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应以考试命题改革为突破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突破口论文,应以论文,命题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本是一门充满无穷魅力的学科,但在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坛上,却正面临着尴尬的处境:虽然新的教材编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应的教法也极力推陈出新,但总体上那种老师厌教、同学厌学并由此导致语文水平下降和语文能力持续走低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
现在,在就语文教学现状责人或自责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语文(其实是语文教学)成为千夫所指、众矢之的而又至今难以突出重围呢?为这个问题把脉支招的仁智之见中,似乎还鲜有从现行语文考试之于语文教学的影响这一视角立论的。其实,正是以科学、客观、信度、效度相标榜而长期坚持的现行“语文命题原则”及其“语文试题结构”造成了目前语文教学的僵化,而实属强加于语文考试的某些貌似合理、实则面目可憎的“功能”更是窒息了语文教学原本鲜活的生命并使之严重异化。
本来,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应该是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和能力培养途径,并且由此决定考试内容与方式,而为了保证教与考的协调一致,执教者与命题者在原则上和情理上也应该是合而为一的。但由于中学教学要过中、高考关,从而导致了在最重要的考试上执教者与命题者相分离的现象。这一本属不得不然的做法,由于客观上具有监测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扩展到非中考、高考年级。于是,几乎所有的执教者都在校统考、县统考乃至市统考的名义下,被基本剥夺了所执教学科的考试命题权。而通过这种统考、中考、会考、高考途径获得的成绩参数,又进一步演变为拥有对教师掌控全权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级领导评价考核相关老师的重要尺度甚或唯一标准。
正是这种考试君临一切和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氛围以及具体试题的弊端,带给了现行语文教学以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造成现行教材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看到,由于执教者个人命题自主权的旁落,伴随而来的是执教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及教学个性的丧失。为了使自己的执教成绩能处在一个被学校、学生、家长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水平,执教者就不得不屈从于命题者。为此,语文教师要经常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甚至不惜削足适履,从整个教学到教改的价值取向都向考试内容靠拢乃至并轨,从而使教材实际上沦为试题的附庸。
因之,就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局面。以语文高考为例。现行语文高考将考试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古今文阅读和写作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又细化成若干知识点)在先,语文教学就紧随其后,将一篇篇鲜活的课文抽掉灵魂和血肉,成为一个个干瘪的高考考点的骨架。于是,形象的文学思维蜕变成抽象的语法分析和干巴巴的字词认读;抑扬顿挫的诗词诵读异化为枯燥单纯的诗文名句默写,以整体感悟为特征的语文课异化成与高考考点接轨的各类语文知识的训练。以对名著的教学为例,由于实际上被抽绎成一个个试题训练例子,所以很难再使人感受到那原本充盈于原著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无法让人体味到蕴含于原著的睿智与幽默、真知和洞见。从这个角度说,名著名作的价值变得与一般时文无异,更有甚者,在许多人眼里,名著名篇的应试训练效果甚至比不上一般时文来得更立竿见影。
譬如鲁迅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时代的巅峰,思想艺术营养应是取之不尽的。但是由于其思想的深邃、谋篇的匠心和遣词造句的高妙,需要反复的吟咏体会,才能逐渐感悟感知,所以在许多想在应试上急于求成的人的心目中。诵读鲁迅作品反而远不如背诵一些中学生习作例文更实惠。而且碰巧了,可能还会与高考作文题目撞车,获得意外的惊喜(这种巧合不乏其例)。这正是名著在当今教坛遭冷落的又一功利原因。
其次,导致课堂内容和课堂结构异化。我们知道,仅仅将现行的语文课文作为训练材料,还远不能覆盖实际命题范围。以汉字的读音、书写、词语(包括成语)的运用这几个高考考点而言,在近十年中,除了字音试题偶有轮空外,其余每年必考。然而,就是这几道小题,每道虽仅有三分分值,但要得分,仅仅学会现行课本,哪怕能够倒背如流,也不能奏效,因为考的这些相关内容,许多根本就不在课本上,以至需要遍查许多工具书。即便如此,有时还会造成漏网之鱼,如近几年考过的“不孚众望”“美轮美奂”之类成语,在现行最具权威的工具书之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就至今未作收录。
这种超出现行教材内容,甚至超出常见权威语文工具书范围的“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考试,命题者言,是“为了防止猜题押题”或曰是“为了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这一命题初衷固然不错,但殊不知,由于考试固有的指挥棒作用,特别是日益强化的考试成绩之于教师的影响,执教者就不能不盯住命题者的任何一个动作,不仅奉《考试说明》为圭臬,甚至连有关命题人的一次漫不经心的谈话也常常要奉为至宝,希冀从中发现一点命题线索或微言大义。于是上年的考卷就首选成为下年指导考试的摹本。就“语文基础知识”的考题而言,既然考查的许多字音、字词知识在课本以外,而这些可能考到的“字词知识”又实际上只有“考点”却根本没有可供操作的范围,那么执教者就只好在让学生掌握课本上已有的字词之外,大量补充课外生字词。我们看到,仅仅为了对付字音、字形、字义这区区几个题型,语文教师已是解数用尽,等而上之者,将其可能考到的加以筛选,辑成“常见错别字××例”之类,让学生朝夕简练揣摩;等而下之者,干脆布置学生抄字典、背词典。而这几个题型,连整个试卷分值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其他,诸如病句识别、语句衔接、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文鉴赏、名句默写等等,不一而足,更没有哪一个是可以轻易过关的。而且,命题者为了防止题目被押中,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年复一年,形成考与教的恶性循环。过去讲教与学应是“桶水和碗水”的关系,现在这一比喻正好可以借用来形容“应试”与“训练”的关系,即要通过“一碗水容量”的考试,就必须有“一桶水的训练量”,甚至唯恐不及。然而时间是一个常数,而学生能实际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极为有限,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在各个知识点(考点)上尽量过关,就只好在所能利用的有限时空范围内,拼命压缩与“应试”无直接关系的课本教学内容,而根本无法顾及这些被压缩的内容对于学生全面而长远的发展是多么重要。而另一方面又补充大量的应试习题进课堂,使语文课近乎成为应试训练大拼盘。
