都将被斩断、被忘却。往日不可追,故人旧事随之沉寂。那么,还有什么可以传承?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41.《合音例证》,尹桐阳,无函一册。北京民国大学印刷部,民国十六年。

54.《李氏音鉴》六卷,李汝珍,一函四册。光绪戊子(1888)重修,埽叶山房藏板。② 承蒙创价大学水谷诚教授赐教,永岛荣一郎的学生之一、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佐藤进先生曾确认《李氏音鉴》为永岛旧藏。但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此处暂时保留,不作标记。

55.《隶歬攷声定韵》,吴孤鹏,一函八册。吴氏音学之一。

56.《刘氏切韵指掌》,刘廷遴,一函一册。明华印刷局,民国二十四年。

57.《蒙汉合璧五方元音》,海山,一函一册。民国六年。蒙汉文资料。

58.《(重校正字)磨光韵镜》不分卷,无函一册。安永九年(1780)刊。和刻本。含韵图与《无相上人传略》,韵图中无假名注音,汉字为篆体。

13.《弟子职正音》《毛诗双声叠韵说》合刊,王筠,无函一册。

60.《磨光韵镜(附韵镜索隐)》二卷,文雄,无函二册。延享纪元(即延享元年,1744)刊,天明八年(1788)印。和刻本。

61.《磨光韵镜后篇》三部,无函四册。安永三年(1774)序。和刻本。

62.《内府藏唐写本刊缪补缺切韵》,一函一册。乙丑(1925)九月刊行。内书名作《刊谬补缺切韵》。

63.《拼音识字表》不分卷,一函二册。光绪甲辰(1904)文陞斋刊。

64.《拼音字谱》不分卷,一函一册。光绪二十三年(1897)序。

65.《切音便览》,一函二册。道光辛卯(1831)刊,留香斋藏板。钤“缪氏德华周芳甫珍藏”印。用苏州码子注声韵调。

66.《切音蒙引》不分卷,橘荫轩著,补勤审定,一函一册。光绪癸未(1883)刊。

67.《切韵考》六卷,陈澧,无函二册。成都书局用东塾丛书本校镌。有朱笔点批。

68.《切韵考外篇》三卷,陈澧,无函一册。无扉页无封面,11行28字大开本。

69.《切韵考外篇》三卷,陈澧,无函一册。严氏家刻本。10行21字小开本。

70.《切韵攷》四卷,李邺,一函一册。

71.《切韵指掌图》不分卷,熊罗宿校刻,一函一册。宣统二年(1910)序。

72.《切字本》,无函一册。封面朱书“辅朝手录,癸丑中秋节前记”。

73.《清汉对音字式(内附敬避字样)》,一函一册。光绪十六年(1890)新编,京都隆福寺东口内路南聚珍堂梓。满汉文资料。

74.《群经音辨》七卷,贾昌朝,无函一册。咸丰甲寅(1854)跋。粤雅堂丛书。

75.《榕村韵书》五卷,李光地撰,李维迪重校,一函二册。前有《榕村字画辨讹》(李文贞公鉴定,元孙维迪重梓)。

76.《山门新语》二卷,无函二册。光绪癸巳(1893)刊,六声草堂原版。内书名作《山门新语》《周氏琴律切音》。① 据〔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文中介绍,永岛私藏中另有一题为《周氏琴律切音》的抄本,此次调查未见。

77.《山门新语五种》,一函四册。光绪丁未(1907)序。其中音学部分《周氏琴律切音》四卷 。② 据〔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文中介绍,永岛私藏中另有一题为《周氏琴律切音》的抄本,此次调查未见。

78.《审定风雅遗音》二卷,史荣撰,纪昀审定,无函一册。乾隆庚辰(1760)序,镜烟堂藏板。

79.《声类表》,戴震,一函二册。严氏家刻本。

80.《声律发蒙》,兰茂,无函一册。云南丛书集部之二。

81.《声韵概要》,马裕藻,无函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组印。活字,有铅笔批注。

