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观里中心小学 265300
一、用微课指导课前自主学习
《草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在描写中,将灵魂融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中,表现出对草原的喜爱之情,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见解。文章不仅文字优美,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结合三维教学目标,需要学生重点掌握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与运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几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丽和广阔。需要学生能读懂它,且了解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基于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制作了一个6分钟的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运用ipad的educreations工具,边手写,边录音,完成后将视频地址发送给班级群,让学生在线观看。另外,微课视频制作方法还有很多,如运用最新版的PPT“录制幻灯片演示”的功能,就能够直接将动画演示、批注、讲解录制成视频。
微课视频中,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其他草原的一些图片资料,并配上音乐,旁边附上相关比喻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比喻句描写出来的景象。之后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在文章中找到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和段落,反复朗读和品位其表达效果。
学生完成预习以后,再结合在线测试平台,检测预习效果。笔者发布在线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并提交给笔者审阅。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总结如下:
1.通过观看视频和朗读课文,学生明白了比喻的精妙,且能在文章中找出几处比喻句;
2.学生了解了比喻句的特点与效果,不过学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对部分句子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少数句子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基于学生微课学习及以上学情,笔者结合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过程。
二、用微课深化课堂合作学习
1.小组互动讨论研读成果。将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小组间交流、汇报微课中的学习成果,举出例子分析说明《呼伦贝尔大草原》中比喻的用法和效果。交流讨论中,学生们互相点拨与讨论,找出了更多的比喻句,同时也记录下小组成员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解读比喻句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和运用方法,挑选出未解决的问题,完成汇报意见的书写,为与全班交流讨论奠定基础。
2.小组归纳汇报学习成果。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上讲台汇报学习成果,阐述小组对比喻的理解,举出例子说明比喻句的构成及运用方法。在汇报完成之后,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并提问,台上学生回答并交流。
3.教师答疑解惑深入分析。针对学生的微课学习前期准备,老师收集在线测试平台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和课前学生通过QQ群、班级网站留言的反映的相关问题,运用PPT的形式展现出幻灯片,让学生一起总结与交流这些问题。另外,配合电子白板,呈现出微课学习讨论后各个小组总结出的问题,师生互动交流与探讨,得出结论。
问题一:“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比喻句吗?
问题二:“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是比喻句吗?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笔者点拨,问题一中不是比喻句,虽然有“像”这样的比喻标志性词语,但是它只是叙述距离很近。问题二是比喻句,本体是马上的男女老少,喻体是彩虹。之后进一步总结归纳,有比喻标志性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词,相反,没有标志词的也不一定不是比喻句。比喻分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有标志词,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暗喻没有标志词,也是由一个事物来比为另一个事物,借喻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4.在拓展实践中内化知识。学生们反复朗读课文,领悟《草原》课文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运用效果。
之后反思感悟,似有所得。笔者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作文本,对照以前已经完成的作文,找出几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重新造句,提升语言的表达效果,丰富文章情感,使文章变得更生动。在改句子完成后,与小组成员交流分析。
5.运用反思建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们以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某个具体的景物、片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生动的描写,并反复研读和分析,以求尽善尽美。
三、用微课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需要掌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运用理念、方法,及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实施以学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
2.在翻转课堂上鼓励学生互动交流,自主学习与探究,多表达、思考,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技能。
3.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运用微课避免形式化、工具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微课应该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通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小学语文中有效利用微课,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针对性、过程性、实践性、互动性与创新性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中,让学生扎实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邹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学生论文; 比喻论文; 呼伦贝尔论文; 小组论文; 比喻句论文; 修辞手法论文; 效果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