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粮棉生产的关键是深化粮棉和农资流通体制改革——湖南、广东两省粮棉生产问题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棉论文,湖南论文,广东论文,农资论文,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月28日至3月11日,我们就春季农业生产形势到湖南、广东两省调查,同省、地(市)、县的计划、财政、体改、农业、粮食、供销、农行等部门和纺织企业进行了座谈,走访了部分农户。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当前影响粮棉生产的主要是粮棉购销和化肥供应问题,应该在坚持粮、棉、肥省长负责制的前提下,通过稳定两头(生产环节、消费环节)逐步放开中间(流通环节)的改革措施来解决。
一、基本情况
(一)粮食。1995年,湖南粮食播种面积7,673万亩,单产718斤/亩,总产550亿斤;计划调出5亿斤,进口小麦6亿斤,调入玉米4.7亿斤。到1996年1月已收购粮食84.33亿斤,比上年同期多收购1.82亿斤,其中定购61.68亿斤,比上年多购3.67亿斤。 目前粮食市场价格比年前稍有回落,早籼稻从80元/担降到73—75元/担。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比上年增加28万亩,总产将保持在550亿斤。
广东去年粮食播种面积5,053万亩,单产710斤/亩,总产359亿斤;调入12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近50亿斤,大米40亿斤,玉米30 多亿斤。到1996年1月已收购52亿斤粮,如果不计1,200万的外来民工消费,生产可以满足口粮需要。目前粮食市场价格平稳,早籼稻在80—90元/ 担之间。1996年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总产365亿斤左右。
(二)棉花。湖南是我国9个主要产棉省之一, 棉花单产一直名列全国前茅。1995年,全省植棉面积300万亩,灾后实际收获面积278万亩,总产皮棉447万担,单产80公斤/亩。据棉麻公司的材料,到1996年元月底,全省累计收购皮棉291万担。全省现有棉纺厂64个, 拥有纺纱能力135万锭,年纺棉消费量280万担左右,其中8 大国营棉纺厂拥有纱锭57万锭,年用棉136万担。
(三)化肥。1995年,湖南省安排统配肥167.5万标吨, 其中粮挂肥33.4万吨(每百斤定购粮供应优质肥5公斤),棉挂肥5.72 万标吨(每担棉花17.5公斤优质肥),其它还有耕地挂钩肥(每亩9公斤), 集资供应肥(一元集资款供应优质肥1公斤),以及救灾、烟草、 蔬菜等专项用肥和国营农场生产用肥等。省政府限定全省统配尿素的零售价格为1,500元/吨、钾肥1,300元/吨,并实行三挂钩凭票供应到农民手中。1996年全省安排统配肥141万标吨, 将继续执行化肥分配与粮棉定购任务挂钩的政策,挂钩标准大体维持上年水平,只作个别调整,即每亩耕地安排标肥减到4公斤。省统配肥价格尿素由1,520元/吨提高到1,720元/吨。据我们调查,目前湖南农民能在市场上买到的尿素,价格为2,400元/吨左右。
1995年,广东省调控化肥资源163万标吨,比上年增加31万吨。 安排粮挂肥34万吨,平均每担定购粮7.5公斤优质肥。粮挂肥、救灾肥、 专项肥的平价尿素,实行10个价区的分片统一零售价,最高1,518元/吨,最低1,380元/吨,平均1,488元/吨。今年全省可安排统配肥177万标吨,其中用于粮挂肥34万吨。目前农户能够买到的大部分是进口肥,尿素价格一般在2,500—2,600元/吨。
二、存在问题
(一)粮食问题。从总体上看,今年湖南、广东的粮食生产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以下问题若不重视,将影响明后年粮食的稳定生产。
1.政策不落实。
