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教育和文化程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蒙古族论文,文化程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蒙古族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会更加充实。当前要进一步理顺和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在不偏废学历教育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农牧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劳动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培训,并大力培养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
[关键词]蒙古族 民族教育 文化素质 教育结构 人才结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蒙古族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本民族总人口的18.5‰,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居我国56个民族第12位,比汉族高出4个多千分点;在全国1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朝鲜族。蒙古族的文盲率(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本民族总人口的比重)为11.43%,比汉族低4个多百分点,在全国各民族中,是文盲率较低的15个民族之一。在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中,文盲率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蒙古族仅高于朝鲜族、哈萨克族和满族,居第四位。蒙古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好传统,因而人口的文化素质在国内各民族中是比较高的。
一、民族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
在旧中国,蒙古民族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国内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文化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桎梏和摧残,能够上学的人毕竟为数不多。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统计,解放初期,全区只有4所民族中学,377所民族小学,在校民族小学生22596人,专任民族小学教师912人;中学生524人,教师26人。那时的内蒙古草原,没有1所民族幼儿园,没有1所大、中专院校,多的是寺庙、喇嘛、文盲。成人中文盲、半文盲约占95%,草原牧民长期处在愚昧落后的状态中。据巴彦淖尔盟的调查,解放前河套地区只有1所蒙校,包括后来从乌兰察布盟划归的乌拉特三旗,也仅有4所蒙校,学生总共229名,占当时蒙古族人口的1.2%,教师仅有18名。1918年后,定居于呼伦贝尔盟锡尼河畔的布利亚特蒙古人,他们虽然历来重视和渴望发展民族教育,但在解放前,儿童入学率一直很低,只占学龄儿童的10%。这种现象只有在解放后才得到彻底的改变。
内蒙古蒙古族人口占全国蒙古族总人口的70%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贯彻优先和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蒙古族的教育文化事业在基础差、底子薄的条件下迅速地发展起来,这是实现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共同繁荣的一项巨大成就。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的发展从1947年到现在,其速度和规模,可以把它简单概括为“两个高于,一个不低于”。两个高于,第一个就是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速度,第二个就是全区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增长速度又高于全区平均速度;一个不低于就是全区每万人的在校学生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我们并不落后,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①。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充分表明了这一基本情况。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全区由1952年的0.9人增加到10.8人,蒙古族由1.6人增加到24.2人,汉族由0.7人增加到8.8人。每千人拥有的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数,全区为5.7人,蒙古族为7.6人,汉族为5.3人。文盲半文盲占12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全区为31.08%;蒙古族为30.52%;汉族为31.54%。从全国来看,全国蒙古族每千人口中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均远远超过全国少数民族的平均水平,文盲率也显著低于全国少数民族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蒙古族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12‰,比全国平均水平5.98‰高2.14千分点,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为79.4‰,比全国平均水平66.2‰高13.2千分点,文盲率则为28.46%,比全国平均水平31.87%低3.41百分点。
随着自治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幼儿园、民族中等师范学校、专业学校、农牧职业中学、技工学校、民族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都从无到有蓬勃地发展起来。1989年,全区已有少数民族幼儿园122所,在园幼儿70530人,其中蒙古族幼儿57996人,蒙语授课幼儿32240人,占蒙古族在园幼儿的55.5%。全区101所普通中专中,设有蒙语授课专业和民族班的学校共38所。中专在校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0402人,蒙语授课生有6730人,占蒙生的64.7%。全区19所普通高等院校,共设置专业99种,其中蒙语授课专业23种,分布在10所高等院校。全区普通高校有少数民族学生8410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5.8%,其中蒙古族学生7364人,蒙语授课生3684人,占蒙生的50%。全区共有少数民族研究生129人,占研究生总数的32%,其中蒙生123人,蒙语授课生45人。成人高等院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3823人,占学生总数的17.7%。其中蒙古族学生3275人,蒙语授课生865人。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农牧职业中学37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559人(其中初中16028人,高中9531人),蒙古族学生20338人,蒙语授课生966人。
