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煤业泸州古叙煤电有限公司 四川省泸州 646500
摘要:文章对煤矿生产作业中粉尘的产生来源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介绍和分析,并且研究目前在煤矿生产中所采用的几种粉尘治理技术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粉尘;危害;治理
1引言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随着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设备的应用,煤炭开采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在井下较为狭窄的作业环境中也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不仅会对开采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并会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所以为了提高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需要在煤矿开采作业中采取必要的治理技术对煤矿粉尘进行预防和治理。
2煤矿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包括钻眼、爆破、掘进、顶板管理、采煤作业、装载和运输等众多作业环节,而且在以上这些环节的作业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尘产生,这些粉尘主要是煤炭、岩石或者其他物质的细微颗粒,其可以浮游在矿井的空气中,或者沉积在矿井的内部,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矿粉尘量与作业方式、矿井周围的地质条件、所采用的机械化设备以及矿井中的通风状况都有关系,且根据煤矿生产经验的统计可知,在采煤工作面中产生的粉尘占总粉尘的一半以上,甚至可以达到80%,其余则主要产生于掘进工作面和锚喷作业中,此外在运输通风巷道以及其他作业地点中也会有少量的粉尘产生。
3煤矿粉尘的主要危害
煤矿生产中所产生的粉尘主要会产生以下危害:一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会被作业人员吸入身体中,导致作业人员出现呼吸道疾病,而长期吸入粉尘则会增加作业人员出现尘肺病等严重肺功能疾病的可能性,甚至会造成人员死亡。此外,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当积聚到一定的浓度,遇到火源之后就会引发爆炸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二是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会降低作业过程中的能见度,这样就会增加作业人员出现操作失误的风险,进而增加出现人员机械伤害或者更大安全事故的概率。三是粉尘会加速机械化设备的磨损,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会降低精密仪器的精度,影响其正常使用,增加设备检修与维护的费用,影响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
4煤矿常用的粉尘治理技术
4.1通风除尘
此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减低煤矿井下的粉尘浓度,而且将煤矿井下的粉尘及时排出矿井。其对粉尘的治理效果与煤矿井下的风速、风流方向以及粉尘的密度、形状和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其中以风速为例,在进行通风除尘的过程中需要将风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风速过高会将煤矿井下空间中沉积的粉尘吹起,反而会增加粉尘的浓度。而风速过小则会导致粉尘在空气中下沉而逐渐沉积,无法将粉尘及时从煤矿井下排出。所以在煤矿井下采取通风措施时,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以及上述影响因素来进行具体通风方式的选择,满足煤矿井下的通风要求,并避免出现二次飞扬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煤层注水
此措施就是在煤矿开采作业之前在井下进行钻孔,然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水注入煤层中,这样就会增加煤层中的含水量,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对煤体进行破碎时,就会大大减少出现细微颗粒的数量,也会避免所产生的粉尘在空气中飞扬,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用也是比较重要的粉尘治理措施之一。且常用的煤层注水有短孔注水、深孔注水以及长孔注水等方式。
4.3湿式作业方式
此种作业方式一是在进行凿岩和钻眼的过程中,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水通过凿岩机和钻杆送入孔底,这样就可以在凿岩和钻眼过程中对粉尘进行湿润、冲洗和排出。二是在采煤机作业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喷雾防尘技术,目前比较常用的喷雾防尘技术有采煤机喷雾防尘技术和液压支架移架自动喷雾防尘技术两种,两种都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三是在进行爆破作业时采用水泡泥和水封爆破的方式,就是在进行炮眼填充的过程中,采用塑料袋装水来对原有的黏土炮泥进行代替,这样就会在爆破发生时使得具有较高压力和温度的水以及水汽向四周扩散,并且将水灰渗透到煤体之中,也会对煤矿开采作业中出现的粉尘起到抑制作用。
4.4净化风流技术
在煤矿生产中采用的净化风流粉尘治理技术主要有空气幕隔尘技术以及水幕净化技术两种,其中前者就是在煤矿井下的工作区中采用喷射出条形风的空气射流来对工作区内的污染物以及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隔离,并且可以有效确保工作区内的粉尘无法向其他区域中进行扩散,便于进行粉尘的集中治理。而后者则是在井巷的顶部或者两端的位置进行水管的铺设,然后在水管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进行喷头的安装和设置,并确保这些喷头会喷出水幕来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捕捉,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煤矿巷道中的粉尘含量。
4.5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就是针对作业人员所采取的粉尘防护措施,就是在作业人员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比如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等来阻止粉尘被吸入作业人员体内,而且目前还有比较先进的气流安全帽、自吸式防尘口罩以及过滤式送风防尘口罩等,这样就可以对吸入人体中的空气进行净化,降低粉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由于煤尘的类型比较复杂,产生的源头比较多,因此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并不是防尘措施越多越好,而是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尘源的类型和特征选择具体的防尘技术,用最经济适用的方法达到最好的防尘效果;合理选择通风方式和工作面风量,要将工作面的风量确定好,不仅要有利于防尘,还要注意防火和瓦斯的排放,并且努力使风速达到最优的排尘风速;不断提高工作面喷雾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要加强系列化的喷雾设备生产,从而不断提高机械性能;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为防尘技术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安全隐患,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5结语
在煤矿井下生产粉尘会降低作业能见度、加速设备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引发爆炸等,因此可以采取文中介绍的粉尘治理措施进行有效防治。而且在不同的煤矿以及不同的作业方式和作业环境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最佳效果和最佳经济性的防尘技术,对通风方式和工作面风量进行合理选择和控制,不断提高工作面喷雾除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并通过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降低粉尘所造成的危害,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段志成, 张帅. 煤矿粉尘的危害与治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13).
[2] 封伟超. 煤矿粉尘治理技术的探究[J]. 山东煤炭科技, 2016(6):70-71.
论文作者:谭成语,邱相淋,易幼全,谭维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粉尘论文; 作业论文; 煤矿论文; 井下论文; 工作面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