82.《声韵考、许氏说音》,戴震、许桂林,一函二册。活字线装本。声韵要刊之一、之二。前者北平新华街松筠阁藏板。

83.《声韵考》四卷,戴震,无函一册。西湖楼刊。

84.《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无函一册。严氏家刻本。

85.《诗经音释》,林之棠,无函三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86.《诗韵珠玑》存一卷,余照辑,无函一册。存上平声卷,有训点。钤“福田氏所藏之印”。

87.《诗韵珠玑》五卷,无函七册。卷末题“元治纪元甲子(1864)十月,山内藏”。和刻本。本八册,缺第一册(第二卷始八齐)。钤“福田氏所藏之印”。③ 疑此与上录仅存一册之《诗韵珠玑》本为一部,后别散异处。

88.《识字略》二卷,宋宗元,一函二册。乾隆三十三年(1768)序。

89.《释百字韵》不分卷,鄞陈劢,无函一册。光绪二年(1876)江苏书局刊。

90.《述均》十卷,夏燮,无函四册。咸丰三年乙卯(1855)刻于番阳官廨。

91.《说文声母歌括》四卷,汤寿潜,无函二册。宣统元年(1909)上海会文学社刊。

92.《说音》,江谦,一函一册。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

93.《四声等子》,一函一册。南方大学上海本校,排印本。

94.《四声切均表(附校刊记)》,江永,无函一册。辛未(1918)赵世忠校刊叙。

95.《四声切韵表》不分卷,江永,无函一册。咸丰壬子(1852)伍崇曜跋。粤雅堂丛书。钤“梁氏藏书”印。

96.《宋本广韵(泽存堂刊)》,一函五册。民国廿三年北平来薰阁景印。

97.《宋吴才老韵补五卷、坿顾亭林韵补正一卷》五卷附一卷,吴棫撰,顾炎武补正,一函四册。光绪九年(1883)邵武徐氏重刊。

98.《(言文对照)速通虚字法》,广益书局编,一函四册。上海广益书局,民国十二年。有东方文化学院藏书签无藏书印。

99.《唐写本切韵残卷》,一函一册。辛酉(1921)王国维跋,据巴黎国民图书馆藏本书。

100.《唐写本唐韵残卷》存二卷,一函一册。影印本,存去入声。

101.《天方字母》,刘智,一函一册。光绪五年(1879)刊,镇江清真寺藏板。

102.《同声韵学便览》,蒯德懋,一函四册。光绪戊申(1908)刊。

103.《同声韵学便览》四卷,蒯德懋,无函四册。光绪戊申(1908)刊。

104.《五方元音》二卷,樊腾凤原本,年希尧增补。无函二册。光绪壬午(1882)刊,上海扫叶山房藏板。

105.《五方元音》二卷,樊腾凤,无函二册。嘉庆九年(1804)集锦堂刊。外书名作《(平仄六律字汇)五方元音》,内书名作《新纂五方元音》。

106.《五韵论》二卷,邹汉勋,一函一册。学艺斋遗书之二。

107.《西儒耳目资》三部,金尼阁,一函三册。天启六年(1626)序,景风馆藏板,武林李衙藏板,北京大学影印。

108.《萧选韵系》两卷,李麟阁,一函二册。光绪甲申(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

109.《啸馀谱·中原音韵》《晚翠轩词韵》合刊,一函二册。词韵书。

110.《新编南九宫词》,一函二册。民国十九年长乐郑氏据明三径草堂刊本重印。函套内侧铅笔手书“……郑振铎氏印行,昭和六年十月中旬,来薰阁。六元”。曲谱。

111.《新增词林要韵》不分卷,无函一册。光绪癸卯(1903)南陵徐氏景摩宋本。

112.《形声类篇》五卷,一函一册。光绪十五(1889)年刊。大亭山馆丛书。钤“曾昭抡印”、“国立北京大学出版印行”。

113.《训诂谐音》四卷,槐荫主人,一函二册。光绪壬午(1882)刊,唫楳书室藏板。

