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开发应用研究策略论文_叶婵娟

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开发应用研究策略论文_叶婵娟

合肥市蜀山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本文通过对园林工程的施工时序,园林工程档案内容分为前期资料、施工资料、竣工资料和养护移交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的管理提出管理办法。最后根据其档案资料开发不足等现状,提出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开发建议。旨在为加强我市智慧城市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从园林从业工作者的角度,提供点参考意义。

关键字:园林档案;数字化管理;档案资料开发

风景园林档案,是城市建设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像、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中重要作用[1]。园林工程是个动态的唯一具有生命力的项目工程。收集整理好园林工程资料为后期景观提升、养护管理和城市建设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1、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内容

园林工程档案记录着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的全过程。主要分为前期资料、施工资料、竣工资料、养护移交资料4个方面。

1.1前期资料

项目前期主要包括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招标五个阶段。项目立项阶段应该保存好发改部门的立项批复以及立项时所要准备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招标阶段包含设计招标文件、设计中标单位通知书、设计合同,建设单位应要求中标设计单位提供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评审指标所需要的投保人业绩、证书、荣誉以及相应的单位有关证书复印件;方案设计阶段应保存好几轮设计方案电子版和专家评审方案的记录;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文本和发改部门下发的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文件;施工招标阶段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实施的最后一步工作,首先由设计单位将确定的方案深化到施工图,市招管局造价咨询部门对施工图进行编制清单控制价,建设单位根据清单控制价编制施工招标文件和监理招标文件。所以这一阶段施工图纸、清单控制价文本、施工招标文件、施工中标单位通知书、监理单位中标通知书、施工单位投标文件、监理单位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都需要保存。

1.2施工资料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包含工程概况、人员组织、原始资料及临时设施情况、技术经济指标、施工方案、工程质量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安全措施实施计划等;一项园林工程的好坏,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与坏。技术交底资料能够保证园林绿化工程下所有分项工程活动的行业标准[2]。监理单位应组织和保存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资料,以及施工单位内部的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为了后期审计需要,施工单位还需保存好每次材料进场时的资料,监理单位、审计单位人员到现场检查情况笔录和照片;由于地勘、现场等多种现状,在施工过程中,园林工程很难保持与图纸的完全一致,施工单位应将现状照片、以后需要变更的资料进行全部收集整理。

1.3竣工资料

施工单位完工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审核竣工资料并进行预验。施工单位根据初验意见整改完善,再次报验。监理验收通过后,报请建设单位发起初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对项目进行验收,签署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将项目资料报审计局审查。审计局委托审计单位对项目进行决算审计。竣工验收阶段,应保存好竣工图、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汇报PPT、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备案资料。

1.4养护移交资料

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进入植保期。施工单位需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一年或两年的养护。在这期间,施工单位需做好平时养护的记录,如有病虫害现象,需详细的记录。监理单位做好日常巡查和整改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园林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方法

2.1纸质资料的管理

根据文件存储区域,按照档案类型划分和编号,以“区域号+档案柜号+档案号”进行标注。编排档案存放卡,注明档案号,档案关键信息[3]。一个项目按照一个档案号整理,可以按照项目的进展前后排序进行编号。可以按照竣工年份进行分类整理档案,按照所处区域排列档案,方便以后查阅。

2.2电子资料的管理

可以对以后经常查阅的资料,如立项批复文件、概算批复文件、中标通知书等纸质资料进行扫描、存档。在同一个工程名称下按照实施阶段进行分类存档,可以按照年份进行梳理,利用专门硬盘或者每5年刻个光盘保存。

3、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开发建议

目前我区园林档案资料主要为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但是对这些资料开发应用很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2018《园林绿化养护概算定额》,于今年3月12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就需要详实的存量绿地数据和新建绿地数据。因此建立园林工程档案数据库已迫在眉睫,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先进技术,开发应用园林工程资料,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谋。

3.1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

20时间70年代,美国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城市树种、位置、数量、树龄、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行分区分片管理。2002年,香港利用GIS系统,清晰显示80万棵树木的分布和位置;新加坡对每棵树都建立了数字化信息档案,通过计算机检索了解全国的观赏植物品种、数量及生长状况[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空间信息技术标准研究,2012年广东省阳江市和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首批试点城市研究“数字园林”平台,一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据库,二是实现量化评估,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阳江市建成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绿地面积,管理者可以快速查看建成区古树名木的数量、地址、树种、树龄、受保护情况,每个公园的面积等信息,形象地反映出公园服务半径。三是实现园林绿化的动态监管。结合现场监控设施,及时发现制止破坏绿地等违法行为[5]。

3.2园林档案资料开发对策

一是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沟通。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真正的实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将解决空间边界和事权的重叠和模糊,未来的空间规划将成为特定空间内的唯一的上位规划,统领一切规划类型。园林部门应积极利用这些规划数据,利用影像地图等资料对园林空间类型进行研究。2017年合肥市成立数据资源局,统筹全市数据资源开发;编制《智慧合肥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们力争基本完成城市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建设。可见合肥市对园林生态数据的渴求。二是积极利用同行业研究成果,开发电子数据。如利用GIS系统对园林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动态掌握我市的绿化成果,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绿地系统普查的次数,节约财政资金;另一方面,使我市真正的实现智慧城市树字化管理时代。

参考文献

[1]龚文辉.开发园林档案信息资源有效服务城市建设.业界[J],36.

[2]李孜.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工程管理[J],2017,6:259-260.

[3]王宇明.城市园林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现代园艺[J],2017,8:214..

[4]唐运海.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建[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12

[5]张晓军.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园林,2013,(12):79-84.

作者简介

叶婵娟,女,1983年7月,蜀山区市政和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工学硕士。

论文作者:叶婵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园林工程档案资料开发应用研究策略论文_叶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