从自治区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数和民族中小学校数来推算,民族教育的布局和设置,大体说来,每1千少数民族人口有1所民族小学,每1万人口有1所初中,每3万人口有1所高中,每3万人口有1所民族师范学校。在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都设置了蒙语授课的系科、专业或民族班,配备了民族语言授课的教师,还设立了编辑出版各级各类学校蒙古文字教材的教育出版社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②。总的来看,全区除幼儿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外,各类教育每万人口中蒙古族在校生数,均超过全区、全国水平。按1988-1989学年度全区各类学校在校生数及1987年底的人口数计算,每万人口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与全区、全国比较,如表1:
表1 1988-1989年度蒙古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校生与全区、全国平均数比较(万人)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内蒙古自治区每千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如表2:
表2 我区1990年汉蒙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千人)
资料来源: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电子计算机汇总)计算。
1990年全区每万蒙古族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为24.1人,高于全区平均14.4人和全国18.3人的水平。各级学校在校生总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全区为17.69%,汉族为16.94%,蒙古族则达到20.80%。
二、文化程度的地区差异和“二元结构”
就各民族比较而言,蒙古族农牧民的文化程度并不低,个别地方牧民文化程度相当高。然而,与城镇蒙古族的文化素质相比,农牧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文化上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据1986年锡林郭勒盟的调查(牧区调查点为阿巴嘎旗北部白音图嘎、青格里、那仁宝力格3个苏木所在地及14个嘎查的蒙古族;城市调查点为锡林浩特市区5个街道办事处所属的蒙古族居民),牧区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有0.4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40.5%;而城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1.98%,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只占3%③。
据1988年锡盟西乌珠穆沁旗罕乌拉苏木200户牧民的调查,被调查的208名已婚育龄妇女中,文盲87人,占41.83%;小学(实际上小学二、三年级)程度109人,占52.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94.23%;初中文化程度12人,仅占5.77%。又据锡盟苏尼特右旗的调查,12周岁到16周岁青少年的文盲率,牧区比农区高8.8个百分点④。据1990年人口普查,多数蒙古族聚居的旗县,农牧民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仍占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一半以上。
地区之间各方面条件的差异,造成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城市优于农村牧区,人口集中地区优于人口分散地区是普遍现象,也可以反映文化素质的地区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儿童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869名7-14岁城乡蒙古族儿童,在校儿童有1466人,在校率为78.4%;其中城市儿童为85.4%,农村牧区为76.5%,后者比前者低8.9百分点;7-11岁蒙古族儿童的在校率,则平均比城市低13.8百分点⑤。据分析,蒙古族儿童未在校或中途退学的原因,由于帮助家里劳动而未在校的占16.5%;学习跟不上或未考取学校的占12.9%;因病未在校的占12.9%;因残疾而未在校的占4.9%;家庭经济困难的占7.1%;其他占9%。而附近无学校或学校离家太远,不能就近入学是首要原因,占37.2%。由于附近无学校或离家太远而未在校的人数,是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的,这是因为不少农村牧区的蒙古族聚居区,地处边境,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孩子上学必须住校,但孩子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家长不放心造成的。因此,《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中规定,“牧区和山老区,入学年龄可以推迟到八岁”,完全符合目前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群众在送子女入学上,很少受宗教、民族习惯等方面的限制,在一些农村牧区出现入学率偏低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入学条件不具备所致。此外,落实畜牧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牧民纷纷远离定居点移场放牧,致使不少学龄儿童跟随父母走“敖特尔”而中途辍学。如阿鲁科尔沁旗贵力召苏木(纯牧区)布敦花嘎查,1984年有学龄儿童13名,当年全部动员上了学,但到1988年,在校学习的只剩下3名,其余均成为“小文盲”。纯牧区巴彦温都尔苏木集资33万元办了一所“两主一公”的小学,但全苏木常年移场牧户有550户,有12岁以下学龄儿童152名,其中1988年跟随家长走“敖特尔”而旷课的学生高达55%以上⑥。
