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分析论文_韩立芳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分析论文_韩立芳

韩立芳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炼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411)

【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2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8岁。反流时间最短者7个月,最长者24年。所选病例均符合如下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25例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治愈率89%,3例患者病情较重,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病情缓解的快,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01-0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随年龄增加发病增多,40岁以上多见,男女比例接近,但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患者,男15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岁。

1.2 药物治疗

1.2.1 H2受体阻滞剂

H2受体阻滞剂(H2RAS)是目前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此类药物与组胺竞争胃壁细胞上H2受体并与之结合,抑制组胺刺激壁细胞的泌酸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降低反流对食管膜的损害作用,缓解症状及促进损伤食管教膜的愈合。目前有四种H2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尼扎替丁。

1.2.2 质子泵抑制剂

在胃壁细胞的管池及分泌小管的细胞膜上分布着氢-钾三磷酸腺昔酶,该酶是介导胃酸分泌的最终途径,能将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而将H+泵出细胞外,H+与CL-结合形成胃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质子泵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不可逆的对抗作用,抑制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产生较H2受体阻滞剂更强、更持久的抑酸效应。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1.2.3 促动力药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存在食管、胃运动功能异常,H2RAS及PPI治疗无效时,可应用促动力药。促动力药治疗GERS的疗效与H2RAS相似,但对于伴随腹胀、暖气等动力障LESR是造成反流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阿托品是最早针对TLESR的药物。发现阿托品不仅能通过降低胃张力降低LES压力,同时能够降低TLESR的发生频率,另一类能降低TLESR的药物是N0合成酶碍症状者效果明显优于抑酸剂。 

1.2.4 粘膜保护剂

①硫糖铝作为一种局部作用制剂,能通过粘附于食管粘膜表面,提供物理屏障抵御反流的胃内容物,对胃酸有温和的缓冲作用,但不影响胃酸或胃蛋白酶的分泌,对LES压力没有影响。硫糖铝每次1g,每日4次服用对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控制和食管炎的愈合与标准剂量的H2RAS的疗效相同。②铝碳酸镁能结合反流的胆酸,减少对粘膜的损伤,并作为物理屏障粘附于粘膜表面,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2.5 联合治疗

对抑酸剂治疗无效经食管测压证实有食管动力异常的患者,可用促动力药联合抑酸剂治疗。2~3级食管炎患者经西咪替丁1g/d联合西沙必利40mg/d治疗12周后,症状的缓解及食管炎的愈合都比单用西咪替丁为佳。长时间的pH监测显示,联用西沙必利和雷尼替丁能有效的减少反流总数、直立位反流及餐后反流,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复发。

2 结果

来我院就诊的28例患者,经过我院采用的对症药物治疗,一个阶段后,25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治愈率89%,3例患者病情较重,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但是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占11%。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而且极易复发的疾病,而要长期治疗。患者在药物减量的12个月中的复发率为47%。维持治疗是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的关键,胃食管反流病是慢性疾病,只有长期治疗,才有可能预防复发和并发症的出现。维持治疗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治疗、间断治疗和按需要进行治疗。在维持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采用按需要进行药物的方案,按需治疗是指症状复发时,需要用抑酸剂进行治疗,按需治疗可以间断服药,出现症状时服药,以缓解症状为原则。按需治疗所用费用低,疗效与长期连续维持治疗相当。以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作为维持剂量可以将复发率从54%~75%降至11%~23%。反流症状的复发与LES低压相关,要长期应用促动力药,西沙必利20mg每日一次,能有效的防止复发。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联用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是防止复发的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进海;罗金燕;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汪忠镐,刘建军,吴继敏,等.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报告.临床外科杂志,2007,15(6):404-406.

论文作者:韩立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分析论文_韩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