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确保变电运转的安全与稳定性必须借助变电站工作者平常的加强养护和检测,然而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了解,在进行变电操作的同时,很有可能会遭受外界不明原因,致使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严重的失误情况,以至于出现各种不同的安全事故现象,比如,电气设备受到损坏、电网缺乏运行的稳定性,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在此基础上,给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
关键字: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1概述
变电运行是指变电站中的值班人员监视控制、调节及操作电气系统、电气设备的过程,做好变电运行工作能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促进电网的管理和减少电能损耗,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供电质量。变电运行内容较多且工作量大。其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稍微不注意出现误操作,就有可能使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是引发电力安全事故,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用户的正常生活。
2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主要原因分析
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工具方面产生的原因,在解锁钥匙方面造成的原因,或者是操作路径等方面造成的原因等,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客观方面的因素,还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是操作人员自身的工作经验不多,对设备的具体操作没有熟练地掌握,或者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等,这些都是影响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主观原因,在变电站的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监督,所以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中发生电气误操作现象的概率。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上述的问题,就要在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促进电力的顺利发展。
3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防范措施
3.1健全变电站操作管理体系
变电运行是否顺利,就要看有没有电气误操作现象发生,并且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以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电力更加安全与稳定的运行,相关制度体系在建立以后应该落实到实处,以起到对行动的指导作用,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流程的规范性,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的问题,对潜在的影响因素加以进一步的管理,这是在现有规范管理制度体系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对于实现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做出重要的贡献。这是实现变电操作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条件。
3.2强化思想教育
在电力企业中应定期开展有关安全操作的活动。积极的组织安全技术的比赛等活动,这样十分有利于促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的提高。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与思想道德,增加操作者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并认知自己从事岗位的重要性,这样就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操作意识。
3.3强化培训操作者工作技能
以正确待人的心理因素,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加强引导职工,促使操作人员养成严谨细致与职业道德的作风。利用众多渠道、形式、有目的对操作人员的提高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心理素养进行培训。并且着重关注安全方面的质量,督促员工细致的掌握电力事故的先关快报,时刻敲响安全的警示钟,并且深入分析出现安全事故的具体因素,找准问题的根源,以免再次出现同样的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高压变电配电的继电保护器
一旦有设备发生故障,可以自动并且快速地发现,并予以解除,让故障设备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恢复供电。继电保护器的存在可以对供电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反应,并且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以此给运行人员一定的时间和措施去让电气设备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进行,恢复原始状态。继电保护在相应系统中运作,能够和配电中的一些设备做出有效的配合,比如:可以和相应的倒闸做好适当的配合,在最大程度上让供电品质能够实现安全的效果。高压配电变电在运作的时候,继电保护器所起到的用处是为了给电流提供更多的保障,并且依据不同的手段来将变压器和系统进行适当的完善,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一般保护环节可以理解为对流速所产生的保护,并且可能会在保护的时候出现掉闸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速断保护。还有很多的维护形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过流保护;另一种是高温保护等。
3.5积极推进设备管理和人才培训
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变电运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预防:①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培养变电运行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安全责任意识。电力企业应加强建设安全、完善的操作体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应经常举行还安全工作讨论活动,使员工认识变电运行安全的意义。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适当的职业素质培训,培养员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加强新员工执行各项规程的能力,使其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变电操作习惯;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新员工在专业技能、设备性能认识、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新员工分析和处理变电运行事故的能力;②关于变电运行相关设备的管理。对此,一方面,电力企业应当对变电设备的选型、安装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和全面监控,规范验收,避免设备的使用偏离设计要求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当变电设备正常投运后,应当实现对各个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动态参数、历史数据等的掌握,规范不同设备的操作流程,对不同设备制定针对性的事故应对措施。
3.6做好事故隐患的提前分析和防控
要想做好事故隐患的提前分析和防,技术人员就必须深入分析各种故障产生的机理,采取科学的手段对潜在的一些事故隐患进行反向分析,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有一个强而合理的约束。一方面,应该不断加强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管控力度;另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相关变电设备的日常巡检,及时掌握各个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鉴于实际变电设备日常巡检中存在相关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差异较大、对不同设备运行和维护要点的把握不够等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操作、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格的考核。保证对电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变电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3.7切实做好防误闭锁设备的管理
电网相关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防误闭锁设备在变电运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但是介于该类防误闭锁设备在适应性和一些性能上的限制,实际变电运行中出现故障时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像其他电力设备一样,在使用较长时间后,防误闭锁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或者老化,这就需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在防误闭锁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当合理的开展解锁操作,此时,相关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我国《电力安全生产规定》以及南方电网《电气操作导则》等的要求进行。旨在有效避免由此而引发的误操作,电力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和强化落实各项解除防误闭锁设备过程的相关规程。
总之,减少误操作不仅可以降低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频率,而且能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尽管电气误操作对变电系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只要电力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电力行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培养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变电运行事故的出现。关于如何做好变电运行工作,减少误操作事故,需要所有的变电运行工作者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电子制作,2016,22:85.
[2]郝进,平轶玲.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162.
[3]彭丽静.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4,03:139.
论文作者:江显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气论文; 人员论文; 事故论文; 原因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