据我们在湖南、广东两省的农户调查,目前直接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的主要有两个政策,一是粮食定购,二是粮肥挂钩。但这两方面政策的落实都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调查的湖南岳阳市和衡阳市的农户,种粮一般是用于交定购(每亩地要交400斤稻谷)、自食和喂猪, 一小部分拿到市场上去卖。他们反映,虽然去年定购粮价提高了一些(湖南早稻价外加价一以50元/担,晚稻达到60元/担),但和市场价比还有差距(早稻到70元—80元/担、晚稻到80元—90元/担),而且化肥价格提得更快,尿素由年初的1600元/吨涨到年底的2400元/吨。今年湖南定购粮的提价方案已做出(早稻65元/担,晚稻未定),文件刚下到县。 农民得知后说,粮价提高要到早稻收获时才能兑现,就怕现在的化肥等农业生资料的价格先升上去了!确实,三月份湖南召开的全省春耕工作会议上已宣布,今年粮挂肥的尿素价格每吨又涨了220元。挂钩肥不但价格高,数量也少,只够农民用肥的1/3左右,其余的都需要买市场上的高价肥。从两省提供的材料可看出,两省掌握的低价统配肥中只有一部分用于便于监督管理的粮棉挂钩,其余的都是用各种名目通过生资公司下拨,而我们调查的两省的所有农户都没见过挂钩肥以外的低价肥。
与湖南相比,广东省的定购粮的保护价要高一些。省里补到 70元/担,一些市、县又加补贴,最后到80—90元/担。 但从我们调查的广东的中山市、珠海市的农户看,他们种粮主要是自食,交的定购粮中有相当部分是用现金抵交(90元/担),或村里用出租土地收到的地租抵交,所以定购粮价与粮挂肥供应对他们种粮的影响不大。
2.粮食市场形同虚设。
通过调查可看出,真正对农户种粮起作用的,还是市场上的粮价变化。但这也受到定购粮的价格和征购时间的直接影响。现在各级政府都在保自己负责的区域的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很多就采取封锁的办法,定购任务没完成,粮食市场不开放,流通受阻。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定购价就成了“市场价”。广东省定了最低保护价,说是收购时价格随行就市,高时就市,低时以保护价收,但实际执行时,绝大部分粮食都是按保护价收的。
正因为粮食市场没有真正形成,产区和销区的粮食流通受阻,产区卖不出好价钱,销区调入没保证,靠粮食部门衔接很难。据调查,湖南省县以下单位愿卖给广东粮食,但省、市都不积极。前些时间,广东省领导和粮食部门到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签订协议, 要求这三个省在2000年以前每年调给广东40亿斤粮食。湖南是4亿斤米、3亿斤谷。现在看来这个协议实施很困难,因为今年各省的定购价又变了,同时运输十分紧张,运费很高。据珠海市斗门县粮食局反映,从武汉到珠海一个运粮的60吨车皮要10000元费用。且不说调粮时会不会封锁抬价, 单是现在各地的各级粮食部门的价格协调就很费功夫。因此广东省认为从国内产区调粮,不如进口国外粮食保险。1995年广东省根据计划配额进口粮食15万吨,又从广东各港口买进口配额,进粮食200万吨(以小麦、 玉米为主)。
3.政府补贴多,负担重。
现在各级政府要保本地区粮价稳定,供应充分,主要是依靠各级粮食部门,而各级粮食部门承担粮食的购、销、调、存的任务,都要求政府给予补贴。像广东省,政府与粮食部门反复协商,最终达成的协议是:粮食部门保证在全省范围内敞开供应质量中等的早籼三级标2米, 每公斤不超过2元钱,与此同时,省一级补贴收购每担早籼稻5元钱,全省共收定购40亿斤,补贴2亿元,然后各地、市、县再分级补贴,共补贴8亿元,这只是将保护价维持在70元/担。到各地市县, 为了收上粮食,还要加码,像我们调查的珠海市斗门县定的保护价是85 元/ 担, 全县5000万斤定购粮又要补贴750万元,县政府已感到不胜重负。 广东省的许多同志反映,这样的补贴不能长久下去,一是农民没有从保护价中得到多少好处(前面调查材料已说明)。二是城镇低收入居民也没得到多少好处。现在许多地方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已不种这种早籼稻,粮店也就没有这种早籼稻供应;另外广东随着经济发展,低收入的居民也不总是吃这种早籼稻。三是政府财政承受不了。今年中央又将粮食综合平均价提高40%,广东省怎样制定保护价,到我们调查离开时(3月11 日)还没有实施方案,主要也是各级财政问题。湖南与广东的做法不同,是全省城镇人口每人每月20斤粮,凭本限量限价供应。由于没实行粮票回收,无法确切掌握实际销出多少平价粮,我们接触的城里人一般都不买这些质量较差的粮食。就算这些平价粮全部销出(全省20多亿斤),湖南每年用多种补贴和行政措施收上来的60多亿斤定购粮,还能剩相当部分。据了解,这部分粮除救灾外,绝大部分都转为议价销售。
