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183终身教育#183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社区教育#183终身教育#183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社区教育#183;终身教育#183;学习社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终身教育论文,社会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迈向学习社会的基础

当前世界是社会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时代,正在迈向知识社会。人的素质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要素,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导引人们应变世界快速发展及各种挑战的需要。自1970年以后,社区教育、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社会成为主导性的教育思潮。

许多发达国家把它作为社会和教育的政策。在我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12月24日发布),也指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概念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在21世纪将进入社会的中心位置。

二、学习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一)学习社会的界定

学习社会是指人人都能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种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一种结果。

作者把学习社会界定为:所谓学习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保障和实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和获得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全民学习权的保障,社会各种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是迈向学习社会的关键。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是迈向学习社会的基础。迈向学习社会是一个过程。

(二)学习社会的内涵

学习社会所强调的是:

1.人是学习社会的主体,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推进社会发展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2.学习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密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合作,提高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增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

3.学习和教育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学习机会应向社会全体成员开放,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态来进行;

4.学习和教育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一切过程,正规教育并非是教育和学习的唯一途径。学习和教育的形式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学习和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专业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学习社会的特征

对学习社会的特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作者认为学习社会的特征表现为:

1.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3.学习和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学习和教育与社会形成互动,密切交织;

4.学习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人的自我实现,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推进社会发展;

5.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学习和教育职能;

6.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社会的基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四)学习社会网络系统的组成

学习社会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网络,是一个网络系统,它由以下部分组成:学习的个人;学习的家庭;学习的组织;学习的社区;学习的政府。

学习的个人

学习社会的主体是学习者。人人享有学习的权利。学习成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成为人的发展的手段,成为人的一生持续和终身的活动。

学习的家庭

家庭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学习,有助于密切家庭关系、改善家庭气氛、提升家庭生活品质。

学习的组织

构建起统合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学校、家庭、企业、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都具有学习组织的功能。学习型的组织促进人际之间的沟通、合作、互动和持续学习,形成一种学习的环境和文化。

学习的社区

社区是学习社会的基础。社区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社区成员共有的学习场所和设施,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课程与活动,多元化的学习型态、途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密切人际关系和邻里关系。

学习的政府

学习和教育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学习社会是个人的学习行为与社会的教育行为的结合。学习的政府的职责在于:制订发展学习社会的规划,建设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社区教育,确保每一位公民可以公平地、无障碍地获得学习资源、机会和条件,确保终身学习的权利。

三、终身教育的体系和原则

(一)对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解

对终身教育较为具体和普遍的说法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把终身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体系,并且努力去营造和构建这种集各种教育形式于一体的教育体系。

人们一般都把终身教育体系理解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总和,我们称它为“板块体系”,它与目前我国教育部的管理体系是一致的。但是,板块体系的分类不是依据一个同一的教育分类标准。例如,学前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年龄分类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以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分类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是以教育内容分类的;并且,成人教育中包含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扫盲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也可以是成人的,也可以是青少年的,也可以是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职业教育。因此,终身教育体系不能按这种“板块”构建。

终身教育体系应该理解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整合、协调和互动。正规教育,主要指的是各级各类的学历教育,能获得国家和政府所承认的文凭。非正规教育,主要指的是在职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受行业委托的职业资格教育,再就业教育,在业和退休人员继续教育,居民文化生活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等。非正式教育,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电影、戏剧、计算机网络等,以及参与图书馆、展览会、读书会、文化宫、俱乐部和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团体活动、小组活动等,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

关于终身教育体系我们或者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学校教育系统、企事业(行业)教育系统、社会(社区)教育系统的整合、协调和互动。

(二)终身教育的原则

终身教育并非是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基于各种形式并又超越形式的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的原则,各种教育形式在这原则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终身教育也是总和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厉以贤,1999b)。

1.终身教育建立在生活、终身与教育三个概念的基础上,这三个概念大体决定了终身教育的范围和意义(Daveed,1976,pp.51-52);

2.终身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教育,正规的、非正规的、非正式的教育;

3.终身教育的内容应是多样的,既包括专业性的教育,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等方面的教育。

4.终身教育的途径应是多元的,以供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去选择;

5.终身教育以人为本,形成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终身教育建立在民主化、普及化的教育理念上(Cropley.A.J.),把平等的学习机会提供给每个人。

