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因而将风险管理引入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电力企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电力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为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根本利益,也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努力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大量的实践证明,风险管理对电力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及个人等管理主体应用先进科学合理的技术及相关的经济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研究以及控制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主体的安全保障,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营。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相关规定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根据管理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以及个人等方面的风险管理。②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大致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风险管理。③根据事故实际的受损内容可将其分为人身、财产、设备、成本、利润以及职责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2 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
2.1 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很多电力企业将主要的管理重点放在一些较大的作业上,而对于日常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作业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职工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2 责任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的电力生产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制定的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没有认真的执行,这就导致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流于形式,并未认真地开展责任制传递和动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身责任意识淡薄。从电力专业人员方面看,有的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没有掌握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要求。例如,有的工作人员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对问题的原因没有根本性的掌握,导致出现错误的情报等情况出现,所以这样的专业人员不能充分指导基层工作。
2.3 电力体制改革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改工作进入了落地实施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革文件对推进输配电价、电力市场的建设以及电力交易机构的组建和运行等方面做了全面和系统的安排和部署,确保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风险在政府与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增加了安全风险的不确定因素。
2.4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电力施工产业虽然迅速地崛起,但是有些管理制度却没有随之发展,造成电力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依然不断发生。另外,由于部分电力施工单位追求更大的施工效益,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依据国家或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施工,这些行为都不利于高质量工程建设。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
3.1 要开展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周期性的管理活动,对其风险管理应当具备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整体性的风险管控,从而尽可能地排除管理纰漏,提高风险管控的预防目的。在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切实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多样化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出现敷衍工作的现象。同时,要注重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在评估过程中对事故预防、关键环节管控、日常监控等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综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两种方式,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
3.2 加强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监管与维护
由于安全工器具质量的好坏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存在缺陷也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以后的的生产生活中需提高安全工器具的质量,规范安全生产条件。选用质量优良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并且从设备的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行巡视直至退役报废的等各个环节都要监管好,对报废的工具、已损坏的和不合格的产品要强制报废,不允许这些次品进入市场,在制造环节上应进行安全监督,一经查出须追究法律责任,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定时验收,把责任落到实处。
3.3 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和完善安全措施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全局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要将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电力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
3.4 及时更新或转变管理理念
在统筹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控制安全局面、提高员工素质、改进安全控制水平的重要平台。在风险管理工作中,要适应安全管理的需要,及时更新或转变管理理念,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转变电力安全的管理过程,树立电力安全的管理思想,加强电力安全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改善电力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夯实电力安全的行动行为,增强电力安全的线路监督,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构建和谐的电力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建国.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20(18):159~160.
[2]曾昌祥. 以人为本建设先进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J]. 电力安全技术,2005,7(11).
论文作者:林利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电力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