(二)棉花问题。与相对平稳的粮食比,商品率高的棉花今年出现大的波动,湖南的棉花生产已经到了紧急关头。
1.纺织企业的原料提价,产品销不动。
去年中央大幅度调整棉花收购价格,棉麻公司据此将棉花调拨价格从14000元/吨左右提高到19000元/吨(企业认为这中间有2000元是不合理调价),纺织企业难以消化;而此时,由于我国1994年大量进口,国际市场棉花价扬,刺激许多国家生产,1995年下半年,国际市场棉花和棉制品价落(327棉花的国内调拨价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每吨高2600元),再加上我国出口退税不及时,外贸普遍不景气,使得纺织企业的产品没有提价也卖不出去。这样“进高出低”两头一逼,大量纺织企业出现亏损,没钱调棉。像我们调查的湖南汩罗棉纺厂有6000多名职工,是湖南省属八大棉纺厂之一,也是1992年以来唯一没亏损的厂。今年一、二两月该厂压缩生产(已关闭2个车间,停产职工每人每月发90 元生活费),还亏损450万元。若正常开工,全年用棉17.4万担, 历调拨棉提价成本增加4000多万元,全年会亏损4548万元。现在该厂正常生产应调入8 万担棉花,因无钱购买只调入2.2万担,全是赊购的。
2.棉麻公司的棉花压库,利息负担沉重。
到今年1月底,有关部门下达省内纺棉供应计划116万担,实际只调拨50.2万担,为计划的43%。1至4月,国家安排出省计划34万担,目前没有任何省外用棉单位来衔接,即使最乐观估计,湖南省今年积压的棉花也在200万担以上。我们在华容县棉麻公司的仓库看到, 这些调不出的棉花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全省压库棉花占用资金18 亿元, 每月付息1729万元,华容、安乡等生产县,每天利息损失相当于一辆桑塔纳轿车。
3.农民卖棉难,严重挫伤种棉积极性。
我们在湖南调查的农户反映,1995年棉花虽提价,但棉麻公司压级压价,最好的籽棉1994年能卖到3元左右,1995年才卖2.5元左右,农民并没从棉花提价中得到实际的好处,于是交棉迟缓。我们调查的华容县的农户家中,都有1/2至1/3的棉花未售出。现在棉麻公司棉花压库,已没资金收购,农民要卖棉也卖不出,其他渠道收购又不允许,农民的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今年都打算减少种棉面积。
从以上列举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1996年湖南的棉花生产滑坡已成定局;湖南、广东的粮食生产目前虽然没像棉花那样出现大的波动,但如果不解决存在的问题,明后年的形势也不乐观。分析原因,影响粮棉稳定生产的最突出的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问题。
通过以上调查可看出,实行省长负责制后,各地为了确保粮、棉、化肥的区域平衡供应和价格稳定,主要是依靠粮食经营企业、棉麻公司、生资公司等流通机构来调控。在农业转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政府对粮棉的稳定生产,应主要通过市场来调节,通过流通环节对生产者的引导作用,来达到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目前依赖的这些流通部门和企业都几乎是垄断经营,在缺乏有效的竞争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这些流通机构多会从赢利的角度来运作,不但成本高,需要政府的大量补贴,而且效果不好,难以替政府、农民及消费者分忧。湖南汩罗纺织厂的厂长说,们像三角刮刀,一面刮生产者(农民是粮棉生产者、化肥厂是化肥生产者),一面刮政府,一面刮消费者(农民是化肥消费者、纺织厂是棉花消费者,城镇居民是粮食消费者)。而且由于这些垄断性的流通机构的运营,使得粮食、化肥市场更加扭曲,棉花市场不能发育,难以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者。
三、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粮棉稳定生产的问题,目前就要在坚持粮、棉、肥的省长负责制的前提下,通过“稳住两头,逐步放开中间”的办法,来深化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体制改革。