6.终身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人群间彼此的交往和交流活动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需要加以改造以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在终身教育的原则下,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需要作改革和调整,以建立各种各类教育的联系和衔接。

7.终身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建立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8.社区教育是实现并完善终身教育必不可缺的。社区教育在实施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四、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迈向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终身教育侧重于“时时”学习和受教育,社区教育则侧重于“处处”学习和受教育。社区教育把教育纳入社会大系统,使其成为社会各部门共有的责任、权利、义务和职能。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的同时,教育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回报社会。社区教育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三全”上,即“全员”、“全程”、“全过程”。“全员”,即以社区全体成员,包括在校的青少年学生,为社区教育对象,他们也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从人的出生至生命终结,社区都在持续不断地提供学习和教育。“全过程”,指社区教育是全面教育的过程,包括知识、能力、道德、精神文明、文娱和健康等多方面的教育,满足“学习”、“谋生”、“乐生”的需求。

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形成了以下共识:社区教育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社区)的结合,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显示出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社区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整体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新格局。社区教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逐步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即全民素质,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此后,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和“九五”国家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推动,确立了教育发展与社会(社区)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和社区相互沟通、双向参与、双向互动,推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社会的社区教育新观念。

当前,我们的学校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所谓(个体)素质,体现为个体对思想、观念、知识的认可,并内化在自己的身心中,成为个体的自觉的行为。素质的真正形成,表现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始终如一。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形成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所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仅仅是就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而言。即使是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如果学校不与社会或社区联系、结合、互动,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封闭在学校的围墙内进行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真正形成学生素质的。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形成,需要教育与社会、社区沟通、互动,需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共同育人。在我们社区教育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国家重点课题的推动下,三年前,首先在北京,一些学校向社区开放,学校与社区互动、双向参与、共同育人;学校师生走向社区、与社区结合,为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区发展,发挥学校这一文化阵地的作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到社区挂职锻炼,一些学校的中小学生定期下社区,到社区实践锻炼,目前这种形式已推向全国,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社会上,则是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民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是通过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们所确定的社区教育的目标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厉以贤,1999a)。

社区教育的内容为:

1.形成社区全体成员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启发社区全体成员的互助合作精神,改进社区内的人群关系;

2.协助社区全体成员认识其共同的需要,发展社区组织,训练自治能力与自助精神;

3.发展社区全体成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的、技术的能力;

4.推进社区文化生活教育,举办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提倡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秩序;

5.发展并运用各种社区资源,在社区活动中获得教育;

6.清除社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改善和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学校、家庭、邻里等都是社区群体,反映着社区的人际关系和社区风尚。通过社区教育可以树立良好的社区风尚和人际关系,提高群体素质。

社区教育的机制是:教育与社区的双向参与和协调发展。社区教育要求社区对教育的需求作出反应,也要求教育对社区的需求作出反应。这就需要有教育意识、社区意识、参与意识。

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内一切教育资源,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社会。

社区发展,我国称社区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根据联合国的说法,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与组织的行动过程,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社区发展的重点是人的因素、人与人的因素,是人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厉以贤,1999c)。

结合我国的国情,社区建设包含有以下主要方面:1.社区经济;2.社区文化;3.社区教育;4.社区科普;5.社区体育:6.社区卫生与医疗:7.社区服务;8.社区环境:9.社区治安;10.社区管理等。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是最主要的和最核心的要素和内容。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教育和社区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社区建设的推动,一是外在环境的和物的建设,如社区绿化、美化,社区建筑和物质环境、社区交通、社区治安、社区物业管理等。二是以人为中心的建设,如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风尚、社区精神文明、社区参与等。

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的发展的方面,需要通过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二是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社区条件方面,需要通过社区服务、社区卫生与医疗、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管理等。三个层次指的是:第一层次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生活中的一些需求,可以通过社区服务的便民服务和福利服务来实现。第二层次是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三层次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不仅有物质追求、生活服务的需求,还有精神追求,希望有一种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这也就是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追求,即教育的追求、文化的追求、精神文明的追求、自身的发展的追求。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追求,不可能仅仅通过社区服务,必须也只能通过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来实现。

社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人,是人的素质,是人的创造力,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点也体现着道德和精神文明的观点。离开道德和精神文明也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中,所以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强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江泽民,2000),也正是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社区组成的,青少年及居民都生活在社区,社区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标签:;  ;  ;  ;  ;  

社区教育#183终身教育#183学习型社会_终身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