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异文研究

诗经异文研究

毛承慈[1]2013年在《《诗经》异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主要分为清代以前、清代、近现代三个阶段,考察前人对《诗经》异文研究的脉络,探求前人研究的具体工作,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清代小学家对异文的整理校勘工作和今人对异文的全面整理研究进行梳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溯,提出了关于继续进行《诗经》异文研究的几点看法。

房瑞丽[2]2007年在《清代三家《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齐、鲁、韩三家《诗》是汉代重要的《诗》学著作,魏晋以后逐渐亡佚,今仅存《韩诗外传》。清代学者在南宋王应麟所开创的辑佚研究三家《诗》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三家《诗》的全面搜讨、考校。清代三家《诗》研究是三家《诗》发展的里程碑,是《诗经》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亦是经学史上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对清代三家《诗》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了三家《诗》研究在《诗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尽可能挖掘清代三家《诗》研究的巨大价值,试图在三家《诗》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概述清代三家《诗》研究的整体状况,分析清代三家《诗》研究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来源和在研究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从宏观上整体关照清代三家《诗》研究的面貌。第二、三、四章,分别从辨伪、辑佚和今文发挥三个角度,分析清代三家《诗》研究的重要成果。清初的三家《诗》的辨伪研究,净化了三家《诗》材料来源的背景空间,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三家《诗》的辑佚研究贯穿有清一代,经过众多学者的通力合作,使得三家《诗》的遗说搜讨殆尽,成为后学研治三家《诗》的重要依据。道咸以后,探讨三家《诗》今文大义的研究蔚然勃兴。本文重点分析代表人物的著述成就,全面探讨他们的扶危继绝之功用。第五章主要谈清儒对于三家《诗》的运用,指出了《毛诗》研究中融合三家《诗》资料,是《诗经》学史发展的必然。三家《诗》本身的文学特性和清代《诗经》文学研究的发展,也使得三家《诗》的经学研究与文学研究必然走向融合。第六章是对现存唯一比较完整的三家《诗》著作《韩诗外传》的分析,它与先秦《诗》学关系渊源深厚,蕴含着丰富的《诗》学信息。清代在考证、校勘《外传》方面都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清代的三家《诗》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诗经》学史的重要课题,是我们认识汉代三家《诗》学的重要资料。

张树波[3]1994年在《《诗经》异文简论》文中研究指明异文既是一个校勘学术语,也是一个文字学术语,《诗经》异文属于前者而义兼后者,是指《诗经》3O5篇原文,在不同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以《诗经·卫风·淇奥》“赫兮精兮”句中的“嘎”字为例。限音宣,毛《诗)}如字作@,鲁《诗》作恒,

张晗[4]2017年在《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诗经》类出土文献丰富,在文字学、校勘学、音韵学等领域异文研究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方面做了简要的概述,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内容分析异文的辑录、分类及形成原因,总结其研究方法。

张树波[5]1993年在《《诗经》异文简论》文中提出异文既是一个校勘学术语,也是一个文字学术语,《诗经》异文属于前者而义兼后者,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在《诗经》 305篇中,几乎篇篇有异文,许多篇还章章有异文,同一章中出现两对乃至数对异文者亦所在多有,这说明《诗经》异文研究作

时世平[6]2006年在《《诗经》异文训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表明异文研究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梳理了历代对于《诗经》异文研究中的三个取向,即辑佚整理、理论探析、地下材料考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诗经》异文对于研究文字演变情况、训诂发展历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娇[7]2015年在《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柯马丁教授的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他关于《诗经》异文的论述,并与中外相关研究比较,尝试总结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张燕[8]2018年在《中古《诗经》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开启《诗》学“经文”研究新领域》文中认为一、引言在《诗经》的传承历史中,中古~①(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相当特殊而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多变与分立格局,促成了学术文化的地域化特点以及多元化发展繁荣的状况。在思想相当自由开放的时代语境之中,《诗》学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一方面,中古继承、发展了汉代经学,存在一个持久、活跃的《诗》学私人著述传统。另一方面,中古是文学文化潮流兴起的时

黄德宽[9]2018年在《略论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及其价值》文中提出新发现的战国楚简《诗经》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先秦抄本,简本中异文现象非常突出。文章通过对简本一些典型异文的考证分析,对某些诗篇中疑难字词的训释提出了新解,纠正了传世本《诗经》一些长期被误释误读的字词;同时,还利用异文材料解决了有关古文字考释的疑难问题,揭示了简本《诗经》异文对《诗经》学、古文字学和文献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张树波[10]1995年在《《诗经》异文产生繁衍原因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诗经》异文产生繁衍的社会历史条件或曰原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将《诗经》异文的产生过程作了分期:先秦是《诗经》异文的产生期,两汉至唐是繁衍期,宋代及其以后是收敛期。作者对《诗经》产生异文的每一期的原因和表现都进行了具体考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诗经》异文研究综述[J]. 毛承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

[2]. 清代三家《诗》研究[D]. 房瑞丽. 复旦大学. 2007

[3]. 《诗经》异文简论[J]. 张树波. 文学遗产. 1994

[4]. 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J]. 张晗. 北方文学. 2017

[5]. 《诗经》异文简论[C]. 张树波. 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3

[6]. 《诗经》异文训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时世平. 北方论丛. 2006

[7]. 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C]. 吴娇. 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八辑). 2015

[8]. 中古《诗经》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开启《诗》学“经文”研究新领域[J]. 张燕. 诗经研究丛刊. 2018

[9]. 略论新出战国楚简《诗经》异文及其价值[J]. 黄德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0]. 《诗经》异文产生繁衍原因初探[J]. 张树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标签:;  ;  ;  ;  ;  

诗经异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