在改革时首先要坚持省长负责制,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大,而且粮、棉、肥的调控资源绝大部分是掌握在各省手里。由省一级负责指导改革,平衡改革时出现的矛盾关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既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
在改革中要稳住两头,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社会群体中最易受到伤害的人群,与此相关的支农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在改革中应把支持或补贴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另外,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也应通过适当方式,给城市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以帮助。只有把政府有限的财力花在生产者和部分消费者身上,而不是花在流通环节上,才能使政府的支持与保护落到实处,才能将改革、发展与稳定统一起来。
在改革中要逐步放开中间,是因为十几年的改革经验证明,放开是搞活流通最简便易行、最少操作成本的方法,但由于社会对粮棉等大宗农产品和化肥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购销不允许出现大波动,因此根据这些产品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分步聚地采取一些过渡性办法,逐步放开,以便及时调整,回避风险,防止生产和购销上的大起大落,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的具体设想或建议是:
(一)粮食。
1.减购。在保证中央调出及增加储备的前提下,各省根据确保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基本口粮,军粮和救灾粮的供应的原则来确定。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将合同定购数量减到500亿斤左右。
2.“放价”。在减购的同时,把定购粮的收购放开,随行就市。
3.对城市低收入人口及临时生活困难的人发食品券,确保国家需要保证的人群的平价粮食供给。
4.粮食市场全年开放,允许各种经济成份的主体经营粮食,鼓励建立粮食批发市场,完善全国性的粮食期货市场,以各种粮食经营单位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来稳定产区和销区之间的粮食流通。
5.政府继续以行政为主的办法,保证两年粮食播种面积,逐步过渡到以经济为主的办法保面积。
6.政府的补贴和支持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方面。
(二)棉花。
1.1996年增加棉花储备,中央储备2000万担,同时要求地方相应地增储1000—1500万担,为今后放开棉花经营时加强宏观调控打下基础。
2.先允许3万锭以上的国有大中型棉纺企业到产区收购棉花,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棉纺生产成本,以此逐步形成对棉麻公司的竞争机制。
3.适当对棉纺企业以信贷支持,促使其调整结构,适应市场,转变机制。
4.着手建立棉花的批发与期货市场,建立独立的棉花质量监测体系,为全面放开棉花经营做准备。
(三)化肥。
1.把中央与省级调控的90%优质肥用于粮棉挂钩,以此来确保各级政府在改革中能掌握必要数量的粮食与棉花。现在全国有了3000多万标吨尿素,其中2/3是平价的,如果把这2000 多万吨尿素全部用来挂钩,那么100斤粮棉可挂钩40斤低价优质肥,基本可满足农民生产需要。 而且这样可以有效地监督农资公司,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国家要继续在财政、信贷和税收上支持现有的大、中、小化肥企业生产优质化肥。在加紧上马大型化肥企业的同时,要注意鼓励各地通过技术改造来增产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