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电力营销,通过向电力用户供电,定期向电力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类型因素的影响,电费管理难度相对比较大。对此,本文就针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对电力营销全过程中常见的电费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对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对策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电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电力营销;全过程;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源源不断的为社会提供商品电力,并从中收取电费,电费作为供电企业最主要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和监督机制的缺乏等因素,导致企业在电费收缴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做好电费风险管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1、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的内容
新时期,在市场化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迅速,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电费回收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电费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电费风险识别。在电力企业电力营销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明确识别出电费风险,并且对不同的电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区分以及整理;②对电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在明确识别出电费风险类型后,还需要对电费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详细探究电费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对危害进行定量化分析,加强风险防控;③加强电费风险管理。综合考虑电费风险类型以及其会造成的危害,对电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尽量将其危险性降到最低;④对电费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具体而言,需要建立健全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及时发现电费风险管理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电费风险管理发展方向。
2、电费风险形成的原因
2.1电力企业内部电费风险管理不完善
很多电力企业在电费回收上存在多种问题,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人员思想上都有明显不足。许多企业往往过于重视电力的营销过程,而对电费的催缴则显得重视不足,且缺乏对电费烂账的消化处理途径,由此造成风险不断累积,电费风险陡然加大。
2.2落后的用电观念以及不规范的电力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用电观念仍然是公有制的用电观念,没有充分认识电力私营状况,从而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商品电力消费观念。因此供电企业不但要提供优质的商品电力,还要服务好客户,在市场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畸形的电力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一般选择自行承担用户违规造成的电费风险。
2.3不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和不健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电力法》是早期颁布的,许多规定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致许多用电企业有法律空子可钻。同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用电以及电表保证金制度,因此政策并不支持现行的购电机制,用电方也没有主动缴费意识,甚至故意滞交电费,而政府也禁止供电企业停止供电,从而使得电费风险越来越大。
3、电力企业电力营销全过程中对于电费风险的控制
3.1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控制方法
电力企业对于电费风险控制是电费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电费风险控制就是指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方法将电费风险造成的电费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进行电费风险控制首要任务就是要将电费风险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从而实现对于电费损失情况的减小控制。除此之外,需要电费风险事故中造成的电费损失情况进行控制,以保证电费损失在最小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就是需要通过电费风险转移的方法,将电费风险发生时对于电费损失的威胁进行转移,从而保证电费损失额度的最小化,实现电费风险控制。这些都是在实际电费风险控制中对于电费风险控制或降低的一些基本策略。在电力营销中进行电费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很多,但是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电费风险的具体情况进行电费风险的控制。对付电费超出风险就可以运用远程抄表系统或者集中抄表系统进行电费风险的避免发生;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电表抄表中造成的电费风险则可以通过加强抄表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以及相关考核监督等政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或者避免;对于电费抄表风险造成的电费风险则可以通过专门的抄表公司或者进行抄表分包等方式进行电费风险的控制与电费风险转移,从而降低电费损失。对于自动化系统造成的电费风险的控制首先需要从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设备的硬件设施入手,要使用一些质量较好并且性能稳定的自动化设备,同时应当实施人员协助管理的方法,以避免或者控制电费风险的发生。
3.2强化电费回收监管机制
为了增强电力企业电费回收效率,电力企业应逐步拓宽电力缴纳渠道,不仅需要设置必要的网点,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行网上缴费。为了防止一些企业恶意拖欠电费的发生,电力企业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构建合作关系,如果企业长期拖欠电费,则可以降低企业的信誉水平,银行方面也会了解,企业也不会从银行借贷发展资金,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只有在企业全部缴纳电费以后,银行才能够适当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同时,电力企业还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此外,为保证企业按期缴纳电费,在签订合约时可以让企业将较为贵重的物品作为抵押,并约定期限,如六个月为期,估算企业在六个月内的用电量,然后确定等价值的物品,如果企业六个月不缴纳电费,该物品即为电力企业所有,电力企业有权出卖或转让该物品,这样电力企业也不会蒙受经济损失。
3.3拓展电费收费渠道
以往单一的收费方式不利于电费缴纳,采用多种缴费方式不仅给用户提供了方便,还能够提高电费缴纳效率。信息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将缴费渠道拓宽到银行、信用社及网络方面,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电费的及时缴纳。另外,在用户电费到期前,企业可以通过短信通知、电话提醒等方式来促使电费缴费的实施,对于无视通知,逾期不交的用户,要做好不良信用记录,重点进行专人督促,避免电费风险问题的发生。
3.4提高电费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电力企业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创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电费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实现电费风险的信息化管理,从而规避控制风险。供电企业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设置高端的信息技术人才,发挥对系统的运营维护作用,利用该信息系统来运营电费风险管理流程、运行各项内控管理工作,并负责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统计、总结等工作,以此来确保电费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提高电费风险管控水平。同时,要加大对信息系统的维护力度,及时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采取措施来及时解除这些故障,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电力企业为了进一步加大电费风险管理力度,应该积极重视电费回收工作,同时,创建客户信誉等级评估制度,以此来优化管理,形成风险预警机制,时刻监督并预测电费管理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营销电费风险不可避免,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避风险,在有限的范围内,加强风险防控,尽量减少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具体而言,需要构建完善的电费管理机制,制定电力营销工作中电费风险管控的措施,强化电费回收监管机制,同时还应该加强电费风险人员因素管控,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英,齐登峰.利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电费管理的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沈朗.关于加强电费管理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2).
[3]张继刚,孙莲英.实时电费实收管理系统在保定地区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4).
论文作者:董运,阎超,赵盈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电费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