114.《一行阿阇梨梵文字母表浅注》,王弘愿,一函一册。民国十九年序。

115.《音学辨微》,江永,无函一册。严氏家刻本。

116.《音韵阐微》十八卷,李光地,一函五册。光绪七年(1881)淮南书局重刊。钤“古莘陈氏子子孙孙永宝用”、“龙山慹庐藏书之章”。

117《.音韵集注》不分卷,高明直,一函二册。嘉庆四年(1799)刊,竹园藏板。

118《.音韵正讹》四卷,孙耀辑,吴思本订,无函四册。崇祯甲申(1644)序,五柳居藏板。

119《.御定奎章全韵》不分卷,一函一册。丁亥(冶)洞新刊。朝鲜本。封面手书“寒竹斋主人”,内有朱笔圈点,钤“岳阳读过之记”印。

120.《御定奎章全韵》二卷,无函一册。乙酉新书书林刊。朝鲜本。大开本。

121.《原板音韵辩讹》不分卷,附《补遗》,万青铨参订,余任槐校对,无函一册。芋栗园藏板,道光十三年(1833)序。

122.《圆音正考》不分卷,一函一册。道光庚寅(1830)三槐堂书坊刊。有满文。

123.《韵法直图》《韵法横图》合刊不分卷,梅膺祚,无函一册。和刻本。外书名作《字汇末》。

124.《韵海大全角山楼类腋》六卷,一函六册。上海文瑞楼印行。钤“秋田”印,俞樾序。上栏字书《角山楼增补类腋》,中栏辞书《韵偶(韵府对偶)》《诗学法程》,下栏韵书《韵府精华》,并行合印。

125.《韵镜》,无函一册。古逸丛书。大开本。

126.《韵籁》四卷,华长忠,一函二册。光绪己丑(1889)松竹斋刊。正文之前为朱色印刷。

127.《(教育部批令准办印售)韵略汇通》,无函一册。民国十一年。同书重出,共藏两部。

128.《韵略易通》,兰茂,无函一册。云南丛书本。① 据〔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文中介绍,永岛曾购得此书。

129.《韵学丛书》,丁显,一函八册。含《十三经诸家引书异字同声攷》、《韵学蠡言举要》(版心书题或作《丁氏声鉴》)、《韵学丛书三十四种目录题跋》。

130.《增补十五音》,无函二册。民国元年。

131.《增补十五音》,无函二册。上海校经山房印行,民国八年。

132.《增补剔弊五方元音》(韵法一卷、韵书两卷、韵图两卷),樊腾凤撰,赵培梓改正新编,一函五册。嘉庆十五年(1810)序,藜光阁藏板。内书名作《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剔弊元音新编》。

133.《增补剔弊五方元音》二卷,樊腾凤撰,赵培梓改正新编,无函二册。嘉庆十五年(1810)序,扫叶山房藏板。

134.《增订合声简字谱》,一函五册。光绪丙午(1906)刊。讲速记之书,涉及音学。

135.《增修校正押韵释疑》,欧阳德隆,一函五册。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影印本,钤“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之章”。

136.《章氏丛书》,章太炎,四函二十四册。

137.《张氏音辨》,张文炜,一函六册。才记书栈印行,民国六年。

138.《正音撮要》四卷,一函四册。同治丁卯(1867)刊,大文堂藏板。

139.《正音咀华》三卷,附《续编》,莎彝尊,无函一册。咸丰癸丑(1853)尘谈轩校订,原板在天平街维经堂。

140.《(硃注)正音咀华》三卷,附《续编》,莎彝尊,一函二册。咸丰癸丑(1853)尘谈轩刊。

141.《正音通俗表》不分卷,潘逢禧,无函一册。庚午(1870)序。

142.《中原音均》不分卷,周德清,无函一册。

143.《(元本)中原音韵》不分卷,周德清,一函二册。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印。