从全国范围来看,蒙古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地区差异更为明显。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蒙古族人口文化程度,大学为8.12‰,比内蒙古蒙古族5.71‰,高出2.41千分点;高中,全国为79.4‰,内蒙古74.6‰,高出4.8千分点;文盲、半文盲,全国为28.46%,而内蒙古为30.52%,低2.06个百分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蒙古族,大学文化程度为18.47‰,内蒙古蒙古族为16.90‰,高中,全国为79.32‰,内蒙古为78.40‰。内蒙古与全国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可是部分省区特别是大城市蒙古族的文化程度特别高,而有的省区则相反。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蒙古族人口的文化水平很高,北京的蒙古族每千人所拥有的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不仅高于全市少数民族2.3倍,更高于全国少数民族45.7倍;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9.5%,更比全国少数民族低68.2。但是北京市郊县农村的蒙古族文化程度却比市区要低得多,相差十分悬殊。上海市的蒙古族则完全集中在市区,因而他们的文化程度要比北京更高。上海的蒙古人,可以说是一个人才密集的群体。
辽宁省有蒙古族近60万,聚居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就有14万,纯蒙古族聚居的自然屯就有128个。这里的蒙古族教育文化事业相当发达。据1988年统计,全县有蒙古族幼儿园123所,3000多名蒙古族幼儿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蒙古族小学111所,在校学生是30年前的1.5倍。不少民族杂居地区的中小学开设了蒙生班。全县从事蒙文教学的教师有600多人。从1978-1987年的10年间,蒙古族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有1500名之多。
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族自治乡,共有5个自然村,居民都是蒙古族,1987年共有1145户、4657人。那里的文化教育也比较发达,乡上办了全日制小学初中,1987年入学率98.5%,巩固率97.8%,毕业率94.9%,普及率94.4%。全乡在本县各类学校学习的学生1019人。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考入大专院校18名,中专21名。全乡已有32个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近年来,还有34名青年送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师范、工业、艺术、建筑、农业等学校学习,毕业后返回家乡工作。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蒙古族以农村人口居多,而西北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主要是牧区人口。因此,东北、华北地区蒙古族的文化水平,平均高于西北各省区。据第三次人口普查,青海省蒙古族的文盲率高达56%以上(文盲半文盲占12岁以上人口),而且有上升趋势,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上升到73.02%。那里的蒙古族6-12岁适龄儿童入学率,也低得惊人,仅为13.32%(女为9.80%)⑦。据1990年人口普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25074人,其中蒙古族22511人,占89.78%。全县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6.43‰,高中为34.70‰;初中53.12‰,小学111.59‰(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95.02‰);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43.76%10972人)。这个县为纯牧区,因四周都是藏族聚居的地区,所以当地蒙古族已“藏化”。
象青海省蒙古族的文化状况,除了历史原因外,还有以下原因:首先,文化状况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类型的制约。生产力水平越高,劳动越复杂,要求的文化程度越高。而当地大多数蒙古族人口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农牧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在很大一部分山区依然是留传千年的二牛抬扛式的生产方式,畜牧业生产的原始特征更强。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抑制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对文化科学的需求是极其有限的,人们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很低,因而不愿送子女入学。其次,宗教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蒙古族文化程度的提高。在没有现代科学教育之前,宗教是主要的教育阵地,它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自然科学教育兴起之后,二者便产生矛盾。因为信教群众宗教观念强,加上宗教力量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许多信教群众对学习经文比科学知识更感兴趣,所以出现了宁愿送子入寺学经,也不愿送子女上学读书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孩子上学毕业回乡,除参加农牧业生产外,再无其他出路,而当了喇嘛,不但社会地位高,并且有较大的经济利益。甚至在个别地方,存在着寺庙与学校争夺儿童的现象。第三,还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青海牧区地处青藏高原,雄踞“世界屋脊”之上,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加以草原畜牧业生产的流动性很大,建校和入学都非常困难。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差,师资力量也很难解决,因而阻碍了当地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经验,繁荣发展民族教育,不断提高蒙古族的文化素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蒙古族的民族教育,虽然发展不平衡,但是基本上形成了从民族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以蒙语授课为主、布局比较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是:(一)在指导思想上,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战略意义的认识,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方针。就是在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优先、重点保证民族教育;在编制招生计划时,如规定初中、高中和大、中专的招生比例,要单列指标,使之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根据民族教育的特殊需要,在人、财、物的安排和分配上,该优厚的优厚,该放宽的放宽。(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师范先行”的方针。