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韩威

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韩威

广东省揭西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515400

摘要:计量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平交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计量技术;质量检测体系;应用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传递的活动。它起源于贸易交换,形成于近代工业,发展于国防科技,不仅应用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还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尤其在保障产品质量方面被称为“眼睛”。人的眼睛盲了,就看不见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计量这个“眼睛”不明,我们无法确信产品质量是否达到质量要求。2006年震惊全国的“欣弗”事件,起因是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即“欣弗”)时,擅自将105℃灭菌30min的工艺参数更改为100℃~104℃灭菌4min以内,由于灭菌不彻底,导致患者发生热原反应,全国报告不良反应病例93例,死亡11例,这就是典型的计量错误影响产品质量的事件[1]。可见,计量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应该把它提升到战略高度,形成计量是实现产品质量关键途径的认识。

1 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作用

1.1 计量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ISO 9000认证是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而ISO 10012是ISO 9000的支持性标准,也可理解为是ISO 9000的测量标准。ISO 9000规定了企业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到安装、服务的全过程中,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最严格的控制,并规定为产品质量提供数据依据,建立相应的测量体系,而测量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实施细则正是ISO 10012的内容[2]。评价质量的依据是质量指标和检测数据,当检测数据达到质量指标要求时,才能认为质量是合格的,而检测过程是通过计量测试实现的,没有计量、测试仪器设备达不到要求或测量操作不符合要求,便无法准确判断产品质量,因此计量技术是实现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1.2 计量技术是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监督的核心是产品质量,而计量技术是质量监督的基础。《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监督,并根据抽查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产品检验结果以计量数据为依据,同时还涉及到用于检验的计量器具的管理与使用,以及计量基础资料的管理、设施与环境的管理等方面,这些都与计量技术有关,可见计量技术是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如果被抽查企业或销售者对计量结果有争议,还可向相关部门申请仲裁[3]。

1.3 计量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学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归纳为5M1E,即人员(Man)、设备(Machine)、原材料(Material)、工艺方法(Mechod)、测量(Measure)、环境(Environment)。只有完全控制这6个因素,产品质量才有保证,发达国家更是把原材料(Material)、工艺装备(Machine)和测量技术(Measure)视为现代企业生产的三大支柱,而检测技术是三大支柱中的基础,它对另外的两大支柱提供准确数据的支持。要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测量技术水平,也就是提高测量精度。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体现了计量技术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

2.1 计量技术的本质与特点

计量技术的本质是量值确定,通过比较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计量技术的基础是计量单位制、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计量过程主要是量值传递与溯源、计量监督等。根据计量的社会功能,计量分为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业计量。科学计量既是计量技术的基础,也是计量技术的前沿阵地,从事的是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研究确定和定义计量单位,并为科技发展提供测量基础。法制计量是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数据、测量方法、测量机构实施法定监督和管理。工业计量是为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工程等领域应用计量技术所提供的校准与测试服务。计量技术体现了技术性与服务性的统一,具有一致性、准确性、溯源性和法制性的特点。计量本质是保证量值的准确传递,那么就必须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反映了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这正是计量的宗旨和权威性的象征。简单地说,溯源性即找到测量基准的源头,通过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也就是溯源到同一基准,这样不同的测量结果之间才能比较。法制性是由计量的社会性决定的,通过依法强制计量管理,来保障计量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溯源性。

2.2 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如前所述,计量技术的本质是确定量值,也就是通过测量确定被测量的值。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外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法就是通过直接测量被测物而获得它的量值,当然也不排除需要进行某种修正或辅助测量,但不产生测量性质的根本改变。按照获得量值的方式,直接测量又可分为直接比较法、微差测量法、零位测量法和替代法。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被测未知量与已知标准量,这样就确定了被测物的量值,例如用米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用伏特计测量电压。微差测量法通过测量被测未知量与已知标准量的微小差值,来确定被测物的量值,例如用高精度微伏计比较两组电池的电压差。零位测量法是比较被测未知量与已知标准量,并使两者差值为零的方法,例如采用电桥和指零仪来测量阻抗。替代法是在测量被测未知量时,用相等已知标准量来代替它,获得被测物量值的方法,例如用电桥测量被测电阻时,以精密微调标准电阻箱代替它,使检流计表针不变,被测电阻阻值就清楚了。

间接测量法是利用被测量的函数关系,确定被测物量值的方法。例如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测量的并不是温度值,而是热电偶产生的电动势,因为电动势大小与热电偶热端和冷端温差大小有关,所以通过测量电动势可以换算出热端温度。再比如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测量的是液柱的高度,要经过换算才是大气压强。

2.3 计量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计量检测过程中,人员、测量设备、方法控制、设施与环境条件、样品处置、测量溯源、数据处理、证书报告、能力验证等环节对计量检测质量有影响。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核心因素,计量检测应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检测人员完成,检测质量与其技术水平、专业素质关系密切。测量设备是测量用的仪器、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及相关资料的总称,是开展计量检测的物质基础。检定、校准、检测方法是计量检测的技术依据。设施环境、样品处置、测量溯源等也都影响计量检测质量,需要加以控制。

3 结语

计量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占领科技制高点、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上不是以质取胜,而是以低廉的价格赢得市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这种竞争策略的优势正在丧失,只有通过提高质量才能重新赢回竞争的主导权,计量技术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加强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鸿雁,郭建文,任智江,等. 把计量提升到战略高度——浅谈计量与质量的关系[J]. 中国计量,2014(9):29-30.

[2] 周彦秋. 计量工作在企业质量保证中地位与作用分析[J]. 中国计量,2014(9):30-31.

[3] 张广丽,倪建华. 关于质量体系中计量检测技术的运用[J].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5,42(5):92-94.

论文作者:韩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计量技术在质量检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韩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