当然,这种由于受制于现行考试而严重异化的语文教学,确也造就了一些教学与考试的成功者。但是这种成功往往表现在考试的高分上,而这种高分又更多地体现了对考试的悟性或押题的运气。如2000年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事后就被证明是背自《故事会》的宿构文。就整体而言,这种教与考的直接后果是使教师失去了从容,学生失去了自信,师生一块疲于奔命,从而导致真正的语文水平持续走低,以至我们现在就已经开始品尝这一苦果了。据《科技日报》2002年3月1日第5版一篇长文披露,我们的一些青年科技人员撰写的科技论文缺乏逻辑性,不注重文法修辞,有些论文还有许多令人不能容忍的错别字,而且这远非个人和个别现象。这些青年科技精英暴露的“语文”问题,正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留下的后遗症。
退一步讲,上面提到的考试内容,尽管有超出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范围之嫌,但无论如何,毕竟还属于传统语文的“字词句篇”的范围。现在还有更觉离谱的问题,就是一些已从“语文领地”分离出去的知识,也不时的要光顾语文考试。如语文当中考历史就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还有作文,表面上固然考的是“字词句篇”这些综合语文知识,但其实若没有其他方面的包括理论和实践在内的知识与能力积累,要完成一篇很简单的作文也是很难的。譬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话题作文需要“哲学”的思辨,而写“诚信”这一话题作文,则需要伦理道德的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语文考试命题早已是跨学科的综合了。这样来考本也无可非议,因为过去就讲“文史不分家”,现在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更是文化与学术发展的方向。问题在于,目前这种单纯以语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机制,不客观也不科学。例如本应是多学科共同作用的写作能力,现在却偏要语文一科来独担责任,就很失公允。
最后,导致语文教法探索与语文教学改革进退失据。对于社会种种的期待、误解甚至责难,界内许多有志改变语文教学现状之士,从教材的改革到教法的创新,都做过很大努力,有过很好的尝试,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创下的教学教改优秀成果,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但同时又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他们的经验只是局部开花,并没有普遍地结出丰硕果实。一轮又一轮的语文教改实验迄今跳不出“热闹——沉寂——再热闹——再沉寂”的怪圈,我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法解决教学内容与现行高考命题的矛盾。譬如,二十年前,中学教育专家、时任上海育才中学校长的段立佩曾搞过一个以名著为教材的语文教改实验,这是一个当时颇受学生欢迎、社会赞许的教改实验。这个教改后来无声无息,不知所终,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就是名著的内容无法与现行、高考内容接轨,也就是无法过现行中、高考试卷关。虽说“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但是这个“例子”中若不包含现行中、高考知识点,无法借此训练出“应试能力”,那么这样的例子就永远是蹩脚的,而遑论这个例子是名著还是一般时文?这也表明在一切以考试结果、特别是中高考成绩为依据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下,一切具有独立教学价值取向而漠视现行考试的教学教改模式,如果不是注定要失败,那也至多是一朵无果之花。
或许是基于消除语文教学在考试面前捉襟见肘的窘境的考虑,曾出现另辟蹊径的“大语文教育”的尝试,这种尝试将语文学科视为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企图将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都纳入教学视野,这固然有利于开阔教学眼界,但一方面又极易造成语文的泛化倾向。现在就有许多提法,如“语文要培养创新思维”“语文要加强思辨能力训练”“语文要重视培养人文精神”,等等,仿佛语文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能做。其实,社会越是这样对语文求全责备,考试越是这样面面俱到,就越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而语文教学越想什么都做,就越不堪重负而最终什么也做不好,最后收获的就只能是埋怨和责难。
综上所述,可知目前语文教学仍旧举步维艰的症结在于目前的考试。如果说,目前这种面面俱到的语文高考其初衷是要推动教改,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随着时间的演进,日益证明的却是其越来越偏颇的消极导向,从而越来越成为教学教改的桎梏。因此惟有先行打破现行考试模式的枷锁,改革语文考试,语文教学才会做出相应调整,使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踏上新路。在目前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加速的方法。为此,再略陈管见。
首先明确界定语文的考试范围。比如字音、字形、词义的考查,如果因担心会削弱基础而一时尚难取消的话,至少应制定一个可操作的识字表、词汇表,并相应明确指定一两部权威的工具书;其次,减负消肿,从长远的角度看,上述这些题点的考试都可以取消,因为甚至包括病句识别、语句衔接这些考点,都可以通过试卷的压轴题——作文得以考查。最近看到解放前北大等著名学府招收新生的语文考试试卷,与现在相比,真是简约得很,精练得很。余生也晚,但也确知那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是语文教学环境很宽松的时代。由此想到,试题简约、教学宽松、大师辈出这三者间的联系并非偶然,这难道不值得每一位关心、关注语文教改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现状的有识之士深思吗?
笔者当然无意鼓吹“复古”,但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旧事重提至少可以为我们的考试革新乃至语文教改提供一个思路,一种参照。下面谨将1946年北大等三所最著名学府联合招生试题录以备考,以供同好参阅。
请看——
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十五年度联合招生试题
(一)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需分段,并需加标点)
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1)指日可待(2)变本加厉(3)隔岸观火(4)息息相关
(引自2001年7月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