144.《字类标韵》《分韵撮要》合编(后附《应酬须知》《礼仪帖式》),无函二册。乾隆二十一年(1756)序,上海广益书局印行。上栏字书,下栏韵书,并行合印。

145.《字学便览》,关坤阳辑,一函十二册。咸丰己未(1859)刊,陈华铺忠义堂藏板。含字书、韵书、韵图,分卷不明,用苏州码子注音。

146.《字学举隅续编》二卷,一函一册。宣统三年(1911)夏文渊阁藏板。

147.《字义类例》,陈独秀,一函一册。亚东图书馆,民国十四年。

148.《字音正谬》不分卷,伍泽梁,一函二册。光绪己卯(1879)刊,滇南盐署藏板。

本次调查,共著录线装本汉语音韵学文献计148种(民国以后出版者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有明确标识可以判定为永岛旧藏者46种。

综合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所藏“永岛文库”与我们此次调查所得书目,永岛荣一郎论文中所述40余种汉语音韵学文献,其今日见在的大致情况,一如下表。① 表中“永岛1941”栏所示编号为永岛论文内序号,参见〔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庆应大”栏所示编号为斯道文库索书号,参见〔日〕金文京、高桥智:《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について—解说と目录—》,《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纪要》2002年第34期,亦见于本文附录。“都立大”栏所示编号为本文目录中的序号。 可以看到,其中仍有约三分之一下落不明。为方便比较,在下表中对应地标出赵荫棠《等韵源流》② 赵荫棠:《等韵源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只在书前《等韵源流新序》所列书目(第11—13页)中出现者,表中标作“新序”。 中有关论述所在的页码,及其是否见在于台湾师范大学③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台湾师范大学馆藏善本暨普通本线装书图书目录》,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出版中心2012年版,第27—36页。 的情况。此外,虽不见于永岛论文,而于赵荫棠《等韵源流》中有所论及者,若今见于斯道文库或首都大学东京,亦附于表末,以兹参考。

上表中,不乏罕见的等韵学资料,下面选取《音韵集注》为代表,作简要介绍。

《音韵集注》,山西浮山人高明直撰,嘉庆四年(1799)刊,前韵图后韵书,无音论。根据自序和凡例,该书是以《康熙字典》和《佩文诗韵》增删《五方元音》而成,“邦匏木风”等二十字母、“天人龙羊”等十二韵目、韵图和韵书的基本体例等承袭《五方元音》。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韵图的入声字只归阴声韵,不列阳声韵,如“别”只列蛇韵,不配天韵“边”。而在韵书中,同音字组内部又作了进一步分组,并加注反切和诗韵韵目,以反映传统切韵系韵书的音类区别,如天韵邦母上声“版(补绾切)钣蝂[潸],粄(补满切)、伴(蒲管切)[旱]”。关于此书,永岛荣一郎曾作介绍,但极为简略。② 〔日〕永岛荣一郎:《近世支那语特に北方语系统に於ける音韵史研究资料に就いて》,《言语研究》1941年第7—9期。 国内未闻是书,亦不见于各家等韵学通论。③ 笔者所检,限于以下5种:赵荫棠《等韵源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应裕康《清代韵图之研究》(台北:弘道文化出版公司1972年版),李新魁《汉语等韵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专论此书的研究论文,管见所及,仅有讃井唯允曾单篇讨论其与《五方元音》的关系,认为作者虽欲区分中古音类,但因口语时音混同而自身又不明韵学,故多有混乱。④ 〔日〕讃井唯允:《音韵集注と五方元音》,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人文学报》1978年第128期。 关于该书的音系特征等问题,尚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另外,在此次调查中还看到不少对文字学有重要价值的珍贵资料,如本文著录的《切音便览》(1831刊)和《字学便览》(1859刊),在韵书中用苏州码子注音。⑤ 此处承蒙早稻田大学古屋昭弘教授、高山亮太师兄赐教良多,深表谢意。 前者以三个字符注一个音节,如“祃,暮迓切”旁注“〢卄メ”(即2-20-4),实际上是先给各个声母、韵母、声调编号,然后用数字注音。后者类同,不过只用两个字符,类似反切,如“旁”下注“〢├”(即2-11)。可见,虽然同是2号声母,二书所指不同。这种注音原理,在丁显(1864—1891)的音论(见本文目录第129条《丁氏声鉴》)中亦有提及,丁氏以溪母为2号声母。一般认为,清末切音字运动始于1892年卢戆章的“切音新字”,① 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第三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然而由上述资料可见,利用苏州码子的注音方式略早于卢,应如何认识和评价,是非常有意思的课题。