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师范教育和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重视民族语言授课教师的培养。自治区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大专院校就是师范学院,建立的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就是中师。目前已有民族高等师范院校3所,民族中等师范学校9所,师范类院校数和在校生数均高于其他类。各地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也都注意培训在职少数民族教师,从而大大加快了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三)教材建设上,专门建立出版蒙古文各种教材的教育出版社。形成一支100余人的教材编译队伍,每年出版的各级各类学校蒙文教材350种、500多万册。1980年成立自治区高等教育教材编译委员会,高校蒙文教材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编译出版。(四)在授课用语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达到蒙汉兼通的方针。实践证明,学生用母语作工具,是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捷径,也有利于达到蒙汉兼通。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开设外语课,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五)在办学形式上,坚持实行以寄宿为主、助学金为主的公办中小学的方针。内蒙古少数民族多数分布在分散、贫困、交通不便的边境地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实践证明,办学形式上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以公办为主,寄宿与走读相结合,以寄宿为主,全日制与半日制相结合,以全日制为主的“四结合、四为主”方针,符合自治区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办学形式。(六)在民族关系上,坚持“两个高于,一个不低于”的政策。这是指教育发展速度上,蒙古族高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略高于蒙古族,但汉族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理好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教育的关系,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在民族学校的设置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方针。即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实行蒙汉分校,杂居地区也可蒙汉合校,但要进行分班教学;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和城镇,则要力争办集中的、寄宿的民族学校。这样做,有利于领导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协作发展教育事业。目前,全区民族小学中,蒙校占75%,蒙汉合校占20%,其他少数民族学校占5%;民族中学,蒙校占65%,蒙汉合校占28%,其他少数民族学校占6%。(八)在经费筹措上,既要依靠国家,也要充分发动社会群众多渠道集资办学⑧。蒙古族历来就有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好传统,尤其是广大牧民群众,在兴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纷纷捐款献物,对民族教育的发展给了很大支持。锡林郭勒盟从1984年以来,为办学共集资2500多万元,涌现出7个捐献万元以上的先进个人。社会集资改善了办学条件。牧民们说:我们这个地方解放前最好的建筑是喇嘛庙,前些年最好的房屋是供销社,现在可是学校了。
以上经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会得到更加充实和完善。例如,民族教育要坚持开放,扩大交流。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地区,要适时地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民族学校教学使用的语言文字,要根据有关法律,按照有利于民族进步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利于各民族科学文化交流的精神,根据当地的语言环境,尊重群众的意愿来确定⑨。应当重视和总结这些方面的经验。
蒙古族的学历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应当说相当有成绩。现在的问题是要在不偏废学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和经营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这就必须更好地理顺和调整整个教育的结构。民族教育要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目前还没有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来,偏重学历教育和忽视素质教育的倾向还没有根本扭转,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刚刚起步,还很弱。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毕业生,在思想上、体力上和劳动技术上往往不适应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不安心于农村、牧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治穷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一技之长。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端正办教育的思想和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注意加强基础教育,初、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和“三后”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后升不了学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补充乡土教材,建设一批初中毕业后的“3+1”学校;同时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工作,并通过广播、电视、自学等途径扩大培训面。内蒙古自治区已经作出规划,到1995年年底前,为每一户农牧民培养一个初中级的家庭技术员。就是使每个农牧民家庭,至少有1名拿到教育部门或有关部门颁发的“绿色证书”的初中级职业技术人才,或经营管理人才,他们都具有振兴民族地方经济,治穷致富,能够过上一种比较文明的生活的一技、两技之长。