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急诊科 山东 淄博255213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AMI患者,按护理流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给予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70例,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院前急诊、抢救、确诊、球囊扩张、住院等用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复发率及再次行PCI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节省抢救用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率,救治效果显著,预后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的缺血或中断,促使局部发生心肌细胞坏死的高死亡率的严重急性心血管疾病[1]。尽早的疏通出现梗死的血管,调节心肌血流等是AMI的治疗关键[2-3]。因此,对于AMI患者的救护需要一套规范的护理流程,以缩短院前救护、转运、院内接诊救护以及转科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增加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AMI患者,按护理流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35-76岁,平均(55.34±5.4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5h-12h,平均(3.05±1.82)h。观察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35-77岁,平均(56.03±5.3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6h-12h,平均(3.53±1.16)h。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内容:急诊接诊、院前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心电等各项检查监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内容:①优化院前急救、转运。接到急救电话后,简单询问患者现状及具体位置,安排救护车专人管理,确保急救物品、品种及数量一定有效,确保5min内出诊,并指导家属进行急救并交接指定接车点。到达现场后询问病情,用留置针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高流量的吸氧,吞服速效救心的硝酸甘油片,向家属说明AMI的救护时机的紧急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必要性,安抚家属并通知急诊和心内科;转运时高度关注患者的神志、呼吸、心率以及疼痛部位等变化情况,救治、护理和检测等环节要连贯。②优化院内接诊、病情的评价。相关护士在院内时刻关注患者病情,救护车行至医院,将患者立即推至急诊室,及时通知救治医生。护士接诊时,通过查看患者的神志、呼吸等情况,询问疼痛部位、起病及持续时间等情况,作出快速鉴别诊断。③优化救护、转科。患者上手术台,给氧1-2min、3min内心电监测、5min内采集血液检查。诊断后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各300mg,必要时给予吗啡止痛,及时处理并发症。根据病情评估是否转科,转科时高度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检查各管道并保持通畅,确保安全完成转科。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内容:院前急诊、抢救、确诊、球囊扩张及住院等时间。耗时越短,护理流程效果越好;比较两组的预后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救治效果 观察组院前急诊、抢救、确诊、球囊扩张、住院等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预后 观察组院内AMI复发5例(7.14%),低于对照组的15例(21.43%);观察组再次行PCI术8例(11.43%)低于观察组的19例(2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约50%AMI患者在发病1h内不能得到抢救将猝死,故救治时机成为AMI患者的关键。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解决相应问题,确保AMI患者得到高效的抢救,快速转运进行院内抢救,争取最佳救治时机,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此急诊护理的流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急诊护理的流程优化弥补了传统流程的分工不明以及无负责人等缺点,实施责任制,规范护理人员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护理措施,严格遵循急救流程,达到预期优化护理目标,争取救治时间,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4]。优化急诊护理的流程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接诊及转运时间,充分体现急诊护理人员的作用,护理流程化被动为主动,促使医护关系更加和谐,成功向合作型转换[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前急诊、抢救、确诊、球囊扩张、住院等用时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及再次PCI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表明急诊护理的流程优化规范了术前准备,节省抢救用时,为AMI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AMI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流程更规范、标准、省时、高效,为AMI患者争取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AMI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救治效果显著,预后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晶晶,唐晓芳,宋莹,等.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2):116-120.
[2] 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5(17):1919-1921.
[3] 石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6-8.
[4] 秦昌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867-2869.
[5] 薛雅瑜,徐琼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3637-3638.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急诊论文; 患者论文; 流程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