在永岛旧藏中,还有大量文字和训诂类的文献,以及近代出版的语法书和教学课本,还包括一些满蒙欧文的语言学文献,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此次调查,优先著录了音韵学线装书,对其他线装本文献和疑似永岛旧藏的近代出版物只做了简单的分类和整理,具体著录和研究还有待后续跟进。

附录: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目录(音韵部分)② 〔日〕金文京、高桥智:《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について—解说と目录—》,《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纪要》2002年第34期,第248—254页,第272—277页。标点和序号为笔者所加,明显的讹字已校正。书名前“语x-x”为索书号,原缺语2-10、语2-41、语2-46、语2-51。

1.语2-1.《中州全韵》十九卷,明范善溱撰。民国二十年影旧抄本,民国王献唐跋。美装,二册。

2.语2-2.《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嘉靖二十七年衡王府厚德堂刊,蓝印本。绢包背装,白纸五册。

3.语2-3.《字学大全》三十卷,宋王三聘撰。明嘉靖四十三年刊,明李维桢,清曹寅、梁清标旧藏。美装,皮纸二十册。

4.语2-4.《韵略易通》二卷,明兰茂撰。明万历二年赵尔完刊。美装,竹纸二册。

5.语2-5.《六书总要》五卷,附《小篆之讹》《谐声指南》一卷,明吴元满撰。明万历十二年刊,清吴翊凤旧藏。美装,竹纸二册。

6.语2-6.《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五卷,《难字直音》一卷,首一卷,明李登撰。明万历十五年陈邦泰继志斋刊。美装,皮纸十册。

7.语2-7.《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二十卷,元阴时夫撰,明王元贞校。明末聚锦堂刊。美装,竹纸二十册。

8.语2-8.《问奇集》二卷,明张位撰,明后光极重订。明崇祯六年刊。白纸二册。

9.语2-9.《五车韵瑞》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明凌稚隆撰。明万历刊。竹纸二十八册。

10.语2-11.《洪武正韵笺》,明宋濂编,明杨时伟补笺。明崇祯间刊,初印。美装,毛边纸五册。

11.语2-12.《韵总持》(《古韵》,明朱简编,明释大凷音。《唐韵》,梁沈约撰,唐孙愐编,明朱简校。《元韵》,元周德清编,明朱简校)。明末刊。竹纸一册。

12.语2-13.《音学五书》(《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清顾炎武撰。清康熙六年张氏符山堂刊。竹纸八册。

13.语2-14.《新纂五方元音》二卷,首一卷,清樊腾凤撰。清初聚锦堂刊,赵荫棠手跋③ 跋文如下(原文无标点):“此近原刻之《五方元音》也。现今流行者,多为年希尧增修本,与本来面目不大相符。又有剔弊本,其支离更甚。惟此本尚存初刻规模,然不大易得。某月日与森鹿三及永岛两先生谈及此,后两日即得此本,因以赠永岛先生。装潢后求余题字作念,余觉其中若有神助也,故乐书数语。时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七日,韵略堂主人赵荫棠题于永岛之宅。”转引自〔日〕金文京、高桥智:《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所藏永岛荣一郎氏旧藏中国语言学(小学)资料について—解说と目录—》,《庆应义塾大学言语文化研究所纪要》2002年第34期,第235页。 。金镶玉装,竹纸三册。