这个计划的实现,将是民族教育事业又一次飞跃,又一个巨大的成就,对于提高蒙古族劳动者的素质,改变文化上的“二元结构”,全面振兴农村牧区的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在牧区比重大的地方,原来草原游牧的某些传统习惯在学生中较为明显,如纪律松散、时间观念淡薄、嗜酒等。这些陋习与现代工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相悖。这也正是铁路、工厂、矿山等部门企业家感到棘手的问题。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职业素质教育,建议牧区旗县的普通中小学、中专和职业中学,都应加强纪律教育;体育课应增加蒙古族传统的竞技项目,进行骑马、摔跤、射箭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勇敢、不畏艰险和奋勇向前的精神和良好的纪律。这项训练要列入地方教学大纲。同时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蒙语授课教师的合格率,高中为56%,初中为32.4%,小学为65%;1991年锡林郭勒盟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1.6%,普通中学初中为50.9%,高中为40.7%,农牧业职业中学初中为41.4%,高中只有18.3%。这种情况如不迅速改变,就难以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优化教育结构。
蒙古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在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1982年人口普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为9.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6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91百分点,比区内汉族高3.40百分点。1990年人口普查,蒙古族为9.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3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40百分点,比汉族高2.95百分点,体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发展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的结果。但蒙古族的人才结构及其行业分布还不尽合理,相对集中于党政机关、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而在各经济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则为数不多。从在业人口和行业构成,大体上可以看出这个问题(见表3)。
另据青海省80年代初统计,少数民族在校大中专学生中,分布在民族学院和各级师范系统的占77.4%,这些学生毕业后只适合于从事行政管理和文科教学工作;分布在医学、畜牧兽医学系统的占11.7%,分布在农科系统的占8.2%,而分布在工科系统的只占2.7%,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中,理科知识也普遍较差⑩。这个问题在蒙古族聚居的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对于全面发展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特别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显然是不利的。因此,高等学校和中专民族教育的专业设置,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要更多地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经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会更加充实和完善。
表3 我区蒙族人才结构与全区之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
1982
1990
1982
1990合计
100
100
100
100农、林、牧、渔、水利业
68.49
64.82
75.18
71.71工业
12.90
14.32
5.26
7.1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
0.32
0.23
0.12
0.08建筑业
2.87
2.69
1.16
1.00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
2.45
2.75
1.11
1.42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4.05
5.56
3.67
4.73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
0.57
1.54
0.40
0.72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
3.67
3.51
6.03
5.77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1.07
1.11
1.48
1.55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0.25
0.25
0.27
0.24金融、保险业
0.34
0.57
0.58
0.79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2.92
3.12
4.68
4.86其他行业
0.10
0.02
0.06
0.01
资料来源: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注释:
①赵志宏《着力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载《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②⑧韦弦《关于当前我区的民族教育问题》,载《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7页。
③扎木苏《关于蒙古族人口与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人口通讯》,1988年第2期。
④师亨《苏尼特右旗蒙古族情况调查》,《人口研究》,1988年第1期。
⑤乌兰图克《我区蒙古族儿童在校与发育情况研究》(1989),《内蒙古民族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70页。
⑥布和格日勒图《民族教育体制改革的构想》,《内蒙古经济探讨》,1989年第9期。
⑦张天路《八十年代以来少数民族人口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⑨王群《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努力开创我区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内蒙古日报1993年1月9日。
⑩《中国人口·青海分册》,第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