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标准有着密切关系。虽然,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建筑相关的各项施工技术水平也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见,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是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分析
1引言
质量检测的结果对于相关的项目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操作人员在进行样本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按照相关的工作原则进行操作处理,在对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条款作为参考依据,确保检测质量的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与仪器检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两种基本形式。外观检测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首先要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外观进行观察,并实现其损坏、裂缝状况的规范掌控。其次,进行工程建设标准的明确,并以此为指导进行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观测,确保结构尺寸与建设标准的统一。最后,检测人员还应对主体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稳定性的应用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外观检测受到检测人员专业性的影响,故而主观性较强,检测偏差较高。仪器检测是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最为常用的方式。与外观检测过程相比,仪器检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效率性,其在检测设备的支撑下,能够有效的实现主体建设实际与建设目标的差距,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把控提供了有效指导。检测实践过程中,无损检测与有损检测是其应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般情况下,X 光技术、超声、电磁等都属于无损检测的范畴,而有损检测包含了压力回弹检测、取芯检测等方式,通过这些检测方式的应用,人们能够实现建筑主体质量的有效把控,从而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
3.1外观和尺寸检测
在具体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对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裂缝和夹渣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检测时可以采用目检和尺量的方式进行。利用尺寸检测时,需要针对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等进行检查。实际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在质量检测报告中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3.2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目前,我们比较常用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比如回弹法和钻芯法。回弹法多应用于要求严密的裂缝检测中,它不能应用于现有成型的混凝土构件。当然,回弹法会使用到相关的配套仪器--回弹仪,我们就是利用回弹仪及混凝土构件的表层,借助回弹仪重锤接触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从而对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进行读取。正常情况下,回弹仪显示的回弹值越高,则表示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越大。所谓钻芯法则是需要借助检测仪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芯样的钻取,这可能造成一定的物理破坏。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观察、检测、判断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强度,最终得出我们需要的参数。钻心法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首先是钻芯法的检测参数是非常准确的,这是其优势之一。但是,它会对混凝土构件造成不必要的物理损坏,这是其最为严重的缺陷。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利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的减少钻芯法的使用。
3.3砌筑砂浆检测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对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检测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目前各地区还没有统一砌筑砂浆等检测方法和标准,因而在现有的砌筑砂浆检测过程当中,其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冲击法,推出法,回弹法以及筒压法。在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过程当中,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范围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安全意识和工作意识,在质量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加强砂浆质量的检测工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数据记录,为后期的工程验收做好准备。
3.4钢筋保护层与楼板厚度的检测
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钢筋是重要的受力材料。主体构件的性能不仅受到钢筋强度、配筋数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截面中钢筋位置的影响。施工环节中,主体结构中要配置一定数量的负弯矩筋。因而,检查工作中要对梁板类构件进行钢筋位置的检查,尤其是悬挑受力构件,要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一般来说,钢筋保护层的检测可以使用两种方法:非破损法与破损法。前者主要用到厚度检测仪,检测工作中不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后者主要采用现场开槽的形式进行检测,因而检测结构有着较高的精确性。另外,在进行楼板厚度的检测工作时,要对建筑项目不同楼层之间的高度进行检查,并且要对楼板的实际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厚度指标满足设计标准。具体检测工作中,每一个楼层至少要抽取一个房间进行检测,或者抽取一个隔层跨板进行厚度的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问题,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与施工部门进行核查,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
4强化主体结构检测的策略
4.1完善法规与标准
在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过程中,要想使质量检测工作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检测要求,就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涉及到各项标准和法规内容进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将建筑工程领域市场中的发展作为基础内容,要不断完善各项法规和法律,通过相应的法规和法律的限制,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最终的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从而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4.2重点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测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需要掌握重点,并做到认真、细致,不得出现任何细节上的遗漏,以此来保证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测定时,需要对施工标准、材料品质、主体结构下沉率及工程承重结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给予重点关注。特别是当前建筑工程建筑下沉现象较为常见,一旦工程项目建筑主体项目重量较大,下沉基本无法避免。在实际沉降时,普通沉降不会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但当沉降位置存在差异,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必然会对建筑力学的平稳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在实际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先选择水平部位,并设定具体的基准点,同时在建筑主体项目的不同位置选择参照点,作为检测的依据。在第一轮测量时,需要对基准点和全部参照点间的夹角数据进行记录,然后每天测量一次,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当夹角值发生较大改变时,需要停工解决,避免出现后期不均匀下沉情况。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贺忠明,陈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7-168.
[2]汪天舒.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13.
[3]黎成江.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1:51-52.
论文作者:梁福芝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主体论文; 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