14.语2-15.《字学正本》五卷,清李京撰。清康熙九年刊。竹纸五册。

15.语2-16.《谐声品字笺》九集,首一卷,附《字汇数求声》十二集,清虞德升撰。清康熙十六年刊。竹纸十四册。

16.语2-17.《字学一览》五卷,清徐锦撰。清雍正六年光裕堂刊。金镶玉装,竹纸十册。

17.语2-18.《同声续千字文》,清朱紫撰。清康熙四十七年永慕堂刊。美装,竹纸四册。

18.语2-19.《重订马氏等音》二卷,清马自援撰,清梅建重订。清思补堂刊。白纸二册。

19.语2-20.《善乐堂音韵清浊鉴》三卷,首一卷,清王祚祯撰。清康熙六十年善乐堂刊。金镶玉装,竹纸六册。

20.语2-21.《五音通韵》十二卷,阙名撰。清初抄本。皮纸十二册。

21.语2-22.《切韵攷》四卷,清李邺撰。清雍正间刊,写刻本精刻。中本,竹纸一册。

22.语2-23.《音韵阐微》十八卷,首一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清雍正六年序刊。竹纸十册。

23.语2-24.《古今韵表新编》一卷,《后编》一卷,清仇廷模撰。清乾隆三年仇氏拾馀庐刊。竹纸二册。

24.语2-25.《韵学》五卷,清王植撰。清雍正八年刊。白纸五册。

25.语2-26.《大乐元音》七卷,清潘士权撰。清乾隆十一年刊补刻本。白纸四册。

26.语2-27.《黄钟通韵》二卷,《补遗》一卷,清都四德撰。清刊,文会堂藏版。竹纸二册。

27.语2-28.《韵辨》十一卷,清纪浵撰。清乾隆三十年纪氏静正轩刊。竹纸三册。

28.语2-29.《等韵精要》不分卷,清贾存仁撰。清乾隆四十年贾氏家塾刊本。竹纸一册。

29.语2-30.《方音正误》不分卷,清左伯溪撰。清乾隆五十七年刊。白绵纸三册。

30.语2-31.《韵学骊珠》二卷,清沈乘麐编。清嘉庆一年枕流居刊。竹纸四册。

31.语2-32.《本韵一得》二十卷,清龙为霖撰。清乾隆十六年刊,精刻。金镶玉装,竹纸十二册。

32.语2-33.《问奇典注》六卷,清唐英编,清张昞校。清嘉庆二十三年重刊。白纸六册。

33.语2-34.《尔雅宗经汇说》不分卷,附《夏小正宗经汇说》,清□□汇庵撰。清道光十三年丁香书屋刊。金镶玉装,竹纸二册。

34.语2-35.《音韵逢源》四集,清容斋裕恩撰,清仲蕃禧恩校阅。清道光二十年刊。竹纸四册。

35.语2-36.《韵法传真五美图》十二卷,清马攀龙撰。清道光二十七年赏绿轩刊。竹纸十二册。

36.语2-37.《同音字辨》四卷,清刘维坊撰。清道光二十九年刊。白纸四册。

37.语2-38.《音韵约编》不分卷,《音韵注略》不分卷,清张彭緖撰。清咸丰一年葆真堂刊,精刻。白纸四册。

38.语2-39.《韵诂》不分卷,并《补遗》,清方濬颐撰。清光绪四年淮南书局刊。竹纸六册。

39.语2-40.《传音快字》,清蔡锡勇撰。清光绪二十二年武昌蔡氏刊。白纸一册。

40.语2-42.《等音声位合汇》二卷,清陵高奣编(清马槃什《等音》,林益长《声位》)。清末刊。皮纸二册。

41.语2-43.《中州音韵》,附《司马温公切韵》,阙名编。民国间刊石印。一册。

42.语2-44.《近体秋阳》卷九~十六,即《声韵辨》八卷,清谭宗公撰。清嘉庆道光间刊。竹纸四册。

43.语2-45.《述均》十卷,清夏燮撰。民国十九年北平富晋书社刊,影印清咸丰五年刊本。四册。

44.语2-47.《新刊清书全集》,《十二字头》,《满汉事类集要》二卷,附一卷,《清书对音》二卷,清康熙三十八年仁和凌氏听松楼刊。竹纸五册。

45.语2-48.《满汉同文分类全书》。清康熙四十五年刊,西河沿天绘阁书坊藏版。竹纸八册。

46.语2-49.《四体合璧文鉴》三十二卷。清末民国间刊,石印。改洋装二册。

47.语2-50.《御制全韵诗》(满汉文),清末民国间抄本。皮纸二册。

48.语 2-52.Élémens Grammaire Chinoise,par M.Abel-Rémusat,Paris Imprimerie Royale,1822。一册。

49.语 2-53.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W.H.Medhurst,Batavia,1842。一册。

50.语2-54.《五方元音》,Peking,1878。一册。

51.语4-1.《景祐天竺字源》七卷,宋释惟净撰。民国五年罗振玉刊,影印东京博物馆所藏平安写(卷七嘉禄二年日本释喜海补钞)本。四册。

52.语4-2.《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元刘鉴撰。清顺治十三年重刊。竹纸一册。

53.语4-3.《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二十卷,附《诗图》一卷、《诗序》一卷、《札记》一卷。元罗复撰,清蒋光煦札记。清咸丰七年海昌蒋氏衍芬草堂刊,初印。竹纸五册。

54.语4-4.《字学指南》十卷,明朱光家撰。明万历二十九年刊。竹纸十册。

55.语4-5.《重刊详校篇海》五卷,明李登撰。明万历三十六年序刊,袁芳瑛卧雪庐旧藏。竹纸十册。

56.语4-6.《三台馆仰止子考古详订遵韵海篇正宗》二十卷,明余象斗撰。明万历间金陵五车轩汪国满刊。竹纸十二册。

57.语4-7.《诗韵释略》五卷,明梁应圻撰。清初阊门李希禹刊。竹纸五册。

58.语4-8.《康熙甲子史馆新刊古今通韵》十二卷,首一卷,清毛奇龄撰。清康熙二十四年序刊,学者堂藏版。竹纸六册。

59.语4-9.《古今韵略》五卷,清邵长蘅撰。清康熙三十五年商丘宋荦刊,精刻。竹纸五册。

60.语4-10.《等切元声》十卷,附《古音正义》一卷,清熊士伯撰。清康熙四十五年序刊,尚友堂藏版,精刻。竹纸七册。

61.语4-11.《杜韩诗句集韵》三卷,清汪文柏撰。清康熙四十六年汪氏古香楼刊。竹纸六册。

62.语4-12.《韵雅》五卷,附《杂论》《识馀》,清施何牧撰。清康熙间刊,精刻。竹纸五册。

63.语4-13.《佩文诗韵提纲》二卷,《新编佩文诗韵四声谱广注》二卷,清倪璐撰。清乾隆三十六年、四十三年克复堂刊。竹纸六册。

64.语4-14.《说文解字旧音》一卷,《音同义异辩》一卷,清毕沅撰。清乾隆四十八年、四十九年毕氏经训堂刊,经训堂丛书之一。白纸一册。

65.语4-15.《歧疑韵辨》不分卷,附《口音辩讹》《韵字旁通》《转音撮要》《字形汇考》,清杜蕙撰。清乾隆五十七年省过堂刊,小本。竹纸六册。

66.语4-16.《三百篇原声》七卷,清夏味堂撰。清嘉庆十二年夏氏楳华书屋刊,精刻。白纸一册。

67.语4-17.《四声易知录》四卷,清姚文田撰。清嘉庆十七年序刊。竹纸二册。

68.语4-18.《韵综》不分卷,清陈诒厚撰。清嘉庆间刊。竹纸四册。

69.语4-19.《佩文诗韵顺读广解(诗韵读解)》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史崇宽撰。清道光一年刊,青邑文盛堂藏版。竹纸六册。

70.语4-20.《古韵发明》不分卷,附《切字肆考》不分卷,清张畊撰。清道光六年序刊,芸心堂藏版。白纸四册。

71.语4-21.《韵征》十六卷,《古韵溯原》八卷,清安吉撰,(古)安念祖、华湛恩撰。清道光十九年亲仁堂刊。白纸六册。

72.语4-22.《古音谐》八卷,清姚文田撰。清道光二十六年跋刊。白纸四册。

73.语4-23.《佩文韵遡原》五卷,清刘家镇撰。清道光间石芏山馆刊。竹纸二册。

74.语4-24.《英语集全》六卷,清唐廷枢撰。清同治一年广东纬经堂刊。白纸六册。

75.语4-25.《诗词韵辑》(《佩文诗韵》五卷,阙名撰。《词林正韵发凡》一卷,清戈载撰。《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撰),清姚诗雅辑。清同治四年滑台官舍刊。白纸二册。

76.语4-26.《佩文广韵汇编》五卷,清李元祺撰。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刊。白纸二册。

77.语4-27.《集韵考正》十卷,清方成珪撰。清光绪五年瑞安孙氏诒善祠塾刊。竹纸十六册。

78.语4-28.《韵歧》五卷,清江昱撰。清光绪七年重刊。白纸一册。

79.语4-29.《诗韵释音》五卷,清陈锦撰。清光绪十三年橘荫轩刊。二册。

80.语4-30.《声谱》二卷,《声说》二卷,清时庸励撰。清光绪十八年河南星使非台刊,《听古庐声学十书》之内。竹纸四册。

81.语4-31.《俗话倾谈》二卷,《二集》二卷,清纪棠撰。清光绪二十年翼化堂刊。小本,竹纸四册。

82.语4-32.《官话萃珍》,美国富善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京大学出版社刊,铅印。一册。

83.语4-33.《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二卷,首一卷,(新增补剔弊五方元音),清樊腾凤撰,赵培梓编。清光绪二十四年善成堂刊。竹纸五册。

84.语4-34.《佩文诗韵释要》五卷,清周莲塘撰,陆润庠重校。清宣统三年商务印书馆刊,影印。二册。

85.语4-35.《新体说文大字典》八卷,《说文篆法皕韵謌诀》二卷、首一卷,清沙青岩原撰,民国王大错等编。民国二十年上海求古斋刊,石印。十册。

86.语4-36.《经籍旧音辨证》七卷,民国吴承仕撰。民国十二年序刊,铅印。白纸一册。

87.语4-37.《音义字类》,阙名撰。抄本。竹纸一册。

88.语4-38.《琼林雅韵》不分卷,阙名撰。抄本。大本,白纸一册。

89.语4-39.《汉藏合璧分解名义大集(翻译名义集)》,青海省藏文研究社编。民国二十一年青海省政府刊,石印。四册。

90.语4-40.《御定诗韵》二卷,朝鲜尹定铉奉敕撰。朝鲜李朝宪宗十二年(1846)序刊,研经斋藏版,唐纸印。二册。

A Library Catalogue on Chinese Phonologic Documents from Eiichiro Nagashima’s Collection Kept by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s in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Wang Caojie1Liu Miao2
(1.Faculty of Letters,Arts and Sciences,Waseda University,Tokyo 162-8644,Japan;2.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Tokyo 192-0397,Japan)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Chinese Phonology documents which Eiichiro Nagashima collected during his stay in Peking,are now separately stored in Keio Institute of Oriental Classics(Shido Bunko,the specialized library in Keio University)and the libr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s in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But there is no reliable library catalogue for the Nagashima’s collection kept by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as a result of lacking organization.This research has completely recorded 148 itemsofancientthread-bound bookson ChinesePhonology sto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Cultures in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and 46 items of them were clearly identified as the collection of Nagashima.Furthermore,a table of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documents mentioned by Nagashima(1941)and shows a comparison with Zhao Yintang’s collection.At the end of this paper,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YinYunJiZhu and some rare documents.

Key Words: Eiichiro Nagashima;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Chinese Phonology;Library Catalogue

作者简介:

王曹杰(1990—),男,广西柳州人,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日本汉字音研究。

刘淼(1987—),女,辽宁朝阳人,首都大学东京人文科学研究科客座研究员兼人文社会学部非常勤讲师、山梨大学教育学部非常勤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数据库建设及系列专题研究”(17ZDA302)。

※本文初稿曾在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上宣读。此次调查得到了首都大学东京中国文学研究室佐佐木睦、荒木典子、代珂等多位先生的协助,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高桥智教授对本文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标签:;  ;  ;  ;  ;  ;  

首都大学东京中文系所藏永岛荣一郎旧藏汉语音韵学文献见在书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